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潘安畫像?西晉時,號稱“中國第一美男子”的潘安是河南人,雖然他的容貌尚無法復原,但據史書記載,他的容貌即使不算傾國,也算是傾城,由于他出眾的美更是演繹出了很多故事、典故。潘安畫像令人艷羨的是,這名美男子不僅有貌,那么,歷史上潘安畫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潘安原畫像
潘安能成為男性俊美代表符號一般的人物,他本人流露出來的是一種眉清目秀的清麗,柔和憂愁的文人才子氣息。潘安被記載在世說新語的容止篇中,講述了他身形、相貌姣好,神情十分動人。他青少年時期,拿著彈弓外出洛陽道上打獵,凡是少女、少婦見了他,每個人都爭先將手連起來把他圍在其中。而當時有一個長得極丑的左太沖,想要仿照潘安的樣子出游,結果被一群老婦們群攻吐口水。此外,世說新語還寫到,當時的潘安與夏侯湛兩人關系很近,相貌都十分出眾,每次兩人同行,世人都稱他們為“連璧”,走在路上總是引得女性們紛紛駐足,爭相觀看。
形容男孩子好看,人人都會想到貌若潘安。那么潘安到底是誰呢?
擲果盈車的出處
潘岳有美好的容貌和優雅的神態風度。年輕時夾著彈弓走在洛陽大街上,遇到他的婦女無不手拉手地一同圍住他。左太沖長得非常難看,他也來學潘岳到處游逛,這時婦女們就都向他亂吐唾沫,弄得他垂頭喪氣地回來。
潘安畫像
“才比宋玉,貌似潘安”,這樣的夸贊對每一個男人來說,都是莫大的稱贊。西晉時,號稱“中國第一美男子”的潘安是河南人,雖然他的容貌尚無法復原,但據史書記載,他的容貌即使不算傾國,也算是傾城,由于他出眾的美更是演繹出了很多故事、典故。
潘安容貌復原圖
潘安被譽為“古代第一美男”,歷史上
imgclass="pgc-img-caption"
潘安,即潘岳,字安仁。西晉著名文學家、政治家,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詩“恐是潘安縣,堪留衛_車。”后世遂以潘安來稱呼他。據《世說新語》所載,潘安每次外出,都會有不少女子手牽手地圍著他的車子,連老婦人都為之著迷,一起向他的車子投擲水果,直到將車裝滿。成語“擲果盈車”即來自于此典故。后來人們就以“潘安之貌”形容男子的俊美。
imgclass="pgc-img-caption"
潘安早年得到司空太尉賞識,舉薦為秀才。那年,潘安二十歲,風華正茂,晉武帝司馬炎一天來了興趣,下鄉耕田作秀,各路文人紛紛作詩拍馬屁,潘安也在其中,做了一首《藉田賦》,辭藻清艷,聲震朝野,在當時掀起不小波瀾。他因此被人嫉妒,被排擠出了朝廷。賦閑十年后,又被重新錄用。當了河陽縣令,他不失文人風雅,在河陽縣遍種桃花,處處桃花美景,深得百姓喜愛,稱潘安為“河陽一縣花”“花縣”,從此,潘安成了瀟灑、風流才子的代言人。
imgclass="pgc-img-caption"
潘安雖生得俊美,但并不以此為資本沾花惹草,他用情專一,自始至終深愛著妻子楊容姬。
自古以來,只要談到中國古代的美男子,往往首推潘安,向來只要夸一個男性相貌俊美,“貌比潘安”似乎就成了最高的贊譽與評價,而這位世人只聞其名未見其人的美男子代表,潘安他到底有多帥呢?
潘安 畫像
潘安能成為男性俊美代表符號一般的人物,他本人流露出來的是一種眉清目秀的清麗,柔和憂愁的文人才子氣息。潘安被記載在世說新語的容止篇中,講述了他身形、相貌姣好,神情十分動人。他青少年時期,拿著彈弓外出洛陽道上打獵,凡是少女、少婦見了他,每個人都爭先將手連起來把他圍在其中。而當時有一個長得極丑的左太沖,想要仿照潘安的樣子出游,結果被一群老婦們群攻吐口水。此外,世說新語還寫到,當時的潘安與夏侯湛兩人關系很近,相貌都十分出眾,每次兩人同行,世人都稱他們為“連璧”,走在路上總是引得女性們紛紛駐足,爭相觀看。
盡管正史上并沒有明確地記錄潘安的相貌到底如何,身高究竟幾尺,但是他的俊美已經是眾所周知、毋庸置疑的公認事實。在潘安生活的那個年代,他就已經是整個生活環境中備受關注的焦點人物,他的“粉絲”也搏碧信絲毫不亞于如今的明星鮮肉們。根據《語林》記載,當時的潘安每次只要走在路上,都會引得老婦們用各種新鮮的水果堆滿他的車,可見他的受歡迎程度。
中國古代有眾所知的四大美女,但對于四大美男,眾說紛紜,尚無定論。版本四大美男分別為:潘安、鄒忌、蘭陵王、衛玠,而把宋玉歸為了才子。
古代四大美男復原圖 個個才貌雙全
潘安——天下第一美男
人們常用“貌似潘安”來夸贊一個男人的美貌,潘安儼然成了千古美男的代言人,那么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他又美到什么程度呢?
———“美姿儀”。潘安在當時已經擁有一大批死忠的“粉絲”了。《世說新語》中記載,潘安每次出去游玩,都會有大批少女追著他。追著潘安的一批批少女又是給他獻花,又是給他獻果。潘安每次回家,都能夠滿載而歸,這就是“擲果盈車”這個典故的由來。
雖說有那么多美女成天追著他,潘安卻一點都不為所動。在對待妻子這一點上,潘安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好丈夫。潘安的妻子出身名門望族,比潘安家的門第要高,兩人算不上門當戶對。因為潘安既是美男又是才子,潘安的妻子倒也愿意下嫁給他。潘安對他老婆是癡情得很,非但老婆在世的時候絕不出去拈花惹草,老婆死后,他還念念不忘。在御賣妻子過世了一年之后,他寫了三首《悼亡詩》。在中國文學史上,這三首《悼亡詩》是具有開創意義的。因為當時婦女的地位很低,在潘安的《悼亡詩》之前,幾乎沒有出現過懷念妻子的作品。
人物生平
潘安出身儒學世家。少年時,隨父宦游河南、山東、河北,青年時期就讀洛陽太學,二十余歲入仕,供職權臣賈充幕府,后歷任京官,因作賦頌揚晉武帝躬耕藉田顯露才華被當權者左遷河陽縣令(今洛陽吉利區),潘岳負其才而郁郁不得志。
當時任尚書仆射山濤、領吏部王濟、裴楷等受寵,潘岳很憎恨他們,于是在宮殿大門柱子上寫下歌謠:“閣道東,有大牛。王濟鞅,裴楷G,和嶠刺促不得休。”又被左遷離洛陽更遠的懷縣做縣令。潘岳做得有聲有色、政績斐然,朝廷提拔他到京城做財政部官員,后來因為犯事被免職,不久被太傅楊駿引入門下做了太傅主簿。后來太傅楊駿被害夷三族,潘安作為幕僚也在被誅之列,幸虧當時他公事在外又有當權者、楚王的心腹、他的好友公孫弘替他說話(唯悉潘岳曾在他貧困潦倒時幫助過他),他被調往長安做縣令,因為母親生病辭官奉養,在此期間與好友石崇附會賈充外孫賈謐,之后升遷做了黃門侍郎,賈謐開閣延賓,召集天下文士潘安、石崇、陸機、左思、劉琨等二十四人,因文采蓋世被稱為“魯公二十四友”。他們經常活躍在巨富石崇的金谷園里,因此也被稱為“金谷二十四友”。賈謐“晉書斷限”的功勞是潘安出的主意,潘安的母親經常勸他不要趨附不已,他雖然口頭受教,實際上卻愈發不知足,始終改不掉。
以上就是歷史上潘安畫像的全部內容,潘安,古代的美男子,一直流傳說他是最帥的帥哥,現代更是把他當成帥哥的標本,常常形象一個美男子的相貌說成貌似潘安,那么潘安到底有多帥,看看潘安古尸容貌復原圖就了解歷史真相了:上圖是考古學家利用現代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