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指示劑?高中生物實驗中常用的指示劑有以下幾種:斐林試劑:用于檢測還原性糖,混勻后在沸水浴加熱下會呈現磚紅色沉淀。雙縮脲試劑:用于檢測具有二個以上肽鍵的化合物,如蛋白質,在堿性條件下會呈現紫色。甲基綠:用于檢測細胞中的DNA分布,呈現綠色,常與吡羅紅混合使用。吡羅紅:用于檢測細胞中的RNA分布,呈現紅色,常與甲基綠混合使用。那么,生物指示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生物指示劑是一種特殊的活微生物制品,用于驗證和監控滅菌設備性能、滅菌程序及生產過程中的滅菌效果。以下是關于生物指示劑的詳細解答:
作用:
生物指示劑裝有特定抗性的活菌,能夠直觀評估滅菌處理的效果,是確保滅菌過程達到無菌保證水平的重要工具。
分類:
結構分類:主要分為片狀生物指示劑和自含式生物指示劑。片狀指示劑以薄膜形式存在,而自含式指示劑包含所有必要的培養條件。
滅菌工藝分類:包括環氧乙烷、濕熱、輻照、干熱和過氧化氫等多種類型,以適應不同滅菌方法的需求。
培養時間分類:分為通用型和快速型。通用型適用于常規監測,快速型則能在短時間內提供結果,提高效率。
性能指標:
生物指示劑的重量和質量特性,如芽孢含量和D值,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標。
生產商通過實驗獲取的物理參數也能幫助評估滅菌程序對微生物的致死性。
應用:
生物指示劑不僅用于最終產品的無菌檢查結果驗證,更重要的是進行挑戰試驗,持續監控生產過程,確保無菌產品的無菌保證。
蒸汽滅菌生物指示劑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按照國家規范,需要分別將測試包放置于鍋內的不同位置。
接著,在完成滅菌過程后,取出已放置的生物指示劑。
隨后,擠破內含的安瓿,并將其與一支來自同一批次、未經過滅菌處理的生物指示劑一同放置于56℃的培養鍋內。
最后,進行48小時的培養。通過觀察兩者在培養過程中是否產生菌落,可以判斷滅菌過程是否成功。若兩者均未生長菌落,則表明滅菌過程有效;反之,若未滅菌的生物指示劑生長菌落,而滅菌后的生物指示劑未生長,則表明滅菌過程未達預期效果,需重新進行滅菌操作。
通過上述步驟,可以確保蒸汽滅菌過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從而達到對物品徹底滅菌的目的。
生物指示劑是一種特殊的活微生物制品,其關鍵作用在于驗證和監控滅菌設備性能、滅菌程序及生產過程中的滅菌效果。這類產品裝有特定抗性的活菌,用作染菌載體,能夠直觀評估滅菌處理的效果。
生物指示劑根據其結構,主要分為片狀生物指示劑和自含式生物指示劑。片狀指示劑通常以薄膜形式存在,而自含式指示劑則包含所有必要的培養條件。按照滅菌工藝,又可分為環氧乙烷、濕熱、輻照、干熱和過氧化氫等多種類型,以適應不同滅菌方法的需求。
生物指示劑還根據培養時間分為通用型和快速型,前者適用于常規監測,后者則能在短時間內提供結果,提高了效率。生物指示劑的重量和質量特性,如芽孢含量和D值,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標。
生物指示劑生產商的貢獻在于,通過實驗獲取的物理參數,如熱分布和熱穿透數據,能夠幫助評估滅菌程序對微生物的致死性。然而,這些參數并不能直接反映SAL(無菌保證水平)是否達到國際規定的10%以下。生物指示劑正是為了確保達到SAL水平,它能綜合考慮多種影響滅菌效果的因素,提供全面的驗證。
無菌檢查是產品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但其抽樣性質可能導致對生產過程中滅菌效果的誤解。因此,對于無菌產品的無菌保證,不能僅依賴于最終產品的無菌檢查結果,而需要依賴生物指示劑進行挑戰試驗,持續監控生產過程。
1.斐林試劑(由甲液0.1g/ml
NaOH和乙液0.05g/ml
CuSO4組成,混勻后現配現用),用于檢測還原性糖,沸水浴加熱呈磚紅色沉淀。
2.雙縮脲試劑(由A液0.1g/ml
NaOH和B液0.01g/ml
CuSO4組成,使用時先加A液后加B液),用于檢測具有二個以上肽鍵的化合物,蛋白質,在堿性條件下呈紫色(絡合物)。
3.甲基綠,用于檢測細胞中的DNA的分布,呈綠色。(一般與吡羅紅混合使用,現用現配)
4.吡羅紅,用于檢測細胞中的RNA的分布,呈紅色。(一般與甲基綠混合使用,現用現配)
5.健那綠,用于檢測細胞中線粒體的分布,呈鮮綠色。
6.碘液,用于檢測淀粉,呈藍色。
7.酸性橙色重鉻酸鉀溶液,用于檢測乙醇,在酸性條件下變為灰綠色。
8.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遇二氧化碳后,由藍變綠再變黃。
9.澄清石灰水(Ca(OH)2水溶液),遇二氧化碳即產生渾濁。
10.龍膽紫,使染色體被染成深色。
11.醋酸洋紅液,功用同10,使染色體顏色変深。
12.測定亞硝酸鹽標準顯色液,對氨基苯磺酸(0.4%和0.5%)
對氨基苯磺酸(1%)
鹽酸萘乙二胺溶液(0.2%和1%)
N-1-萘基乙二胺溶液(0.1%)
鹽酸(5mol/L)
乙酸(60%),設置比色梯度,觀察玫瑰紅色的深淺。
夾碎生物指示劑的方法如下:
1、使用時,將生物指示劑放入標準檢測包的中心或待滅菌物品包的中心,置于滅菌器的難消毒的位置,按規定的滅菌溫度和時間進行滅菌處理。
2、滅菌完畢,即刻將生物指示劑取出,蓋朝上垂直握于手中,用專門工具夾碎管內安瓿,讓培養液流出浸沒菌片,置于56℃恒溫培養箱內或配套的微型培養器內培養24h觀察初步結果,48h觀察zui終結果。按規定每月至少用生物指示劑進行一次滅菌效果監測。
以上就是生物指示劑的全部內容,蒸汽滅菌生物指示劑使用方法如下:首先,按照國家規范,需要分別將測試包放置于鍋內的不同位置。接著,在完成滅菌過程后,取出已放置的生物指示劑。隨后,擠破內含的安瓿,并將其與一支來自同一批次、未經過滅菌處理的生物指示劑一同放置于56℃的培養鍋內。最后,進行48小時的培養。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