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術史的五個階段?3. 中世紀(公元476年-15世紀)受基督教影響,藝術以拜占庭、羅馬式和哥特式為主,如圣索菲亞大教堂的鑲嵌畫和哥特式建筑如巴黎圣母院和科隆大教堂。4. 文藝復興(14-16世紀)從佛羅倫薩畫派的喬托到文藝復興三杰,再到尼德蘭和德國的藝術家,人文主義精神開始興起,描繪人性而非神性。那么,西方美術史的五個階段?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西方美術:
1.原始美術
2.古代美術
3.中世紀美術
4.文藝復興時期美術
5.17-20世紀美術
想有深入的理解,那就不僅僅學的是美術,應該從宗教、律法、人文、哲學等多方面了解。
西方美術史的學習:
一、個人認為主要找一條線學習,你可以以時間為線進行學習,
1.原始美術
2.古代美術
3.中世紀美術
4.文藝復興時期美術
5.17-20世紀美術
二、以每個時期不同的藝術風格為線等等。
1、原始美術:神話故事,生殖崇拜為主。
2、歐洲中世紀美術:歐洲美術發展的黑暗期。
3、文藝復興時美術: 主要有美術三杰達芬奇 米開朗基羅 拉斐爾
三17、18世紀歐洲藝術
巴洛克美術,洛可可美術,
四、19世紀歐洲美術
古典主義美術,新古典主義美術
浪漫主義美術、現實主義美術
印象主義
五、二十世紀美術
出現了美術的多元化和開放化,有很多流派出現。
總之要從自己的興趣出發,自己也可以試著找一個切入點試試,
多看一些關于不同時期的人物傳記或者史實小故事。
多積累 多了解。記住,興趣是第一任老師哦!
文化之間是有差別的,不能因為它涉及到的是形而上,涉及到民族積淀的問題,我們就不能碰。文化不是抽象的,它是建立在一定物質基礎之上的。美術的問題也是如此。沒有經歷過的我不說,我認為像“八五思潮”中的藝術家的社會背景,他們的身份與最后選擇的藝術形式都有關系。所以我們談起文化,談起中西的關系問題,就不能關起門來談純粹的精神。
尹吉男(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副教授):
現在的藝術家和學者們的學術規范和學術理論幾乎來自西方的模式,我們現在開會的方式也是西方式的,像這樣的開會方式在中國的學術傳統中是少見的。中國和西方的學術傳統存在著不同,比如:關于中國徐旭生對遠古神話傳說的敘說,有的西方人是根本不承認。中國和西方的學理傳統之間存在矛盾。實際上,關于中國遠古神話傳說,在中國許多古籍文獻中都有記載。中國學術通過歷史熟悉了解的方法而得出結果。西方的學術傳統和它們的法律學術傳統是一致的。他們講究證據、推論、邏輯、事實。在美術評論方面也是這樣,傳統的畫論、詩論是通過熟悉了解而得出結果。現在我們的學術傳統的情況在改變,當代中國藝術評論也出現了西方學術傳統中的方法。在中國和西方碰撞的這20年當中,到底西方哪些東西是當代中國所需要學習的?到底西方哪些東西是對當代中國有影響?這是需要我們去研究的。
深入解析西方美術史的脈絡,把握不同時期的藝術特色,只需一讀。本文將帶你走過從史前到現代的美術發展歷程:
1. 史前美術(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
人類最早的美術作品可以追溯至拉斯科洞窟和阿爾塔米拉洞窟的壁畫,如維倫多夫的維納斯雕塑,象征著人類藝術的起源。巨石陣則展示了建筑藝術的早期跡象。
2. 古代美術(公元前4000年-公元476年)
包括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的藝術,如《漢謨拉比法典》浮雕、金字塔、《擲鐵餅者》和帕特農神廟,體現了各自文化的宗教信仰和藝術成就。
3. 中世紀(公元476年-15世紀)
受基督教影響,藝術以拜占庭、羅馬式和哥特式為主,如圣索菲亞大教堂的鑲嵌畫和哥特式建筑如巴黎圣母院和科隆大教堂。
4. 文藝復興(14-16世紀)
從佛羅倫薩畫派的喬托到文藝復興三杰,再到尼德蘭和德國的藝術家,人文主義精神開始興起,描繪人性而非神性。
5. 17-19世紀美術
巴洛克、學院派、卡拉瓦喬、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和印象派相繼出現,展現了多元的藝術風格和理念。
6. 現代美術(20世紀)
野獸派、立體派、抽象表現主義、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等現代主義流派百花齊放,挑戰傳統,探索新的藝術表達。
西方美術史學的發展歷程是一部豐富且多元的歷史畫卷,它從史前藝術觀念的萌芽,到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理論,再到啟蒙運動對美術學院的影響,每一段都留下了獨特的印記。
第一章,史前史時期,古代的藝術觀念逐漸形成,色諾克拉底的思考與旅行手冊中的藝術描述,為后來的理論奠定了基礎。基督教神學框架下的藝術理論,是這一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章,文藝復興與瓦薩里的影響不可忽視。阿爾伯蒂和達?芬奇的創新,以及瓦薩里的《名人傳》等作品,塑造了藝術史的新視角。
第三章,美術學院的興起,如法國皇家美術學院,普桑和貝洛里的古典理想,反映了藝術教育的深化和理想主義的追求。
溫克爾曼和啟蒙運動時期,考古學的興起,如"高貴的單純和靜穆的偉大"理論,對藝術史的定義產生了深遠影響。
古典與浪漫主義交織的時期,德國古典美學和公共博物館的發展,標志著美術史研究的深入和多元化。
魯莫爾、柏林學派和布克哈特等人對美術史作為文化史的研究,進一步擴大了研究的領域。
后續章節,如藝術科學的發展、維也納美術史學派的興起,以及20世紀英美美術史家的學術遷徙,展示了美術史研究的不斷變遷和全球視野的擴展。
最后,心理維度、新視野如藝術贊助、新藝術史和后現代理論的加入,為美術史的研究帶來了新的思考和挑戰。
以上就是西方美術史的五個階段的全部內容,四、歐洲文藝復興時期: 佛羅倫薩畫派:注重素描和用線造型,注重理性,追求嚴謹、崇高的風格。 尼德蘭畫派(14世紀末到15世紀初):宗教氣息濃郁。繪畫傾向嚴肅、靜穆。 威尼斯畫派(16世紀):注重色彩,裝飾性強。 五、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