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歷史人物有關的成語?1、黃羲之·入木三分 [成語解釋]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典故出處]唐·張懷瓘《書斷·王羲之》:“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譯文: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2、那么,與歷史人物有關的成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黃羲之·入木三分
[成語解釋]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典故出處]唐·張懷瓘《書斷·王羲之》:“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譯文: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
2、吳起·殺妻求將
[成語解釋]春秋時,吳起殺掉妻子以求得到魯國的信任和重用。比喻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滅絕人性的事。
[典故出處]《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齊人攻魯,魯欲將吳起。吳起取齊女為妻,而魯疑之。吳起于是欲就名,遂殺其妻,以明不與齊也,魯卒以為將。將而攻齊,大破之。”
譯文: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魯君想任用吳起為將軍,而吳起娶的妻子卻是齊國人,因而魯君懷疑他。當時,吳起一心想成名,就殺了自己的妻子,用來表明他不親附齊國。魯君終于任命他做了將軍,率領軍隊攻打齊國,把齊軍打得大敗。
3、廉頗·負荊請罪
[成語解釋]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典故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譯文:廉頗聽說了這些話,就脫去上衣,露出上身,背著荊鞭,由賓客引領,來到藺相如的門前請罪。
圖窮匕現 荊軻
聞雞起舞 祖逖
入木三分 王羲之
殺妻求將 吳起
負荊請罪 藺相如 廉頗
紙上談兵 趙括
將功補過 錢繆
草菅人命 賈誼
鞠躬盡瘁 諸葛亮
錦囊妙計 諸葛亮
不知所云 諸葛亮
初出茅廬 諸葛亮
得隴望蜀 岑彭
臥薪嘗膽 勾踐
兔死狗烹 勾踐
不學無術 霍光
髀肉復生 劉備
后患無窮 劉備
如魚得水 劉備與諸葛亮
虎踞龍盤 諸葛亮
集思廣益 諸葛亮
望梅止渴 曹操
才占八斗 曹植
七步之才 曹植
超群絕倫 關羽
一身是膽 趙云
堅壁清野 荀彧
如嚼雞肋 楊修
老牛舐犢 楊修的父親楊彪
勢如破竹 杜預
車載斗量 趙咨
斷頭將軍 嚴顏
兵貴神速 郭嘉
出言不遜 張郃
大器晚成 崔琰
世外桃源 陶淵明
一鼓作氣 曹劌
鴻鵠之志 陳勝
溫故知新 孔子
觥籌交錯 歐陽修
諱疾忌醫 蔡桓公
口蜜劍腹 李林甫
馬革裹尸 馬援
樂不思蜀 劉禪
孺子可教 留侯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被你采納,謝謝。
1、退避三舍 2、破釜沉舟 3、三顧茅廬 4、吳下阿蒙 5、約法三章 6、臥薪嘗膽 7、紙上談兵
8、項莊舞劍 9、一時瑜亮 10、四面楚歌
11、巧借東風
負荊請罪:廉頗,
聞雞起舞:祖逖,
指鹿為馬:趙高
完璧歸趙:藺相如,
紙上談兵:趙括,
破釜沉舟 :項羽
鞠躬盡遂:諸葛亮,
樂不思蜀:劉禪,
三顧茅廬:劉備,
殺妻求將:吳起,
暗渡陳倉:韓信,
赴湯蹈火:晁錯,
投筆從戎:班超,
鶴立雞群:嵇紹,
1、一鼓作氣(曹劌) 2、一字千金(呂不韋)3、一字之師(鄭谷)
4、一飯千金(韓信) 5、東山再起(謝安) 6、圖窮匕見(荊軻)
7、紙上談兵(趙括)8、負荊請罪(廉頗) 9、臥薪嘗膽(勾踐)
10、接竿而起(陳勝、吳廣)11、三顧茅廬(劉備)12、孺子可教(張良)
13、四面楚歌(項羽)14、老當益壯(馬援)15、投筆從戎(班超)
16、暴殄天物(商紂王)17、暗渡陳倉(劉邦)18、嗟來之食(黔敖)
19、怒發沖冠(藺相如)20、手不釋卷(劉秀、呂蒙)21、韋編三絕(孔子)
22、墨守成規(墨子)23、病入膏肓(蔡桓公)24、雞犬升天(劉安)
25、俞伯牙 26、口蜜腹劍(李林甫)27、風聲鶴唳(苻堅)
28、泰山北斗(韓愈)29、破釜沉舟(項羽)30、東窗事發(秦檜)
31、程門立雪(楊時)32、司空見慣(劉禹錫)33、夢筆生花(李白)
34、力透紙背(顏真卿)35、成竹在胸(文與可,即文同)36、赤膊上陣(許褚)
37、馬革裹尸(馬援)38、黃袍加身(趙匡胤)39、洛陽紙貴(左思)
40、背水一戰(韓信)41、聞雞起舞(祖逖)42、初出茅廬(諸葛亮)
43、完璧歸趙(藺相如)44、退避三舍(重耳)45、樂不思蜀(劉禪)
46、指鹿為馬(趙高)47、畫龍點睛(張僧繇)48、入木三分(王羲之)
49、諱疾忌醫(蔡桓公)50、多多益善(韓信)51、秋毫無犯(岑彭)
52、望梅止渴(曹操)53、鞠躬盡瘁(諸葛亮)54、約法三章(劉邦)
55、請君入甕(周興)56、舉一反三(孔子)57、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58、八斗之才(曹植)59、陸海潘江(陸機、潘岳)60、舉案齊眉(孟光、梁鴻)
61、懸梁刺股(蘇秦、孫敬)62、沆瀣一氣(崔沆、崔瀣)63、江郎才盡(江淹)
64、七擒七縱(諸葛亮)65、毛遂自薦(毛遂)66、鐵杵成針(李白)
67、莫須有(秦檜)68、桃李滿天下(狄仁杰)69、曲高和寡(宋玉)
70、開卷有益(宋太宗) 71、鑿壁偷光(匡衡)72、刮目相看(呂蒙)
73、圍魏救趙(孫臏)74、一諾千金(季布)75、殺妻救將(吳起)
76、前倨后恭(蘇秦)77、不學無術(霍光)78、三令五申(孫武)
79、嘔心瀝血(李賀)80、近水樓臺先得月(蘇麟)81、東施效顰(東施)
82、老驥伏櫪(曹操)83、有勇無謀(呂布)84、阮囊羞澀(阮孚)
85、枕戈待旦(劉琨)86、奇貨可居(呂不韋)87、拔山蓋世(項羽)
88、側目而視(蘇秦)89、庖丁解牛(庖丁)90、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項莊劉邦)
91、相煎何急(曹丕、曹植)92、神機妙算(諸葛亮)93、筆下生花(李白)
94、胯下之辱(韓信) 95、家徒四壁(司馬相如)96、焚書坑儒(秦始皇)
97、囊螢映雪(車胤、孫康)98、賠了夫人又折兵(周瑜)99、路人皆知(司馬昭)
100、百步穿楊(養由基)
1、黃羲之·入木三分
[成語解釋]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典故出處]唐·張懷瓘《書斷·王羲之》:“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譯文: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
2、吳起·殺妻求將
[成語解釋]春秋時,吳起殺掉妻子以求得到魯國的信任和重用。比喻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滅絕人性的事。
[典故出處]《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齊人攻魯,魯欲將吳起。吳起取齊女為妻,而魯疑之。吳起于是欲就名,遂殺其妻,以明不與齊也,魯卒以為將。將而攻齊,大破之。”
譯文: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魯君想任用吳起為將軍,而吳起娶的妻子卻是齊國人,因而魯君懷疑他。當時,吳起一心想成名,就殺了自己的妻子,用來表明他不親附齊國。魯君終于任命他做了將軍,率領軍隊攻打齊國,把齊軍打得大敗。
3、廉頗·負荊請罪
[成語解釋]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典故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譯文:廉頗聽說了這些話,就脫去上衣,露出上身,背著荊鞭,由賓客引領,來到藺相如的門前請罪。
以上就是與歷史人物有關的成語的全部內容,1.聞雞起舞[wén jī qǐ wǔ]: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后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2.負荊請罪[fù jīng qǐng zuì]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3.紙上談兵[zhǐ shàng tán bīng]: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