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2019高考數學試卷全國二卷 2019年高考數學一卷 2019高考全國二卷數學 2019高考理科數學2卷答案 2019高考全國三卷數學
【數學試題點評】
高考數學試題(全國新課標1卷×理)的難度,總體來說較()穩中求變,難度略有下降,沒有偏題怪題。試題突出了對數學思想方法和能力的考查,考查桐鉛的知識點綜合性較強,對于題型來說,大多是常見題型,求解方法也是靈活多樣。
一、試卷總體評價:總體穩定,局部創新
高考數學新課標全國1卷是以《課程標準》、《考試大綱滑輪薯》為依據,試卷的結構保持了新課程高考數學試卷的一貫風格,試題設計體現了“大穩定、小創新”穩健、成熟的設計理念。試卷仍然注重基礎,貼近中學教學實際,在堅持對高中數學五大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論證能力、運算求解能力、數據處理能力)、兩個意識(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考查的同時,也注重對數學思想與方法的考查,體現了數學的基礎性、應用性和性的學科特色。以支撐學科知識體系的重點內容為考點來挑選合理背景,善于應用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融合構建試卷的主體結構,在新課程新增內容和傳統內容的結合處尋找創新點,考查更加科學。
二、試卷結構
2014—考點與分值統計如下表:
模塊 考點分值分信者值代數集合與函數2022排列組合及二項式55統計與概率1717算法55導數及應用1210數列推理1712不等式55復數55常用邏輯用語05幾何解析幾何2217立體幾何1722三角與向量三角函數與解三角形1010向量55選做題幾何證明選講1010坐標系與參數方程1010不等式選講1010
從上表可以看出,基礎知識點考查基本穩定,個別(比如常用邏輯用語、數列推理等)會有所變化。
三、試題分析:結構穩定、計算量稍有下降
1、試題的數量和題型沒有發生變化,仍然以12道選擇題、4道填空題、5道解答題、3道選考題的形式出現,保持穩定。從考試的內容上和一樣仍然以函數、三角函數、數列、概率、幾何、導數等重點知識為主,在分值上占有較大比例。這集中體現了重要內容重點考查,主干知識反復考查的原則,例如:17題(數列)、18題(立體幾何),19題(概率)、20題(解析幾何)、21題(函數)以及22—24(選考題)這些沒有發生變化,只是在排列順序上,從難易程度上作了適當的調整,體現了考點不變、考法變化的思想,既符合考生的學情,也符合考試說明和大綱的要求。
2、相對于而言,考察了邏輯用語這一知識點,立體幾何知識相比略有增加而解析幾何的考察要求有所降低,總體考點基本不變,計算能力的要求略微降低,體現了穩中有變的原則。
遼寧數學文科試卷首次采用全國卷(新課標2),與相比,數學試卷難度有所降低,大部分考生答起來都比較順手,可謂給高考學子們的“征戰之路”打了一劑強心針。
以往遼寧的數學自主命題卷,都是在選擇最后一題與填空的最后一題設置難點,即12題與16題,對學生考試的心理心態、解題技巧、知識掌握程度都是不小的挑戰。“全國卷”的命題風格則比較“平穩”,沒有偏題怪題,難度悶絕拍系數相對較低,特別是與往年的全國卷相比,的文科理科數學試卷都更加簡單,很可能會出現140多分的試卷或者滿分試卷,的平均分也會比有所提高。
本溪市第一中學的數學老師介紹,高考數學卷,比較適合基礎扎實的中等學生答卷。同時,尖子生也能發揮出應有的水平。但是拿到真正的高分也并非易事,因為的試題在命題形式上更加新穎靈活,有一定創新。
理科數學試卷中,解析題第17題是數形結合題,第18題是莖葉圖,和往常略有變化。19題立體幾何中的第一問也出現了較為冷門的作圖題。平時考查立體幾何的首問時,以證明宏悔平行、垂直或是求體積居多,作圖題平時訓練相對少,有些考生因為陌生而感到不適螞羨應。
總體來說,的語文與數學科目的總體風格都是著重考生對知識的綜合掌握與運用能力,在維持試卷難度系數總體平衡的情況下,以更加靈活的命題考察學生的應變與知識運用能力。
這道壓軸題的命題人應該是站在隨機過程的馬爾可夫鏈(Markov Chain)角度出的題目。馬爾可夫鏈本質很簡單,就是一個事件之后的狀態只取昌清決于上一步的狀態。比如在這個題目中,第t+1次實驗之后兩種藥的分數,只會基于第t次試驗談迅槐之后的分數+1/不變/-1,所以再之前的分數是多少就不用關心了,知道第t次實驗之后的分數就足夠對之后繼續推測了。下圖含友是一種最簡單馬爾可夫鏈:隨機游走(Random Walk)的示意圖。其中可以看到,每次試驗之后的分數只會在前一次基礎上+1/-1。而這道題目相當于是隨機游走的一個變種,增加了一種分數維持不變的可能性。
2019高考數學難度合理。2019年高考數學命題嚴格依據考試大綱,重點考察數學的基礎知識和應用,試題穩中求新,穩中求變,較2018年壓軸題有較大變化。
2019年試題非常側重對邏輯推理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考查。命題從知識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從能力立意發展到學科素養立高歲意,目的就是以數學知識為載體,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和數學精神,考查考生理性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滿足了高校對人才選拔的需求。
擴展資料:
2019年考卷傳達一個信息,那就是回歸課本,發展學生的基本數學思維,注重數學思維的培養。說白了,考生需要“吃透課本、抓實基礎、注意通法通性,團念咐理解中心思想”,才能在高考中考出理想成績。
中學數學教學要高度重視獨立思考、邏輯推理、數學應用、數學閱讀和表達等關鍵能力的培養,特別重視使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
不要盲目追求題量,而是注重引導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發生過程,以及問題的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的全過程,充分挖掘典型問題的內在價值與遷移功能,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創新塌純性。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2019年高考全國卷Ⅰ理科數學試卷點評
19年難度大于18年,與17年基本持平。維納斯那題是個亮點,不等式估計,就是題目有點繞。看微博居然有美術生用頭x7直接算出答案。極坐標消參那題如果一下子沒反應過搭并來是個螞祥橢圓,硬算可能會耽誤不少時間。選擇第12題,三棱錐外接球。填空第16題,雙曲線離心率。都屬于比較常規的選填壓軸題型,在平時知物跡的訓練里這類題應該練過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