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物理實驗?實驗步驟:比較(像(鏡前蠟燭在玻璃板中的像)和物體(玻璃板后面的蠟燭))的大小,記錄下(兩支蠟燭)的位置,并分別測出(兩支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 實驗結論: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熱學:實驗器材:三個分別盛有自來水、那么,八年級上冊物理實驗?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 八年級上冊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2 八年級上冊 真空不能傳聲
3 八年級上冊 液體傳聲
4 八年級上冊 固體傳聲
5 八年級上冊 探究音調與頻率的關系
6 八年級上冊 觀察聲音的波形
7 八年級上冊 探究聲音的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
8 八年級上冊 觀察不同樂器發聲的波形圖
9 八年級上冊 音調可變的哨子
10 八年級上冊 水瓶琴
11 八年級上冊 觀察噪聲的波形
12 八年級上冊 聲音傳遞能量
13 八年級上冊 光的直線傳播
14 八年級上冊 小孔成像
15 八年級上冊 手影
16 八年級上冊 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
17 八年級上冊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8 八年級上冊 光的折射現象(水池中物體上升了、筆錯位了、鉛筆折了)
19 八年級上冊 光的色散現象
20 八年級上冊 探究色光的混合與顏料的混合的規律
21 八年級上冊 透鏡對光的作用
22 八年級上冊 測定凸透鏡的焦距
23 八年級上冊 自制模型照相機
24 八年級上冊 探究投影儀成像的特點
25 八年級上冊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26 八年級上冊 近視眼遠視眼成因及其矯正模擬實驗
27 八年級上冊 自制顯微鏡
28 八年級上冊 自制望遠鏡
29 八年級上冊 自制溫度計
30 八年級上冊 溫度計的使用(觀察各種溫度計)
31 八年級上冊 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
32 八年級上冊 演示汽化和液化現象
33 八年級上冊 探究水的沸騰
34 八年級上冊 紙鍋燒水
35 八年級上冊 蒸發吸熱、影響蒸發的因素
36 八年級上冊 演示升華和凝華現象
37 八年級上冊 摩擦起電
38 八年級上冊 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39 八年級上冊 電荷在導體中的定向移動
40 八年級上冊 電路的連接
41 八年級上冊 組裝串并聯電路
42 八年級上冊 電流表的使用
43 八年級上冊 探究串、并聯電路電流的規律
44 八年級下冊 兩節電池在燈泡兩端產生較高的電壓
45 八年級下冊 電壓表的使用
46 八年級下冊 探究串并聯電路電壓的規律
47 八年級下冊 演示不同導體電阻的大小
48 八年級下冊 探究決定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
49 八年級下冊 用鉛筆芯控制小燈泡的亮度
50 八年級下冊 探究怎樣用滑動變阻器改變小燈泡的亮度
51 八年級下冊 探究電阻上電流跟兩端電壓的關系
52 八年級下冊 探究串聯總電阻與分電阻的關系
53 八年級下冊 探究并聯總電阻與分電阻的關系
54 八年級下冊 用伏安法測量小燈泡的電阻
55 八年級下冊 用電能表演示燈泡電功率的大小
56 八年級下冊 演示實際功率與實際電壓的關系
57 八年級下冊 用伏安法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58 八年級下冊 探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什么因素有關
59 八年級下冊 演示保險絲在家庭電路中的作用
60 八年級下冊 試電筆的使用
61 八年級下冊 漏電保護開關的作用
62 八年級下冊 演示磁體、磁性、磁極、磁化現象
63 八年級下冊 演示磁場的方向
64 八年級下冊 電流的磁效應
65 八年級下冊 探究通電螺線管磁場的特征
66 八年級下冊 研究電磁鐵
67 八年級下冊 電磁繼電器的使用
68 八年級下冊 磁場對通電直導線的作用
69 八年級下冊 磁場對通電線圈的作用
70 八年級下冊 電磁感應現象
71 八年級下冊 手搖發電機的構造與使用
72 八年級下冊 演示電磁波的產生
73 八年級下冊 演示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74 八年級下冊 演示光能沿著水流傳播
75 九年級 天平的使用
76 九年級 探究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77 九年級 用天平和量筒測量物質的密度
78 九年級 探究密度與溫度的關系
79 九年級 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80 九年級 用停表、電子表測量時間
81 九年級 演示力的作用效果
82 九年級 力的三要素對力的作用效果的影響
83 九年級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84 九年級 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85 九年級 演示慣性現象
86 九年級 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87 九年級 探究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88 九年級 模擬引力
89 九年級 重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90 九年級 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91 九年級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92 九年級 比較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
93 九年級 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
94 九年級 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
95 九年級 演示連通器原理
96 九年級 用彈簧測力計和吸盤測量大氣壓
97 九年級 托里拆利實驗
98 九年級 馬德堡半球實驗
99 九年級 探究大氣壓與高度的關系(自制氣壓計)
100 九年級 探究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紙間吹氣兩紙合攏、管口吹氣管中水上升)
101 九年級 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102 九年級 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
103 九年級 探究功的原理
104 九年級 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
105 九年級 探究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106 九年級 探究重力勢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107 九年級 動能與勢能的相互轉化
108 九年級 機械能守恒(滾擺、單擺實驗)
109 九年級 氣體、液體、固體的擴散現象
110 九年級 探究影響擴散快慢的主要因素
111 九年級 探究分子間的作用力
112 九年級 演示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
113 九年級 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114 九年級 演示熱機的原理
115 九年級 演示四沖程內燃機的工作過程
116 九年級 用火柴模擬鏈式反應
117 九年級 自制太陽能集熱器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
首先,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首先要將蠟燭的火焰,凸透鏡,光屏調整到同一水平直線上,根據猜想,實驗時先改變物距,由大到小進行幾次實驗。注意:看虛像時應該向光屏的左手方看(通常是這樣)
“探究串聯電路的特點”
探究串聯電路的特點:
學生動手實驗:根據方案甲連接實物電路,并檢驗此設計方案是否正確
提問:串聯電路中電流有幾條路徑?
觀察:閉合開關小燈泡發光后取下其中一個燈泡,觀察另一個燈泡是否發光?(學生動手操作后教師用多媒體演示)
結論:串聯電路中電流只有一條通路,串聯電路中各用電器之間的工作要相互影響。
”并聯電路的特點“
學生動手實驗:根據方案乙連接實物電路,并檢驗此設計方案是否正確
提問:并聯電路中電流有幾條路徑?
觀察:閉合開關,小燈光發光后取下一個燈泡,觀察另一個燈泡是否發光?(學生動手操作后教師用多媒體演示)。
結論:并聯電路中電流有兩條及兩條以上通路,并聯電路中各用電器之間的工作互不影響。
附加:我也是學生,剛考完物理實驗,記得很清楚,能明白怎么做就行,實驗不難,加油!~~~~~~
放大鏡聚光點火才
用紙疊不同的船、上面不斷的加硬幣、看看哪個浮力大
用 紙杯 線 牙簽 做電話
用噴壺噴水 看彩虹
這些都是我初中做過的、作為學哥、給你介紹了幾個、步驟自己想
1.聲音的發生和傳播
發生體在振動——實驗;聲音靠介質傳播——介質:一切固液氣;真空不能傳聲
聲速——空氣中聲速(約340m/s);一般的,固體中速度>液體中速度>氣體中速度;聲音速度隨溫度上升而上升
回聲——回聲所需時間和距離;應用
計算——和行程問題結合
2.音調、響度和音色
客觀量——頻率(注意人聽力范圍和發聲范圍)、振幅
主觀量——音調、響度(高低大小的含義);影響響度的因素:振幅、距離、分散程度
音色——作用;音色由發聲體本身決定
3.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噪聲——物理和生活中的噪聲(物理-不規則振動,生活-影響工作、學習、休息的聲音);噪聲等級:分貝(0dB-剛引起聽覺);減小噪聲方法(聲源處、傳播過程中、人耳處);四大污染(空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物污染、噪聲污染)
1.光源——火把、蠟燭、電燈、恒星(月亮和行星不是光源)
2.光的直線傳播
光的直線傳播——條件(均一);可在真空中傳播;現象(激光準直、影子、小孔成像P78及大樹下的光斑、日食、月食);真空中的光速(3×10[sup]8[/sup]m/s),光年是長度單位
3.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三線共面;分居兩側;角相等;光路可逆(注意敘述順序要符合因果關系)
鏡面反射和漫反射——每一條光線都符合反射定律(現象解釋:拋光的金屬表面、平靜的水面、冰面、玻璃面可看作鏡面;其他看作粗糙面,P79圖5-40;應根據現象回答)
4.平面鏡
平面鏡成像——規律(等距、等大、正立、虛像);能看見(看不見)像的范圍;潛望鏡
5.作圖——按有關定律做圖
1.光的折射
折射——定義(……方向一般發生變化);折射規律(三線共面、兩側、角不等;光路可逆;注意敘述順序要符合因果關系);現象解釋(水中的魚變淺、水中筷子彎曲、海市蜃樓等)
2.光的傳播綜合問題
注意區分折射和反射光線;注意區分不同的影子和像
3.透鏡
透鏡中的名詞——主光軸、光心、焦距、焦點(測量焦距的方法)
凸透鏡、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會聚光線”和“使光線會聚”的區別:“會聚光線”是能聚于一點的光線,“使光線會聚”是光線經過凸透鏡后比原來接近主光軸)
透鏡的原理——多個三棱鏡組合;光線在透鏡的兩個表面發生折射
變化了的凸透鏡——玻璃球、盛水的圓藥瓶、玻璃板上的水滴等
黑盒問題
4.凸透鏡成像
三條特殊光線(過光心-方向不變;平行于主光軸-過光心;過光心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像距/像的大小/虛實/正倒和物距的關系;像移動的快慢(依據:光路圖);實際應用
1.溫度計
溫度計——常見溫度計的測溫物質、原理、量程(體溫計:35~42℃;寒暑表:-20~50℃)
使用方法——體溫計構造及使用(縮口部分;甩體溫計的作用、原理;不甩的后果-只影響測低溫)、溫度計的使用(注意量程的選擇);校正溫度計;讀數(一般地,讀數時不能離開物體)
溫標——攝氏溫標、熱力學溫標及換算;絕對零度;常見溫度
2.物態變化
熔化和凝固——實驗裝置(水浴加熱);常見晶體、非晶體;熔點、凝固點;圖象
汽化——蒸發;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沸騰實驗裝置;蒸發和沸騰的聯系、區別(都是汽化;劇烈程度、發生條件等);酒精燈的使用(可參照化學相關內容)
液化——兩種途徑(降溫一定可使氣體液化;壓縮可能使氣體液化)
升華和凝華——實例
3.物態變化中的熱量傳遞
吸熱——固→液→氣(即使溫度不變也有熱量的傳遞);放熱——氣→液→固
4.其他
現象解釋——例:P3圖0-3、紙鍋燒水、“白氣”和玻璃上的水珠(液化)、霜、露、晾衣服(蒸發和升華)、樟腦等;電冰箱原理;物態變化中的熱量計算;注意名詞的寫法(汽、氣;溶、融、熔;化、華;凝)以及字母(t和T;℃和K)
第四章 電路
1.摩擦起電 兩種電荷
靜電——電荷種類的判斷;驗電器結構(P45圖);電量(單位:庫侖C)
物質微觀結構——原子結構(可與化學中原子概念對照);摩擦起電原因(核外電子的轉移)
2.電路相應概念
電流(及方向:正電荷移動方向);電源;導體、絕緣體;串聯、并聯;電路中的自由電荷及運動方向;電路圖;通路、斷路及短路;常見電路(樓道電路;電冰箱電路:第一冊P60圖4-18)
等效電路的判斷——先去除電流表/電壓表(電流表:短路;電壓表:斷路)再做判斷
1.各個物理量(I、U、R、P)的定義、單位(單位符號)及含義、換算
電流表、電壓表的使用方法(量程及量程的選擇、串并聯、正負極、能否直接接電源兩端)及其構造
2.電阻的測量(基本方法及變化);影響電阻的因素;滑動變阻器的構造及使用(P94圖7-7);變阻箱的使用及讀數(P95圖7-9、7-10;電位器);滑動變阻器的變形(如P101圖7-19)
3.歐姆定律及變形(注意物理意義)
4.串并聯電流、電壓、電阻公式(注意條件。
實驗一:
目的:為了證明光的折射。
過程:在玻璃杯里放水,把鉛筆插到水里,可以看到鉛筆在水面處象是折斷了,水里和水面上的不一樣,這反映的是光的折射原理
實驗二:
目的:為了證明光的折射角度會因為界質的不同而不同。
過程:先在玻璃杯里放水,用激光手電向水里照射,發現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角度。接著把玻璃杯里放入奶粉,同樣用手電照射,也有折射的角度,但是比較前后兩者的角度不同。
得出結論:光的折射角度會因為介質的不同而不同。
以上就是八年級上冊物理實驗的全部內容,31 八年級上冊 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 32 八年級上冊 演示汽化和液化現象 33 八年級上冊 探究水的沸騰 34 八年級上冊 紙鍋燒水 35 八年級上冊 蒸發吸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