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補充下答案?一、走進分子世界 分子間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通過擴散可以理解。二、靜電現象 及時導走多余電荷,避免電火花。兩絲綢玻璃棒與毛皮橡膠棒摩擦,分別產生正負電荷吸引與排斥現象。小紙屑接觸玻璃棒后,由于電荷轉移,產生排斥現象。三、探索更小的微粒 電子、原子核、那么,八年級物理補充下答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如圖是從某臺電熱飲水機的說明書上收集到的信息。經分析得知,電熱飲水機有加熱和保溫兩種工作狀態。當S閉合、So斷開時,飲水機處于保溫狀態,當S、So同時閉合時,飲水機處于加熱狀態。求:
(1)電熱飲水機在保溫狀態下正常工作時的電流。(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解:保溫狀態下正常工作時的電流
I=P/U=40W/220V=0.18A
(2)電熱飲水機保溫2小時消耗的電能。
解:保溫2小時消耗的電能
W=Pt=40W×2h=0.08KW?h
(3)電阻R1的阻值。
解:保溫時的電阻
R2=U2/R=(220V)2/40W=1210歐
加熱時
P=U2/R=U2(R1+R2)/R1?R2
得400W×R1×1210歐=(220v)2×(R1﹢1210歐)
解得R1=134.4歐(不同方法計算因四舍五入結果可能有差異)
●(上面的U2(R1+R2)/R1?R2是通過并聯電路電阻R1?R2/R1+R2,
然后除法分子分母調換得的U2(R1+R2)/R1?R2;
上面的400W×R1×1210歐=(220v)2×(R1﹢1210歐)是通過
P=U2(R1+R2)/R1?R2分式方程把R1?R2乘到另一邊得的
P(R1?R2)=U2(R1+R2),把數往里一代就求出R1)
(這個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那道題,如果是的話希望你能理解)
13.(2015泰州)有一杠桿經過調節,處于水平平衡狀態,如圖所示,在A點懸掛三個鉤碼(每個鉤碼重均為0.5N),要使杠桿水平平衡,需在B點懸掛2個鉤碼;取走懸掛在B點的鉤碼,改用彈簧測力計在C點豎直向上拉,使杠桿水平平衡,測力計的拉力為3N,如改變測力計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桿仍然水平平衡,測力計的讀數將變大.
解析:(1)一個鉤碼的重是0.5N,設杠桿一個小格是L,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得,
1.5N×2L=FB×3L,FB=1N,即在B處掛2個鉤碼.(2)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得,
1.5N×2L=FC×1L,FC=3N.如改變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阻力和阻力臂不變,動力臂減小,動力要增大,所以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才能使杠桿仍然水平平衡.
14.(2015綏化)如圖,重為50N的物體掛在杠桿B點,OB=0.4m,OA=1m,在A端施加豎直向上的拉力F,當F=20N(杠桿自重忽略不計)時,桿桿在水平置平衡;測量質量的工具托盤天平也是杠桿,它屬于等臂(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杠桿.
解析: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OA=G?OB
則:F×1m=50N×0.4m 解得:F=20N
平時測量質量的托盤天平是等臂杠桿.
15.(2015懷化)如圖所示,一處于水平平衡狀態的杠桿,杠桿上所標刻度每小格長為75px.某同學在研究杠桿平衡實驗時,在杠桿上的A點掛四個鉤碼,每個重為1N,用彈簧測力計在B點豎直向上拉杠桿,使杠桿水平平衡,此時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力臂為24cm,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N.
解析:已知杠桿上所標刻度每小格長為75px.
則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力臂為8×75px=600px,
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G鉤碼×300px=F×600px,
即4N×300px=F×600px,解得F=2N.
16.(2015益陽)如圖是自行車手閘示意圖,手閘是一個簡單機械,這種簡單機械的名稱是杠桿,當圖中手對車閘的作用力F=10N時,剎車拉線受到力的大小為40N.
解析:由圖知,自行車手閘在力的作用效果下,能夠繞著鉚釘轉動,所以是杠桿的應用;
因為F1L1=F2L2,所以拉線受到的拉力為F′=×10N=40N.
17.(2015淮安)如圖所示,以中點O作為支點,調節杠桿水平平衡,在O點右側第8格上掛2個鉤碼,每個鉤碼的重力為0.5N,用彈簧測力計在O點左側第4格上豎直向下拉,使杠桿水平平衡,該拉力大小為2N;將測力計由圖示位置向左轉動,杠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則測力計的示數將減小(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解析:(1)設每一格長度為L,由題意有:G×8L=F×4L,F===2N;
(2)將測力計由圖示位置向左移動,杠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拉力對應的力臂變大,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在右側鉤碼和力臂不變情況下,測力計的示數將減小.
18.(2015安徽)如圖,AB為能繞B點轉動的輕質杠桿,中點C處用細線懸掛一重物,在A端施加一個豎直向上大小為10N的拉力F,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則重物G=20N.若保持拉力方向不變,將A端緩慢向上提升一小段距離,在提升的過程中,拉力F將不變(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解析:(1)如圖,杠桿在水平位置,
LBA=2LBC,杠桿平衡,FLBA=GLBC,
所以G===2×10N=20N;
(2)杠桿被拉起后,如圖所示,
BA′為動力臂,BC′為阻力臂,阻力不變為G,△BC′D∽△BA′D′,
BC′:BA′=BD:BD′=1:2,
杠桿平衡,所以F′LBA′=GLBC′,F′==G=×20N=10N;
由此可知當杠桿從A位置勻速提到B位置的過程中,力F的大小不變.
19.(2015無錫)某人在動物園內,用彈簧測力計稱出了一頭大象的重量,在稱象過程中,他用到了吊車、鐵籠和一根很長的配槽鋼等輔助工具,操作步驟如下:
a、如圖甲所示,將鐵籠系于槽鋼上的B點,當吊車吊鉤在槽鋼上的懸吊點移至O點時,槽鋼在水平位置平衡.b、將大象引入鐵籠,保持吊鉤懸吊點O點和鐵籠懸掛點B點的位置不變,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住槽鋼的另一端,使之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乙所示,測得OB=150px,OA=9m,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00N,根據上述數據測出了大象的重量.
(1)大象的重為3×104N.
(2)設計步驟a的目的是消除槽鋼重力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解析:(1)如圖甲,槽鋼重力作用在AB中點,槽鋼重心到O點距離l1,
槽鋼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G槽鋼×l=G鐵籠×OB…①
大象引入鐵籠后,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時,
G槽鋼×l+F×AO=(G象+G鐵籠)×OB…②
②﹣①式得:F×AO=G象×OB,200N×22500px=G象×150px,所以:G象=3×104N;
(2)從(1)不難發現設置步驟a的作用:消除槽鋼重力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20.(2015大連)如圖所示,用輕質桿將一電燈吊起,O點是支點.請畫出動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圖.
解:從支點作動力F1作用線的垂線段,線段的長度即為動力臂;電燈對杠桿的拉力是阻力,方向豎直向下,由此畫出阻力的示意圖.如圖所示:
21.(2015黑龍江)如圖所示的杠桿(自重和摩擦不計),O為支點,A處掛一重為100N的物體,為保證杠桿在水平方向平衡,在中點B處沿F2(F或F1或F2)方向施加一個最小的力為200N.
解析:如圖,為使拉力最小,動力臂要最長,拉力F的方向應該垂直杠桿向上,即豎直向上(F2),動力臂為OB最長,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
F2×OB=G×OA,所以:F=G×=100N×=200N.
22.(2015連云港)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如圖a所示,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將杠桿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調節.
(2)如圖b所示,調節平衡后,左側掛上鉤碼,在右側用彈簧測力計(圖中未畫出)拉杠桿,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為便于測量力臂,應使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3)操作過程中,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達到量程仍不能使杠桿水平平衡,你認為接下來合理的操作是左側鉤碼右移.(寫出一條即可)
(4)甲同學測出一組數據后就得出了“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結論,乙同學認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一組實驗數據太少,具有偶然性,不便找出普遍規律.
解析:(1)調節杠桿的平衡時,由圖a杠桿左高右低,應將兩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調節;
(2)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當彈簧測力計拉力方向與杠桿垂直時,拉力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就是其力臂,這樣便于從杠桿上直接讀出力臂,由圖杠桿水平平衡時拉力方向應豎直向下;
(3)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達到量程仍不能使杠桿水平平衡,可以換用更大量程的測力計;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也可以減少左側鉤碼的數量或者左側鉤碼右移.
(4)只有一次實驗得出杠桿平衡的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這種結論很具有偶然性,不合理.要進行多次實驗,總結杠桿平衡條件.
在尋找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補充習題答案時,您可能會找到一些在線資源。例如,您可以在http://www.docin.com/p-342869679.html找到相關答案。這些答案可以輔助您的學習過程,幫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
學習物理時,遇到難題是很常見的事情。利用這些補充習題的答案,可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鞏固所學知識。在學習過程中,如果遇到疑問或難題,不妨參考這些答案,但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背后的原理和解題思路。
除了在線資源,還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提高學習效率。例如,與同學討論難題,參加輔導班,或是請教老師。通過多樣化的學習方法,可以更全面地掌握知識。
學習物理需要耐心和堅持。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挑戰,但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夠取得進步。希望您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保持積極的態度,不斷探索,享受學習的樂趣。
通過實踐和思考,您可以將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的能力。物理學科不僅能夠提高您的科學素養,還能培養您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在未來的生活中,這些能力將對您大有裨益。
最后,祝您在學習物理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取得優異的成績。不斷努力,相信您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
br>地球的吸引物重2.正比G=mg 重力質量9.8N/kg 每1kg物體受到的重力是9.8N 3.不變 減小 4.蘋果和石塊受到地球的吸引力(重力)作用 被舉高
(高處)的物體具有重力勢能(能量) 5.重垂線 豎直 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6.C 7.A 8.A 9.B 10.D 11.C 12.不可行 13.略 14.(1)不正確,因為在實驗過
程中橡皮泥的質量發生了變化 (2)①正比 ②天平(含砝碼) 彈簧測力計 ③略 ④略
三、摩擦力
1.滑動摩擦 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滾動 2.小于 減小 潤滑油 3.滑動 滾動 滑動 靜 4.壓力 滾珠軸承 5.很小 氣墊船等 6.足球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 7.D 8.D 9.D 10.D 11.D 12.B 13.A 14~16略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物體 物體 物體間里的作用是相互的 2.空氣 草 3.方向 作用點 作用效果 4.物體的運動狀態 物體發生形變 5.重力 支持 地球 桌面 圖略 6.D 7.B 9.D
10.C 11.A 12.D 13.只有在兩個物體之間才能發生作用,因此一個巴掌是無法發生作用而發出響聲 14.航天員在艙內活動時必須要借助船艙對人的作用力才能進行。
打開補充習題,一頁一頁翻,反正在第1頁前面,有一個網站,在一大堆字的底下,你自己把網站原封不動地打到電腦上就可以了。
那個網站上的下載后用看圖軟件看
以上就是八年級物理補充下答案的全部內容,1.滑動摩擦 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滾動 2.小于 減小 潤滑油 3.滑動 滾動 滑動 靜 4.壓力 滾珠軸承 5.很小 氣墊船等 6.足球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 7.D 8.D 9.D 10.D 11.D 12.B 13.A 14~16略 四、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