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物理?篇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2、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那么,蘇教版物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初二#導語: 在復習物理之前做一個完整的知識點歸納。以下是 無 整理的蘇教版物理初二乎腔上冊知識點【六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第一章機械運動
常考點
1.機械運動:一個物體相對另一個物體位置改變(關鍵抓住五個字“位置的變化”)
2.運動的描述
參照物:描述物體運動還是靜止時選定的標準物體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選不同的參照物,對運動的描述可能不同
3.運動的分類
勻速直線運動:沿直線運動,速度大小保持不變;變速直線運動:沿直線運動,速度大小改變。
4.比較快慢方法:時間相同看路程,路程長的快;路程相同看時間,時間短的快
5.速度(常考點)
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定義: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公式:v=s/t
單位:m/s、km/h;關系:1m/s=3.6km/h;1km/h=1/3.6m/s
6.勻速直線運動
特點:任意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速度與時間路程變化無關
7.描述運動的快慢
平均速度物理意義:反映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快慢公式:v=s/t
8平均速度的測量
原理:v=s/t:刻度尺、秒表需測物理量:路程s;時間t
注意:一定說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時間)
9.路程時間圖像速度時間圖象
第二章聲現象
一、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常考點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一、分子動理論與內能
1、分子動理論的基本內容:(1)物質由大量分子構成,分子間存在間隙;(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則運動;(3)分子間同時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作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1)內能的大小與所有分子運動的平均速度和分子間距離有關,表現為物體內能的大小與溫度和物體體積有關。(2)內能改變的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
3、熱值:單位質量的燃料完全燃燒所放出的熱量。用q表示。單位 J/kg。公式:q=Q/m。
3、比熱容:1kg的某種物質,溫度上升1℃吸收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用符號c表示。
(1)比熱容是表示吸熱能力的物理量。
(2)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只和物體的種類和狀態有關
(3)比熱容的單位: 焦/(千克?攝氏宴隱度),符號:激余 J/(kg?℃)。
(4)利用水的比熱容大,可用水做冷卻劑和取暖劑調節氣候等。
4、熱量計算公式。
(1)吸熱公式: Q吸=cm(t-t0)其中c表示這種物質的比熱容, t表示末溫, t0表示初溫, t-t0表示物體升高的溫度,用△t表示 t-t0,則Q吸=cm△t。
(2)放熱公式: Q放=cm(t0-t) 其中t0-t表示物體降低的溫度,用△t表示t0-t,
則Q放=cm△t 。
篇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5、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如果沒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
6、力產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7、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篇二、彈力
1、彈力
①彈性:物體受力時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叫彈性。②塑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形變后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叫塑性。
③彈力: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受到的力叫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彈力產生的重要條件:發生彈性形變;兩物體相互接觸;生活中的彈力:拉力,支持力,壓力,推力;2:彈簧測力計
①結構:彈簧、掛鉤、指針、刻度、外殼②作用:測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長量就越長。
蘇教版初二下冊物理知識點總結篇一
第一章
一.聲音是什么
1.聲音是由于物體的震動產生的。
我們把正在發生的物體叫做聲源.固體、液體、氣體都能發聲.都可以作為聲源.發聲的物體一直在振動。
2.聲音的傳銀鉛隱播需要介質,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3.聲音是一種波,聲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我們把它叫做聲波。
聲波能使人耳鼓膜振動,讓人覺察到聲音的存在.它還能使其他物體振動,這表示聲具有能量,這種能量叫做聲能。
回聲是聲波遇到障礙物反射形成的。
4.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聲音在氣體中最慢,在液體中較快,在固體中最快.平常我們講的聲速是指,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340m/s,應記住。
二.聲音的特性
1.響度:聲音的強弱叫做響度。
振動的幅度稱為振幅.聲音響度與聲源振動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響度是人耳感覺到的聲音大小,增大響度的目的是使聲音更響亮,聽清來更清楚。
2.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
聲音音調的高低決定于聲源振動的頻率.聲源振動的頻率越高,聲音的音調越高;聲源振動的頻率越低,聲音的音調越低。(振動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動的次數——頻率表示,頻率的單位為赫茲,Hz)女子的音調比男子高。
一切知識都和好源于無知,一切無知都源于對知識的認知。最根深蒂固的無知,不是對知識的無知,而是對自己無知的無知。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蘇教版物理九年級上冊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蘇教版物理九年級上冊知識1
第十一章 簡單機械和功
一、杠桿
杠桿: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繞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可以是任意形狀的,不一定是直的)
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
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
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方向判斷
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激茄用線的距離。
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支點、動力、阻力作用點都在杠桿上
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杠桿原理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 F2L2)
省力杠桿(費距離):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動力小于阻力
費力杠桿(省距離):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動力大于阻力
等臂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動力臂等于阻力臂——動力等于阻力
(舉例)
二、滑輪——繞軸能轉動的輪子——杠桿的變形。
定滑輪:軸的位置固定不動的滑輪。——等臂杠桿(動阻力相等,可改變動力的方向)
動滑輪:軸的位置隨被拉的物體一起運動的滑輪。——支點在一側的不等臂杠桿(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兩倍,使用時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變動力方向)。
以上就是蘇教版物理的全部內容,蘇教版初二下冊物理知識點總結篇一 第一章 一.聲音是什么 1.聲音是由于物體的震動產生的。我們把正在發生的物體叫做聲源.固體、液體、氣體都能發聲.都可以作為聲源.發聲的物體一直在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