八年級上冊物理講解?期末考試就要到了,我給大家整理歸納了八年級物理上冊重要知識點,接下來分享具體的內容,供參考。機械運動 1.定義:機械運動是指一個物體相對于其他物體的位置發生改變,是自然界中最簡單,最基本的運動形態。2.機械運動的形式 運動、靜止 3.運動的分類 勻速直線運動:沿直線運動,那么,八年級上冊物理講解?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要想取得好的學習成績,必須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是經過重復練習而鞏固下來的穩重持久的條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使自己學習感到有序而輕松。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總結》,供大家查閱。
蘇教版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
第一章聲現象知識歸納
1.聲音的發生: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2.聲音的傳播: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通常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靠空氣傳來的。
3.聲速: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是:340米/秒。聲音在固體傳播比液體快,而在液體傳播又比空氣體快。
4.利用回聲可測距離:S=1/2vt
5.樂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音色。(1)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它與發聲體的頻率有關系。(2)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跟發聲體的振幅、聲源與聽者的距離有關系。
6.減弱噪聲的途徑:(1)在聲源處減弱;(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3)在人耳處減弱。
7.可聽聲:頻率在20Hz~20000Hz之間的聲波:超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次聲波: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
8.超聲波特點: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聲能較集中。具體應用有:聲吶、B超、超聲波速度測定器、超聲波清洗器、超聲波焊接器等。
趁年輕少壯去探求知識吧,它將彌補由于年老而帶來的虧損。智慧乃是老年的精神養料,所以年輕時應該努力,這樣,年輕時才不致空虛。下面給大家帶來一些關于人教版 八年級 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1
第一章 機械運動
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1.長度的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
其他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1km=1 000m;1dm=0.1m;
換算關系: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2.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 注意刻度標尺的零刻度線、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 測量時刻度尺的刻度線要緊貼被測物體,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線應對準所測物體的一端;
③ 讀數時視線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對正觀測點,不能仰視或者俯視。
3.時間的單位:
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s)。
時間的單位還有小時(h)、分(min)。
換算關系:1h=60min 1min=60s。
期末考試就要到了,我給大家整理歸納了八年級物理上冊重要知識點,接下來分享具體的內容,供參考。
機械運動
1.定義:機械運動是指一個物體相對于其他物體的位置發生改變,是自然界中最簡單,最基本的運動形態。
2.機械運動的形式
運動、靜止
3.運動的分類
勻速直線運動:沿直線運動,速度大小保持不變;
變速直線運動:沿直線運動,速度大小改變。
4.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任意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即路程與時間成正比。
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用手按住發音的音叉,發音也停止,該現象說明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在空氣中,聲音以看不見的聲波來傳播,聲波到達人耳,引起鼓膜振動,人就聽到聲音。
3、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們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無線電話交談,因為無線電波在真空中也能傳播。
4、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5、回聲是由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
找到適合自己的物理學習方法,對于成績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下面由我為你整理的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第四章知識點總結: 光的反射
一、光源
光源: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自然光源:太陽、星星、螢火蟲、燈籠魚等.
人造光源:火把、電燈、蠟燭等.
二、光的傳播
光的直線傳播:光在透明、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由發光物體本身決定.
像是倒立的實像(樹陰下的光斑是太陽的像)
小孔成像規律:當物距大于像距時,成縮小的像
當物距等于像距時,成等大的像
當物距小于像距時,成放大的像
(2)取直線:激光準直(挖隧道定向);整隊集合;射擊瞄準;
(3)限制視線:坐井觀天
(要求會作有水、無水時青蛙視野的光路圖);一葉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
(要求知道:日食時月球在中間;月食時地球在中間)
光線:為了表示光的傳播方向,我們用一根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徑跡和方向,這樣的直線叫光線.(光線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三、光速
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2、在計算中,真空或空氣中光速c=3×108m/s;
3、光在水中的速度約為 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約為 c;
(水中是真空的3/4,玻璃中是真空的2/3)
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傳播的距離,光年是長度(距離)單位;
1光年≈9.4608×1015m≈9.4608×1012km;
注:聲音在固體中傳播得最快,液體中次之,氣體中最慢,真空中不傳播;
光在真空中傳播的最快,空氣中次之,透明液體、固體中最慢(二者剛好相反).
光速遠遠大于聲速,(如先看見閃電再聽見雷聲,在100m賽跑時聲音傳播的時間不能忽略不計,但光傳播的時間可忽略不計).
四、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當光射到物體表面上時,被物體表面反射回去,這種現象叫光的反射.
注意:我們看見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
人的眼睛是一個光線接收器
實驗: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定律內容:(1)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
(2)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定律(簡記):
注:入射角與反射角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反射角總是隨入射角的變化而變化,因而只能說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說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鏡面旋轉X°,反射光旋轉2X°)垂直入射時,入射角、反射角等于0°
4、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雙眼)
5、關于法線 (是虛線,是平面鏡的垂線,是兩線夾角的平分線)
6、兩種反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1)鏡面反射:一束平行光投射到光滑的物體表面,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其反射光射向各個方向;
(3)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點:都是反射現象,都遵守反射定律;
不同點是:反射面不同(一個光滑,一個粗糙),一個方向的入射光,鏡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個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處,背光走要走亮處,因為積水發生鏡面反射,地面發生漫反射,電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處,黑板上"反光"是發生了鏡面反射)
第四章知識點總結: 平面鏡成像
平面鏡的應用:(1)成像
(2)改變光的傳播方向.(對光線既不會聚也不發散,只改變光線的傳播方向)
探究平面鏡成像:
1.將玻璃板和桌面垂直放置(若不垂直,蠟燭的像沒有成在桌面上,會造成放到B位置的蠟燭和A蠟燭成的像無法重合)
2.將點燃的蠟燭放在豎直放置的玻璃板前(A),觀察蠟燭成的像(B)(正立、等大、虛像)
3*.將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過玻璃板,直接觀察光屏上有無像(無像,因為成的是虛像)
4.將另一支完全一樣的蠟燭點燃放到像的位置,觀察像與蠟燭的大小關系(大小相等)
5.用直尺測量出蠟燭和像到玻璃板的距離(距離相等)
6、改變蠟燭A的位置再重做2次(多次實驗,避免實驗的偶然性)
注:(1)實驗中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像與物到鏡面距離的關系;
(2)實驗中用兩段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與像大小的關系;
(3)實驗時選用玻璃板而不選用平面鏡目的是:便于確定像的位置,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4)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5)左右相反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簡記):
實像與虛像的區別(包括透鏡)
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可以用光屏接到,當然也能用眼看到,都是倒立的.
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成的,而是實際光線的反射光線或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都是正立的
平面鏡應用實例:
(1)水中的倒影(反射成的虛像) (2)平面鏡成像 (穿衣鏡)(3)潛望鏡 (兩個平面鏡)
○球面鏡:
1、凸面鏡:對光線起發散作用.(應用:機動車后視鏡、街頭拐彎處的反光鏡)
2、凹面鏡:對光線起會聚作用,平行光射向凹面鏡會會聚于焦點;焦點發出的光平行射出.
(應用:太陽灶、手電筒反射面、天文望遠鏡)
☆右圖中A點為入射光線上一點,B點為反射光線上一點,畫出經過A點的入射光線和B點的反射光線.
☆汽車司機前的玻璃不是豎直的,而是上方向內傾斜,除了可以減小前進時受到的阻力外,從光學角度考慮這樣做的好處是:使車內的物體的像成在司機視線上方,不影響司機看路面.汽車頭燈安裝在車頭下部:可以使車前障礙物在路面形成較長的影子,便于司機及早發現.
第四章知識點總結: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通常會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與光的反射一樣都是發生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質中,而折射光則進入到另一種介質中,由于光在在兩種不同的物質里傳播速度不同,故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傳播方向發生變化,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既發生折射,同時也發生反射
提示:初中階段研究光的折射只研究兩大類型:
光從空氣射入水(或其他介質) 光從水(或其他介質)射入空氣
光的折射規律: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
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光從水或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
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變.
光的折射規律(簡記):
理解:折射規律分三點:(1)三線一面(2)兩線分居(3)兩角關系分三種情況:
①入射光線垂直界面入射時,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②光從空氣斜射入水等介質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③光從水等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時光的傳播速度大的介質中的角大(記)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現象:折射使池水"變淺"、筷子"彎折"、水中人看岸上樹"變高".
☆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 淺 是因為光從水中斜射向 空氣中 時發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藍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魚兒在"云中"自由穿行.這里我們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 而形成的 虛像,看到的魚兒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虛像
學習從來無捷徑,循序漸進登高峰。如果說學習一定有捷徑,那只能是勤奮,因為努力永遠不會騙人。學習需要勤奮,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勤奮。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八年級 物理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
第一章機械運動
常考點
1.機械運動:一個物體相對另一個物體位置改變(關鍵抓住五個字“位置的變化”)
2.運動的描述
參照物:描述物體運動還是靜止時選定的標準物體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選不同的參照物,對運動的描述可能不同
3.運動的分類
勻速直線運動:沿直線運動,速度大小保持不變;變速直線運動:沿直線運動,速度大小改變。
4.比較快慢方法:時間相同看路程,路程長的快;路程相同看時間,時間短的快
5.速度(??键c)
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定義: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公式:v=s/t
單位:m/s、km/h;關系:1m/s=3.6km/h;1km/h=1/3.6m/s
6.勻速直線運動
特點:任意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速度與時間路程變化無關
7.描述運動的快慢
平均速度物理意義:反映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快慢
公式:v=s/t
8.平均速度的測量
原理: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
需測物理量:路程s;時間t
注意:一定說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時間)
9.路程時間圖像速度時間圖象
初二年級上冊期中物理知識點總結
一、溫度
1、定義: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單位:
①國際單位制中采用熱力學溫度.
②常用單位是攝氏度(℃)規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度,沸水的溫度為100度,它們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攝氏度某地氣溫-3℃讀做:零下3攝氏度或負3攝氏度
③換算關系T=t+273K
3、測量——溫度計(常用液體溫度計)
①溫度計構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銀、煤油、酒精等液體;內有粗細均勻的細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勻地刻有刻度.
②溫度計的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進行工作.
③分類及比較:
分類
實驗用溫度計
寒暑表
體溫計
用途
測物體溫度
測室溫
測體溫
量程
-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用液體
水銀煤油(紅)
酒精(紅)
水銀
特殊構造
玻璃泡上方有縮口
使用方法
使用時不能甩,測物體時不能離開物體讀數
使用前甩可離開人體讀數
④常用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觀察它的量程,判斷是否適合待測物體的溫度;并認清溫度計的分度值,以便準確讀數.使用時: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中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練習:◇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溫度變化相同時,體積變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細的目的是:液體體積變化相同時液柱變化大,兩項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讀數準確.
初二物理 學習方法
一、興趣和堅持
物理是很有趣的,伴隨著有趣的演示實驗和動手實驗,一個個意想不到的現象吸引你走入深奧的物理世界,但更多時候,老師為了講清某一物理規律或物理情景,考慮到知識的整體性和邏輯性,經常會進行大段講解。
以上就是八年級上冊物理講解的全部內容,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運動快慢,瞬時速度反映的是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的某一時刻或者某一位置時的運動快慢。 四、平均速度的測量:求平均速度需要路程和時間兩個物理量。時間用鐘表測量。 第四章聲現象 一、聲音的產生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發聲的物體叫做聲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