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2018的物理學獎得主有三個:亞瑟·阿斯金、杰哈·莫羅和唐娜·斯特里克蘭共同獲獎。他們都是在【激光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fā)明】。簡單來說——就是說全了大部分人也看不懂的發(fā)明,知道他們是牛X人物就行了。他們的成果也多半用于各國軍事上面的,那么,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唐娜·斯特里克蘭等3人,以表彰他們在激光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fā)明。唐娜是55年來第3位獲得諾貝獎物理學獎的女性。
不過,讓中國人吃驚的是,唐娜目前還是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副教授,諾貝爾獎是為取得重大科學突破的科學家而設,并不看個人的職位高低。
因此,科學家的學術身份和地位如何,這根本不是諾貝爾獎評定人所關心的。唐娜獲得諾獎的成果,是她1989年在羅切斯特大學讀物理學哲學博士學位期間,在導師杰勒德·穆魯指導下完成的論文,這次是唐娜和導師杰勒德一起獲獎。
在我國,其實有一位起初并不讓人特別關注的科學家——屠呦呦,這位科學家一度被冠之為無博士學位、留洋背景和院士頭銜的“三無科學家”,尤其是院士頭銜,這意味著在中國這塊土壤上,不具備參與高端競爭的資格。屠呦呦曾4次申報院士,但都沒有成功。但是,屠呦呦無疑又是幸運的,隨著諾貝爾獎的頒發(fā),得到了科學共同體的充分認可,毫無爭議的躋身于科學界。
據(jù)統(tǒng)計,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獲得者在獲獎前后一直擔任行政職務的僅有23%。
他們分別是美國科學家阿瑟·阿什金(Arthur Ashkin)、法國科學家熱拉爾·穆魯(Gerard Mourou)和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里克蘭(Donna Strickland)。
成就:3人在激光物理學領域所作出的開創(chuàng)性發(fā)明。
阿瑟·阿什金已經(jīng)96歲,是迄今年齡最大的獲獎者。唐娜·斯特里克蘭是55年來首次有女性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從而將該獎項的女性獲獎者增至3人。
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激光物理學領域開創(chuàng)性的發(fā)明”,其中一半獎金授予美國貝爾實驗室科學家阿瑟·阿什金,因其在“光學鑷子及其在生物系統(tǒng)中的應用”領域所做的工作;另一半獎金由法國巴黎綜合理工學院科學家熱拉爾·穆魯和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科學家唐娜·斯特里克蘭共同分享,以表彰他們在“產(chǎn)生高強度、超短光脈沖方法”方面的工作。
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名譽教授熱拉爾·穆魯于1944年出生在法國阿爾貝維爾,1973年獲得博士學位。唐娜·斯特里克蘭于1959年出生在加拿大貴湖,1989年從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穆魯和學生唐娜·斯特里克蘭是被稱為啁啾脈沖放大(CPA)技術的共同發(fā)明人。該技術使短激光脈沖放大到極高的峰值功率成為可能,可達到萬億瓦級(1012瓦)。
201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于中國時間10月2日揭曉,Arthur Ashkin 因為發(fā)明光鑷技術(Optical Tweezer),獨享一半獎金;Gérard Mourou 和 Donna Strickland 因為發(fā)明啁啾脈沖放大技術(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分享另一半獎金。
可能有人會疑惑,怎么頒給了兩個看起來不相關的技術?
實際上,我們應該理解為,今年獲獎的領域為激光物理。
自從激光在1960年被發(fā)明之后,與激光有直接關系的諾貝爾獎有幾十項之多。今年的物理學獎獎勵的確實是兩項相互之間沒有多大關聯(lián)的激光技術,這兩項技術的背后并無多少深刻物理可言,但它們開啟了多個嶄新的學科,為人類認識世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強大工具,盡管出乎很多人的預料,但的確實至名歸。
發(fā)明光鑷技術 96歲Arthur Ashkin教授獨享一半獎金
Arthur Ashkin發(fā)明了光鑷技術,也就是利用激光光束,像鑷子一樣去“夾”起微觀粒子(原子、分子等)和微小物體(比如細胞、病毒等)。
這背后的原理可以借助動量這一概念來理解。
在中學物理中,我們知道一個運動物體所具有的動量等于該物體的質量乘以它的速度。
2018年物理學諾貝爾獎的一半授予了發(fā)明激光“啁啾”技術的穆魯和斯特里克蘭。據(jù)八卦消息說,穆魯教授有一天去滑雪,在纜車上突然得了靈感,結果這項技術引發(fā)了激光技術的革命,還一不小心得了諾貝爾獎。
光鑷的前沿技術和未來發(fā)展光鑷技術在生物學研究領域會有很廣泛的應用。
1、2018年的諾貝爾獎頒發(fā)給了光鑷的發(fā)明者阿瑟?阿什金,光鑷利用“激光之力”(光壓,或稱輻射壓),能夠操控極微小的物體,細菌、細胞,甚至是DNA,微小的物體可以在不受擠壓的情況下“隔空”移動。光鑷技術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生物學研究領域有了很廣泛的應用。
2、英國和西班牙的科學家首次利用聲波,隔空讓微小物體或是懸浮在空中,或同時將多個物體向不同方向移動。超聲波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穿透非透明的阻隔,這讓科學家看到未來將聲鑷直接用于醫(yī)學領域的廣闊應用前景,比如隔空手術、將藥物運送到目標器官等等。
3、由于超聲波可以在人體組織中傳播,因此,研究人員認為,未來聲鑷將有能力將藥物輸送到指定器官,清除腎結石或者將可植入的醫(yī)療器械引導到身體中。
4、這項研究涉及如何讓激光變得更強,有了強大的激光我們可以做很多實際的事情,比如精準、低成本地為粒子加速,強激光帶來的短脈沖又可以幫助我們以簡單且盡可能不損傷眼球的方式來矯正視力。
可以隨意駕馭光
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埃娃·林德羅特接受采訪時表示:“有了這種光鑷,我們能夠抓取分子,把它們移動到你想要的地方,并對它們展開操作,這是非常實用的工具,事實上我們也經(jīng)常使用它。
以上就是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全部內(nèi)容,如果用一句通俗的話來形容201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那就是:這些科學家研究出了不同方法,把光制成了一種精準的工具。可以圍繞這一主題,來對他們的研究成果進行評述。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18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美國科學家ArthurAshkin以表彰其發(fā)明光鑷子(Opitcaltweezer)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