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歷史

七年級歷史基礎訓練答案,人教版歷史七年級基訓

  • 歷史
  • 2023-05-25
目錄
  • 初一歷史基礎訓練電子書
  • 人教版歷史七年級基訓
  • 七年級歷史基礎訓練電子版
  • 七年級歷史基礎訓練配套試卷
  • 七年級歷史基訓人教版答案

  • 初一歷史基礎訓練電子書

    第一單元第1課 繁榮一時的隋朝 基礎訓練1. D2. B3. D4. A5. B6. B7. D8. C9. C10. D11. 12. B13. 14. B 15.時 間人 口 墾 田糧 倉 得出結論 人口激增 墾田擴大 糧倉豐實 體現特征社會經濟繁榮導致因素禪仿隋文帝勵精圖治:改革制度,發展生產,注重吏治,提倡節儉、以身作則。 16. 問題一:(1)中心:洛陽;北端:涿郡;南端:余杭。(2)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問題二:胡曾認為:大運河的開鑿是隋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他對大運河的開鑿持否定態 度。皮日休認為:大運河的開鑿利大于弊,因為數百年后南北往來仍然依賴它。他對大運河的開鑿基本持肯定態度。問題三:同意胡曾的觀點。理由是:大運河的開鑿和隋煬帝巡游江都都役使了大量的民 力,消耗了大量的財力,極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是隋煬帝暴政的體現,也是導致隋朝在農民起義被推翻的原因。同意皮日休的觀點。理由是:隋朝開鑿的大運河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強南北的交通和鞏固 隋朝對全國的統治。大運河的開鑿,大大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 拓展與探究問題一:可從地理因素(氣候、土壤、植被、地形地勢等)、經濟發展因素(農業發展、 商業貿易、交通成本等)等去考慮。 第2課 貞觀之治 基礎訓練1. B2. D3. C4. A5. C6. C7. A8. C9. D10. B11. B12. A 13. 劃線為錯誤,括號為正確:隋文帝(隋煬帝);李世民(李淵);開元盛世(貞觀之 治);姚崇(魏征);魏征(杜如晦)14. 問題一:唐太宗認識到君民關系如同舟水,要維持自己的統治就必須讓老百姓能生存 下去。因為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訓。問題二:材料二反映唐太宗重視民生的思想。材料三說明唐太宗把魏征作為鏡子,通過魏 征來了解自己的得失,反映了唐太宗廣開言路的開明思想。問題三:反映唐太宗善于以史為鑒,善于用人,虛心納諫,勇于改過的治國風范。根本目 的在于鞏固統治。 2拓展與探究文物專家是根據銅鏡背面的鑄字判定銅鏡是假文物的,因為貞觀時期是627—649年,不會 存在“貞觀29年”之說。 第3課 開元盛世 基礎訓練1. D2. D3. A4. B5. A6. D 7. B8. A9. A10. D 11. D12. C13. B14. C15. B 16. 問題一:唐玄宗前期。 問題二:稻米、粟米。問題三:提示:經濟發展繁榮、人口增加、城市交通發達。 17. 問題一:唐朝的都城長安。問題二:長安城宏偉富麗, 布局整齊(街道整齊,樹木成行),城內分為坊和市,坊是居民 2區,市為商業區;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問題三:唐朝的陶瓷藝術品“唐三彩”。女俑高髻廣袖,亭亭立玉,悠然嫻雅,十分豐滿。唐馬的造型特點,它是以靜為主,但是靜中帶動。駱駝高大的形態和堅毅負重的神情,似 乎還慎枝帶著絲綢古道的萬里風塵。(言之有理則可)唐三彩造型美觀,釉色絢麗,是世界工藝的珍品。 拓展與探究問題一:唐朝開元年間,國家強盛、百姓富足,但是卻被楊貴妃一人禍害衰敗了。問題二:唐朝由盛轉衰固然與唐玄宗寵愛楊貴妃、不理朝政有一定的關系,但是唐玄宗寵 愛楊貴妃并不是唐朝由盛轉衰的唯一原因賀孝纖。趙翼把唐朝由盛轉衰的責任全部強加在楊貴妃一人身上,過大地夸大了楊貴妃的個人作用,是片面的觀點。(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第4課 科舉制的創立 基礎訓練1. B2. B3. D4. C5. D6. A7. C8. B9. C10. D11. B12. C13. D 14. 問題一:①隋文帝開始分科考試,選拔官員。 ②隋煬帝正式設置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 問題二:①“長策”是指實行科舉制度,選拔人才。②改善了用人制度,擴大了官吏來源;促進了教育事業和文學藝術的發展;官吏的選拔權 力集中到中央,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15.問題一:①“下第”指的是沒有通過考試。②“登科”指的是通過科舉考試。問題二:①不相同。②前者是沒有通過考試的落魄、沮喪;后者是通過考試后的歡欣、得 意。問題三:科舉考試局限在封建正統思想范圍之內,限制了人們的思想,不利于國家和社會 的長久進步。科舉考試的目的太過功利,引得世人片面追求功利而疏于執政為民。科舉考試也催生了考試舞弊現象,比如抄襲、買賣試題等。 3拓展與探究探究問題提示:選拔人才的方式。目的、內容、方式、影響等都與西方不同。 第5課 和同為一家 基礎訓練1. A2. B3. C4. A5. A6. C7. D8. C9. B10. B11. B12. B 13. 問題一:唐太宗,天可汗。 問題二:“過去的統治者只重視中原漢族,輕視邊疆的少數民族。我與他們不同,我對各 民族一視同仁。”問題三:表現了唐太宗較為開明的、和睦友好的、平等的民族政策。14.圖中少數民族政權代號政權名稱 是什么民族的祖先 唐朝對其首領的封號A回紇維吾爾族\ B吐蕃藏族懷仁可汗 C南詔彝族、白族云南王 D粟末靺鞨滿族渤海郡王拓展與探究①民族遷徒;②聯合斗爭;③友好交往;④少數民族統治者的改革;⑤“和親”、“冊 封”促進民族融合;⑥兼并戰爭。 第6課 對外友好往來 基礎訓練1. A2. B3. D4. A 5. C6. C7. B8. B9. C10. A11. D12. B13. C 314. 問題一:唐朝時,反映了外國使節和周邊少數民族攜貢品來唐的生動情景。原因:① 唐朝時期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發達;②唐朝采取開明的政策;③交通發達、便利。 問題二:唐玄宗時期。貢獻:鑒真應日本僧人邀請,東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 本十年,辛勤不懈地傳播唐朝的文化。他精心設計的唐招提寺,佛殿式樣優美,至今猶存,被日本視為藝術明珠。問題三:文化鑒真東渡促進了中日文化交流,也促進了兩國的友好往來,我們應該學習這 種精神,肯定這種行為,中日兩國有長期友好交往的歷史,也有令人痛心的沖突,只有加強友好往來,求同存異,才能保證中日和平。 15. 問題一:日本、新羅、天竺。 問題二:玄奘;《大唐西域記》;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 的重要典籍。問題三:兩人都是僧人,都生活在唐代,都對唐與鄰邦的友誼和文化交流作出貢獻,都為 完成自己的使命出生入死、歷盡艱辛,都有一種頑強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拓展與探究提示:從趙州橋的工藝、特點、造型、藝術價值等方面思考。 第7課 輝煌的隋朝文化(一) 基礎訓練1. A2. A3. B4. B5. A6. B7. D8. B9. C10. D11. A12. C13. D14. D15. D16. 問題一:材料一:李白;材料二:杜甫;材料三:白居易。風格:李白:豪邁奔放, 清新飄逸。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杜甫,氣魄雄渾,沉郁悲愴,被稱為“詩史”。 白居易:直白如話,通俗易懂。問題二:由于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和親身經歷的不同而決定的。問題三:內容:豐富;風格:多樣;詩人數量:層出不窮,先后出現兩千多名詩人;詩歌 數量:近五萬首。17.類別 人物代表成就 特點評價建筑李春(隋)趙州橋設計科學造型美觀現存世界最古老的石拱橋,比歐洲早七百年。\長安大明宮含元殿 最大城市,氣勢宏偉。醫學 孫思邈 《千金方》孫思邈被稱為“藥王”印刷 雕版刷《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拓展與探究提示:從趙州橋的工藝、特點、造型、藝術價值等方面思考。 第8課 輝煌燦爛的隋唐文化 基礎訓練1. A2. C3. C4. C5. C6. A7. C8. D9. C10. D11. C12. A13. B 14. 填表藝術類別 代表 主要特色 書法 顏真卿雄渾敦厚柳公權方折峻麗,骨力勁健。繪畫閻立本 筆力剛健,線條像盤屈的鐵絲,人物神形兼備。吳道子 注重線條變化,立體感強,風格奔放,開后世寫意畫的先河。15. 問題一:《天王送子圖》;吳道子;畫圣。問題二:衣帶飄飄若飛,吳帶當風。注重線條變化,立體感強,風格奔放。 16. 問題一:舞蹈藝術。問題二:說明唐朝的舞蹈吸收了周邊少數民族的傳統樂舞。4拓展與探究從以下幾方面論述:控制游客數量;控制空氣濕度;防止任何器具觸摸;加強對莫高窟的 管理;加大宣傳,普及人們對文物保護的觀點等。 第9課 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 基礎訓練1. A 2. D 3. B 4. C 5. B 6. C 7. B 8. A 9. A 10. D11. D 12. B 13. A 14. D 15. C 16. 問題一:契丹族。問題二:澶淵之盟;澶淵之盟一方面結束了遼宋之間幾十年的戰爭,雙方和平相處并開展 頻繁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于百姓的生產、生活,也有利于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統一,另一方面對宋朝來說是屈辱條約。 問題三:政權 建立者都城北宋 趙匡胤東京 西夏 元昊興慶 南宋 趙構臨安17. 問題一:“靖康恥“指的是發生在北宋皇帝宋欽宗靖康年間(公元1126~1127年)的 中國歷史上一次著名的事件。靖康年間金兵南下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在城內搜刮數日, 擄徽宗、欽宗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貴卿等數千人后北撤,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 北宋因此滅亡。問題二:1. 北宋末年的統治者昏庸無能,重用奸臣。2. 為了避免藩鎮割據情形的重演,北 宋統治者對武官極度不信任,怕他們擁兵自立,所以朝廷中求和派經常占優勢,這樣也助長了金軍的氣焰。(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拓展與探究可從經濟交流、貿易往來促進民族關系方面思考。 第10課 經濟重心的南移 基礎訓練1. D 2. A 3. A 4. B 5. B 6. B 7. A 8. C 9. D 10. C11. C 12. C 13. C 14. C 15. 問題一:澶淵之盟;淮水至大散關一線。 問題二:蘇州、湖州;哥窯 市舶司。 16. 問題一:曲轅犁;筒車。 問題二:占城稻;南宋。問題三:原因除了統治者的重視外,還有政治方面(南方戰亂較少)、經濟方面(生產力 的發展,如曲轅犁、筒車等)17. 問題一: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問題二: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中國商船近至朝鮮、日 本,遠達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茶葉、絲綢、瓷器等。問題三:交子;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區;優點:紙幣輕便,便于攜帶,利于商品交換和貨幣流通;攜帶紙幣更加安全;紙的原料更易得。(言之有理即可。) 拓展與探究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東京市北宋的都城,未經戰爭破壞;不再限制商業活動的時間和區 域。(言之有理即可。)第11課 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 基礎訓練1. C 2. D 3. C 4. D 5. C 6. B 7. B 8. C 9. D 10. B11. D 12. B 13. 問題一:宋朝與北方少數民族之間開展的邊境貿易。 5問題二:宋朝與北方少數民族之間時有戰爭和沖突,馬多用于軍事需要,因而導致市場缺 馬。問題三:影響因素:如自然環境(自然條件),如南方多雨,所建瓦房一般屋頂坡度大; 社會政治因素:如宋朝時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婦女纏足的陋習也逐漸傳開;經濟發展因 素:如大力發展畜牧業,使今天人們肉食豐富等等。(其它言之成理,均可以。) 14. 問題一: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問題二:①城市的繁榮;②商業的發展;③市民階層的不斷壯大。 問題三: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拓展與探究 思考一:圖中的建筑是商肆。有人將字畫掛在墻上出售,旁邊有人在出售工藝品之類的商品。 思考二:轎子、駱駝、牛馬車、人力車等。 第12課 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 基礎訓練1. B 2. D 3. B 4. C 5. D 6. D 7. D 8. B 9. B 10. B11. A 12. B 13. C 14. C 15. C16. 問題一:鐵木真;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組織軍隊經過多年征戰,打敗周圍部落,統一 蒙古。 問題二:《馬克·波羅行記》 17. 問題一:①天津②江蘇太倉問題二:大大方便了南糧北調(或答有利于南北經濟文化交流、促進商業繁榮)。(言之 成理則可) 拓展與探究可從元朝交通發達、國家空前統一、商業政策相對寬松等方面思考。 第13課 燦爛的宋元文化(一) 基礎訓練1. B 2. A 3. A 4. B 5. C 6. C 7. B 8. C 9. B 10. D11. A 12. C 13. A 14. D 15. 問題一:北宋;畢升;活字印刷術;價值和歷史意義:促進了書籍和知識的傳播和普及,促進人類文明的交流與發展 。 問題二:宋朝;羅盤針;在人類航海事業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問題三:元代;火炮;火藥。問題四:還有造紙術;推動人類文明的進程,促進了世界文明的發展。 16. 問題一:戰國;司南問題二:指南針為人類識別方向奠定了基礎,廣泛應用于航海。 問題三:阿拉伯人;為歐洲航海家開辟新航路提供了條件。 拓展與探究這種說法不對。中國的慘敗是多方面的原因,根本原因在于中國的落后。魯迅的論述有合理的地方,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西方對科技成就的合理利用迅速轉化 為生產力。而中國在這方面就落后于西方,這也是受制于人的原因之一。 第14課 燦爛的宋元文化(二) 基礎訓練1. C 2. C 3. B 4. D 5. A 6. A 7. D 8. B 9. D 10. C11. C 12. B 13. C 14. C 15. C 16. A:c B:e C:h D:b E:d F:g G:a H:f 17. 問題一: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之戰;詞。 問題二:元代; 趙孟?#92;;“神品”。問題三:張擇端;風俗畫出現并日益增多。

    人教版歷史七年級基訓

    答案網李咐租哪兆址簡橘http://www.htph.com.cn/down/html/36.html

    七年級歷史基礎訓練電子版

    第一單元

    第1課 繁榮一時的隋朝

    基礎訓練

    1. D 2. B 3. D 4. A 5. B 6. B 7. D 8. C

    9. C 10. D11. A12. B13. B14. B

    15.

    時間 人口墾田 糧倉

    得出結論 人口激增 墾田擴大糧倉豐實

    體現特征 社會經濟繁榮

    導致因素 隋文帝勵精圖治:改革制度,發展生產,注重吏治,提倡節儉、以身作則。

    16. 問題一:(1)中心:洛陽;北端:涿郡;南端:余杭。(2)永濟渠、通濟渠、邗

    溝、江南河。

    問題二:胡曾認為:大運河的開鑿是隋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他對大運河的開鑿持否定態

    度。皮日休認為:大運河的開鑿利大于弊,因為數百年后南北往來仍然依賴它。他對大運河的

    開鑿基本持肯定態度。

    問題三:同意胡曾的觀點。理由是:大運河的開鑿和隋煬帝巡游江都都役使了大量的民

    力,消耗了大量的財亮隱做力,極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是隋煬帝暴政的體現,也是導致隋朝在農

    民起義被推翻的原因。

    同攜液意皮日休的觀點。理由是:隋朝開鑿的大運河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強南北的交通和鞏固

    隋朝對全國的統治。大運河的開鑿,大大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

    拓展與探究

    問題一:可從地理因素(氣候、土壤、植被、地形地勢等)、經濟發展因素(農業發展、

    商業貿易、交通成本等)等去考慮。

    第2課 貞觀之治

    基礎訓練

    1. B 2. D 3. C 4. A 5. C 6. C 7. A 8. C

    9. D 10. B11. B12. A

    13. 劃線為錯誤,括號為正確:隋文帝(隋煬帝);李世民(李淵);開元盛世(貞觀之

    治);姚崇(魏征);魏征(杜如晦)

    14. 問題一:唐太宗認識到君民關系如同舟水,要維持自己的敬衡統治就必須讓老百姓能生存

    下去。因為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訓。

    問題二:材料二反映唐太宗重視民生的思想。材料三說明唐太宗把魏征作為鏡子,通過魏

    征來了解自己的得失,反映了唐太宗廣開言路的開明思想。

    問題三:反映唐太宗善于以史為鑒,善于用人,虛心納諫,勇于改過的治國風范。根本目

    的在于鞏固統治。

    拓展與探究

    文物專家是根據銅鏡背面的鑄字判定銅鏡是假文物的,因為貞觀時期是627—649年,不會

    存在“貞觀29年”之說。

    第3課開元盛世

    基礎訓練

    1. D 2. D 3. A 4. B 5. A 6. D 7. B 8. A

    9. A 10. D11. D12. C13. B14. C15. B

    16. 問題一:唐玄宗前期。

    問題二:稻米、粟米。

    問題三:提示:經濟發展繁榮、人口增加、城市交通發達。

    17. 問題一:唐朝的都城長安。

    問題二:長安城宏偉富麗, 布局整齊(街道整齊,樹木成行),城內分為坊和市,坊是

    居民區,市為商業區;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問題三:唐朝的陶瓷藝術品“唐三彩”。女俑高髻廣袖,亭亭立玉,悠然嫻雅,十分豐

    滿。唐馬的造型特點,它是以靜為主,但是靜中帶動。駱駝高大的形態和堅毅負重的神情,似

    乎還帶著絲綢古道的萬里風塵。(言之有理則可)唐三彩造型美觀,釉色絢麗,是世界工藝的

    珍品。

    拓展與探究

    問題一:唐朝開元年間,國家強盛、百姓富足,但是卻被楊貴妃一人禍害衰敗了。

    問題二:唐朝由盛轉衰固然與唐玄宗寵愛楊貴妃、不理朝政有一定的關系,但是唐玄宗寵

    愛楊貴妃并不是唐朝由盛轉衰的唯一原因。趙翼把唐朝由盛轉衰的責任全部強加在楊貴妃一人

    身上,過大地夸大了楊貴妃的個人作用,是片面的觀點。(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第4課科舉制的創立

    基礎訓練

    1. B 2. B 3. D 4. C 5. D 6. A 7. C 8. B

    9. C 10. D11. B12. C 13. D

    14. 問題一:①隋文帝開始分科考試,選拔官員。

    ②隋煬帝正式設置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

    問題二:①“長策”是指實行科舉制度,選拔人才。

    ②改善了用人制度,擴大了官吏來源;促進了教育事業和文學藝術的發展;官吏的選拔權

    力集中到中央,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

    15.

    問題一:①“下第”指的是沒有通過考試。②“登科”指的是通過科舉考試。

    問題二:①不相同。②前者是沒有通過考試的落魄、沮喪;后者是通過考試后的歡欣、得

    意。

    問題三:科舉考試局限在封建正統思想范圍之內,限制了人們的思想,不利于國家和社會

    的長久進步。科舉考試的目的太過功利,引得世人片面追求功利而疏于執政為民。科舉考試也

    催生了考試舞弊現象,比如抄襲、買賣試題等。

    拓展與探究

    探究問題提示:選拔人才的方式。目的、內容、方式、影響等都與西方不同。

    第5課和同為一家

    基礎訓練

    1. A 2. B 3. C 4. A 5. A 6. C 7. D 8. C

    9. B 10. B11. B12. B

    13. 問題一:唐太宗,天可汗。

    問題二:“過去的統治者只重視中原漢族,輕視邊疆的少數民族。我與他們不同,我對各

    民族一視同仁。”

    問題三:表現了唐太宗較為開明的、和睦友好的、平等的民族政策。

    14.

    圖中少數民族政權代號 政權名稱是什么民族的祖先唐朝對其首領的封號

    A 回紇 維吾爾族\

    B 吐蕃 藏族懷仁可汗

    C 南詔 彝族、白族云南王

    D 粟末靺鞨 滿族渤海郡王

    拓展與探究

    ①民族遷徒;②聯合斗爭;③友好交往;④少數民族統治者的改革;⑤“和親”、“冊

    封”促進民族融合;⑥兼并戰爭。

    第6課對外友好往來

    基礎訓練

    1. A 2. B 3. D 4. A5. C6. C7. B 8. B

    9. C 10. A11. D12. B13. C

    14. 問題一:唐朝時,反映了外國使節和周邊少數民族攜貢品來唐的生動情景。原因:①

    唐朝時期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發達;②唐朝采取開明的政策;③交通發達、便利。

    問題二:唐玄宗時期。貢獻:鑒真應日本僧人邀請,東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

    本十年,辛勤不懈地傳播唐朝的文化。他精心設計的唐招提寺,佛殿式樣優美,至今猶存,被

    日本視為藝術明珠。

    問題三:文化鑒真東渡促進了中日文化交流,也促進了兩國的友好往來,我們應該學習這

    種精神,肯定這種行為,中日兩國有長期友好交往的歷史,也有令人痛心的沖突,只有加強友

    好往來,求同存異,才能保證中日和平。

    15. 問題一:日本、新羅、天竺。

    問題二:玄奘;《大唐西域記》;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

    的重要典籍。

    問題三:兩人都是僧人,都生活在唐代,都對唐與鄰邦的友誼和文化交流作出貢獻,都為

    完成自己的使命出生入死、歷盡艱辛,都有一種頑強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拓展與探究

    提示:從趙州橋的工藝、特點、造型、藝術價值等方面思考。

    第7課? 輝煌的隋朝文化(一)

    基礎訓練

    1. A 2. A 3. B 4. B 5. A 6. B 7. D 8. B

    9. C 10. D11. A12. C13. D14. D15. D

    16. 問題一:材料一:李白;材料二:杜甫;材料三:白居易。風格:李白:豪邁奔放,

    清新飄逸。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杜甫,氣魄雄渾,沉郁悲愴,被稱為“詩史”。

    白居易:直白如話,通俗易懂。

    問題二:由于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和親身經歷的不同而決定的。

    問題三:內容:豐富;風格:多樣;詩人數量:層出不窮,先后出現兩千多名詩人;詩歌

    數量:近五萬首。

    17.

    類別人物代表成就 特點評價

    現存世界最古老的石拱橋,比歐

    李春(隋)趙州橋 設計科學造型美觀

    建筑 洲早七百年。

    \ 長安大明宮含元殿 最大城市,氣勢宏偉。

    醫學孫思邈 《千金方》孫思邈被稱為“藥王”

    印刷 雕版刷《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拓展與探究

    提示:從趙州橋的工藝、特點、造型、藝術價值等方面思考。

    第8課輝煌燦爛的隋唐文化

    基礎訓練

    1. A 2. C 3. C 4. C 5. C 6. A 7. C 8. D

    9. C 10. D11. C12. A13. B

    14. 填表

    藝術類別代表 主要特色

    顏真卿 雄渾敦厚

    書法

    柳公權 方折峻麗,骨力勁健。

    閻立本筆力剛健,線條像盤屈的鐵絲,人物神形兼備。

    繪畫

    吳道子 注重線條變化,立體感強,風格奔放,開后世寫意畫的先河。

    15. 問題一:《天王送子圖》;吳道子;畫圣。

    問題二:衣帶飄飄若飛,吳帶當風。注重線條變化,立體感強,風格奔放。

    16. 問題一:舞蹈藝術。

    問題二:說明唐朝的舞蹈吸收了周邊少數民族的傳統樂舞。

    拓展與探究

    從以下幾方面論述:控制游客數量;控制空氣濕度;防止任何器具觸摸;加強對莫高窟的

    管理;加大宣傳,普及人們對文物保護的觀點等。

    七年級歷史基礎訓練配套試卷

    DCCDA

    三國演義 羅貫中 元末明初 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

    水滸傳 施耐宴陵檔庵 元末明初 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的長篇

    西游記 吳承恩 明朝 浪漫主義的長篇神話

    紅樓夢 曹雪芹、高鶚 清朝 是我國古典的高峰,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藝術性,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董其昌 明朝 “顏骨趙姿”之美

    墨葡萄圖 徐渭 明朝

    蘭竹圖 趙燮 清朝

    7、(1)清朝中后期,北京成為戲班薈萃之地,各種地方戲曲都在這里上演

    (2)以徽劇、漢調為基礎,融合吸收了其他劇中的曲調和表演方法

    8、(1)都具有反封建的內容(2)西游記歌頌了人民藐視封建統治、勇敢反抗的精神;杜丹亭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禮晌亂教等

    AD

    11、(1)紅樓夢在社會上受到廣泛歡迎

    (2)前有

    (3)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藝術性,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明朝對書法的重視,及書汪早法的普及

    (5)明朝:徐渭、董其昌

    清朝:“揚州八怪”

    這可真是一字一字打上去的.

    再問: 就是有點遲,謝謝你一個字一個字打上去,嘻嘻,其實我當時寫好了,不是想抄哦~

    七年級歷史基訓人教版答案

    【答案】: 【基礎夯實】

    1.B

    2.D

    3.A

    4.A

    5.D

    6.C

    7.C

    8.(1)儒、佛、道。

    (2)宋代。

    9.饑謹佛教:如來佛、孫悟空、菩薩;道教:玉皇大帝、八仙、太上老君

    10.(1)司馬光。北宋。

    (2)編年體通史。書中總結出許多歷史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

    【能力提升】

    11.D

    12.(1)隨著佛教的中國化,佛教已融人中國傳統文化之中,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①佛教的一些教義為廣大忍受現實苦難者提供了精神慰敏肢衡藉;

    ②佛教的傳播有利于社會穩定,所以歷橋做代統治者多加以扶持;

    ③佛教的中國化有利于佛教在中國廣泛傳播。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a级毛片无码a∨蜜芽试看 |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亚洲v国产v天堂a无码久久| 国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无码中文人妻视频2019|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久久久久琪琪去精品色无码|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看大片| 无码毛片AAA在线| 亚洲AV人无码激艳猛片| 国产强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无码熟熟妇丰满人妻啪啪软件 |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桃色AV无码|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线|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网站 | 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 在线观看无码AV网址|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专口|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出轨| 曰韩无码二三区中文字幕| 无码天堂va亚洲va在线va|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免费| 亚洲?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