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新課堂八下物理?鑒別物質——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物理屬性,可以用測量密度的方法來鑒別物質。 除了用于鑒別物質外,還可以在已知密度和體積的情況下,利用密度公式計算該物體的質量;或者在已知密度和質量的情況下,計算形狀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五、那么,精英新課堂八下物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以下是 考 網為大家整理的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整理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第八章《電功率》復習提綱
一、電能
1、電能
電燈泡把電能轉變為光能
電動機把電能轉變為動能
電熱器把電能轉變為內能
2、電能的計量
電能的單位:焦耳,簡稱焦,符號是J。千瓦時,通常叫做度,符號是kW·h。
1kW·h=3.6×106J
用電器在一段時間內消耗的電能可以通過電能表(也叫電度表)計量出來。電能表上“220V”“5A”“3000Revs/kwh”等字樣,分別表示:電電能表額定電壓220V;允許通過的電流是5A;每消耗一度電電能表轉盤轉3000轉。
二、電功率
1、電功率
在物理學中用電功率表示消耗電能的快慢。電功率用P表示,單位:瓦特(瓦,符號W),千瓦(符號kW),1kW=1000W
電功率的大小等于用電器在1s內所消耗的電能。
公式:P=W/t
公式中各符號的意義和單位:P—用電器的功率—瓦特(W),W—消耗的電能—焦耳(J),t—所用的時間—秒(s)
2、“千瓦時”的來歷
1千瓦時是功率為1kW的用電器使用1h所消耗的電能。
3、額定功率
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叫做額定電壓,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叫做額定功率。
用電器實際工作時的電壓叫做實際電壓,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的功率叫做實際功率。
偉大的成績和辛勤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積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學習也是一樣的,需要積累,從少變多。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八年級 物理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二物理知識點整理
聲現象
一、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常考點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用手按住發音的音叉,發音也停止,該現象說明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在空氣中,聲音以看不見的聲波來傳播,聲波到達人耳,引起鼓膜振動,人就聽到聲音。
3.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們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無線電話交談,因為無線電波在真空中也能傳播。
4.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5.回聲是由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哪薯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分開來,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為17m。在屋子里談話比在曠野里聽起來響亮,原因是屋子空間比較小造成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不足0.1s最終回聲和原聲混合在一起使原聲加強。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物理下冊八年級知識點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1、簡單機械改變力的大小與方向;
2、杠桿平衡的條件及應用;
3、機械功;
4、功率
5、機械效率的概念;
6、功率在實際中的應用
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杠桿平衡的條件及應用;
2、機械功;
3、功率;
4、機械效率的概念;
5、功率在實際中的應用
難點:
1、力臂的作圖;
2、杠桿平衡的條件及應用;
3、機械功;
4、功率;
5、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三. 知識要點
(一)杠桿
1、杠桿的定義:在物理學中,將一根在力的作用下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稱作杠桿。杠桿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曲的,還可以是其它的一些變形,如圓輪球等。
2、杠桿的五要素:
A. 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常用字母“O”來表示。
B. 動力冊饑:使杠桿轉動的力,常用字母“F1”來表示;
C. 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常用字母“F2”來表示;
D. 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常用字母“L1”來表示。
E. 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常用字母“L2”來表示。
3、杠桿平衡的條件A、語言表示:動力乘動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用公式表示成:
F1×L1=F2 ×L2
4、杠桿支點的分類:
A. 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當杠桿平衡時,動力小于阻力
B. 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當杠桿平衡時,動力大于阻力
C. 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當杠桿平衡時,動力等于阻力
(二)滑輪
1、定滑輪
A. 定義:使用時,軸心固定不動的滑輪稱為定滑輪。
想要學好物理知識點的整理很重要,下面我就大家整理一下 中考家長八年級下冊物理重點知識點整理,僅供參考。
力的知識點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產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物體。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
3、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當物體發生形變或運動狀態改變時,可以判斷受到了力的作用。
5、力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N 表示。
摩擦力 (f)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猜桐或已發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類:摩擦力分為靜摩擦與動摩擦,其中動摩擦又分為滑動摩擦與滾動摩擦。
(3)f 滑= μN。
其中f滑: 滑動摩擦力; μ :摩擦系數,與物體本身的粗糙程度有關; N:壓力(固體在水平面上,壓力 =重力)
(4)滾動摩擦力的大小 也與物體的粗糙程度和所受壓力的大小有關;靜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同一直線上的外力的大小。
學得越多,懂得越多,想得越多,領悟得就越多,就像滴水一樣,一滴水或許很快就會被太陽蒸發,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1
第十章 浮力
10.1浮力(F浮)
1、定義: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豎直談沒坦向上的。
3、產生原因察昌:由液體(或氣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
4、,通過實驗探究發現(控制變量法):浮力的大小跟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有關,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越大,液體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10.2阿基米德原理
1.實驗: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的關系:
①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所受的重力G1,小桶所受的重力G2;
②把物體浸入液體,讀出這時測力計的示數為F1,(計算出物體所受的浮力F浮=G1-F1)并且收集物體所排開的液體;
③ 測出小桶和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的總重力G3,計算出物體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
G排=G3-G2。
2.內容:
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
3.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4.從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大小只決定于液體的密度、物體排液的體積(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與物體的其它因素無關無關。
以上就是精英新課堂八下物理的全部內容,3、額定功率 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叫做額定電壓,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叫做額定功率。 用電器實際工作時的電壓叫做實際電壓,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的功率叫做實際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