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力物理知識點?1、發生形變的物體想要恢復原狀而對迫使它發生形變的物體產生的力的作用,這個力叫彈力。2、彈力的方向與施力物體的形變方向相反。3、桿既可產生拉力,也可產生壓力,而且能產生不同方向的力。這是桿的受力特點。那么,彈力物理知識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鍵明、形變
1、 形變:物體的形狀或體積的改變。
2、 形變的種類:彈性形變(撤去使物體發生形變的外力后能恢復原來形狀的物體的形變) 范性形變(撤去使物體發生形變的外力后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物體的形變) 3、彈性限度:若物體形變過大,超過一定限度,撤去外力后,無法恢復原來的形狀,這個限度叫彈性限度。
二、彈力
1、定義:發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會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生的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彈力。
2、產生條件:1.兩物體必須直接接觸,2量物體接觸處有彈性形變(彈力是接觸力)。
3、方向:彈力的方向與施力物體的形變方向相反。
4、彈力方向的判斷方法
(1)彈簧兩端的彈力方向,與彈簧中心軸線重合,指向彈簧恢復原狀的方向。其彈力可為拉力,可為壓力;對彈簧秤只為拉力。
(2)輕繩對物體的彈力方向,沿繩指向繩收縮的方向,即只為拉力。
(3)點與面接觸時彈力的方向,過接觸點垂直于接觸面(或接觸面的切線方向)而指向受力物體。
(4)面與面接觸時彈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觸面而指向槐凳受力物體。
(5)球與面接觸時彈力的方向,在接觸點與球心的連線上而指向受力物體。
( 6)球與球相接觸的彈力方向,沿半徑方向,垂直于過接觸點的公切面而指向受力物體。
彈力公式是F=-kx。
彈力,顧名思義,是壓縮或者拉伸彈簧時受到的力,它由胡克定律描述。如果彈簧的彈性系數為k,彈簧被壓縮或拉伸了x的長度,那它受到的彈力F可以表示為:F=-kx。
彈力大小的計算公式:F=kx,k稱為彈簧的勁度系數(也作倔強系數或彈性系數),在數值上等于彈簧伸長(或縮短)單位長度時的彈力。單位是牛頓每米,符號是N/m。
k值與其材料的性質有關,彈簧軟硬之分,指的就是它們的勁度系數不同。而且不同的彈簧的勁度系數一般是不同的。上述表達式中的負號表示彈簧所產生的彈力與其伸長(或壓縮)的方向相反。
擴展資料:
滿足公式的彈性體:
滿足彈力公式(胡克定律)的彈性體是一個重要的物理理論模型,它是對現實世界中復雜的非線性本構關系的線性簡化,而實踐又弊陪證明了它在一野中定程度上是有效的。
然而現實中也租脊蠢存在著大量不滿足胡克定律的實例。胡克定律的重要意義不只在于它描述了彈性體形變與力的關系,更在于它開創了一種研究的重要方法:將現實世界中復雜的非線性現象作線性簡化,這種方法的使用在理論物理學中是數見不鮮的。
認識形變
1.物體形狀回體積發生變化簡稱形變。
2.分類:按形式分:壓縮形變、拉伸形變、彎曲形變、扭曲形變。
按效果分:彈性形變、塑性形變
3.彈力有無的判斷:1)定義法(產生條件)
2)搬移法:假設其中某一個彈力不存在,然后分析其狀態是否有變化。
3)假設法:假設其中某一個彈力存在,然后分析其狀態是否有變化。
彈性與彈性限度
1.物體具有恢復原狀的性質稱為彈性。
2.撤去外力后,物體能完全恢復原狀的形變,稱為彈性形變。
3.如果外力過大,撤去外力后,物體的形狀不能完全恢復,這種現象為超過了物體的彈性限坦枯度,發生了塑性形變。
探究彈力
1.產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會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稱為彈力。
2.彈力方向垂直于兩物體的接觸面,與引起形變的外力方向相反,與恢復方向相同。
繩子彈力沿繩的收縮方向;鉸鏈彈力沿桿方向;硬桿彈力可不沿桿方向。
彈力的作用線總是通過兩物體的接觸點并沿其接觸點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彈力F的大小與彈簧的伸長或縮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x
4.上式的k稱為彈簧的勁度系數(倔強系數),反映了彈簧發生形變的難易程度。
5.彈簧的串、并聯:串聯:1/k=1/k1+1/k2并聯:k=k1+k2
如何學好物理
1上課專心聽講
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要以為老師講得簡單而放棄聽講,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當成是復習、鞏固。
彈力的概念: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做彈力(Elastic
Force)。
(1)產生彈力的原因:彈力是物體由于彈性形變而產生的;
(2)彈力產生的條件:①互相接觸;②發生彈性形變;(同時具備,缺一不可)
(3)彈力的大?。簭椓Φ拇笮∨c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對同一物體來說,彈性形變越大,產生的彈力越大;
(4)彈力的方向:與形變的方向相反(或與使物體發生形變的外力方向相反);
(5)彈力的作用點:彈力是一種散搜激接觸力,存在于接觸的物體間,彈力的作用點為接觸點;
(6)彈力的物理量符號:F;彈力的國際制單位(SI制):牛頓(N);
(7)彈力的施力物體是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
(8)彈力的測量:彈簧測力計;
(9)彈力的產生與消失:彈力產生于同時形變的兩物體間;彈力與彈性形變同時產生并同時消失;
(10)彈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其它稱謂:拉力、推力、壓力、支持力、張力等;(注意要真正理解?。。。_襪
(11)彈力的理解:發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跟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就是彈力。例如:如果我們用手推、拉、壓彈性物體時,均可以產生漏銀彈力,會感到物體對手也有力的作用,這就是彈性物體產生的彈力。
1.、彈性和塑性,受力會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態,物體的這種特性叫彈性。變形后不能自動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特性叫塑性。
2.、彈性限度:當彈性物體的形變超過某一數值時,即使撤去外力,物體也不能恢復原狀了,這個值叫彈性限度。
3、彈力: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彈力。彈力產生在直接接觸并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之間。產生條件:相互接觸;發生彈性形變。大?。簭椓Φ拇笮∨c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在彈性限度范圍內,彈性形變越大,彈力越大;彈性形變消失,彈力也隨之消失。
4、彈力有無的判斷方法:物體是否直接接觸。接觸處是否相互擠壓或拉伸。可先將接觸物體撤去,判斷研究對象是否能維持現狀。若能維持現狀則接觸物大者體對研究對象沒有彈力;若不能維持現狀則沒有彈力??梢娊佑|物體對判斷研究對象是否能維持現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5、彈簧測力計的使用:使用前,明確量程,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能超告則出這個范圍。明確分度值,以便測量時可以迅速讀出測量值。使用時:拉力的方向要和彈簧測力計的軸線在一襪仿棚條直線上。注意彈簧、指針等不要和外殼摩擦,以免影響準確度。
以上就是彈力物理知識點的全部內容,大小: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在彈性限度范圍內,彈性形變越大,彈力越大;彈性形變消失,彈力也隨之消失。4、彈力有無的判斷方法:物體是否直接接觸。接觸處是否相互擠壓或拉伸??上葘⒔佑|物體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