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世界著名核物理學家 中國核物理學家前10人 趙楚核物理學家 中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是誰 中國核物理學家趙忠堯
鄧稼先(1924—1986),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1924年出生于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
1935年考入志成中學,在讀書求學期間,深受愛納告國救亡運動的影響。
1937年北平淪陷后,他曾秘密參加抗日聚會。
后在父親鄧以蟄的安排下,他隨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
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國普渡大學留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畢業當年,他就毅然回國。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制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鄧稼先始終在中國武器制造的第一線,領導了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國國防自衛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6年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1987年和1989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由于他對中國核科學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勛”。
鄧稼先在一次實驗中,受到核輻射,身患直腸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終年62歲。
擴展資料
主要成就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國核武器研制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稱為“兩彈元勛”。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鄧稼先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搏茄毀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完成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并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
他自1958年開始組織領導開展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從而邁開了中國獨立研究設計核武器的第一步,領導完成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基備理論方案,并參與指導核試驗前的爆轟模擬試驗。
原子彈試驗成功后,立即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組織領導并親自參與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制和試驗工作。
鄧稼先不僅注重科技實驗,還格外注重對科學理論的及時梳理和總結。鄧稼先和周光召合寫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理論研究總結》,是一部核武器理論設計開創性的基礎巨著,它總結了百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這部著作不僅對以后的理論設計起到指導作用,而且還是培養科研人員入門的教科書。
鄧稼先對高溫高壓狀態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貢獻。為了培養年輕的科研人員,他還寫了電動力學、等離子體物理、球面聚心爆轟波理論等許多講義,即使在擔任院長重任以后,他還在工作之余著手編寫“量子場論”和“群論”。
人物軼事
當眾撕碎侵略者的旗子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的槍聲響起。22天后,北平淪陷了。日本侵略者召開了“慶功會”。時年13歲的鄧稼先無法忍受這種屈辱,當眾把一面日本國旗撕得粉碎,并扔在地上踩了幾腳。這件事發生后,鄧以蟄的一個好友勸他說,此事早晚會被人告發,你還是盡早讓孩子離開北平吧。
無奈之下,鄧以蟄讓鄧稼先的大姐帶著他南下昆明,那里有南遷的清華和北大教授,還有眾多的老朋友。臨走前,父親對他說“稼兒,以后你一定要學科學,不要學文,科學對國家有用。”鄧以蟄憑自己的經驗寄希望于鄧稼先,但這句話在鄧稼先的腦海里卻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中國原子彈之父是錢三強,“兩彈”元勛是鄧稼先。
“中國原子彈之父”這個說法是在1965年由法國傳入中國的。1965年7月,錢三強收到法國營養學校原秘書、督學巴杭德郵寄的法國《科學與生活》1965年6月號上的一頁剪報文章《在中國科學的后面是什么》。
文中寫道:“中國的科學研究工作是由中國科學院領導的。北京原子能研究所的領導人是曾在巴黎大學Sorbonne部學習過的物理學御碰物家錢三強博士。他才真正是中國原子彈之父。”
錢三強吵桐本人對“中國原子彈之父”一直持極力反對的態度。錢三強對此的態度是:“中國原子彈研制成功決不是哪幾個人的功勞,更不是我錢三強一個人的功勞,而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外國人往往看重個人的價值,喜歡用‘之父’、鎮液‘之冠’這類稱謂。”
中國原子彈之父是錢三強,中國兩彈元勛主要人物有鄧稼先、錢三強、趙九章、錢學森、孫家棟等人。他們是那一代為祖國科學國防奉獻一生的代表人物。
強三強
1、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最早關于中國原子彈之父的說法是在1965年由法國傳入中國的。
法國《科學與生活》1965年6月號上的一頁剪報文章中寫道:“中國的科學研究工作是由中國科學院領導的。北京原子能研究所的領導人是曾在巴黎大學Sorbonne部學習過的物理學家錢三強博士。他才真核首談正是中國原子彈之父。”
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6月18日,法國法新社科學編輯賽爾日?貝爾發表文章寫道:“人們認為錢三強是中國的核彈之父。”
關于中國原子彈之父的稱呼,錢三強本人是極力反對的,外國更看重個人價值,而當時的中國更注重集體主義,強調個人奉獻社會。
而“中國原子彈之父”的稱呼不但沒給錢三強帶來榮譽,也成為后來那個動蕩的十年,極左年代,“反動學術權威”的罪狀之一,為此他沒少吃苦頭。
2、中國兩彈元勛-鄧稼先、錢三強、趙九章、錢學森、孫家棟鄧稼先
鄧稼先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設計人,畢業于西南聯大,留美后獲得博士學位,1958年回國后在核武器研究設計院任原子彈理論設計負責人。
1964年10月16日,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此后,鄧稼先又進行了氫彈的研制工作和32次核試驗,被譽為“兩彈元勛”。
趙九章
中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成立人造地球衛星研制組主要負責人。
錢學森
錢學森
著名的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其最先為中國火箭導彈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
孫家棟
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領導芹仔和參加中國第一枚自行設計的液體中近程彈地地導彈與液體中程彈道地地導彈的研制試驗工作。
兩彈精神
向偉人們致敬中國原子彈和氫彈的研制工作,那是中國幾代人的奉獻和努力,原子彈之父和兩彈元勛只是他們的代表人物,向這些為祖國繁榮、安定做出畢生貢獻的偉人英雄們致改碰敬。
鄧稼先的簡介背景:
鄧稼先(1924—1986),中科院院士,中國杰出的科學家、中國“兩彈”元勛,先后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和美國普渡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50年回到祖國;他參加組織和領導我國核武器的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鄧稼先,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省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仿漏中央軍委追授他“兩彈一星”功勛獎章。鄧稼先歷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員,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長、院長,國防科工委族裂科技委副主任,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職;鄧稼先還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制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在他逝世后13年,被追授為“兩彈元勛”。鄧稼先始終在中國武器制造的第一線,領導了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華民族國防自衛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于1967年領導親自參與了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制和實驗工作。
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6年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1987年和1989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由于他對中國核科學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勛”。
鄧稼先同志在一次實驗中,受到核輻射,身患癌癥,備穗爛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終年62歲。
拓展資料:
鄧稼先-鏈接-
中國原子彈之父:核物理學家錢三強。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錢三強是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者,曾榮獲“兩彈一星”功衫耐激勛獎章。上世紀50年代末,身為技術總負責人的錢三強,與鄧稼先、彭桓武、王淦昌等一大批科學家一起,組織開展技術畝姿攻關,成功研制出原子彈,為共和國鑄或襪就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在講前面幾位“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的時候,都會提到一個人,錢三強。在他的一生當中,最早對他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