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高二物理公式?2.牛頓第二運動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決定,與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頓第三運動定律:F=-F′{負號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對方,平衡力與作用力反作用力區別,那么,高一高二物理公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一物理公式: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逗亮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二、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三、豎直上拋運動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
3、有用推論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o/g(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四、平拋運動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豎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豎直方向位移:y=gt2/2。
5、運動時間t=(2y/g)1/2(通常又表示為(2h/g)1/2)。
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
注: -
(1)平均速度是矢量; -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
2)自由落體運動 -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
(3)豎直上拋運動 -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
3.有用推論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 -
5.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
1)平拋運動 -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豎直方向速度:Vy=gt -襪孝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豎直方向位移:y=gt2/2 -
5.運動時間t=(2y/g)1/2(通常又表示為(2h/g)1/2) -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tgβ=Vy/Vx=gt/V0 -
7.合位移:s=(x2+y2)1/2, -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tgα=y/x=gt/2Vo -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豎直方向加速度:ay=g -
2)勻速圓周運動 -
1.線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
5.周期與頻率:T=1/f 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ωr -
7.角速度與轉速的關系ω=2πn(此處頻率與轉速意義相同) -
3)萬有引力 -
1.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軌道半徑,T:周期,K:常量(與行星質量無關,取決于中心天體的質量喊擾)} -
2.萬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體半徑(m),M:天體質量(kg)} -
4.衛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體質量} -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
6.地球同步衛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徑} -
注: -
(1)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F向=F萬; -
(2)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體的質量密度等; -
(3)地球同步衛星只能運行于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周期相同; -
(4)衛星軌道半徑變小告滲稿時,勢能變小、動能變大、速度變大、周期變小(一同三反); -
(5)地球衛星的最大環繞速度和最小發射速度均為7.9km/s
高一的物理公式主要有(質點運動規律,能量轉變):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ΔS為相鄰連續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10、推論Vt2=2gh。
11、位移S=Vot-gt2/22。
12、末速度Vt=Vo-gt(g=9.8≈10m/s2)。
高一高二所有公式。 就是整個高中的物理公式唄(高三基本就是復習)想要公式,建議你直接去教材上找,那樣更形象。也便于理解和記憶。
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
注: -
(1)平均速度是矢量; -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
2)自由落體運動 -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
(3)豎直上拋運動 -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
3.有用推論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 -
5.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
1)平拋運動 -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豎直方向速度:Vy=gt -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豎直方向位移:y=gt2/2 -
5.運動時間t=(2y/g)1/2(通常又表示為(2h/g)1/2) -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tgβ=Vy/Vx=gt/V0 -
7.合位移:s=(x2+y2)1/2, -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tgα=y/x=gt/2Vo -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豎直方向加速度:ay=g -
2)勻速圓周運動 -
1.線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
5.周期與頻率:T=1/f 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ωr -
7.角速度與轉速的關系ω=2πn(此處頻率與轉速意義相同) -
3)萬有引力 -
1.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御襲K(=4π2/GM){R:軌道半徑,T:周期,K:常量(與行星質量無關,取決于中心天體的質量)} -
2.萬有引力定律:F=陸拆燃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體半徑(m),M:天體質量(kg)} -
4.衛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體質量} -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
6.地球同早虛步衛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徑} -
注: -
(1)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F向=F萬; -
(2)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體的質量密度等; -
(3)地球同步衛星只能運行于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周期相同; -
(4)衛星軌道半徑變小時,勢能變小、動能變大、速度變大、周期變小(一同三反); -
(5)地球衛星的最大環繞速度和最小發射速度均為7.9km/s
萬有引力F=Gm1m2/r2G=6.67×10-11N?m2/kg2 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靜螞世電力F=kQ1Q2/r2 K=9.0×109N?m2/C2
.電場力F=Eq E:場旦物答強N/C q:模慧電量C 正電荷受的電場力與場強方向相同
以上就是高一高二物理公式的全部內容,高一物理公式: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2、有用推論Vt2-Vo2=2as。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