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備課組活動記錄?豐富多彩的生物課活動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長規律,既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激發求知興趣,也增強他們學習生物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課外科技活動把生物課堂延伸到課外,為他們發展自己的愛好和特長提供了機會,通過發現、那么,生物備課組活動記錄?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篇一】初中生物個人校本研修計劃
一、研修目標:
1、通過集體培訓、個人研修,使自己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愛崗敬業,鑄就良好的師德師風。
2、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掌握現代教育思想,提升實施新課程的能力,不斷提高教育質量;更新專業知識,提高學歷層次,進一步優化知識和能力結構;進一步掌握教育科研理論和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術和手段,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
二、研修內容:
(一)主要內容:
1、進一步研讀《生物課程標準》,深入理解、掌握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三維目標,更要掌握6大學習板塊、44個學習主題的具體內容標準。還要明晰實施建議的具體要求。
2、學習新教材,走進新教材,把握教材的特點。更要熟悉教材的編排體系、知識結構和具體內容。同時也要在教材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外延、拓展和深究。
3、結合學情,探索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提高生物課堂效率,向45分鐘要質量。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方法和能力。改變“為教而教,先教后學”的教學模式,嘗試“先學后教”的教學實踐。
4、探索適合學生運用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更加愿學、樂學、活學、善學和會學。
5、更好地運用多媒體教學,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面向高考,關注熱點,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綜合創新潛力。下面,我在這給大家帶來高中生物教研組工作 總結 ,歡迎大家借鑒參考!
高中生物教研組工作總結(一):
本學期以來,生物組全體老師以《新課標》精神為指導,在教學處和學校分管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進一步明確了生物課程的總體目標,努力在課堂教學及教學研究中理解并實踐高中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學、教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必須的成績。現具體總結如下:
首先,用心開展教學研究活動,認真研究教材,用心搜集備課資料,挖掘現有教育教學資源,認真設計教學方案,在課時緊、任務重、各班學習學習水平差距較大等實際狀況下,研究課堂教學,向45分鐘要質量,經過全組教師的努力,我們圓滿完成了教學計劃規定的教育教學任務,到達了既定的教學目標。
第二,在學校本學期實施的加強教研組建設的要求指導下,本組在本學期初就透過全組討論、備課組研討等方式,認真學習研究《新課標》的要求,在理論學習中進一步提高自己;并且匯聚群眾智慧,分備課組具體分析比較了我們學科的各年級在同類學校中的相對狀況及基本學情,在備課組計劃目標的基礎上,制定了本學期教研組學期工作計劃,主要透過1、學校教學常規學習和課程目標研討;2、“同課異構”的公開課教學研討;3、中考知識網絡的構建及復習策略研究;4、高中生物必修班復習 方法 的研究;5、08新考綱的學習、解讀等項大組活動,推進了備課組的整體建設。
生物教研工作總結篇1
按照有效教研必須“過程有效、方法有效、結果有效”的要求,生物學科在提高教研有效性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取得了預期效果。現就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效果總結如下。
一、主要研究工作
1、積極開展校際聯合教研,促進教研的均衡發展
校際聯合教研是倡導的新型教研方式之一。近年來,為了解決學校之間教研質量不平衡的問題,生物學科一直致力于嘗試校際聯合教研,尤其是優勢學校與薄弱學校聯合教研作用與價值的探索。實踐證明:這種教研方式既符合生物學科的實際,促進學校之間教研活動的開展,又能提高學校之間教研活動的質量,實現教研工作的均衡發展。
如外實初與黃土中學的聯合教研,在確定了教研課題之后,兩個學校教研組的老師就通過網絡,積極交流探討,并推薦出現場作課教師。在全區教師觀摩之后,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和充分的認同。老師們一直認為,這種教研活動既形成了本質的、共性的、規律性的東西,又保持和發揮了作課教師各自的個性特長,教研效果非常好。
2、積極開展“學案導學”實踐研究,保證教研的實效性
“學案導學”的本質是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長期以來,受“教師為中心,知識為中心”等落后教學觀念的影響,教研活動多流于表面形式,常停留在學科知識教學問題的膚淺探討層次,嚴重違背教學規律,脫離學生具體實際。
課堂教研活動總結范文(通用5篇)
不經意間,一個活動就結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是不是該好好總結總結呢?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活動總結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課堂教研活動總結范文(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課堂教研活動總結1
在我校9月份開展骨干教師與青年教師“同課異構”活動中,通過說課、聽課、評課,進一步促進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教師們的觀念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貫徹新課標理念上有較大進步,教學雙邊關系進一步趨向合理,師生關系更加和諧,教學民主得到了體現。課堂上強調了學生的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強調學生的習得、體味。現具體成果總結如下。
1、積極參加組織集體備課
教研組的每位同學科教師積極參與集體備課活動,各抒已見,充分討論,統一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統一進度。活動時,教研組備課組長以及參加備課的老師都認真做好活動記錄。
2、集體備課后的研討與展示課
每人就備課內容做一節研討與展示課,同年級的同學科教師互相聽課與評課,共同研課,共同磨課,共同發展與進步。課后及時評課自評與集體評議相結合,肯定優點,改進不足。
生物老師工作內容的總結范文5篇
時間飛快,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這段時間中有什么值得分享的成績呢?好好寫寫工作總結,吸取經驗教訓,指導將來的工作吧。下面是我整理的生物老師工作內容的總結范文,歡迎閱讀!
生物老師工作內容的總結范文1
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在輕松的氣氛中讓學生學好知識是我一直的探求方向。學生是主體。因此,在教學之前,認真細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學生掌握知識的方法。通過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不斷探索,嘗試各種教學的方法,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作為生物課單單做好這些還遠遠不夠,要讓生命活動的過程留在學生的記憶中。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和提高課堂的時間效率是關鍵。
首先,我常常利用網絡資源、各類相關專業的書報雜志了解現代生物科學的動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學成果介紹給學生,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開拓自己的教學視野和思維。我在教學中,同時也鼓勵學生收集身邊有關生物的問題,在課堂上開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討論關注問題的天地。通過這樣的資料互動形式把課堂教學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體現生物學科的社會性一面。
其次,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認識活動總是和情感緊密聯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動下進行的。教學中,我常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生物課外科技活動,如生物標本制作,小論文的撰寫,創意作品,還與開展昆蟲名稱的認識比賽。
以上就是生物備課組活動記錄的全部內容,期末分2次對本組教師的教案、教師手冊進行檢查,發現本組內教師均能認真備課、教案大都完整,課后有教學反思;各年段均有進行過單元測試;其中初一年4;初二年8次;高一年4次;高二理科班4次;高三16次;高三畢業班和初二生物會考班次數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