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實驗步驟?1 、將兩個氣球分別充氣并在口上打結;2、 用線將兩個氣球連接起來;3 、用氣球在頭發(或者羊毛衫)上摩擦;4 、提起線繩的中間部位,兩個氣球立刻分開了;5、 將硬紙板放在兩個氣球之間,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講解:1、 一個氣球上的電排斥另一個氣球上的電。2 、那么,物理實驗步驟?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控制變量法
1. 研究蒸發快慢與液體溫度、液體表面積和液體上方空氣流動速度的關系。
2. 研究弦樂器的音調與弦的松緊、長短和粗細的關系。
3. 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的關系。
4. 研究液體的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深度的關系。
5. 研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
6. 研究物體的動能與質量和速度的關系。
7. 研究物體的勢能與質量和高度的關系。
8. 研究導體電阻的大小與導體長度、材料和橫截面積的關系。
9. 研究導體中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導體電阻的關系。
10. 研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導體中電流、電阻和通電時間的關系。
11. 研究電磁鐵的磁性與線圈匝數和電流大小的關系。
二、圖像法
1. 用溫度-時間圖像理解融化、凝固、沸騰現象。
2. 利用電流-電壓圖像理解歐姆定律I=U/R、電功率P=UI的關系。
3. 使用圖像鞏固密度ρ=m/V、重力G=mg、速度v=s/t、杠桿平衡F1L1=F2L2、壓強p=F/S、浮力F=ρ液gV排、功、熱量Q=cm(t2-t1)等公式。
三、轉換法的應用
1. 利用乒乓球的彈跳將音叉的振動放大。
2. 利用輕小物體的跳動或振動來證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
3. 測量滑動摩擦力時轉化成測拉力的大小。
物理實驗探究的7個步驟如下:
1、提出問題:明確提出實驗所要解決的問題,即實驗目的。
2、猜想與假設: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解決問題的方式和問題的答案作出猜想與假設。
3、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在符合一定科學依據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實驗儀器、設備和方法,制定實驗步驟和實驗方案。
4、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嚴謹地按照實驗步驟進行實驗操作,同時注意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數據,收集證據。
5、分析與論證:對實驗過程中收集到的數據和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分析和推理,以驗證猜想與假設是否正確。
6、評估:對整個實驗過程進行反思和評估,檢查實驗過程中的操作是否規范、數據記錄是否準確、分析論證是否合理等,并對可能存在的誤差進行分析。
7、交流與合作:將實驗結果和結論進行總結和整理,與他人進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請注意,這些步驟不是固定不變的,應根據具體的實驗內容和要求進行調整和改進。
其他相關
物理學(physics),是研究物質最一般的運動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
物理實驗步驟如:提出問題、猜想或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論證、得出結論、評估交流。
一、實驗設計和實驗操作
實驗設計和實驗操作是物理實驗的基礎。首先,實驗設計是根據研究目的和實驗要求,制定實驗方案和設計實驗儀器,確定實驗步驟和數據處理方法的過程。實驗設計需要考慮多種因素,如實驗精度、可重復性、安全性等。
其次,實驗操作是根據實驗設計方案,具體執行實驗的過程。實驗操作需要嚴格遵守實驗規定和操作規程,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
二、實驗目的和意義
物理實驗的目的和意義在于探究物理現象和規律,驗證或推翻物理理論。通過物理實驗,可以深入了解物理概念和理論的內涵,掌握物理規律的應用方法。同時,物理實驗也是推動物理學發展的重要動力,通過實驗可以發現新現象和新規律,推動物理學理論的創新和發展。
三、實驗類型和方法
物理實驗可以分為多種類型和方法,包括基本物理量的測量、物理常數的測定、物理現象的觀察和研究、物理過程的模擬和演示等。其中,基本物理量的測量是物理學實驗的基礎,包括長度、時間、質量、溫度、電流、電壓等。
一、探究性學習的一般過程和步驟探究性學習實質上是使學生通過類似于科學家的探究過程理解科學概念和規律的本質,并培養科學探究能力的一種特殊的教學方法。在《物理課程標準》中針對初中生的年齡認知水平特點,明確提出了科學探究七個要素并對每一個要素的基本要求都作了說明,這七個要素是:1、提出問題;2、猜想與假設;3、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4、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5、分析與論證;6、評估;7、交流與合作。以上依次排列的七個要素是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和步驟?!段锢碚n程標準》中結合一些案例對科學探究活動過程、步驟作了詳細的介紹。在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中,有些是要求學生通過在一次探究活動中就要達到的目標,比如要素1中 “能書面或口頭表述這些問題”和對要素4中“會使用簡單的試驗儀器,能正確記錄實驗數據” 的基本要求等。但是絕大多數是學生通過多次探究活動才能達到的目標,比如要素5中 “分析論證在科學探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和要素7中“在合作中注意既堅持原則又尊重他人”、“有團隊精神”等。
1、帶電的氣球
思考:兩個氣球什么情況下會相互吸引, 什么情況下會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氣的氣球2個、線繩1根、硬紙板1張
操作:
1 、將兩個氣球分別充氣并在口上打結;
2、 用線將兩個氣球連接起來;
3 、用氣球在頭發(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線繩的中間部位,兩個氣球立刻分開了;
5、 將硬紙板放在兩個氣球之間,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
講解:
1、 一個氣球上的電排斥另一個氣球上的電。
2 、兩個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
創造:你能用其它小實驗說明氣球帶電嗎?
2、神奇的牙簽
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簽,會隨著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動,還是隨著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動?
材料:牙簽、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把方糖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遠的地方。牙簽會向方糖方向移動;
3、 換一盆水,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現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近的地方;
4、牙簽會遠離肥皂。
講解:
當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時,方糖會吸收一些水分,所以會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簽也跟著水流移動。但是,當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時,水盆邊的表面張力比較強,所以會把牙簽向外拉。
創造:請你試一試,如果將糖和肥皂換成其它物質,牙簽會向哪個方向游去?
3、有孔的紙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紙為什么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個、大頭針一個、紙片一張,有色水一滿杯
操作:
1、在空瓶內盛滿有色水;
2、用大頭針在白紙上扎許多孔;
3、把有孔紙片蓋住瓶口;
4、用手壓著紙片,將瓶倒轉,使瓶口朝下;
5、將手輕輕移開,紙片紋絲不動地蓋住瓶口,而且水也未從孔中流出來。
以上就是物理實驗步驟的全部內容,1、提出問題;也就是探究什么,針對什么現象設問。如在探究物質密度的實驗中,首先針對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種物質,有些物質體積相同,質量卻不同;而有些物質,體積大小不同,質量卻相同,提出設問。2、猜想與假設;實質上就是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對提出的問題進行猜想。根據新的課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