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基礎?基礎歷史知識點總結一 1、由于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于1919年爆發五四運動,地點首先在北京,主力是學生;6月3日,運動的中心由北京轉到上海,運動的主力是無產階級。五四運動要求懲辦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那么,歷史基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面對歷史高考,我們學生要明確復習的重點,要重告沖視基礎知識,突出主干知識,將每個知識點都復習好。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考歷史知識歸納,希望對大家有用!
目錄
高考歷史基礎知識
高考歷史必備知識
高考歷史易錯知識
隋唐——封建社會的盛和衰
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
高考歷史基礎知識
一、宋初中央集權的強化
措施:①軍事上:杯酒釋兵權,解除朝中大將和地方節度使的兵權;加強禁軍、強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長官;設通判負責監督。③經濟上:地方賦稅一小部分作為地方開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響:①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鎮割據現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費,埋下了“積貧積弱”的禍根。
二、唐實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設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和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權。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確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體制。
三、元朝實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擴大
概況:中央設中禪尺書省;地方設十個行省和宣政院轄區
意義:加強了對全國的管轄;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統一。是中國行省制的開端,對后世影響深遠。
四、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
朝 代 制 度
漢代 察舉制
魏晉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 科舉制
五、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明太祖調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強中央集權:①廢丞相,設六部;廢行省,設三司。
歷史基礎就是搞告冊晌清楚:
1.“什么時間什么人襪鋒做什么事”
2. 歷史意義和作姿閉用影響
3.歷史背景和后事發展
搞好以上三點就好了!
總結是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關鍵,那么,同學們有對基礎的知識總結過嗎?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基礎歷史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基礎歷史知識點總結一
1、由于鏈乎亂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于1919年爆發五四運動,地點首先在北京,主力是學生;6月3日,運動的中心由北京轉到上海,運動的主力是無產階級。五四運動要求懲辦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中方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2、1921年7月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一大通過了在中國建立無產階級專制,實現共產主義的綱領,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大會選舉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黨成立后的中心任務是組織工會領導工人運動。
3、1924年,中國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確立了新三民主義(聯俄、聯共、扶助農工)。改組后的國民黨成為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聯盟。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實現。中共三大制訂了國共合作的方針。
4、1924年,中國國民黨在蘇聯的幫助下,孫中山在廣州黃埔建立了黃埔軍校,周恩來任軍校政治部主任。
5、為打倒帝國主義侵華勢力,推翻封建軍閥的統治,把國民革命推向全國。1926年,開始北伐,北伐的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北伐的主要戰場是湖南、湖北,北伐軍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
1:腦海里要有個歷史年代表,最起碼大概哪個朝代,在大概什么時間,都有過什么人物。
2:腦子里要有個中國古代地圖的樣子,知道哪個地區,曾經有過什么重要的經歷。
3:要對歷史中人物,事件,很感興趣。歷史不是枯燥并帆的,里面的一個不起眼的故事,就能折皮蔽謹射出人燃基性的光輝和偉大。
可以看看一些比較好的,比如袁騰飛講的歷史就很生動
包括中國通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通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
相遲坦關參考書:
《中國古代史》(上冊)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晁福林
《中國古代史》(下冊)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施建中
《中國近代史》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鄭師渠主編
《中國現代史》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王檜林主編
《中國當代史》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郭大鈞主編
《世界上古史》 北京師范大握旦晌學出版社 周啟迪主編
《世界中古史》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孔祥民主編
《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高等教育出版段鋒社 吳于廑,齊世榮編
《世界近代史》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劉宗緒主編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下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吳于廑,齊世榮編
《世界現代史》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張建華主編
《世界當代史》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段炳麟主編
《世界史現代史》(上卷) (下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吳于廑,齊世榮編
以上就是歷史基礎的全部內容,1、隋大統一的歷史原因。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啟后的歷史地位。 3、全面細致的識記大運河的分段、起止點、溝通河流。理解大運河開鑿的原因,影響。正確看待歷史上不同人物對大運河的評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