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重點知識歸納?第一章聲現象知識歸納 1.聲音的發生:由物體的振動產生。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2.聲音的傳播:聲音需要介質傳播。真空無法傳播聲音。我們通常聽到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的。3.聲速: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是340米/秒。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比在液體中快,在液體中傳播又比在氣體中快。4.利用回聲測量距離:S=1/2vt。那么,中考物理重點知識歸納?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重力
1. 重力是由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其施力物體是地球。
2. 物體的重量是其受到的重力大小,與質量成正比,重力加速度g通常取9.8N/kg或10N/kg。
3. 重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下,這一特性被應用于制作重垂線和水平儀,以檢查墻體是否豎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4. 重力的作用點稱為重心,對于質地均勻、外形規則的物體,其重心位于幾何中心。例如,均勻細棒的重心在其中點,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
壓強
1. 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其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并指向被壓物體。
2. 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這一結論源于液體的深度實驗。
3. 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定義為物體受到的壓力與其受力面積的比值,單位為帕斯卡(Pa)。
4. 壓強公式為p = F/S,可通過該公式以及F = PS和S = F/p進行相關計算。
聲與光
1.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需要介質傳播,包括固體、液體和氣體。
2. 聲音在固體中傳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體,氣體中最慢。
3. 樂音的三個要素包括音調(高低)、響度(大小)和音色(用于區分不同發聲體)。
4. 超聲波的速度遠低于電磁波,光是一種電磁波,能在真空中傳播。
重力
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體所受的重力跟質量成正比 。
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質量為1kg 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 在要求不很精確的情況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其應用是重垂線、水平儀分別檢查墻是否豎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地均勻外形規則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
如均勻細棒的重心在它的中點,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
壓強
1、壓力:
(1)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注意:壓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體放在水平面上時,如果物體不受其他力,則F = G
(2)方向: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壓的物體。
2、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實驗:
液體的深度:液體中的某點到液面下的距離叫做該點在液體中的深度。
實驗結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本實驗研究問題時,采用了控制變量法。
3、壓強
(1)定義: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壓強。
(2)公式:p = F/S 推導公式:F = PS、S=F/p
(3)單位:壓力F的單位:牛頓(N),面積S的單位:米2(m2),壓強p的單位:帕斯卡(Pa)。
物理量單位與公式匯集
質量m 千克kg
重力G 牛頓N G=mg
速度v 米/秒m/s v=s/t
密度ρ 千克/米3kg/m3 ρ=m/v
壓強P 帕斯卡Pa P=F/S
浮力F浮 牛頓N F浮=G物-G視
液體壓強P=ρgh
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功W 焦耳J W=Fs
功率P 瓦特w P=W/t
電流I 安培A I=U/R
電壓U 伏特V U=IR
電阻R 歐姆R=U/I
電功W 焦耳J W=UIt
電功率P 瓦特P=W/t=UI
熱量Q 焦耳J Q=cm(t-t°)
比熱c 焦/(千克·°C)J/(kg°C)
真空中光速3×10?米/秒
15°C空氣中聲速340米/秒
重力加速度g 9.8N/kg約10N/kg
標準大氣壓760毫米水銀柱高1.01×10?Pa
水的密度ρ 1.0×103kg/m3
水的凝固點0℃
水的沸點100℃
水的比熱容C 4.2×103J/(kg·°C)
光速C 3×10?m/s
聲速V 340m/s
合力F合 N F合=F1+F2
方向相反時 F合=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視
浮力F浮 N F浮=G物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動滑輪F (N) F= (G物+G輪)
定滑輪F (N) F=G物 S=h
滑輪組F (N) F= (G物+G輪) S=n h
機械功W (J) W=Fs
機械效率η η=W有/W總
功率P (w) P=W/t
壓強P (Pa) P=F/S
液體壓強P (Pa) P=ρgh
熱量Q (J) Q=cm△t
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Q (J) Q=mq
串聯電路電流I (A) I=I1=I2
串聯電路電壓U (V) U=U1+U2
串聯電路電阻R (Ω) R=R1+R2
并聯電路電流I (A) I=I1+I2
并聯電路電壓U (V) U=U1=U2
并聯電路電阻R (Ω) R=1/R1+1/R2
歐姆定律I (A) I=U/R
電流定義式I (A) I=Q/t
電功W (J) W=UIt
電功率P (w) P=UI=I2R=U2/R
電磁波波速與波長、頻率的關系C=λν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與公式大全
第一章 聲現象
1. 聲音的發生: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2. 聲音的傳播: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通常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靠空氣傳來的。
3. 聲音速度: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是340m/s,聲音在固體傳播比液體快,而在液體傳播又比氣體快,利用回聲可測距離。
4. 樂音的三個特征:音色、音調、響度,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與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與聲源的振幅和聲源與聽者的距離有關,音色不同則不同樂器或不同人發出的聲音特征不同。
5. 人們用分貝來劃分聲音強弱的等級,30dB~40dB是較理想的環境,為保護聽力,應控制噪聲不超過90分貝;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應控制噪聲不超過50分貝。
第二章 光現象
1. 光源: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 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小孔成像、影子、看不見不透明物體后面的物體、日食、月食屬于光在同一種物質中沿直線傳播。
3. 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大,是3×108m/s,而在空氣中傳播速度也認為是3×108m/s。
4. 我們能看到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這些物體反射的光射入了我們的眼睛。
5.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漫反射和鏡面反射一樣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物理中考前必看知識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力學知識牛頓第一定律:理解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 阿基米德定律:掌握浮力與排開液體重量之間的關系。 壓力與壓強:明確壓力的定義及壓強的計算方法。 機械功與功率:了解機械功的計算公式及功率的定義。
2. 電學知識歐姆定律:掌握電流、電壓和電阻之間的關系,這是電學的基本定律。 串并聯電路:了解串并聯電路的特點,能夠正確識別電路圖。
3. 光學知識光的傳播規律:理解光線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原理。 反射定律:掌握光線在界面上反射的規律。 折射規律:了解光線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時折射的規律。
4. 磁學知識磁場:理解磁場的存在及磁感線的分布。 電磁感應:掌握電磁感應現象及其產生的條件。 磁極的性質:了解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 左手定則與右手螺旋法則:學會運用左手定則判斷通電導體在磁場中所受的力的方向,以及運用右手螺旋法則描述電磁場的分布。
以上知識點是物理中考備考中的核心內容,學生應深入理解并熟練掌握,以便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以上就是中考物理重點知識歸納的全部內容,物理中考前必看知識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 力學知識 牛頓第一定律:理解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 阿基米德定律:掌握浮力與排開液體重量之間的關系。 壓力與壓強:明確壓力的定義及壓強的計算方法。 機械功與功率:了解機械功的計算公式及功率的定義。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