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翅膀標本的制作方法 動物標本怎么制作方法 生物標本怎么制作 花瓣標本制作方法 初一生物標本制作方法
(一)準備工作
1.使用
解剖刀:用來剝皮和剔肉。
剪刀:用來剪除肌肉和軟組織。
鑷子:用來夾取細骨和串裝骨骼。
鋼絲鉗、鉆子:用來串裝骨骼。
漂骨骼缸銷配運:用來浸泡骨骼。小型動物的骨骼可用標本瓶或廣口瓶替代。
鍍鉻的夾鉗:用來撈取骨骼。
尼龍線:串裝時用來縛扎骨骼。
骨骼玻璃盒:用來盛放骨骼。
2.化工用品
氫氧化鈉(燒堿):有強腐蝕性,用作腐蝕附在骨骼上的肌肉。氫氧化鈉有強腐蝕性,處理時要特別小心。
過氧化氫(雙氧水)或漂白粉:作為漂白劑。
汽油:用作脫脂劑。
乳膠:用來粘連骨骼。
(二)制做
制做骨骼標本前,應先熟悉此種動物的骨虧梁骼位置和形態,以免在制做時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此處,我們以家貓為例介紹制做方法。
1.處死
制做骨骼標本,要挑選口齒完整、新鮮的成貓。貓性較兇猛,不容易接近,可以將盛貓的捕籠放入密閉容器內,用乙醚或氯仿麻醉致死。也可將貓用水淹死。
2.剝皮
將剛殺死約5分鐘左右的貓,切斷頸動脈放血,然后用水沖洗身上的污物和血漬,再進行剝皮。從胸部中線剖開皮,直剖到肛門前為止,再切開口腔上下頜粘膜。剝時,先從腹剖漸向背部剝離,剝到后肢,切斷股關節,在尾骨處切斷尾部。剝到前肢切斷肩關節。剝皮后,再沿腹部正中線剪開體壁,挖去全部內臟,然后用水沖洗干凈。
3.剔肉
天熱時如果剔肉工作當天不能完成,需要冷藏。如果沒有冷藏設備,最好在上午就開始剔肉,先剔去骨骼上大塊肌肉,然后浸入配好的0.4~0.8%氫氧化鈉溶液內過夜。第二天洗去燒堿殘液后再剔碎肉。先剔軀干肉。用解剖刀尖先從背賣銷部脊椎開始,順著從頸椎到尾椎,將背部肌肉翻起,露出脊椎骨,然后用左手拉著背部翻起的肌肉,右手握解剖刀,刀口貼著脊椎骨將肌肉和骨骼分離。以連著整塊肌肉從背面向著腹面割離比較順利,而且留附在骨骼上的碎肉也少。剔出連著的大部分脊柱上的肌肉后,再剔肋骨,順著一排的肋骨向胸部剔離肌肉,剔到肋軟骨時,小心不要割斷軟骨,并且要注意最末一對肋骨,貓是十三對剔到胸骨時要注意胸骨最末一節的劍狀軟骨。然后剔除肋骨和肋骨之間的肌肉,再除掉腰帶上的肌肉。
其次剔前肢骨肌肉。先在肩胛骨的肩峰突和胸骨柄處取下鎖骨,剔去鎖骨上的肌肉,放入盛有0.4~0.6%過氧化鈉溶液的小瓶內,浸到骨上的碎腐肉透明時即可剔除腐肉,將鎖骨曬干。剔去肩胛骨、肱骨、橈骨、尺骨、腕骨和掌骨上的肌肉。剔時將前肢平放在臺板上,用解剖刀割離前肢肌肉,割到骨骼時用刀尖貼著骨骼割離。剔到腕掌骨處,用鋒利剪刀剪凈腕骨、掌骨和指骨上的肌肉。剔凈的肩胛骨、肱骨、橈骨、腕骨和掌骨都有關節韌帶連著,注意不要剔除關節韌帶。再剔后肢骨肌肉。將后肢平放在臺板上,用解剖刀順著大腿,經膝蓋,直到小腿下部,剖開后肢的肌肉,露出骨骼,將解剖刀尖貼著骨骼,割離整段后肢肌肉,取下膝蓋骨,放入浸有鎖骨的瓶內和鎖骨一起浸漂。剔凈的后肢骨骼只有關節韌帶連著。然后剔除頭骨肌肉。小心切開舌根和咽部的肌肉,取出舌骨,在舌骨上剔凈肌肉,也放入浸鎖骨的瓶內,挖掉眼球,剔凈頭骨上的肌肉,卸下下頜骨,用白線將下頜骨縛在顴骨上,以防下頜骨散落。用水沖掉顱腔內的腦。最后將尾椎骨上的肌肉剔除。
制作昆蟲標本的方法主要有兩類:即針插和液浸。
對薯困蘆于昆蟲來說,一般多采用針插法制作標本。
用針插法制作標本都需經過下列8個步驟:
1.殺死要想制作形體完整、色彩和形態都栩栩如生的標本,常常需要用剛剛捕捉到的新鮮活蟲,讓其在短時間內迅速死亡,可用毒性大,擊倒力強的殺蟲劑如三氯甲烷、四氯化炭等藥劑來自制毒瓶或毒管。
毒瓶和毒管可采用廣口的玻璃瓶來制作,瓶口的大小可根據蟲體的大小而定,瓶塞宜用軟木塞,不能用易被腐蝕的橡皮塞。先在瓶底放些木屑,然后將藥液倒入,以達到剛好飽和,藥液不外流為度,再用厚長紙或軟木片將藥層蓋住。紙片或木片上要有幾個透氣孔,使毒氣能夠透出。
2.去除內臟 在制作標本前,必須先將昆蟲的內臟取出,便于針插后能迅速干燥。但像蜻蜓中的豆娘那樣身體極細的昆蟲,則可不必去除內臟。
解剖時,可用鑷子直接從蟲的頸部和前胸背連接膜處插入,取出各個臟器。或在腹部側面沿背板和腹板的連接膜處剪開一個口子,然后用鑷子取出臟器。
接著用脫脂棉捏成一長條狀的棉花栓,用鑷子將其慢慢的塞人已掏空的昆蟲腹腔內,保持蟲體原來的體形。
3.臨時保存 昆蟲被毒氣殺死后,應盡早將其從毒瓶中取出,除去內臟后,放在預先制備好的棉花紙包內,以避免攜帶時使蟲子遭到擠壓而變形受損。
棉花紙包的紙,宜選用吸水性好的,將其剪成方塊,大小根據蟲體的大小而定,以恰好能包住蟲體為度。脫脂棉可扯取一塊約0.5厘米厚、比紙稍小一點的小塊,壓平后放在紙片中間。
最好再備一小張白紙附置在脫脂棉上,作為臨時棉簽,以記載采集的時間和地點等。
準備就緒后,就可以在將蟲子取去內臟之后,將其臨時包裹在里面,防止其受到損壞變形。
保存期不宜過長,應在1~2天內,注意及時將包打開,讓其通氣干燥,不使變質。
4.還軟干燥變硬后的蟲殼一般都會發脆,若不采取措施使其軟化,很可能一碰就會碎成小片,所以在插針之前必須使其還軟。
還軟的方式是:用玻璃換軟缸或別的器皿,底部加進蒸餾水,加入幾滴石炭酸,在架空的架子上面放置蟲子,加蓋密閉2~3天后就可換軟。
沒有換軟缸設備的,也可直接將蟲浸于溫水中,用熱氣也能使其還軟。
5.針插 固定昆蟲標本用的昆蟲針,系用不銹鋼制成,由細至粗,共有00號、0號、1號、2號、3號、4號、5號等7個級別。
從0至5號,6個級別的針都帶有針帽。只有00號不帶針帽,其長度僅為其他各號針長的一半,是作為雙重針插標本用的。
對于死后還未干燥變硬的或是還軟后的昆蟲,就是用上述的針將其固定起來的。使用哪號針,應根據蟲體的大小來定。
插針開始時,先將要制作的蟲體放在刺蟲臺或數帶桌縫上,再根據蟲的大小,選用合適的號針,昆蟲針插前翅基部背中線稍右部位,半翅目昆蟲插前胸中央或小盾板中線偏右方,其他昆蟲插中胸中央。
6.整姿 完成針插后的昆蟲,還須根據該種昆蟲最正確的姿勢,對針插后的昆蟲作局部調整,如翅膀的位置、蟲足的彎曲度、觸角的伸長方向等逐項加以調整,使其完全與活昆蟲具有相同的姿態。
有些昆蟲愛好者喜歡按他所喜歡的姿態來固定昆蟲,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適當調整昆蟲身軀、翅、腿或觸角的姿勢和位置。
7.干燥 當插針和整姿之后,下一步就可將昆蟲放置到安全通風出去干燥一段時間,這個階段一般需時1~2周,就可以完全干透。
8.防腐和保存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在制成的昆蟲標本上加放適量的防蛀防霉藥劑,然后插尺睜上標簽。若標本的數量較多,則需分門別類將標本置入標本盒內,將其置于避光的干燥處保存。
若需要制成昆蟲生態景箱,還可將昆蟲標本與經過干燥處理的植物、花草配置在同一個玻璃罩內,也可配置在其他藝術鏡框中.
植物標本制作需要標本夾,粗燥吸水紙.
綠色植物標本的制作方法:(此法可以使植物保持綠色)
是用醋酸銅粉末,徐徐加入50%的醋酸液中,用玻璃棒攪拌,使其達到飽和狀態時為止,作為原液。用時加水稀釋,其比例為1:4。制作時將稀釋液及植物標本同時放人大型燒杯中加熱至沸時,植物即褪去綠色變黃,再繼續加熱,則醋酸銅的綠色便浸人到植物組織中去,又變為綠色,直加熱到與原來顏色相同時,即停止加熱,加熱時間要看植物葉片的厚薄、軟硬而定。
將標本取出,放人清水中漂洗,直到水中不顯綠色時用鑷子夾起,滴盡葉面上的水,放在植物標本夾中,使其干燥后備用。
如需浸漬保存的植物標本,只要在漂洗干凈后,浸泡在50%的福爾馬林液中即可長久保存。
如果是其他顏色的植物標本,采來后夾在植物標本夾的粗糙吸水紙中(要經常翻動透風,防止發霉),干后粘貼在圖畫紙上,進行消毒處理,再用油色按原來顏色著色,既真實又鮮艷。
如果做簡易的植物標本,標本體積較小,也可以直接押在較粗燥的厚書中.采新鮮的植物來押,押前擦干水,押好后書上面壓一定的重量,保持一周不要動,自然干燥即可.此法適用于很薄的植物.如葉片,可以很久不褪綠,而且十分平整,美觀.
制作動物標本的方法?
凍干標本是一種早已有之的標本制作方法,東北地區的獵民很早就懂得用這種辦法保存皮張,它的基本原理是通過低溫保存,使得標本內部的水分被抽出,從而使蛋白質失去活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長時間不腐爛的效果。
現代標本制作技術上的凍干標本要求有速凍和抽溼的設備,用普通冰箱制作的效果不甚理想,最好是在制作過程中不斷調整姿態。
不知道你要具體做哪一類的標本(不同類型動物的制作要求有所不同),所以只能籠統說一下基本操作步驟:
1)初步整理:去掉動物內臟,并以盡可能小而不顯眼的切口去掉腦組織;
2)用酒精或福爾馬林進行初步脫水,所用藥液濃度不宜過大,免得在皮膚表面快速形成凝固層;
3)進行速凍;
4)抽溼;
5)在上兩個過程中要時常調整標本姿態;
6)細致整形;
7)凍干標本容易受蟲蛀,要在避光密封的地方妥善保管,在周圍加驅蟲防腐藥物。
動物標本的制作過程
1、整理標本:采集來辯賀的標本要經過整理,首先放到較大的盛有清水的容器內,再選擇生活力強、形態典型、完整無缺、大小適當的留下,棄去其它雜物。2、恢復動物的自然狀態:將水生種類移入新鮮的普通水或海水的容器內靜置一小時,以使動物恢復到在自然環境中的生活狀態。3、麻醉:對易收縮的動物需先經過麻醉再殺死。常用的麻醉劑有乙醚、氯仿、50%的酒精、硫酸鎂等。4、攜桐派殺死:動物經一定時間麻醉后(麻醉時間不能過長),使用適當藥劑迅速將其殺死,以保持其外形正常和內部器官的完整。殺死藥劑常用的有5—10%福爾馬林、80—95%酒精、無水酒精等。(1)剝離:根據鳥的不同種類和制作目的,剝離的方法各有不同,一般有三種,即胸剝、腹剝和背剝,一般的鳥以胸、腹部開口為宜。具體剝離的方法是:用保險刀片(大型鳥類可用解剖刀)從胸、腹部開口,開口前用毛筆沾上水把羽毛向兩邊刷,使皮膚露出,沿龍骨突起向胸部中央把皮膚剖開一段。然后用刀剖開皮和肉之間的結締組織,大鳥可用手指向外撐皮,使皮肉分離,這時可抹些滑石粉(石膏粉),避免粘連。當露出頸和肩部時,用剪刀把兩翼根部上肌肉剪去,露出關節,再剪斷關節。在剝離過程中,如果有血流出或肉體被扎破,要馬上用棉花堵上,并撒石膏粉。剝到大腿骨和脛骨關節處時,用剪刀剪斷肌肉和關節,同時把背面皮肉也分開。剝近尾部時需特別小心,不可硬拉硬扯,切忌損傷尾和泄殖腔孔,以免造成羽毛(尾羽)脫落及脂肪滲出。這時只有頸部還沒有剝皮,可用一只手把頸扯出,另一只手把頸部皮膚翻轉,當剝離到頭部露出頭骨時,用剪刀從枕骨大孔處剪斷,用藥棉暫時堵住,這樣肌內完整地剝出。(2)剔除:除去脛骨、兩翼骨上粘連的肌肉,剔除肌肉后再把皮恢復原位。(3)挑腱:用刀把爪底剖開一口,用刺針把筋腱挑出、剪斷。(4)清頭;頭部露出耳聽管、眼球后,用鑷子把眼球撥出,用刀把耳聽管割斷,用剪刀擴大枕骨上的孔,把顱內的腦去掉,去腦時用棉球蘸出,蘸干凈即可。(5)支架:用鐵絲2根做成支架,若要標本作展翅狀,需用鐵絲4根做成支架,鐵絲出頭6根,頭部1根,尾部1根,翅2根,腿部2根,翅展開的2根鐵絲從翼根穿出。(6)填充:一般小型鳥填充輪卜物為藥棉,如果是大型鳥類可填充棕絲或鋸木屑。填充前從鳥頭顱內開始順著向下都涂上防腐劑,然后用藥棉填充好,背部要填平。在填充時可裝義眼,義眼底部涂上與活體眼底相同的顏色,這樣更逼真,義眼也可在頭部復原好后再安裝。(7)縫合:各部用棉花填充好后,從頸胸部開始從上向下進行皮膚建合,縫合時注意不要損壞羽毛。(8)整形:整形是非常關鍵的一步,以實物為標準進行整形,耳、眼臉的位置要調整好,羽毛應整齊;整順。 固定和保存是制作標本的兩個重要環境,固定好了的材料最終能否成為合格的標本,還在于如何保存。如果保存欠妥,即使固定得再好,最后還是達不到制作的目的。保存方法主要有液浸保存和干燥保存。1、浸液保存。浸液保存是把標本浸在一定的藥物溶液里保存標本的方法。一般整體材料、解剖材料、局部構造或器官可用這種方法保存。常用的保存液大致與固定液相同,主要是福爾馬林、酒精、甘油以及這幾種藥物按比例配制制成的各種混合液。單純用福爾馬林作保存夜,濃度為5%--10%,個別情況可用15%。具體濃度的大小以標本的大小而定,原則上小標本濃度小,大標本濃度高。福爾馬林作保存液,效果好、價格低,可以大量地使用。缺點是保存中往往有多聚甲醛形成,使浸液變濁,影響觀察。因此,在保存過程中,一年要更換一次新液。
動物標本怎么做比如 鳥或者老虎 籠統的介紹一下
A)使用
解剖刀:用來解剖器官、神經和血管。
剪刀:用來解剖和剪除多余的組織,制作神經標本,剪除骨骼,最好用民用剪指甲的一種闊頭剪刀。
鑷子:用來夾取材料。
解剖板(蠟盤):用來固定材料。
20毫升注射器:注射防腐劑用。
標本瓶或標本缸:用來盛浸制標本。
大頭針:標本定型用。
玻璃片:插入標本瓶內,用作綁扎標本。
塑料薄膜和紗布、蠟線:用作標本瓶封口。
B)化工用品
40%甲醛溶液(福爾馬林)或95%酒精:用作防腐劑。
乙醚:麻醉動物用。
聚胺脂(馬利當)粘合劑:用作標本瓶封口。
石蠟:配制標本瓶封口蠟。
合成樟腦:用作驅蟲劑。
萘:用作驅蟲劑。
脊椎動物標本的制作
a)防腐 動物整體標本浸制時,保存液不易滲入,時間一長,內臟容易腐敗,要注入保存液防腐。可用注射器套上針頭,插入草蜥的頭部、胸部和腹部,各注入少量10%福爾馬林。
b)整形浸制標本的固定十分重要,要細心地從頭部一直做到尾部,不能遺漏。固定時解剖板或解剖蠟盤。將注射過防腐劑的草蜥,背部朝上平放在解剖板上,頭頸下面襯墊一團棉絮,使頭部仰擡。如果要使口張開,可在口內塞入一團棉絮。將前肢、后肢、軀干和尾部按生態擺好,用大頭針固定指、趾和尾,(見圖8),如果標本瓶短,可將尾巴彎曲。草蜥的尾容易斷,如果尾部斷脫,可以用細竹絲插入,連接斷尾,再整理姿態。用毛筆蘸40%福爾馬林,在蜥蜴皮膚上涂遍兩次。1小時以后,草蜥標本的前后肢的指,趾和尾尖部已經定形硬化,拔去大頭針,取下浸在10%福爾馬林里。10%福爾馬林用作過渡浸液,可以浸掉草蜥體內的黃液,以免正式上瓶時污染浸液。標本要浸1~3個月,中間換新液3~4次,直到浸液不再發黃為止。
其實上面的步驟都大同小異,還有一些更簡單的方法:
比如說,活活地抓來(你可以考慮把它洗干凈點),固定在玻璃片之類的地方讓它不動,直接丟到95%的酒精里面,記得渾濁后換酒精。
植物標本,也叫壓制標本。其制作過程如下:
1)壓榨干燥。將采來并經過修整后的標本,鋪墊好吸水性強的紙數張,矯正好標本花和葉的位置。擺放標本時,應注意顯示植物的自然狀態,避免花、葉壓在一起,互相重疊。應該使標本有一個或幾個花、葉轉過來,以觀察它們的背面。然后把它們用壓榨板或標本夾壓好,并用繩子捆綁緊。
換紙必須勤快,剛采回的新鮮標本,頭3天要每天換紙3~4次,至少換2次,以后可每日換1次。換下來的溼紙曬乾,以便再次使用。干燥需要時間長短,以植物本身性質而定,一般植物的干燥處理約需要4~5天。鑒別標本干燥得是否適度的簡單方法是,當我們拿起標本時,如果是沒有干的標本,個別柔軟的部分,容易彎曲下垂;過于干燥的標本,很容易彎曲折斷;干燥適度的標本有彈性,且不易破損。
2)消毒處理。因為植物體上往往有蟲子或卵在其內部,如不消毒,則會被蟲子蛀食破壞。
消毒方法可以將壓干的標本放在消毒室或消毒箱內,再放敵敵畏于玻璃器皿內,置入室內或箱內,利用氣薰法殺蟲。約3天后取出即可裝幀。
3)上臺紙、貼標簽。把已經干燥的標本放在臺紙上,擺好位置,盡量作到美觀,尤其應注意標本的花枝不可太近臺紙邊緣,否則易碰壞。固定的方法有多種。可用線將標本牢固地縫在臺紙上;也可以用紙條貼在臺紙上,或在臺紙上要固定植物枝條的地方。用刀各割一個小口(寬窄正好能穿過紙條),穿過紙條,把紙條的兩端粘貼在臺紙的背面。
(PS:如果對標簽填寫不太清楚的,可以考慮問附近的園藝工人,或者直接問你的生物老師=.=)
每件臘葉標本必須附有標簽。標簽是標本的科學證明,標簽要按野外記錄逐項......
動物標本怎么制作
教你最簡單的
1可以放進一個真空的容器,一定要真空!2等到松樹和桃樹有樹脂留下來,滴到那個動物上,建議是螞蟻那種小動物,在放瓶子里
怎么做動物標本
蟲蝕法制作小型動物骨骼標本
動物骨骼標本的制作方法有多種,但大多數都費時費力,對制作者有很高的技術要求。特別是處理小型動物骨骼。蟲蝕法是一種比較簡便有效的制作骨骼標本的方法。以往的專業書籍雖然有所提及,但未見詳細論述。本人結合實踐將該方法整理如下:
(1)材料:黃粉蟲(面包蟲)、鋼絲鉗、玻璃容器、細銅絲、萬能膠、標本臺板。
(2)藥劑:漂白劑、脫脂溶劑。
(3)制作過程:
① 侵蝕:將動物尸體放人盛有黃粉蟲的容器中。蟲的重量基本和動物尸體等重。為了加速蟲蝕速度,溫度應維持在10℃ 一30℃ 。黃粉蟲喜干燥,溼度大會引起蟲的大量死亡,所以需保持環境干燥、通風。每天注意觀察,將動物尸體翻動,讓各部分軟組織都能被侵蝕干凈。
②脫脂:將侵蝕干凈的骨骼放人汽油或二甲苯,一周內就可達到脫脂目的。
③ 漂白:把骨骼放人1% 的過氧化鈉溶液中2—3天,至骨骼潔白后取出即可;用過氧化氫漂白時,一般用3% ~30%濃度,到骨骼潔白即可取出。
④ 整形裝架:根據骨骼大小可選用銅絲支架或者直接用萬能膠粘合。
(4)小結
黃粉蟲是一種在花鳥市場上很容易獲得的昆蟲,來源廣、飼養簡單、衛生。所以是一種很好的蟲蝕用蟲。標本主要通過昆蟲的啃食來去除軟組織,因此骨骼得以保存完整。整個操作過程簡單方便,對技術要求不高。根據實際情況我們也可以把這種方法與一般的“手工剔除法”相結合,處理大型動物的骨骼標本
動物剝制標本的制作方法
動物剝制標本的制作是指脊椎動物而言,也就是說脊椎動物的大部分種類都可以制成剝制標本,但在實際應用中,主要適用于哺乳類和鳥類,以及一些不宜采用浸制方法的其它各綱的大型種類,如鯨、鯊魚、海龜等。
動物的種類繁多,外部形態、軀體大小,皮膚情況等等都很不一樣,在制作過程中就必須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方法進行制作。例如一般鳥類的剝皮是從腹部剖開,但鸕鶿因腹部脂肪較多,在腹部開口易污染羽毛,就可改為從背部剖開。除此之外,在制作標本的過程中也因人而異,有很多種制作方法,例如在制作鳥類標本時就有從胸部剖開和腹部剖開的區別。只要做好的標本能形象逼真,符合生態、栩栩如生,就是件好的作品。
(一)常用藥品
1.三氧化二砷(As2O3)也稱砒霜,白色無嗅無味粉末,劇毒,有防腐功能。
2.硫酸鋁鉀[K2SO4·Al2(SO4)3·24H2O]也稱明礬無色、透明晶體,具有防腐、硝皮作用。
3.樟腦(C10H16O)具有防止蟲柱標本作用。
4.硼酸(H3BO3)有防腐作用,但較差。
5.苯酚(C6H5OH)也稱石炭酸、來蘇水。有消毒防腐作用,可防止殘留肌肉變質。
(二)防腐劑的配制
1.砒霜防腐粉:主要用于爬行類、哺乳類。配制時砒霜、明礬、樟腦按2∶7∶1研成粉末,混勻即可。
2.硼酸防腐粉:可代替砒霜防腐粉,但較砒霜防腐粉差,但使用較安全,用硼酸粉、明礬粉、樟腦粉按5∶3∶2混勻即可。
3.砒霜防腐膏:具有防腐防蟲及保護羽毛不致脫落的功能,主要用于鳥類。
(三)常用和材料
1.解剖:如解剖刀、鑷子、剪刀、骨剪等,可根據經濟條件準備。
2.木工、金工:如鋼絲鉗、臺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