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曼講物理?費曼的《物理入門》是一本涵蓋了豐富內容的書籍,它分為六個部分:運動著的原子、基礎物理學、物理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能量守恒、萬有引力理論以及量子行為。費曼,這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他不僅在科學領域獨樹一幟,還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玩家,涉獵廣泛,如舞蹈、那么,費曼講物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費曼講義》絕對是經典教材,但是如果用來競賽,應該幾乎沒用。
費曼自己說過他教授物理課程的目的,不是為了考試,是為了引導學生對自然的喜愛。
從內容上看,費曼講義幾乎涉及物理的各個領域,但從細讀上看,則講得很淺顯,遠不如國內的教材詳細。而且講義的重點不是介紹知識,而是介紹物理各個領域的魅力和認識自然的方法。
費曼講義相當于是物理學的目錄,一個引導,如果想要學透費曼講義,并不是只看這三大本書(如果加上習題和引力部分就是4本),還要看透其涉及的各個領域的專業書籍。
學透費曼講義的人如果來搞科研,那是絕對一流的,但不一定是解題高手。用在競賽上可能沒用。
出版者的話語,為這部深入淺出的物理相對論書籍奠定了基調,引領讀者進入科學的殿堂。
前言部分,費曼以其特有的幽默和生動的講解,為讀者揭示了接下來的內容概要,讓人對物理學的對稱性和相對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第一章,矢量是基礎,1-1節通過物理學的對稱性,引導我們理解矢量的本質;1-2至1-6節詳細介紹了平移、旋轉、矢量代數以及牛頓定律的矢量表示,使抽象概念變得直觀易懂。
第二章深入探討物理定律的對稱性,2-1至2-9節揭示了對稱操作、時空對稱與守恒定律之間的緊密聯系,以及反物質和不完整對稱性的概念,啟發我們思考自然界的奇妙規律。
狹義相對論在第三章開始,3-1至3-9節闡述了相對性原理、洛倫茲變換等核心概念,通過邁克孫——莫雷實驗,讀者體驗到了時間與空間的變換奧秘,以及質量與能量等價性這一革命性的理論。
第四章聚焦相對論的能量和動量,4-1至4-5節通過雙生子悖論和速度變換,引導我們理解相對論性質量與能量的驚人特性,挑戰了我們對傳統物理的理解。
第五章和第六章,費曼繼續探討空間和時間的相對論性概念,以及彎曲空間的神秘面貌,帶領讀者走向更深層次的科學探索。
最后,理查德·費曼的生平簡介,讓我們了解到這位科學巨匠的獨特魅力和他對科學的貢獻,為這部著作增添了豐富的人文色彩。
我也是學物理的 如果你真的學透徹的話 那你就太牛叉了,這本書物理學經典教材,我們的大學老師極力推薦,這本書非常好
費曼物理講義概覽
原子與化學
- §1-1 原子世界的入門
- §1-2 原子結構與物質構成
- §1-3 原子過程:化學反應的基石
基本物理基礎
- §2-1 自然現象的起源
- §2-2 早期物理學的里程碑
- §2-3 量子奧秘:超越直觀的物理世界
物理學的跨界探索
- §3-1 科學的多元視角
- §3-2 化學的微觀視角
- §3-3 生命科學中的物理學應用
- §3-4 天文學的宇宙探索
- §3-5 地質學中的時間與力量
- §3-6 心理學中的生理基礎
- §3-7 科學演進的交叉編織
能量的探索
- §4-1 能量的定義與本質
- §4-2 重力勢能與勢能轉換
- §4-3 動能與運動的活力
時間和空間的維度
- §5-1 運動的度量與理解
- §5-2 時間的相對性和流逝
- §5-3 時間單位與尺度
- §5-4 距離與空間的測量
概率的解讀
- §6-1 機會的數學表達
- §6-2 漲落與隨機過程
- §6-3 隨機漫步與復雜性
- §6-4 概率分布與不確定性
引力法則與宇宙秩序
- §7-1 行星軌跡的秘密
- §7-2 開普勒定律與行星運動
- §7-3 力學的深化與牛頓定律
- §7-4 萬有引力:連接一切的紐帶
- §7-5 卡文迪什實驗:驗證引力的力量
- §7-6 相對論視角下的引力理論
運動與力學
- §8-1 運動的描述與基本概念
- §8-2 **速率與導數的初步探索**
- §8-3 **速度與物理現象**
- §8-4 **距離與積分:運動的量化**
- §8-5 **加速度:力與運動的關系**
相對論與超越
- §15-1 相對性原理的現代詮釋
- §15-2 洛倫茲變換:空間與時間的新視角
- §15-3邁克耳遜-莫雷實驗:實驗驗證的里程碑
- §15-4 時間與空間的扭曲:特殊相對論的核心
- §15-5 洛倫茲收縮:微觀世界的奇異現象
- §15-6 相對論的時空觀念:超越直覺的理解
這部分內容概述了費曼物理講義中涵蓋的關鍵章節,從原子和化學的基礎,到基本物理原理,再到復雜的科學交叉領域,以及能量、時間和空間的深刻探索。
費曼的《物理入門》是一本涵蓋了豐富內容的書籍,它分為六個部分:運動著的原子、基礎物理學、物理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能量守恒、萬有引力理論以及量子行為。費曼,這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他不僅在科學領域獨樹一幟,還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玩家,涉獵廣泛,如舞蹈、繪畫、天文學、鎖學、收音機制作,甚至中學時就以獨特符號玩轉三角學。
費曼的教學風格別具一格,他將玩樂與創新結合,將這種創造性的方式應用到大學低年級的授課中,最終形成了那套獨具特色的《物理學講義》。這套三卷本著作已被翻譯成十種語言,我們手中的這本書精選了其中六章,旨在讓讀者輕松理解和入門。值得注意的是,書中的內容幾乎無需復雜的數學,費曼認為,理解物理學的核心并不依賴于數學難度,而是對基本概念的直覺把握,即所謂的“常識”。例如,他在“挑戰者號”航天事故中的分析,就體現了這種常識的重要性。
費曼強調,如果一個問題無法簡化到大學一年級的水平,那可能意味著我們還未完全理解其本質。他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用非系統化的數學方法,幾乎“重新發明”了整個物理學。對于那些認真閱讀這本書的讀者來說,它將是一個全新的、豐富多彩的物理學世界入口,帶領他們重新探索科學的魅力。
以上就是費曼講物理的全部內容,理查德·費曼,1918年誕生于紐約市布魯克林區,年輕時便展現出卓越才華。1942年,他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后,立即投身于科學的最前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費曼在羅沙拉摩斯實驗室參與了麥哈頓計劃,盡管年輕,卻因其在量子電動力學領域的突出貢獻而備受矚目。196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