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八年級上冊語文試卷及答案 初二歷史單選題及答案 八年級期末歷史試卷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英語電子書 歷史題
八年級的期末考試大家可都復習好了?歷史追十多越積越多,不做份歷史試卷是不能的歸納知識點的。下面由我為大家提供關于八年級歷史期末試卷附答案,希橘乎棚望對大家有幫助!
八年級歷史期末試卷選擇題
一.單選題(每小題0.5分,共25分,請將本選擇題答案填至單選題答題卡處)
1.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1839年,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維護了民族尊嚴的歷史人物是: A.道光帝 B.林則徐 C.鄧世昌 D.左宗棠
2.1840年的槍炮聲驚醒了沉睡中的中國,從此,中國近代史拉開了帷幕。標志著中國近代史開端的歷史事件是: A.收復x疆 B.虎門銷煙 C.鴉片戰爭 D.太平天國運動
3.落后就要挨打,是歷史給我們的啟示。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將有“萬園之園”美譽的圓明園毀于一旦的侵略者是: A.英法聯軍 B.美俄連接 C.八國聯軍 D.德法聯軍
4.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國東北、西北大片領土的國家是:
A.英國 B.法國 C.美國 D.俄國
5.左宗棠收復x疆后,為加強對西北邊疆的管理,清政府決定設立x疆行省。其設立的時間是: A.1871年 B.1875年 C.1876年 D.1884年
6.近代史上,隨著帝國圓則主義國家的到來,中國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屈辱條約是:
A.《南京條約》 B.《璦琿條約》 C.《辛丑條約》 D.《馬關條約》
7.有人說,中國是帶著首都被侵占的屈辱進入20世紀的。能印證這頃讓一說法的、爆發于1900年的戰爭是: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8.洋務運動前期,洋務派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其口號是:
A.自強 B.求富 C.民主 D.科學
9.下列選項中,屬于洋務派創辦的近代民用工業的是:
A.安慶內軍械所 B.江南制造總局 C.漢陽鐵廠 D.福州船政局
10.1895年,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序幕的歷史事件是:
A.公車上書 B.戊戌政變 C.百日維新 D.強學會的成立
11.“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為維新變法流血犧牲的歷史人物是:
A.康有為 B.梁啟超 C.譚嗣同 D.光緒帝
12.作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三民主義不包括:
A.民族主義 B.民主主義 C.民權主義 D.民生主義
13.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成立于:
A.檀香山 B.廣州 C.南京 D.東京
14.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蓬勃展開,其主要陣地是:
A.《民報》 B.《新青年》 C.《萬國公報》 D.《中外紀聞》
15.標語或口號,往往濃縮著一個時代的特征。下列口號或標語,不屬于五四運動時期的是:
A.取消“二十一條” B.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C.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D.打倒列強,除軍閥
16.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她誕生于:
A.1919年 B.1921年 C.1926年 D.1931年
17.成立于北伐戰爭前夕,為建立國民革命軍奠定基礎的學校是:
A.福州船政學堂 B.京師同文館 C.京師大學堂 D.黃埔軍校
18.1926年,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開始,其主要對象是:
①吳佩孚 ②袁世凱 ③孫傳芳 ④張作霖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9.八月一日是中國的建軍節,與這一節日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南昌起義 B.五四運動 C.秋收起義 D.長征
20.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它是:
A.中央革命根據地 B.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C.湘贛邊革命根據地 D.大別山革命根據地
21.“井岡山上朱毛合,創建四軍建奇功。”詩句中的軍隊是指:
A.國民革命軍第四軍 B.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C.新四軍 D.八路軍
22.“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毛澤東的這一詩句形容的是哪一歷史事件:
A.北伐戰爭 B.秋收起義 C.井岡山會師 D.紅軍長征
23.長征途中,打亂了敵人追繳計劃的事件是:
A.四渡赤水 B.奪取遵義 C.巧渡金沙江 D.強渡大渡河
24.召開于長征途中,被稱為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的會議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一大 C.巴黎和會 D.遵義會議
25.遵義會議中,確立了以哪位人物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A.王明 B.毛澤東 C.李德 D.博古
26.“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一曲悲愴的《松花江上》唱出了東北人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這種境遇,最早發生在哪一事件之后:
A.五四運動 B.九一八事變 C. 七七事變 D. 南京大屠殺
27.為了逼蔣介石抗日,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發動了震驚中外的:
A.西安事變 B.淞滬會戰 C.紅軍長征 D.重慶談判
28.全國性的抗日戰爭爆發于:
A.九一八事變 B.西安事變 C.七七事變 D.八一三事變
29.2014年,我國將每年的12月13日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日。在南京大屠殺中,日軍屠殺了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軍人人數達到了:
A.10萬人 B.20萬人 C.25萬人 D.30萬人以上
30.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A.百團大戰 B.平型關大捷 C.臺兒莊戰役 D.渡江戰役
31.臺兒莊戰役,殲敵一萬多人,是抗戰以來的重大勝利,其指揮者是:
A.林彪 B.彭德懷 C.李宗仁 D.蔣介石
32.1940年,為粉碎敵人對地后抗日根據地的封鎖,八路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發動了一場戰役,這場戰役是: A.平型關大捷 B.渡江戰役 C.百團大戰 D.臺兒莊戰役
33.抗日戰爭中,中共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是:
A.北平 B.南京 C.延安 D.重慶
34.召開于抗日戰爭勝利前夕,為爭取抗戰的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的會議是: A.中共一大 B. 國民黨一大 C.中共二大 D. 中共七大
35.八年抗戰,最終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是在1945年:
A.8月15日 B.9月2日 C.9月9日 D.10月25日
36.近代史上,臺灣曾經被日本割占,長達: A.100年 B.80年 C.60年 D.50年
37.1945年8月,毛澤東以“彌天大勇”,來到國民黨戰時陪都,參加了:
A.西安事變的談判 B.重慶談判 C.中共七大 D.中共一大
38.全面內戰的爆發,是在國民黨進攻哪一解放區后:
A.中原解放區 B.陜甘寧解放區 C.山東解放區 D.晉冀魯豫解放區
39.1947年,揭開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序幕的事件是:
A.轉戰陜北 B.渡江作戰 C.保衛平津 D.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40.毛澤東曾稱贊傅作義是“民族的功臣”“為和平解決各地戰事問題和減輕人民的戰爭痛苦樹立了榜樣”。傅作義與哪一城市的和平解放有關:
A.南京 B.重慶 C.北平 D.天津
41.“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1949年,渡江戰役中,被解放的城市是:
A.徐州 B.錦州 C.南京 D.北平
42.提出了“實業救國”的口號,創辦了大生紗廠的狀元實業家是:
A.張謇 B.左宗棠 C.榮宗敬 D.聶耳
43.在政府以法令形式強制推行后,男子剪掉辮子和女子停止纏足的做法逐漸被人們接受。這種情況最早應該發生在: A.辛亥革命后 B.戊戌變法后 C.新文化運動后 D.五四運動后
44.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是:
A.《申報》 B.京師大學堂 C.《民報》 D.商務印書館
45.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其設計者是:
A.詹天佑 B.張謇 C.侯德榜 D.嚴復
46.有一部譯著,它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后勝于今”的進步觀點啟發了當時中國的思想界去探索西方先進的社會,也打擊了封建頑固勢力。此書的譯著者是:
A.魏源 B.康有為 C.嚴復 D.梁啟超
47.魏源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編寫的書是:
A.《海國圖志》 B.《四洲志》 C.《天演論》 D.《三國志》
48.在我國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被廢除的時間是:
A.1898年 B.1905年 C.1912年 D.1915年
49.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是:
A.京師同文館 B.福州船政學堂 C.京師大學堂 D.黃埔軍校
50.抗日戰爭時期,《義勇軍進行曲》傳唱大江南北,極大地激發了中華民族的抗戰意志,其曲作者是: A.冼星海 B.聶耳 C.徐悲鴻 D.郭沫若
二.多選題(每小題1分,共10分,請將本選擇題答案填至多選題答題卡處)
1.歷史上留下的詩句或挽聯,是我們了解歷史的途徑之一。“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兩組詩句或挽聯,形容的歷史人物分別是:
A.林則徐 B.左宗棠 C.鄧世昌 D.張學良
2.關于《馬關條約》的說法,正確的有:
A.《馬關條約》簽訂于中國和日本之間
B.《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C.《馬關條約》規定,清政府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
D.《馬關條約》簽訂于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
3.洋務派的代表人物有: A.曾國藩 B.康有為 C.梁啟超 D.張之洞
4.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到來,中國的國門被打開,先進的中國人開始探索中國的近代化,其中,代表事件有: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
5.關于辛亥革命的說法,正確的有:
A.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 B.辛亥革命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
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的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
6.新文化運動提出的口號有: A.自強 B.民主 C.求富 D.科學
7.對五四運動的說法,說法正確的有:
A.它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B.它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C.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是其導火線
D.五四愛國運動后期,工人階級的斗爭起到了重要作用
8.同學排演南昌起義的歷史劇,在指揮現場的一幕中,可能出現的人物是:
A.毛澤東 B.周恩來 C.賀龍 D.朱德
9.歷史上,國共兩黨分分合合,下列事件中,屬于國共兩黨合作的歷史事件是:
A.解放戰爭 B.北伐戰爭 C.南昌起義 D.抗日戰爭
10.南京是歷史文化名城,近代以來,它見證了中國歷史的風云變幻。下列史實能印證這一觀點的是:
A.八國聯軍侵華 B.中華民國成立 C.日本法西斯制造屠殺慘案 D.國民黨政權覆滅
八年級歷史期末試卷非選擇題
三.列舉題(本題共2小題,7分)
1.列舉新文化運動的四位代表人物。(4分)
2.列舉解放戰爭戰略決戰階段的三大戰役。(3分)
得分 評卷人
四.簡答題(本題共2小題,8分)
1.簡答中英《南京條約》簽訂的時間及內容。(5分)
2.1936年,在中共的斡旋下,西安事變得以和平解決。請簡述:
(1)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做出了重要貢獻的中共代表。(1分)
(2)簡述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歷史意義。(2分)
八年級歷史期末試卷答案
單項選擇題答題卡(每小題0.5分,共25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D D C D A C A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B D B D C A B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A D B B A C D B
題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C C D A D B A D C
題號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C A A D A C A B C B
多項選擇題答題卡(每小題1分,共10分,多選、漏選、錯選均不得分)
題號 1 2 3 4 5
答案 BC AC AD ABCD ACD
題號 6 7 8 9 10
答案 BD ABCD BCD BD BCD
得分 評卷人
三.列舉題(本題共2小題,7分)
1.列舉新文化運動的四位代表人物。(4分)
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每位代表人物1分,錯字不給分)
2.列舉解放戰爭戰略決戰階段的三大戰役。(3分)
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每個戰役1分,錯字不給分)
得分 評卷人
四.簡答題(本題共2題,8分)
1.簡答中英《南京條約》簽訂的時間及內容。(5分)
時間:1842年
(1)割香港島給英國;
(2)賠款2100萬元;
(3)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4)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每點1分,共5分)
2.1936年,在中共的斡旋下,西安事變得以和平解決。請簡述:
(1)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做出了重要貢獻的中共代表。(1分)
周恩來(1分,錯字不給分)
(2)簡述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歷史意義。(2分)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國共)十年內戰基本結束(1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1分,必須加“初步”二字)
猜你喜歡:
1. 八年級歷史上冊期中考試試題及答案
2. 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考試題
3. 八年級上學期歷史期末試題
4. 八年級歷史上期末考試卷
5. 八年級歷史上期末考試卷及答案
八年級歷史第三單元測試就要到了,歷史單元考試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檢測教師教學成果和學生學習效果的基本方式。以下是我給你推薦的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及參考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
A卷
1、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的事件是( )
A.廣州起義B.武昌起義C.秋收起義D.南昌起義
2、下列人物中參加了南昌起義的是()
①朱德②賀龍③周恩來④鄧小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中國共產黨從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得到的教訓是()
A.必須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B.必須把工作重點從城市轉移到農村
C.必須建立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D.必須建立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
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革命年代,毛澤東曾寫下這樣的詩句來形容當年革命的大好形勢。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據地( )
A.井岡山根據地 B.陜甘根據地 C.左右江根據地 D.中央根據地
5.閱讀下面材料:
“講起‘八一’歷史長,南昌打響第一槍;工人士兵齊暴動,紅軍戰士最光榮;朱德率領隊伍走,進軍湖南改紅軍;秋收暴動毛澤東,鬧得湘東遍地紅;井岡山上朱毛合,創建四軍建奇功。” 請回答:
(1)這段歌謠涉及哪幾個歷史事件?
(2)為紀念“南昌打響第一槍”而設立的節日是什么?
(3)“朱毛合”發生在什么時間?“四軍”是指哪一支隊伍?這里“建奇功”是什么意思?
B卷
1、 胡錦濤同志說:“這個偉大的事件,以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的英雄壯舉,以黨獨立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誕生的重要標志,載入了中國革命史冊。”“這個偉大的事件”是( )
A.北伐戰爭 B.南昌起義 C.秋收起義 D.井岡山會師
2、帶領部隊與毛澤東在井岡山會師的起義領導人是()
A.朱德B.周恩來C.鄧小平D.葉挺
3、下列哪一事件,最能充分表現中國共產黨善于開拓創新,實事求是的精神( )
A.發動南昌起義 B.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C.發動秋收起義 D.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4、回念或棚顧黨的歷史,我們不能忘記井岡山。井岡山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這主要是因為井岡山( )
A.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 B.建立了中國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
C.第一次打出了工農革命軍的旗號 D.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始仔則發地
5、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了哪幾次武裝起義,歷史意義如何呢?
C卷
1、你知道“八一”南昌起義紀念碑,矗立團此在今天哪個省的省會嗎?()
A.廣西B.江西C.山西D.江蘇
2、下列對1927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南昌起義、秋收起義意義的表述,正確的選項是()
①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②使中國革命從此轉危為安③是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④是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始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3、某旅行社計劃推出一條紅色旅游路線,以便使游客重溫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光輝歷程。你認為以下景點哪一個不應在設計路線之中( )
A.井岡山會師紀念館 B.秋收起義紀念碑
C.南昌起義紀念塔 D.會寧會師紀念塔
4、閱讀下面材料:
材料一:井岡山位于湘贛邊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山勢高大,主要山峰海拔都在千米以上。井岡山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64%,景區內擁有各種植物3 800多種。
材料二:(井岡山)反動力量薄弱,這里還有較好的群眾基礎和黨的組織基礎,并且留有一定數量的農民自衛軍。 ——《中國近代史》請回答:
(1)毛澤東當初選擇井岡山作為根據地的原因。
(2)從毛澤東領導軍隊進攻中心城市受挫后,進軍井岡山成功開辟革命根據地的事件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答案
A卷:
1.D2.A3.B4.A
5.(1)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和創立紅軍(2)八一建軍節(3)1928年4月,“四軍”是指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建奇功”是指組成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堅強隊伍,取得很多勝利。
B卷:
1.B 2.A 3.B 4.B5、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武裝起義,南昌起義、秋收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始。
C卷:
1.B2.D3.D
4.(1)井岡山位于湘贛邊界,那里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附近農產品豐富;離大城市較遠,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群眾基礎好,便于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2)要取得革命事業的成功,必須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把馬列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尋求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或學習中國共產黨善于開拓創新,實事求是的精神
猜你喜歡:
1. 八年級歷史上學期期中測試卷及答案
2. 八年級歷史上冊試題及答案
3. 八年級歷史下冊第三單元測試試題及答案
4. 初二上冊歷史第三、四單元綜合測試卷
5. 八年級歷史上冊期中試卷及答案
試題的功能是大數喚考察作用,還有一個更大的作用就是當復習資料,通過做歷史試題可以全面考察自己的歷史學習水平。以下是我給你推薦的八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題及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一次月考試題
一、選擇題 (本題共25題,每題1分)
1.1838年,林則徐在給道光帝得奏折中指出:“……流毒于天下,則危害甚巨”這里提到對中國“危害甚巨”的是
A工業品 B 鴉片 C槍炮 D船艦
2.近代中國喪失領土主權開始于
A.將尼布楚讓與 俄國 B.割香港島給英國
C.割庫頁島給俄國 D.割臺灣給日本
3.19世紀80年代,“中國迫使俄國干了以前從未干過的事:吐出了他已經吞下去的領土”。該材料旨在說明的史實是
A.俄國在戰爭中被中國打敗 B. 俄國歸還掠奪的中國財寶
C.俄國被迫歸還中國的伊犁地區 D.俄國歸還中國東北地區
4.《辛丑條約》簽訂后,居住在北京東交民巷的劉家被迫舉家搬遷。其主要原因是帝國主義國家要在此 A.開商埠 B.建教堂 C.辦工廠 D.設使館
5.兩個“強盜”闖進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園林——圓明園,野蠻搶劫和破壞后又放火燒毀它。這座凝聚著中國人民智慧和血汗的世界名園,化成一片焦土!這兩個“強盜”是
A.英美聯軍 B.美法聯軍 C.英德聯軍 D.英法聯軍
6.作為洋務派的代表,受命于危難之際,收復x疆,清政府在他的建議下于1884年設x疆行省。
A.曾國藩 B.左宗棠 C.張之洞 D.李鴻章
7.1895年,有人寫了一副對聯:“臺灣今已歸日 本,頤和園又 搭天棚。”這副對聯從一個側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失敗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成為東洋朝廷 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C.日本政治制度先進 D.日本侵華準備充分
8. “多行不義必自斃”洋槍隊頭目華爾就是一例。他被擊斃是在
A.鴉片戰爭中 B.第二次鴉片戰爭中
C.太平天國運動中 D.義和團運動中
9.今年4月13日,《人民日報》在《從甲午戰爭的廢墟上崛起》一文中指出:“l20年前的那個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淪的甲午。”這里主要是指甲午戰后
A.簽訂了不平等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中華民族面臨著滅亡的危險
C.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
D.刺激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10.《馬關條約》中有利于外國人直接利用中國廉價勞動力和原料,剝削中國人民的條款是
A.割遼東半島、臺 灣、澎湖列島給日本 B.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
C.增開通商口岸 D.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11、19、日本在《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中都得到的權益是
A.開埠通商 B.割地 C.賠款 D.駐畢謹兵
12.列強的入侵,屈辱的條約,記錄著近代中國的苦難歲月。與《辛丑條約》的內容無關的是
A.中國賠償白銀4.5 億兩 B.中國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和澎湖灣島給日本
C.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D.劃定東交民卷為“使館界”,界滾凱內不許中國人居住
13.鄧世昌對部下說:“我們從軍衛國,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們雖然犧牲了,但可以壯國家的聲威。”該歷史場景出現在 A.定海戰役 B.黃海海戰 C.遼東半島戰役 D.威海衛戰役
14、爺爺把在北京東交民巷拍的照片給大家看,并介紹說是1905年的作品,而小明馬上看出其中一幅不符合史實,它是
A、東交民巷居住著大量北京市民 B、各國大使在東交民巷舉行宴會
C、東交民巷有許多西式建筑 D、 外國軍隊在東交民巷進行操練
15.報紙是反映社會動態、傳遞民間呼聲的重要。1901年,有報紙刊登了一篇評論,憤怒 地指出清政府已成為“洋人的朝廷”。與此評論相關的社會背景是
A.《南京條約》的簽訂 B.臺灣割讓給日本
C.《辛丑條約》的簽訂 D.百日維新的失敗
16.在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條約是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17、陳旭麓 先生提出,洋務運動“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這主要是指洋務運動
A.創辦新式學堂 B.興辦近代企業 c.建立現代海軍 D.傳播西方思想
18.作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創辦了漢陽鐵廠,使“漢陽造”聞名天下,堪稱中國重工業的奠基人。這是的“他”是指
A.曾國藩 B.李鴻章 C.張之洞 D.左宗棠
19.中國版圖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像一張“大葡萄葉”,可后來由于東北、西北大片地區的割讓,變成了一只“大公雞”。版圖的變化與哪國有關?
A、美國 B、英國 C、日本 D、俄國
20.兩千多年前,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說:“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中國近代最早創建的幾支海軍是 ①南洋 ②北洋 ③西洋 ④福建
A.①②③ B.①③ 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就不斷有人做著各種各樣的西方夢:夢想有西方的堅船利炮,夢想有西方的新型工業,夢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屬于“西方新型工業”夢想的是
A.洋務運動 B.太平天國運動 C.戊戌變法 D.新文化運動
22.洋務運動中,洋務派以“求富”為口號創辦的企業是
A.安慶內軍械所 B.江南制造總局 C.福州船政局 D.湖北織布局
23.徐中約在《中國近代史:中國的奮斗》一書中寫道:“如果說曾國藩開辟了西化之路的話,左宗棠和李鴻章則是斗志昂揚地緊握了西化的火把。”文中“西化”指的是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
24、下列情況可能出現在1848年的是
A、英 國商人在北京、天津等地做生意 B、清朝官員負責治理香港島
C、英商迫使清朝海關官員降低進出口貨物稅率 D、日本商人在蘇州、杭州開設工廠
25 .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經歷的歷史 事件有()
①虎門銷煙②中英鴉片戰爭③第二次鴉片戰爭
④甲午中日戰爭⑤義和團運動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⑤⑥
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
26.(7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英國《泰晤士報》記載:“據估計,被劫掠和破壞的財產,總值超過六百萬磅。在場的每個軍人都掠奪了很多。在進入皇宮的宮殿后,誰也不知道該拿什么東西。為了拿金子,而把銀子弄丟了,為了拿鑲有珠玉的飾品和寶石,又把金子丟了,無價的瓷器和琺瑯器,因為太大不能運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俄國采取表面‘調停’實際支持的態度。在戰爭中,不花費一文錢,不出動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個參戰國得到更多的好處。”
——馬克思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歷史事件發生在哪一次戰爭中?這次戰爭的發動者是誰?(2分)
(2)材料一所反映的遭劫掠和破壞的是哪兒?(1分)
(3)材料二中與俄國一起參與調停的另外一個國家是哪國?你知道這個國家在中國近代史上還參與了哪次對中國的侵略活動?(2分)
(4)材料中所說的俄國“比任何一個參戰國得到更多的好處”主要指什么?(2分)
27.(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中國賠款2100萬銀元;割讓香港島給英國;英國商人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材料 二 清政府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等。
材料三 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等。
請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別出 自哪一個不平等條約?(3分)
(2)三個條約對中國的社會性質分別產生了什么影響?(3分)
(3)材料三這一不平等條約中哪一條款說明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請寫出內容?假如你是當時的一位愛國人士,你能提出什么樣的救國方案?(2分)
28.(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曾國藩說:“今日和議即成,中外貿易有無交通,購買外洋器物,尤屬名正言順。購成之后,訪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習,繼而試造,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發捻,可以勤遠略。
材料二:李鴻章說:我辦了一輩子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
(1)兩則材料反映的是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哪一運動?說出這一運動的起止時間。(3分)
(2)材料一中曾國藩的話,反映了這一運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這一運動的口號是什么?(2分)
(3)材料二中的海軍具體是指哪支海 軍艦隊?這支海軍最后結局怎樣?(2分)
(4)如何評價這場運動? (3分)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一次月考試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B C D D B B C D D C B B
14 1 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C D B C D D A D A C D
26(1)第二次鴉片戰爭;(1分)英法(英法聯軍)(1分)(2)圓明園(1分)(3)美國;(1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分)(4)俄國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中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2分)
27(1)《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3分)(2)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分。每點1分)(3)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1分)廢除封建制度,建立資本主義制度;大力發展工業等。(1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28(1)洋務運動,從19世紀60 年代到90年代。(3分)(2)為了維護清王朝的統治。(1分)自強求富(1分)(3)北洋海軍(1分)甲午中日戰爭北洋海軍全軍覆沒(1分)(4)課本30頁(3分)
猜你喜歡:
1. 2015年初二上冊歷史9月份月考試題及答案
2. 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次月考試卷
3. 初二歷史上期中試卷及答案
4. 初二物理上冊第一次月考試卷
5. 八年級歷史第一學期期中測試試卷及答案
為了能在不久之后的歷史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同學們有必要做份歷史試卷來熟悉考試的題型。以下是我給你推薦的八年級上冊歷史試卷及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八年級上冊歷史階段測試卷世尺神
一、選擇題(共30分)
1.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A、楚莊王 B、宋襄公 C、齊恒公 D、晉文公
2.下列有關古代埃及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埃及大部分領土位于非洲西部;②埃及人發明了第一部太陽歷;③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④埃及統一于公元前3100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成為近代很多西方國家法律基礎的是
A、《萬民法》B、陶片放逐法 C、羅馬法 D、《十二銅表法》
4.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哪個朝代開始的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戰國
5.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是
A、赤壁之戰 B、楚漢戰爭 C、陳勝、吳廣起義 D、綠林起義
6.下列關于造紙術的敘述,正確的是
A、西漢宦官蔡倫改進了造紙術 B、東漢宦官蔡倫發明了造紙術
C、西漢宦官蔡倫發明了造紙術 D、東漢宦官蔡倫改進了造紙術
7.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其思想源于春秋戰國時期的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8.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的戰役是
A、赤壁之戰 B、淝水之戰 C、牧野之戰 D、官渡之戰
9.祖沖之在數學領域最突出的成就是
A、造出了千里船 B、利用并發展了前人創造的“割圓術”
C、寫了一部數學著作《綴術》 D、求得比較精確的圓周率
10.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空前強大,成為“羅馬人的小澡盆”的是
A、黑海 B、愛琴海 C、里海 D、地中海
11.被稱為西方文化之根的是
A、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 B、愛琴文明
C、雅典和斯巴達文明 D、埃及文明
12.以下當代國家中,由查理曼帝國分裂而來的是
①英國;②法國;③德國;④意大利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確立了禮樂制度的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東周
14.為經濟重心南移奠定基礎的是
A、黃河流域的開發 B、西部地區的開發
C、三國鼎立的確立 D、江南地區的開發
15.從2世紀到8世紀中葉,曾經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有
①羅馬;②阿拉伯;③意大利;④奧斯曼土耳其
A、①②搜虧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什一稅流行于中古時期的
A、阿拉伯地區 B、日本 C、中國 D、西歐
17.中國象棋上楚河、漢界的劃分與下列哪些歷史人物有關
①陳勝;②吳廣;③項羽;④劉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被后人稱為“醫圣”的是
A、扁鵲 B、華佗 C、張仲景 D、李時珍
19.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發生了里氏7.0級地震。在三國時期,這一帶主要屬于下列哪一政權管轄
A、魏 B、蜀 C、吳 D、西晉
20.鐵器在農業和手工業生產上開始使用,是在
A、商朝 B、春秋時期 C、戰國時期 D、秦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1.(10分)
材料一:“國王應極力使吠舍與首陀羅執行自己的勞動,因為他們逃避自己的義務時,則使整個世界動搖。”
材料二:“兩個自由民打架,一個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對方就要同樣被打瞎一只眼睛”,“如果奴隸主弄瞎了奴隸的眼困滾睛,只要付一定數量的錢就可了事”。
材料三:“公民大會每九年召開一次。會議一開始,傳令官便宣讀五百人會議審核過的提案。接著,贊成者和反對者便輪流登臺發言,會場群情起伏,待雙方發言完畢,便開始表決。”
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一是什么地方的法律條文?該條文反映了什么制度?說明了什么問題?國王在這一制度下屬于哪個等級? (4分)
(2)材料二選自的這部法典的名稱是什么?它有著怎樣的歷史地位?統治者制定這部法典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分)
(3)材料三反映了古希臘哪座城邦的什么制度?這種制度在誰統治時期達到全盛? (3分)
22.(10分)
材料一:《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商君)集小鄉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為開阡陌封疆而賦稅評……
材料二:7世紀中期 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權國家 土地收歸國有,國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原來被貴族控制的農民轉為國家公民
材料三:民族融合是指一些民族同住一個地區,互相影響,逐漸消失各自的特征,自然而然形成一個整體,是一種進步的歷史現象。據此回答(3)(4)兩小題:
(1)“商君”是誰?材料一主要記載了他的什么活動?他的這一活動有什么歷史意義? (3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個國家的改革內容?這次改革歷史上稱為什么?它主要吸納哪個國家的文化精華?(3分)
(3)北魏時期的民族大融合是通過哪一歷史事件完成的?這次民族大融合主要促進了哪兩個民族間的融合?(3分)
(4)我們肯定(3)問中的這一歷史事件,主要是因為它( )(1分)
A.得到了漢族地區的支持 B.適應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C.解除了南朝的威脅 D.鞏固了貴族的統治地位
23.(10分)
材料一:秦始皇說:“天下共苦,戰斗不休,以有諸侯。”
材料二:漢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諸侯王,目的是讓他們鎮守四海,拱衛天子。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諸侯王在封國內各自為政,不聽天子詔令,有的甚至圖謀舉兵奪取皇位。
材料三:儒家學說從創立到作為封建正統思想,經歷了艱難的歷程。
閱讀上述材料,回答問題:
(1)秦始皇建立了一個怎樣的國家?他認為春秋戰國以來,天下戰爭不斷的根源在于西周實行了什么制度?基于此,他采取了什么制度來管理國家? (3分)
(2)西漢時期又出現了什么問題?漢武帝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他這樣做有什么意義? (3分)
(3)秦始皇和漢武帝對待儒家學說采取的政策有什么不同?( 2分)
(4)寫出秦漢時期北方的勁敵(1分)。請問西漢從什么時候開始大規模反擊這一勁敵?(1分)
24.(10分)
材料一: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材料二:絲綢之路
材料三:衛青出使西域,促成了南北方交通線路—-絲綢之路的開通,從此,唐朝和西域經濟文化交流頻繁,中國與非洲的貿易也日益活躍。
(1)漢朝時把材料一中的“玉門關”以西的地方稱為什么?這個地區是什么時候歸中央政府管轄的?管轄的機構叫什么?(3分)
(2)絲綢之路的起點是哪里?最遠到達哪里?(2分)
(3)材料三有四處錯誤,請指出并加以改正。(3分)
(4)古老的絲綢之路給我們留下了輝煌的足跡,它對今天的現代化建設有何啟示?(2分)
25.(10分)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號召人們放棄其它崇拜,只信奉唯一的“真主”安拉。
材料二: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滅欲望,忍耐順從,才能達到“極樂世界”。
材料三:信仰上帝并虔誠悔罪的人才能進入天國,否則要下地獄。
(1)上述三則材料分別反映了三種宗教。請依次寫出它們各自的創立時間、創始人。 (6分)
(2)其中,發展成為中古時代歐洲主導思想的是哪一宗教?對阿拉伯半島的統一起過促進作用的是哪一宗教?(2分)
(3)對我國影響最大的是什么宗教?它是什么時候傳入中國的?(2分)
八年級上冊歷史階段測試卷答案
一、選擇題(共30分)
1—5 CBCBC, 6—10 DBDDD, 11—15 ABCDA, 16—20 DCCBB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1、(1)古代印度;種姓制度;說明古代印度社會等級森嚴;第二等級剎帝利(4)
(2)《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發現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為了維持統治(3分)
(3)雅典;民主制;伯利克里(3分)
22、(1)商鞅;在秦國實行變法;秦國從此強大起來,成為戰國中后期實力最強的國家(3)
(2)日本;大化改新;中國(或唐朝、隋唐)(3分)
(3)北魏孝文帝改革;鮮卑族和漢族(3分)
(4) B (1分)
23、(1)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大帝國;分封制;中央集權制度(或郡縣制)(3分)
(2)諸侯王勢力強大,對皇權構成了嚴重威脅;頒布“推恩令”;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鞏固了中央集權(3分)
(3)焚書坑儒;罷黜百家,大力推行儒學教育(2分)
(4)匈奴;漢武帝時期(2分)
24、(1)西域;公元前60年;西域都護府 (3分)
(2)長安,古羅馬(或大秦) (2分)
(3)衛青--張騫,南北方--東西方,唐朝--漢朝,非洲--歐洲(任寫3處,3分)
(4)只有加強對外開放和對外交流,才能促進國家繁榮富強 (意思相近即可,2分)
25、(1)材料一:610年(或7世紀),穆罕默德;
材料二:公元前6世紀,喬達摩?悉達多(或釋迦牟尼)
材料三:1世紀, 耶穌 (6分)
(2)____;伊斯蘭教 (2分)
(3)佛教;西漢末年(或公元前后)(2分)
猜你喜歡:
1. 八年級歷史上冊期中測試卷附答案
2. 八年級歷史上冊期中測試卷
3. 八年級歷史上學期期中測試卷及答案
4. 初二歷史上期中試卷及答案
5. 八上歷史期中試題及答案
努力的復習八年級歷史第一單元試題,就是為了在歷史第一單元考試中能夠獲得滿意的結果,祝愿你夢想成真。以下是我給你推薦的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及參考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共20小題,每題2分,計4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毒品是人類的公害,聯合國確定每年6月26日為國際"禁毒日"。被譽為"中國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驅"的近代偉人是
A.左宗棠 B.魏源 C.林則徐 D.鄧世昌
2、英國學者馬士說:由于中國人民進行了激烈的禁煙運動,戰爭不可避免地發生了。這說明馬士
A、 認識到鴉片戰爭發生的根本原因 B 、肯定了中國禁煙運動的正義性
C 、為英國侵略作辯護 D、 正確說明了英國發動的戰爭的目的
3、鴉片戰爭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發展水平最高的是
A、美國 B、法國 C、英國 D、西班牙
4、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英國為了
A.扭轉對華貿易逆差 B. 打開中國市場 C.割占中國領土 D.挽回鴉片被銷毀的損失
5、下列情況穗鏈困可能出現在1848年的是
A、英國商人在北京、天津等地做生意 B、清朝官員負責治理香港島
C、英商迫使清朝海關官員降低進出口貨物稅率 D、日本商喚租人在蘇州、杭州開設工廠
6、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主要是因為
A中國首次遭到西方國家的侵略 B它開創了以條約形式掠奪中國的先例
C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 D中國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7、有人說,英法發動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是“海盜式的擴張”,給中國文化和人類文明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以下各項最能說明這一點的是
A.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B.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C.列強獲取大量賠款 D.英法聯軍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毀圓明園
8、近幾個月來,圓明園遺址的保護問題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當年,將這一號稱“萬園之園”的皇家園林變為廢墟的是
A.俄國軍隊 B.英法聯軍 C.八國聯軍 D.日本軍隊
9、晚清詩人稱贊的“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弟子滿天山”的大將是指率軍收復x疆的
A.左宗棠 B.曾國藩 C.魏源 D.林則徐
10、2009年是x疆建立行省
A、110周年 B、120周年 C、122周年 D、115周年
11、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在下列歷史人物身上能體現這種民族精神的是
①鄧世昌②曹汝霖③張學良④林則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愛國詩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寫道:“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詩中內容能讓人聯想起中國近代哪個屈辱條約
A.《南京條約》 B.《璦琿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13、資本輸出是列強對中國進行侵略的重要手段。下列不平等條約中,明確規定猜念允許列強進行資本投資、開設工廠的是
A、《黃埔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
14、下列不平等條約中,使列強勢力入侵長江流域最遠的是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15、八國聯軍侵華的直接原因是
A.帝國主義國家企圖進一步瓜分中國 B.義和團運動的興起
C.中國清政府的腐朽 D.日本侵華刺激了列強
16、北京東郊民巷是重要的外國使館界,這一地區單獨被辟為“使館界”始于
A 、《北京條約》 B、 《天津條約》 C、 《馬關條約》 D 、《辛丑條約》
17、20世紀初,有人說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這種看法
A.是正確的,因為它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B.是正確的,因為中國已經成為殖民地
C.是錯誤的,因為它還是中國人的政府
D.是錯誤的,因為它根本不可能去統治洋人
18、從內容來看,《馬關條約》與《南京條約》相比,最大的不同點是
A.中國割去領土面積更大 B.開放通商口岸增多
C.索取賠款數額不斷增大 D.允許日本開辦工廠
19、我們學習鴉片戰爭的歷史,知道清政府割地、賠款,喪權辱國時,我們應牢記的歷史教訓是
A.鴉片危害嚴重 B.團結就是力量 C.落后就會挨打D.外交需要謀略
20、《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內容的共同之處是
A.割地 B.賠款 C.開設通商口岸 D.協定關稅
二、材料解析題(共10分)
21、閱讀下列二個材料
材料一:“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材料二:“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
請回答:
[1]、這兩段話是誰的名言?(2分)
[2]、“本大臣”指的是誰?“此事”指的是什么事件?(4分)
22、閱讀下列材料
“有一天,兩個強盜闖入了夏宮,一個動手搶劫,一個把它付之一炬。原來勝利就是一場掠奪。勝利者竊走了夏宮的全部財富……之后,他們雙雙拉著手榮歸歐洲。”
—(法國)維克多?雨果
請回答:
[1]、上述材料記述的是哪一場戰爭?(2分)
[2]、“夏宮”指的是什么地方?(2分)
三、綜合題(共20分)
23、以下是某同學向他朋友介紹他所學到的歷史知識,其中有三處錯誤,請你把它糾正過來。
你們知道嗎?在中國近代史上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其中簽訂于19世紀40年代的是《馬關條約》;簽訂于19世紀60年代的是《南京條約》和《天津條約》;簽訂于19世紀90年代的是《北京條約》;賠款最多的是《辛丑條約》,它簽訂于20世紀初。(6分)
24、從英國割占香港島到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其間經歷了多少年?比較這兩件國家大事,談談你的感想。(6分)
25、結合史實說明中國近代社會是如何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8分)
附加題:(不計入總分,共10分)
對于現今的圓明園,有些人主張在原地對圓明園進行重建,有些人則極力的反對重建。對于這二類人的主張,你的觀點又是如何的?請說出你的理由?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20題:
CCCBC CDBAC DCCCB DADCB
二、材料解析題:
21題: [1]林則徐 [2].林則徐,嚴禁鴉片
22題: [1]第二次鴉片戰爭 [2]圓明園
三、綜合題:
23題: 1.19世紀40年代簽訂的是《南京條約》
2. 19世紀60年代簽訂的是《天津條約》與《北京條約》
3. 19世紀90年代簽訂的是《馬關條約》
24題:
答:經歷了155年(1842——1997)。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強弱,是它能否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先決條件。近代由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香港被外國侵略者割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高,所以中國能夠收回香港,并對其行使主權。(意思相近可酌情給分)
25題:
答:①、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后;
②、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后1860年《北京條約》、《天津條約》的簽訂;
③、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是在中日甲午戰爭后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的簽訂;
④、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淵是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1901年《辛丑條約》后。
附加題:
答: ①、贊同重建:理由是:圓明園是中國封建時代建筑藝術和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且為世界罕見的博物館和藝術館,其被西方稱為“萬園之園”。重建圓明園,把它建成國家收藏珍寶文物的博物館,恰恰可以證明新中國的強大。恢復當年的盛景,充分利用圓明園的無形資產,可以發展旅游事業,推動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
②、反對重建:理由是:每一個遺址和殘跡的歷史感是任何復建后的景觀都無法代替的,這段中國近代屈辱史對于以后世代中華民族的意義和價值要超過圓明園園林的價值。保留遺址,可以發揮其歷史教育的功能,時刻教育廣大人民不要忘記歷史教訓,深深地牢記“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無論什么時候,只有提高國力,國家強大了,才能避開國難臨頭。這對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未來的發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猜你喜歡:
1. 八年級歷史試卷及答案
2. 八年級上學期歷史檢測題
3. 八年級歷史上學期期中測試卷及答案
4. 八年級歷史上冊試題及答案
5. 2016年初二歷史上冊單元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