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學知識點?1.分子是保持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質子數(shù))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區(qū)別是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4.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決定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5.在原子中,質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那么,中考化學知識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化學必背知識點:
(一)固體的顏色
1、紅色固體:銅、氧化鐵
2、綠色固體:堿式碳酸銅
3、藍色固體: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
4、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
5、淡黃色固體:硫磺
6、無色固體:冰、干冰、金剛石
7、銀白色固體:銀、鐵、鎂、鋁、汞等金屬
8、黑色固體:鐵粉、木炭、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碳黑,活性炭)
9、紅褐色固體:氫氧化鐵
10、白色固體: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鈣、氧化鈣、硫酸銅、五氧化二磷、氧化鎂
(二)液體的顏色
11、無色液體:水、雙氧水
12、藍色溶液:硫酸銅溶液、氯化銅溶液、硝酸銅溶液
13、淺綠色溶液:硫酸亞鐵溶液、氯化亞鐵溶液、硝酸亞鐵溶液
14、黃色溶液:硫酸鐵溶液、氯化鐵溶液、硝酸鐵溶液
15、紫紅色溶液:高錳酸鉀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氣體的顏色
17、紅棕色氣體:二氧化氮
18、黃綠色氣體:氯氣
19、無色氣體:氧氣、氮氣、氫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氫氣體等大多數(shù)氣體
2初中化學之三
1、我國古代三大化學工藝:造紙、制火藥、燒瓷器
2、氧化反應的三種類型:爆炸、燃燒、緩慢氧化.
3、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離子
4、不帶電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質組成與構成的三種說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
(3)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1個碳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的.
6、構成原子的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種原因:
(1)工業(yè)“三廢”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農(nóng)藥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氣體的三種方法:排水法(不溶于水的氣體)、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9、質量守恒定律的三個不改變:原子種類不變、原子數(shù)目不變、原子質量不變
10、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三種方法:增加溶質、減少溶劑、改變溫度(升高或降低)
11、復分解反應能否發(fā)生的三個條件:生成水、氣體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學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氣中的三種氣體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燒發(fā)白光的物質:鎂條、木炭、蠟燭
15、具有可燃性,還原性的物質:氫氣、一氧化碳、單質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種氣體是:氫氣(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種化學性質:可燃性、還原性、毒性.
18、三大礦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氣.(全為混合物)
19、三種黑色金屬:鐵、錳、鉻.
20、鐵的三種氧化物:氧化亞鐵、三氧化二鐵、四氧化三鐵.
21、煉鐵的三種氧化物:鐵礦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見的三種強酸:鹽酸、硫酸、硝酸.
23、濃硫酸的三個特性:吸水性、脫水性、強氧化性.
24、氫氧化鈉的三個俗稱:火堿、燒堿、苛性鈉
25、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生成的三種氧化物:氧化銅、水(氧化氫)、二氧化碳
26、實驗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種物質:硝酸、濃硫酸、碳酸鈉.
27、酒精燈的三個火焰:內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燈有三禁:
禁止向燃著的燈里添加酒精
禁止用酒精燈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燈
禁止用嘴吹滅酒精燈
29、玻璃棒在粗鹽提純中的三個作用:攪拌、引流、轉移
30、液體過濾操作中的三靠:
(1)傾倒濾液時燒杯口緊靠玻璃棒;
(2)玻璃棒輕靠在三層濾紙的一端;
(3)漏斗下端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初三化學有哪些知識點,必須要背的知識點又是哪些?不知道的考生看過來,下面由我為你精心準備了“初三化學必背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資訊!
初三化學必背知識點總結
初三化學知識點
1、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是:分子、原子、離子。
2、還原氧化銅常用的三種還原劑:氫氣、一氧化碳、碳。
3、氫氣作為燃料有三大優(yōu)點:資源豐富、發(fā)熱量高、燃燒后的產(chǎn)物是水不污染環(huán)境。
4、構成原子一般有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5、黑色金屬只有三種:鐵、錳、鉻。
6、通常使用的滅火器有三種:泡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液態(tài)二氧化碳滅火器。
7、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部分:外焰、內焰、焰心,其中外焰溫度最高。
8、空氣污染的危害、保護:危害:嚴重損害人體健康,影響作物生長,破壞生態(tài)平衡.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和酸雨等。保護:加強大氣質量監(jiān)測,改善環(huán)境狀況,使用清潔能源,工廠的廢氣經(jīng)處理過后才能排放,積極植樹、造林、種草等。
9、水的凈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靜置、吸附、過濾、蒸餾(均為物理方法),其中凈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餾;既有過濾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凈水劑是活性炭。
末的腳步漸漸來臨,化學的知識點太多,不知如何記,感覺身體被掏空了?別擔心,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初三化學重點知識點歸納,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三化學重點知識點歸納
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
1. 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
2. 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3. 物理性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tài)、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 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穩(wěn)定性等。
5. 常用儀器及使用方法
(1)用于加熱的儀器--試管、燒杯、蒸發(fā)皿、燃燒匙。
(2)測容器--量筒(視線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點保持水平)。
(3)稱量器--托盤天平(左物右碼)。
(4)加熱器皿--酒精燈。
(5)分離物質及加液的儀器--漏斗、長頸漏斗、分液漏斗。
6. 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第二單元:空氣
1. 組成:N2 78%、O2 21%、稀有氣體 0.94%、CO2 0.03%,其它氣體與雜質 0.03%。
2. 空氣中氧氣的測定 原理:壓強差
(1) 可燃物要求:足量且產(chǎn)物是固體,紅磷。
(2) 裝置要求:氣密性良好 操作要求:冷卻到室溫后打開彈簧夾。
初中中考化學必背基本知識點如下:
1、燃燒的條件:(缺一不可)(1)可燃物 (2)氧氣(或空氣) (3)溫度達到著火點
2、滅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燒條件的任意一個即可)(1)消除可燃物 (2)隔絕氧氣(或空氣) (3)降溫到著火點以下。
3、影響燃燒現(xiàn)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質、氧氣的濃度、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使燃料充分燃燒的兩個條件:(1)要有足夠多的空氣(2)燃料與空氣有足夠大的接觸面積。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急速燃燒,氣體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氣體、可燃性液體的蒸氣、可燃性粉塵與空氣(或氧氣)的混合物遇火種均有可能發(fā)生爆炸。
5、空氣的污染及防治:對空氣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氣體(CO、SO2、NO2)和煙塵等。
本文中,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中考化學必背知識點,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初中化學必背知識點總結
1.分子是保持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質子數(shù))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區(qū)別是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決定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
5.在原子中,質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6.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
7.鎂離子和鎂原子具有相同的質子數(shù)或核電荷數(shù)。
8.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
9.決定元素的種類是質子數(shù)或核電荷數(shù)。
10.空氣是由幾種單質和幾種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氣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鹽水、石灰水、鹽酸等。
13.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
15.燃燒、鐵生銹、食物變質等都是化學變化。
中考化學答題技巧
一、認真審題
它是快速,準確解答化學試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仔細研讀題目,把題目中的關鍵字眼看清楚。
二、合理分配時間
要合理安排答題時間,穩(wěn)中求快。考試時間緊,不可草草完成試卷,不要想著等做完了再檢查再修改,要力爭一次成功。
以上就是中考化學知識點的全部內容,初中中考化學必背基本知識點如下:1、燃燒的條件:(缺一不可)(1)可燃物 (2)氧氣(或空氣) (3)溫度達到著火點 2、滅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燒條件的任意一個即可)(1)消除可燃物 (2)隔絕氧氣(或空氣) (3)降溫到著火點以下。3、影響燃燒現(xiàn)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質、氧氣的濃度、與氧氣的接觸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