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同乘方或開方 a>b>0, n為大于1的整數 => a的n次方>b的n次方
a>b>0, n為大于1的整數 => a開n次方>b開n次方
(6) 倒數 a>b且ab>0 => 1/a < 1/b
a>b且ab<0 => 1/a > 1/b
(7) 同向可加 a>b, c>d => a+c>b+d
(8) 同向正可乘 a>b>0, c>d>0 => ac>bd
常用定理
①不等式F(x)< G(x)與不等式 G(x)>F(x)同解。
②如果不等式F(x) < G(x)的定義域被解析式租襪消H( x )的定義域所包含,那么弊知不等式 F(x)。
③如果不等式F(x)定義域被解析式H(x)的定義域所包含,并且H(x)>0,那好哪么不等式F(x)H(x)G(x)同解。
④不等式F(x)G(x)>0與不等式同解;不等式F(x)G(x)。
高中數學不等式的八個性質
很多同學對于數學知識點并不是很重是,認為只要會方法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往往出題人都會考察學生們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下面是我整理的高二數學滾襲中知識點,供參考。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
一、不等式的性質
1.兩個實數a與b之間的大小關系
2.不等式的性質
(4) (乘法單調性)
3.絕對值不等式的性質
(2)如果a>0,那么
(3)|a?b|=|a|?|b|.
(5)|a|-|b|≤|a±b|≤|a|+|b|.
(6)|a1+a2+……+an|≤|a1|+|a2|+……+|an|.
二、不等式的證明
1.不等式證明的依據
(2)不等式的性質(略)
(3)重要不等式:①|a|≥0;a2≥0;(a-b)2≥0(a、b∈R)
②a2+b2≥2ab(a、b∈R,當且僅當a=b時取“=”號)
2.不等式的證明方法
(1)比較法:要證明a>b(a<b),只要證明a-b>0(a-b<0),這種證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比較法.
用比較法證明不等式的步驟是:作差——變形——判斷符號.
(2)綜合法:從已知條件出發,依據不等式的性質和已證明過的不等式,推導出所要證明的不等式成立,這種證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綜合法.
(3)分析法:從欲證的不等式出發,逐步分析使這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條件,直到所需條件已判斷為正確時,從而斷定原不等式成立,這種證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分析法.
證明不等式除以上三種基本方法外,還有反證法、數學歸納法等.
三、解不等式
1.解不等式問題的分類
(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3)可以化為一元一次或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不等式.
①解一元高次不等式;
②解分式不等式;
③解無理不等式;
④解指數不等式;
⑤解對數不等式;
⑥解帶絕對值的不等式;
⑦解不等式組.
2.解不等式時應特別注意下列幾點:
(1)正確應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
(2)正確應用冪函數、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的增、減性.
(3)注意代數式中未知數的取值范圍.
3.不等式的同解性
(4)|f(x)|<g(x)與-g(x)<f(x)<g(x)同解.(g(x)>0)
(5)|f(x)|>g(x)①與f(x)>g(x)或f(x)<-g(x)(其中g(x)≥0)同解;②與g(x)<0同解.
(6)當a>1時,af(x)>ag(x)與f(x)>g(x)同解,當0<a<1時,af(x)>ag(x)與f(x)<g(x)同
四、集合、簡易邏輯
1.集合;2.子集;3.補集;4.交集;5.并集;6.邏輯連結詞;7.四種命題;8.充要條件。

基本不等式知識點歸納
高中數學不等式部分總結歸納:
一、不等式的基本性質:
3(用差的運算結果啟隱游的正負性推出大小關系)+8(對稱性、傳遞性、可加性、加法運算、可乘性、乘法運算、乘方運算悄銷、開方運算)
二、基本不等式
均值不等式:平方平均數、算術平均數、幾何平均數、調和平均數之間的大小關系
(基本不等式只是均值不等式的一部分)
基本不等式:兩個或多個整數之間的算術平均數和幾何平均數的大小關系
積為定值和有最小值;和為定攜伏值積有最大值,步驟:正、定、等;難度在湊定值、易錯在忘記分析等;若不等,則要用對勾函數的性質分析最值.
重要不等式:由完全平方差公式推導出來的
三、不等式的求解
一元二次、分式、絕對值、根式、高次不等式的求解
還有各種函數不等式的求解:三角不等式、對數不等式、指數不等式等等
四、不等式的證明:
方法技巧比較多,主要還是以數學歸納法和放縮法為重點和難點(高考必考)
五、線性規劃:
1、常規的在可行域內求解目標函數的最值
2、可行域或目標函數中含有參數的問題
3、非線性問題的需要轉換為某種幾何意義求解:
斜率、平面兩點的距離、圓的方程、點到直線的距離
4、最優整點解問題:
要求求出的最優解一定是整點(橫縱坐標都是整數的點),需用逐值檢驗法求解(高考以不考)
5、線性規劃的應用題:
在高考試題中還是有的
四個重要基本不等式
對稱性喊肢改 a>b <=>b(2) 傳遞性 a>b, b>c =>a>c
(3) 同加性a>b=>a+c > b+c
(4) 同乘性(注意正負)a>b且c>0=>ac>bc
a>b且c<0 => ac(5) 同乘方或開饑或方 a>b>0, n為大于1的整數 => a的n次鄭判方>b的n次方
a>b>0, n為大于1的整數 => a開n次方>b開n次方
(6) 倒數 a>b且ab>0=> 1/a < 1/b
a>b且ab<0=> 1/a > 1/b
(7) 同向可加 a>b,c>d=> a+c>b+d
(8) 同向正可乘 a>b>0, c>d>0=>ac>bd

以上就是高中數學不等式知識點總結的全部內容,一、不等式的基本性質:3(用差的運算結果的正負性推出大小關系)+8(對稱性、傳遞性、可加性、加法運算、可乘性、乘法運算、乘方運算、開方運算)二、基本不等式 均值不等式:平方平均數、算術平均數、幾何平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