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2019語文高考一卷答案 2017北京高考語文答案 2018高考語文試卷全國卷 2017天津高考語文答案解析 2017語文高考答案
2017年廣西崇左高三語文模擬試卷參考答案 第Ⅰ卷(閱讀題,共70分)
舉段7.(10分)翻譯:
(1)(5分)正值前驍衛將軍王守恩在家服喪,張從恩就把后事委托給他,逃走了。(“會”“委”“遁”各1分,句意信達2分)
(2)(5分)殺掉契丹使者而推舉王守恩,是為國家社稷著想。現在如果害了他人,自己取得好處,不是我本來的心愿”(“蓋”“計”“宿心”各1分,句意信達2分)
8.(5分)“數”說明數量之少,已不再是當年成林成片的樣子;(1分)“殘”寫出了楊柳正臘譽殘敗不堪,已不再是當年郁郁蔥蔥、濃陰蔽日的樣子。(1分)“數”“殘”從數量和狀態兩方面,(1分)寫出了隋宮外面的楊柳殘敗的樣子,(1分)從而映襯出隋宮的破敗、傾圮、荒蕪的景象。(1分)(答得不全酌情扣分)
9.(6分)第一首詩中作者極力渲染隋宮外楊柳殘敗衰頹的樣子,借以襯托隋宮的破敗,以哀景寫哀情;(2分)而第二首詩中,作者極寫宮樹的郁蔥茂盛、景色迷人,以宮樹的蔥郁茂盛來表現隋宮的破敗荒
蕪,以樂景寫哀情。(2分)這兩首詩都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同樣是寫樹,雖一殘敗衰敗,一
蔥郁茂盛,但都渲染了隋宮的破敗荒蕪,表達了作者心中的興衰之嘆。(2分)
10.(每空1分,共6分)
(1)眾女嫉余之蛾眉兮 謠諑謂余以善淫
(2)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3)人不寐 將軍白發征夫淚
11.(25分)
(1)(5分)E D (答E給3分,答D給2分,答A給1分,答B、C不給分。回答三項或三項以上,不給分。)
【解析】A項中“表明‘我’有點神經質”錯。B項中“‘大胡子’救了‘我’是為了向‘我’宣泄大衣被水沖走的不滿”錯。C項中“我”的懺悔語義過重,應當是“自責”;“埋局判下伏筆”應改為“作了鋪墊”。
(2)(6分)①大衣被水沖跑是誤會加深的結果,推動了情節的發展;②為下文“我”的靈魂得到凈化并為“大胡子”的妻子免費做手術作了鋪墊;③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觀點二:主人公是“我”。理由:①從情節結構看:“我”到青石鎮給患者做手術,途中乘坐人力三輪車產生誤會,“我”在逃跑途中遇險,“我”在醫院手術室休息時得知真相,“我”免費為“大胡子”的妻子做手術。這些都是圍繞“我”展開的。②從主題看:本文表現的是人性的善良與自我反思精神的可貴,這一點正是通過“我”的免費手術體現的。③從人物關系看:在“我”和“大胡子”兩人的對比中,突出了“我”人性的弱點,深化了主題。(觀點明確2分,分析合理、充分6分)
12.(25分)
(1)(5分)E D (答E給3分,答D給2分,答A給1分,答B、C不給分。回答三項或三項以上,不給分)
【解析】A項中“已有無人替代的地位”分析偏離原文相關語句的意旨,原文是說當時兵荒馬亂,堪用之人不多。B項中“原本志在”概括不當。 C項中“最初下令種樹,是為了……沒有想到……”分析有誤。
(2)(6分)①以此引出傳主,能給人鮮明突出的印象;②詩意地評價左公當年種樹的深遠影響和巨大意義,寄寓作者無限崇敬之情;③設置懸念,吸引讀者,關注后文,從而引導讀者深刻把握文章的主旨。(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3)(6分)①選準樹種,因地制宜種植;②宣傳種樹意義,頒布護林措施,并嚴格執行;③種樹是他巡視地方的必選對象,從而引領出一種種樹護林的良好風氣。(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4)(8分)①科舉受阻,轉而研究農桑水利等實用之學,讓他獲得一種觀照外物的特殊視角;②早年在江南生活,那里的生態環境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而x疆荒涼荒寒荒漠化的環境,與其形成巨大反差,刺激他產生改變環境的愿望;③他種樹是真有興趣,真去研究,躬身參與,強力推行;④他作為一個政治家,是非常有遠見的,正是這種遠見,讓他的作為具有深遠而積極的影響。(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第Ⅱ卷 (表達題,共80分)
13.(3分)B 【解析】指日可待:為期不遠,不久就可以實現。
倚馬可待:倚在即將出發的戰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著完稿。比喻文章寫得快。
拭目以待: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待著。形容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實現。注意三個成語各自的搭配對象。
14.(3分)B 【解析】A.句式雜糅,刪去“順利回國”; C.語序不當,“將在2020年計劃”應改為“計劃將在2020年”;D.防止”與“免遭”否定不當,“免遭”應改為“遭到”或“受到”。
15.(3分)D
16.(5分) ①一是文化的教養;②二是社會的擔當;③三是自由的靈魂。(意思合理即可。寫出一句給1分,寫出兩句給3分,寫出三句給5分)
17.(6分)構圖要素:一雙伸開的手掌捧著一顆長出枝葉的心臟,一只手掌的大拇指上站著一只小鳥,小鳥望向初生的枝條。(3分,每點1分)
寓意:小心呵護,讓心靈煥發生機,給人以新的希望。(3分,“呵護”“生機”“希望”每個關鍵詞1分)
猜你喜歡:
1. 2017語文高考調研卷及答案
2. 2017北京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百度文庫
3. 2017高考語文真題及答案
4. 2017年甘肅高考試題語文答案解析
5. 2017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我知道今年高考語文作文有九個題目,今碧納耐天剛看了李瑋老師和其他茄腔兩個老師,三個數理化老師做的高考語文作文解析,笑死我了悔春。哈哈,果真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看完覺得作文也沒那么難啊,當時就是寫不出來!
2017年高考語文全國卷作文書面表達題目:
甲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②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③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
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無數名句化育后世。讀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乙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據近期一項對來華留學生的調查,他們較為關注的“中國關鍵詞”有: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污染、美麗鄉村、食品安全、高鐵、移動支付。
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鋒老鍵詞來呈現你所中旦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丙卷:
閱讀下列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今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年。40年來,高考為國選材,推動了教育改革與社會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40年來,高考激揚夢想,凝聚著幾代青年的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飽含著無數家庭的淚珠與汗水與笑語歡聲。想當年,1977的高考標志著一個時代的拐角;看今天,你正在與全國千萬考生一起,奮戰在2017的高考考場上……
請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為副標題,寫一篇文章。賣基擾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2017高考語文全國卷真題及參考答案https://wenku.baidu.com/view/144efa1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7作文題高考作文題2017年語文高考書面表達題目,高考作文題,2017高考作文題,2017年高考語文試卷,2017高考語文真題,2017最終高考語文試卷題目。
第II卷 表達題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①這是一條經典的旅游路線,既能讓你飽覽大自然巧奪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讓你領略多姿多彩的異域風情。
②近年來農民收入穩步增長,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對商場里琳瑯滿目的高檔電器也不再望塵莫及了。
③他在學習上堅持博學審問,對待工作更是兢兢業業,經過長時間的努力,終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過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斷,不肯認真研究調查,他對于群眾的意見總是充耳不聞,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評。
⑤有的同學過去對語文學習不重視,到了高中才發現既要補欠賬,又要學新知識,被弄得左支右絀,狼狽得很。
⑥前鄭央視《中國詩詞大會》這個溫文爾雅的節目走紅,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節目中一舉奪冠的小姑娘更是成為談論的焦點。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截至12月底,我院已經推出了40多次以聲光電技術打造的主題鮮明的展覽,是建院90年來展覽次數最多的一年。
B。書法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近年來在教育部門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學書法教育蓬勃發展,學生水平大幅提高。
C。我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使得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D。這家公司雖然待遇一般,發展前景卻非常好,許多同學都投了簡歷,但最后公司只錄取了我們學校推薦的兩個名額。
19。下列各句中,表達得體的一句是(3分)
A。我剛在姑姑家坐下來,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無聊地翻翻閑書,看看電視。
B。這么珍貴的書您都毫不猶豫地借給我,太感謝了,我會盡快璧還,請您放心。
C。這種壁紙是最近才研制出來的,環保又美觀,貼在您家里會讓寒舍增色不少。
D。我們夫婦好不容易才得了這個千金,的確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對她嚴格要求。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
為了保護自己,慧肆頌變色龍經常換上與環境接近的顏色。人們對此有一種根深蒂固的看法,以為變色① ,就可以變成什么顏色。其實,② 。蜥蜴類動物的皮膚變色③ ,溫度和光線是其決定因素,而且每種蜥蜴能變什么顏色也是固定的。
21。下面文段有三處推斷雹槐存在問題,請參考①的方式,說明另外兩處問題。(5分)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縣更名為九寨溝縣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經濟有了較快發展,可見,更名必然帶來城市的發展。我市的名字不夠響亮,這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經濟發展。如果更名,就一定會帶來我市的經濟騰飛,因此,更名的事要盡快提到日程上來。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帶來城市的發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②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③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
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無數名句化育后世。讀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2017語文高考題參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
試題分析:B項“此時青花瓷與外來文化已無關系”說法錯誤。C項“但青花瓷的風格表明當時社會比較開放和進步”無中生有,原文只是說“明初往往被認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則可以使人們對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個新的認識”。D項,“從而推動了當時的社會向多元轉型”說法錯誤,原文只是說“青花瓷以獨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變過程,成為中國傳統社會從單一走向多元的例證”。
2.【答案】A
【解析】
試題分析:A項“論證了瓷器發展與審美觀念更新的關系”說法錯誤,文章第一段通過元明兩代瓷器的比較,證明青花瓷崛起是鄭和航海時代技術創新與文化交融的碩果。
3.【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B項“可見青花瓷興盛的成化年間社會變化很快”文中沒有體現這一內容。
4.【答案】B
【解析】B項,“通過健康的旅行,領略了名勝古跡和風土人情,就會獲得深刻的認識”不對,原文中結尾說“沒想到不管你走到那里,你永遠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內的。”“所看到的多半則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層玻璃,或是鐵紗……只是千萬別高興起說什么接觸了,認識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過!”
5.【答案】①有形的各種窗子;
②無形的窗子,指人的內心與外在世界的隔膜;
③理想照進現實的窗口;
④人們心中時時約束自己的框框;
⑤人人渴望打開,卻很難敞開的心靈之窗。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需要學生篩選信息,仔細閱讀原文,找出相關語段,提煉中心意思即可。
6.【答案】
①人稱靈活變換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暢、思維不受阻礙,更顯出“窗”對人們的無所不在的約束;
②以拉家常的口吻娓娓道來,更顯親切,拉近與讀者的距離,易與心靈深處的交流;
③使讀者體會到作者的真誠態度,增加了內容的可信度。
(每點2分)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表達技巧。人稱的使用非常講究。第一人稱:敘述較為親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給讀者以真實感;第二人稱,便于直接對話,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強親切感,同時使抒情更加強烈感人;第三人稱,能夠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空限制,反映現實較為靈活自如。
7.【答案】D
【解析】
試題分析:解答此題,應先仔細閱讀各選項表述文字,然后在文本找準相應的的答題區間,再認真加以比較,明辨正誤。題中,根據“材料二”“分類的目標和途徑不十分清晰,后端分類處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響前端居民分類的積極性”的說法可知D項說法的錯誤。
8.【答案】AC
9.【答案】(1)居民平時要強化垃圾分類意識,堅持垃圾分類存放、投送垃圾。(2)政府要負起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責任。(3)居民和政府要各負其責,各盡其力,形成合力。
【解析】解答此題,要抓住題干中“怎樣才能有效推進我國的生活垃圾分類”這個問題,在文本中篩選相關信息;同時注意題干中“結合材料”一語,切忌憑空隨意作答。比如,從材料一所列之表可以看出,雖然知道垃圾應該分類的人很多,但僅了解簡單分類的人也不少,由此可知還應加強宣傳;從材料二中“有人說”的話語可知,政府要負起責任;由材料二結尾“各負其責,各盡氣力,形成合力”等語可知要大家都盡力;等等。
10.【答案】A
【解析】孫憙,信義著名,愿得降之。 ” 意思是:更始即位,舞陰(地名)大戶人家李氏擁城不投降,更始遣柱天李寶去招降他們。李氏不肯,說:“聽說宛人趙氏有孤孫趙憙,以信義聞名,愿意向他投降。”
11.【答案】B
【解析】收考是指拘捕拷問。“考”是通假字,拷問的意思。
12.【答案】C
【解析】原文是“余黨當坐者數千人”
13.【答案】(1)皇帝說:“官吏依法行使,法律才不會被枉曲,你另外說些別的想說的吧。” 趙王再也沒有回答的話。
(2)后來青州遭遇嚴重蝗災,(這些蝗蟲)一侵入到平原郡境內就死了,(平原郡)每年都有好收成,百姓都歌頌趙憙。
【解析】(1)句中的“枉”“更”“它”“復”,加被動句式。(2)句中的“大”“界”“輒”“屢”“之”,加省略句。
14.【答案】CE
【賞析】蘇軾此詩,諄諄囑咐,勸勉有加,壯愛國之行色,見兄弟之親情。
首聯點題,寫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這次也不會因遠別而悲傷落淚。蘇軾兄弟情誼頗深,蘇轍23歲前與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離。23歲進入仕途,從此宦游四方,會少離多。盡管如此,他們仍息息相關。蘇軾一生屢遭貶謫,蘇轍受累不怨。在“烏臺詩案”中,蘇轍寧肯舍棄官帽以營救其兄,感人至深。故《宋史·蘇轍傳》說:“轍與兄進退出處,無不相同,患難之中,友愛彌篤,無少怨尤,近古罕見。”蘇轍此去,雖為遠別,但暫作分離,一向樂觀曠達的蘇軾自然不作兒女之態。
頷聯勸勉。上句勉勵蘇轍不辭辛苦,其中的“驛騎”原指驛站快馬.此代使臣;“凌風雪”寫出了路途的艱辛。下句鼓勵兄弟不辱使命,漢朝時匈奴自稱天驕,以后用以代異族。鳳是傳說中的祥瑞之鳥;麟是傳說中的仁德之獸,此以之代轍。既指子由之美德,更見國家之仁惠。這句是說.要讓遼主認識你這仁德之國派出的使臣。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國風范。
頸聯囑咐。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時時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記故國。下句設想子由夢境,夢中的湖光山色應該是杭州的湖光山色。 時蘇軾任職杭州,故有此語。
尾聯望歸。這里用李揆指子由,這不僅因為蘇軾兄弟在當時的名位與聲望,舉世皆有所聞,而且以此告誡子由,出使北蕃,決不可追求盛名,要以國家利益為重,實乃警精含蓄之語。
這首詩以送別為題,寫出蘇軾對子由出使遼國的復雜心理,一再勸勉,諄諄囑咐,殷殷盼歸。語言平實,自然流暢,屬對工穩,用事精警。寫尋常之題材,寄兄弟之親情,明國家之大義,實乃蘇詩中抒寫愛國情懷之佳作。
15.【答案】①忠于國家,赤誠豪邁。盡管此時他已被排擠出朝廷,但依然關心朝政,他的愛國感情并不因此減少半分。②雖為遠別,依舊曠達。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這次也不會因遠別而悲傷落淚。③胸懷博大,顧全大局。無論仕途生涯中遭遇了何等挫折,他始終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全大局,患難之中,勸勉有加,無少怨尤。
【解析】蘇軾此詩,諄諄囑咐,勸勉有加,壯愛國之行色,見兄弟之親情。
首聯點題,寫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這次也不會因遠別而悲傷落淚。蘇軾兄弟情誼頗深,蘇轍23歲前與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離。23歲進入仕途,從此宦游四方,會少離多。盡管如此,他們仍息息相關。蘇軾一生屢遭貶謫,蘇轍受累不怨。在“烏臺詩案”中,蘇轍寧肯舍棄官帽以營救其兄,感人至深。故《宋史·蘇轍傳》說:“轍與兄進退出處,無不相同,患難之中,友愛彌篤,無少怨尤,近古罕見。”蘇轍此去,雖為遠別,但暫作分離,一向樂觀曠達的蘇軾自然不作兒女之態。
頷聯勸勉。上句勉勵蘇轍不辭辛苦,其中的“驛騎”原指驛站快馬.此代使臣;“凌風雪”寫出了路途的艱辛。下句鼓勵兄弟不辱使命,漢朝時匈奴自稱天驕,以后用以代異族。鳳是傳說中的祥瑞之鳥;麟是傳說中的仁德之獸,此以之代轍。既指子由之美德,更見國家之仁惠。這句是說.要讓遼主認識你這仁德之國派出的使臣。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國風范。
頸聯囑咐。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時時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記故國。下句設想子由夢境,夢中的湖光山色應該是杭州的湖光山色。 時蘇軾任職杭州,故有此語。
尾聯望歸。這里用李揆指子由,這不僅因為蘇軾兄弟在當時的名位與聲望,舉世皆有所聞,而且以此告誡子由,出使北蕃,決不可追求盛名,要以國家利益為重,實乃警精含蓄之語。
這首詩以送別為題,寫出蘇軾對子由出使遼國的復雜心理,一再勸勉,諄諄囑咐,殷殷盼歸。語言平實,自然流暢,屬對工穩,用事精警。寫尋常之題材,寄兄弟之親情,明國家之大義,實乃蘇詩中抒寫愛國情懷之佳作。
16.【答案】(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眾人匹之 不亦悲乎(2)南陽諸葛廬 西蜀子云亭
【解析】試題分析:諸子散文與唐代銘文,一散一韻。注意語境提示和不寫錯字,“匹”“廬”。
17.【答案】A
【解析】試題分析:①“巧奪天工”指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十分巧妙。使用錯誤,不能用來形容大自然山水。②“望塵莫及”指望見前面騎馬的人走過揚起的塵土而不能趕上。比喻遠遠落在后面。使用錯誤。③“博學審問”指要廣博地學習,要詳細地求教。④“充耳不聞”指塞住耳朵不聽。形容有意不聽別人的意見。⑤“左支右絀”原指彎弓射箭的姿勢,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應付了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問題。⑥“溫文爾雅”形容人態度溫和,舉動斯文。現有時也指缺乏斗爭性,做事不大膽潑辣,沒有闖勁。使用錯誤。故選A。
18.【答案】C
【解析】試題分析:A項結構混亂,應在“是建院90年來”前面加上“這一年”。B項成分殘缺,應去掉“使得”一詞。D項搭配不當,“錄取”“名額”不能搭配。故選C。
19.【答案】B
【解析】試題分析:A.“失陪”一詞應是自己不能陪別人時的客套語。C項“寒舍”是稱自己家的謙詞,不能用于別人家。D項“千金”用于稱對方的女兒,不能用于自己的孩子。故選B。
20.【答案】想變成什么顏色 事實并非如此 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
【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語言運用的連貫。解答時要結合具體語境分析。如第一空根據“以為變色龍”“就可以變成什么顏色”等信息可知,應填寫“想變成什么顏色”;第二空根據“其實”及空后等內容可知,應填寫“事實并非如此”;第三空根據“溫度和光線是其決定因素”等內容可知,應填寫“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
21.【答案】①名字不夠響亮不一定影響經濟發展
②更名不一定會帶來本市的經濟騰飛
猜你喜歡:
1. 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2. 大高考語文試卷及參考答案
3. 高考語文成語運用專題練習題帶答案
4. 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及答案
5. 高考語文課標試卷及答案
6. 高考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帶答案
1. 全國三卷語文必背古詩文有多少篇
《離騷》、蘇軾《記承天寺夜游》;秋思》、李商隱《錦瑟》、文天祥《過零丁洋》、李白《行路難》、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陶潛《桃花源記》:荀子《勸學》、李煜《相見歡》;曹劌論戰》、辛棄疾《破陣子》、《詩經?鄒忌諷齊王納諫》、白居易《琵琶行》、范仲淹《岳陽樓記》、宋濂《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杜甫《春望》、李商隱《夜雨寄北》;潼關懷古》、陶潛《飲酒》、孟子《生于憂患、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周敦頤《愛蓮說》、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杜牧《赤壁》。
初中50篇、《戰國策?:《孔子語錄》、蘇軾《江城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曹操《觀滄海》、白居易《觀刈麥》;氓》、蘇軾《赤壁賦》、李白《蜀道難》、馬致遠《天凈沙?、蘇軾《水調歌頭》、諸葛亮《出師表》、孟子《魚我所欲也》、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王維《使至塞上》、王安石《登飛來峰》、王灣《次北固山下》、李商隱《無題》、酈道元《三峽》、《詩經?、杜牧《阿房宮賦》、蘇軾《念奴嬌》(大江李仔東去)、韓愈《雜說(四)》;關雎》;蒹葭》、柳宗元《小石潭記》、劉禹錫《陋室銘》;衛風?、陸游《游山西村》、李賀《雁門太守行》、《左傳?、范仲淹《漁家傲》、杜甫《望岳》、韓愈《師說》、歐陽修《醉翁亭記》新課標高考語文要求背誦默寫的64篇(首)古詩文目錄高中14篇、辛棄疾《永遇樂》(千古江山)、莊子《逍遙游》;密州出獵》、《詩經?、張養浩《山坡羊?、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晏殊《浣溪沙》、杜甫《登高》、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死于安樂》、杜牧《泊秦淮》。
2. 2017年的全國三卷語文作文題目是
全國卷III:我與高考或我看高考(適用地區:四川 廣西 貴州 云南)今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周年,高考為國選材,推動了教育改革與社會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40年來,冊配高考激揚夢想,凝聚著幾代青年的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飽含著無數家庭的淚珠汗水與笑語歡聲,想當年,1977的高考標志著一個時代的拐點。
看今天,你正與全國千萬考生一起奮戰在2017的高考考場上。 要求:請州擾指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為副標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且不少于800字。
3. 2018年全國三卷語文古詩詞填寫
2018年全國I卷語文作文:時光瓶留給2035年的18歲青年
2018-06-07 1頁 5分
用App免費查看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00年農歷庚辰龍年,人類邁進新千年,中國千萬『世紀寶寶』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
2013年『天宮一號』首次太空授課。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準扶貧』開始推動。
2017年網民規模達7.72億,互聯網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紀寶寶』一代長大成人。
…….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和機緣、使命和挑戰。你們與新世紀的中國一路同行、成長,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以上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據此寫一篇文章,想象它裝進『時光瓶』留待2035年開啟,給那時18歲的一代人閱讀。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鐘祥一中譚亦婷,王鴻燁,鄭振東,陳芯,高考必勝
信息作者: 歲月 鄭生勤
4. 2017年河南語文高考文言文有哪些
2017年河南語文高考文言文有:一、古詩詞部分:1. 氓(2)《詩經》2. 短歌行(2)曹操3. 歸園田居(其一,2)陶淵明4. 蜀道難(3)李白5. 秋興八首(其一,3)杜甫6. 詠懷古跡 (其三,3) 杜甫7. 登高(3)杜甫8.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4)李清照9.聲聲慢(尋尋覓覓,4)李清照10.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4)辛棄疾11.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4)辛棄疾二、文言文部分:1.荊軻刺秦王(易水訣別一段,1) 《戰國策》2.蘭亭集序(全文,2)王羲之3.游褒禪山記(第三段,2)王安石4.赤壁賦(全文,2)蘇軾5.寡人之于國也(全文,3)《孟子》6.勸學(全文,3)《荀子》7.過秦論(后三段,3)賈誼8.廉頗藺相如列傳(負荊請罪部分,4)司馬遷9.陳情表(全文,5)李密10.歸去來兮辭并序(全文,5)陶淵明11.滕王閣序(2-3段,5)王勃括號內的數字為必修課本的冊數。
5. 2018全國三卷語文作文怎么立意
材料作文:圍繞以下三個標語寫作,1981年,深圳特區,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2005年,浙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7年,雄安,走好我們這一代的長征路。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文體不限,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審題要點:
2018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這三條標語濃縮了改革開放四十年發展歷程,是不同發展階段的歷史任務與時代精神的縮影。三條標語,代表三個時代的任務,三句標語的核心內涵,在于體現出“新時代、新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對發展本身的要求也不斷深化。第一條關鍵信息是抓好“時間”和“效率”謀發展,第二條提取出關鍵的信息是“生態與發展”,第三條提取的關鍵信息是“雄安”和“長征路”。標語是一個時代的切面,在歷史的發展中,找好不同時期的定位,階段任務不同,發展是核心命題。
寫作建議:
本作文題目要求考生關注時代發展的鮮明主題、戰略安排、價值追求和歷史使命,在縱向把握的基礎上,深入理解標語背后的內涵和方向,理解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和共享發展的內涵,深刻領會當代青年的歷史使命與挑戰,不忘初心,砥礪奮進。
從“發展”內涵的角度分析,從改革開放初期的追求高速發展,到重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再到綠色智慧發展理念。
從“發展”歷程角度分析,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任務,“發展”就是破解當下難題,尋求未來路徑。
從“發展”的區域角度分析,可關注材料中所給地理區位,從珠三角到長三角再到京津冀地區,體現了國家的均衡發展。
考生審題時需關注到“圍繞三個標語”,因而要思考三條標語之間的邏輯思維鏈條,在三者之間建立起聯系,不可孤立的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