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語文?1.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知識點歸納(人教版) 篇一 第1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 攢(cuǎn):湊在一塊兒。 拗(ǎo):這里是用力彎曲的意思。 確(què)鑿(záo):確實。 菜(cài)畦(qí):菜地。那么,人教版七下語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觀滄海》、《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凈沙?秋思》、《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龜年》、《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夜上受降城聞笛》、《秋詞(其一)》、《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潼關》。
人教版:
《傷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
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
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
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2.《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3.《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蒙辭以軍中多務。
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學。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七年級上冊古詩:《觀滄海》作者曹操、《次北固山下》作者王灣、《淺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天凈沙.秋思》作者馬致遠、《龜雖壽》作者曹操、《過故人莊》作者孟浩然、《題破山寺后禪院》作者常建、《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作者李白、《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隱、《泊秦淮》作者杜牧、《過松源晨炊漆公店》作者楊萬里、《觀書有感》作者朱熹、《浣溪沙》作者晏殊、《如夢令》作者李清照。七年級下冊古詩:《山中雜詩》作者吳均、《竹里館》作者王維、《峨眉山月歌》作者李白、《春夜洛城問笛》作者李白、《逢入京使》作者岑參、《滁州西澗》作者韋應物、《江南逢李龜年》作者杜甫、《送靈撤溪上人》作者劉長卿、《約客》趙師秀、《論詩》作者趙翼純手打,很辛苦。請采納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5、童趣(沈復)第二單元 10、《論語》十則第三單元 15、古代詩歌五首觀滄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灣)錢塘湖春行(白居易)西江月(辛棄疾)天凈沙?秋思(馬致遠)第四單元 20、*山市(蒲松齡)第五單元 25、《世說新語》兩則 詠雪陳太丘與友期第六單元 30、*寓言四則智子疑鄰塞翁失馬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5、傷仲永(王安石)第二運碼亂單元 10、木蘭詩第三單元 15、*孫權勸學《資治通鑒》第四單元 20、口技(林嗣環)第五單元 25、短文兩篇夸父逐日 《山海經》兩小兒辯日 《列子》第六單元 30、*狼(蒲松齡)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 21、桃花源記(陶淵明) 22、短文兩篇陋室銘(劉禹錫)愛蓮說(周敦頤) 23、核舟記(魏學洢) 24、大道之行也(《禮記》) 25、杜甫詩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第六單元 26、三峽(酈道元) 27、短文兩篇答謝中書書(陶弘模鏈景)記承天寺夜游(蘇軾) 28、觀潮(周密) 29、湖心亭看雪(張岱) 30、詩四首歸園田居(陶淵明)使至塞上(王維)渡荊門送別(李白)游山西村(陸游)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 21、與朱元思書(吳均) 22、五柳先生傳(陶淵明) 23、馬說(韓愈) 24、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宋濂) 25、詩詞曲五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赤壁(杜牧)過零丁洋(文天祥)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第六單元 26、小石潭記(柳宗元) 27、岳陽樓記(范仲淹) 28、旁檔醉翁亭記(歐陽修) 29、滿井游記(袁宏道) 30、詩五首飲酒(其五)(陶淵明)行路難(其一)(李白)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己亥雜詩(龔自珍)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 21、陳涉世家(司馬遷) 22、唐雎不辱使命(劉向) 23、隆中對(陳壽) 24、出師表(諸葛亮) 25、詞五首望江南(溫庭筠)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漁家傲(范仲淹)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武陵春(李清照)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五單元 17、公輸 《墨子》 18、《孟子》兩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19、魚我所欲也 《孟子》 20、《莊子》故事兩則惠子相梁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第六單元 21、曹劌論戰 《左傳》 22、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23、愚公移山 《列子》 24、《詩經》兩首關睢蒹葭
1.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知識點歸納(人教版) 篇一
第1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
攢(cuǎn):湊在一塊兒。 拗(ǎo):這里是用力彎曲的意思。 確(què)鑿(záo):確實。 菜(cài)畦(qí):菜地。畦,有土埂圍著的一塊塊長方形田地。
桑(sāng)葚(shèn):桑樹的果實。輕(qīng)捷(jié):輕快。動作輕快敏捷。
蟋(xī)蟀(shuài):蟋蟀。臃(yōng)腫(zhǒng):肌肉腫脹。這里形容何首烏塊根的粗大。腦(nǎo)髓(suǐ):腦漿。相(xiāng)宜(yí):適宜。
書(shū)塾(shú):就是私塾,舊時家庭、宗族或教師自己設立的教學處所。
方(fāng)正(zhèng):正派。博(bó)學(xué):知識淵博。蟬(chán)蛻(tuì):蟬的幼蟲變為成蟲時所脫下的殼。人(rén)跡(jì)罕(hǎn)至(zhì):少有人來。跡,足跡、腳印。罕,稀少。人的足跡很少到達。指荒涼偏僻的地方。
人(rén)聲(shēng)鼎(dǐng)沸(fèi):形容人聲喧鬧。鼎,古代的一種銅鑄的鍋,一般是三足兩耳。沸,水開。鼎沸,本意是鍋里的水燒開了,發出響聲。
以上就是人教版七下語文的全部內容,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文言文原文、翻譯5《傷仲永》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 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