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音樂教育試題?14.雙響筒和三角鐵兩種樂器的演奏對用力均勻和手眼協調都有較高的要求,因此比較適合于( )A.2-3歲兒童 B.3-4歲兒童 C.4-5歲兒童 D.5-6歲兒童 15.大班音樂欣賞作品《金蛇狂舞》結構較復雜,那么,學前兒童音樂教育試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作業1一、1、制作系統、知覺系統、 感受系統2、對形式性的依附 、 對再現性的依附3、前符號階段、 符號運用階段、繼續進步與可能退步階段4、旋律、和聲、節奏5、拍子、節奏型6、在歌曲中進行 、在動作中進行7、音色、織體、速度、曲式結構、力度二、1、感受系統:其產物是情感,從音樂學習的角度來說,這種情感可以包括任何有關兒童的情緒、情感反應,而且這些反應都是有注意參與的。2、知覺系統:其產物是識別,從音樂學習的角度來說,這種識別是對各種音樂形式樣式的辨別、確認。3、音符單一的節奏型:這種節奏型只由1~2種音符組成如主要由四分音符組成的節奏型、八分音符組成的節奏型、二分音符組成的節奏型。4、音樂作品的再現性:特別強調現實描述的音樂作品,其句法與非句法形式主要用來描繪或刻畫人物、動物、地點、事件等客觀現實的性質。5、音樂作品的形式性:特別關注句法與非句法關系設計的音樂作品。其中,句法元素包音樂作品的括旋律、節奏與和聲,對幼兒園音樂教育來說,句法元素主要是旋律與節奏。非句法元素包括音色、織體、速度、曲式結構與力度。三、1、幼兒節奏感發展特征是什么?3~4歲的幼兒可以通過大量的身體動作表演與打擊樂演奏表演獲得穩定的節拍感;4~5綏德幼兒可以通過快與慢的配合理解節拍,通過歌謠朗誦理解節奏型;5~6歲的幼兒已經能夠理解各區的節奏型,能夠獨立完成快慢節拍的變換,理解節奏的主題、動機。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活動指導形考答案如下:
1、活動目標。培養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和喜愛;提高孩子們的音樂感知能力,包括音高、音程、和聲等;培養孩子們的節奏感和動作協調能力;啟發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2、活動內容與方法。選擇適合孩子們年齡的歌曲,通過集體唱歌、合唱、獨唱等多種形式,培養孩子們的音樂表現能力;結合歌曲內容,設計簡單易學的舞蹈動作,讓孩子們在舞動中感受音樂的節奏和韻律;引入適合學前兒童的簡單樂器,如小鼓、木魚等,讓孩子們在演奏中體驗音樂的樂趣;選取適合孩子們年齡的經典音樂作品,引導他們欣賞、感受音樂的美。
3、活動評價。關注孩子們在活動過程中的參與程度、興趣表現、合作能力等;通過孩子們的音樂表現、舞蹈動作、樂器演奏等方面進行評價,了解他們的學習成果和進步。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活動的作用:
1、培養音樂興趣與技能。學前是孩子們音樂啟蒙的黃金時期。通過音樂教育活動,如唱歌、舞蹈、簡單的樂器演奏等,孩子們能夠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從而培養起對音樂的興趣和喜愛。這種早期的音樂啟蒙為日后學習更復雜的音樂技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促進身心發展。
試卷內容預覽
網站收集有1萬多套自考試卷,答案已超過2000多套。我相信沒有其他網站能比此處更全、更方便的了。
全國2008年4月自考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真題
課程代碼:00397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因為音樂擅長于抒發情感和引發情感,所以又被人們公認為是一種( )
A.聲音藝術 B.情感藝術
C.聽覺藝術 D.時間藝術
2.不但在理論上主張要把藝術教育當作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武器,而且身體力行地深入民間采集山歌、小調,創作了許多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教育歌曲如《鋤頭舞歌》的中國教育家是( )
A.康有為 B.蔡元培
C.陶行知 D.陳鶴琴
3.柯達依音樂教育體系的主要教學內容是( )
A.歌唱教學 B.節奏教學
C.即興表演 D.動作造型
4.由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設計和組織的音樂教育活動是( )
A.自發的音樂活動 B.專門性的音樂活動
C.滲透性的音樂活動 D.隱性的音樂活動
5.整個音樂教育和諧的第一基礎是( )
A.目標的和諧 B.內容的和諧
C.過程的和諧 D.方法的和諧
6.“初步學習找空地方做動作,做鳥飛的動作時盡量不讓別人碰到自己,自己也不碰到別人”,這段目標的陳述體現了( )
A.知識技能目標 B.學習能力目標
C.音樂感發展目標 D.社會性發展目標
7.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提高教師的教育水平的第一關鍵的技能訓練是( )
A.提出和撰寫教育活動目標 B.確定教育內容
C.選擇教育方法 D.制訂教育活動評價方案
8.在幼兒園歌唱教學中,詞曲簡單多重復、歌詞內容是直接描述動作過程的或是比較富于動作性的歌曲,適宜采用的導入方法是( )
A.歌詞創編導入 B.故事講述導入
C.動作導入 D.游戲導入
9.在音量、音色、音高和速度上與集體相一致并能夠與集體同時開始和結束,不使自己的歌聲突出出來。
自考學前兒童音樂教育專科的知識點涵蓋了音樂的多個方面。首先,了解音樂的本質與功效至關重要。音樂不僅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一部分,還具有深厚的歷史背景。它經歷了長時間的發展與演變,形成了多樣化的形式。
音樂的發展歷程是學習的重要內容。它從最初的簡單旋律逐漸發展為復雜的音樂體系,包括不同風格和流派的音樂。音樂的本質在于它是人類對實際存在的主觀反映,通過聽覺感知來表達情感與思想。音樂的基本特性包括藝術形象的不確定性和個人性,這使得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詮釋音樂。
音樂的功效體現在其在社會中的作用。它不僅在政治活動中發揮著影響,還在教育領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掌握這些知識點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的價值。
考試的目的在于檢驗學生對音樂課程的學習情況??荚噧热莅ㄒ暢瓦厪椷叧R暢獪y試考生的音樂素質,包括音高概念、音樂節奏感以及對常見節奏型的掌握。邊彈邊唱則評估考生的唱歌能力和鋼琴彈奏技巧,同時考察他們對歌曲情感的表現能力。通過這些考試,學生能夠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為將來的幼兒教育和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學前教育中,音樂教育是其中的一部分。學前音樂教育是學前兒童全面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幼兒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音樂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的重要作用以及音樂教育對兒童今后各方面的發展乃至他們整個一生所產生的重大影響。 一、當前學前音樂教育存在誤區1、投資的盲目性因材施教是一個最基本的教育原則,但有些家長卻忽視了這一基本原則,根本不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以及先天的條件,而是盲目投資,一哄而上,結果沒能得到理想的投資效果。2、教學方法的單一性一些老師、家長只重視對孩子技術的傳授和提高,而忽視了對其基本音樂素質的培養和訓練。一個優秀的音樂教師應該知道,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對學生從小進行全面的音樂素質的培養與訓練是非常必要的,它同時也是提高孩子技術的保證。3、盲目追求考試級別考試級別是為檢驗學生學習情況而設立的一種制度與標準。但有些家長不能正確對待考級制度,為了追求高級別,甚至打破了正常的教學進度與計劃,使學生的學習受到嚴重影響。4、了解每一個幼兒的特點,因材施教,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目標兒童的音樂潛能有著不同形式的表現,必須充分尊重幼兒在音樂能力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個體差異。
以上就是學前兒童音樂教育試題的全部內容,5、音樂作品的形式性:特別關注句法與非句法關系設計的音樂作品。其中,句法元素包音樂作品的括旋律、節奏與和聲,對幼兒園音樂教育來說,句法元素主要是旋律與節奏。非句法元素包括音色、織體、速度、曲式結構與力度。三、1、幼兒節奏感發展特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