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數學

人教版初中數學知識點總結,七年級數學知識點匯總人教版

  • 數學
  • 2023-06-03
目錄
  • 七年級數學知識點匯總人教版
  •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整理
  • 人教版初中數學考點
  • 初數學知識點大總結人教版
  • 初中三年數學知識點總結筆記

  • 七年級數學知識點匯總人教版

    七年級數學(上)知識點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主要包含了有理數、整式的加減、一元一次方程、圖形的認識初步四個章節的內容.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一、有理數

    有理數:①整數→正整數/0/負整數 ②分數→正分數/負分數

    數軸:①畫一條水平直線,在直線上取一點表示0(原點),選取某一長度作為單位長度,規定直線上向右的方向為正方向,就得到數軸。租扮行②任何一個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③如果兩個數只有符號不同,那么我們稱其中一個數為另外一個數的相反數,也稱這兩個數互為相反數。在數軸上,表示互為相反數的兩個點,位于原點的兩側,并且與原點距離相等。④數軸上兩個點表示的數,右邊的總比左邊的大。正數大于0,負數小于0,正數大于負數。

    絕對值:①在數軸上,一個數所對應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該數的絕對值。②正數的絕對值是他的本身、負數的絕對值是他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兩個負數比較大小,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數的運算: 加法:①同號相加,取相同的符號,把缺州絕對值相加。②異號相加,絕對值相等時和為0;絕對值不等時,取絕對值較大的數的符號,并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③一個數與0相加不變。

    減法:減去一個數,等于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

    乘法:①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絕對值相乘。②任何數與0相乘得0。③乘積為1的兩個有理數互為倒數。

    除法:①除以一個數等于乘以一個數的倒數。②0不能作除數。

    乘方:求N個相同因數A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冪,A叫底數,N叫次數。

    混合順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減,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的。

    2、實數

    無理數:無限不循環小數叫無理數

    平方根:①如果一個正數X的平方等于A,那么這個正數X就叫做A的算術平方根。②如果一個數X的平方等于A,那么這個數X就叫做A的平方根。③一個正數有2個平方根/0的平方根為0/負數沒有平方根。④求一個數A的平方根運算,叫做開平方,其中A叫做被開方數。

    立方根:①如果一個數X的立方等于A,那么這個數X就叫做A的立方根。②正數的立方根是正數、0的立方根是0、負數的立方根是負數。③求一個數A的立方根的運算叫開立方,其中A叫做被開方數。

    實數:①實數分有理數和無理數。②在實數范圍內,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和有理數范圍內的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完全一樣。③每一個實數都可以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

    3、代數式

    代數式:單獨一個數或者一個字母也是代數式。

    合并同類項:①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弊嘩同的項,叫做同類項。②把同類項合并成一項就叫做合并同類項。③在合并同類項時,我們把同類項的系數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數不變。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整式與分式

    整式:①數與字母的乘積的代數式叫單項式,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多項式,單項式和多項式統稱整式。②一個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和叫做這個單項式的次數。③一個多項式中,次數最高的項的次數叫做這個多項式的次數。

    整式運算:加減運算時,如果遇到括號先去括號,再合并同類項。

    冪的運算:AM+AN=A(M+N) (AM)N=AMN (A/B)N=AN/BN 除法一樣。

    整式的乘法:①單項式與單項式相乘,把他們的系數,相同字母的冪分別相乘,其余字母連同他的指數不變,作為積的因式。②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就是根據分配律用單項式去乘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③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先用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乘另外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公式兩條: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整式的除法:①單項式相除,把系數,同底數冪分別相除后,作為商的因式;對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則連同他的指數一起作為商的一個因式。②多項式除以單項式,先把這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分別除以單項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分解因式:把一個多項式化成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這種變化叫做把這個多項式分解因式。

    方法:提公因式法、運用公式法、分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分式:①整式A除以整式B,如果除式B中含有分母,那么這個就是分式,對于任何一個分式,分母不為0。②分式的分子與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變。 分式的運算: 乘法:把分子相乘的積作為積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積作為積的分母。

    除法:除以一個分式等于乘以這個分式的倒數。

    加減法:①同分母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②異分母的分式先通分,化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減。 分式方程:①分母中含有未知數的方程叫分式方程。②使方程的分母為0的解稱為原方程的增根。 B、方程與不等式 1、方程與方程組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一元一次方程:

    ①在一個方程中,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并且未知數的指數是1,這樣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②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或乘以或除以(不為0)一個代數式,所得結果仍是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去分母,移項,合并同類項,未知數系數化為1。

    二元一次方程:含有兩個未知數,并且所含未知數的項的次數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組:兩個二元一次方程組成的方程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

    適合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組未知數的值,叫做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的一個解。 二元一次方程組中各個方程的公共解,叫做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方法:代入消元法/加減消元法。

    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個未知數,并且未知數的項的最高系數為2的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函數的關系 大家已經學過二次函數(即拋物線)了,對他也有很深的了解,好像解法,在圖象中表示等等,其實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用二次函數來表示,其實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數的一個特殊情況,就是當Y的0的時候就構成了一元二次方程了。那如果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表示出來,一元二次方程就是二次函數中,圖象與X軸的交點。也就是該方程的解了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大家知道,二次函數有頂點式(-b/2a,4ac-b2/4a),這大家要記住,很重要,因為在上面已經說過了,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數的一部分,所以他也有自己的一個解法,利用他可以求出所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1)配方法 利用配方,使方程變為完全平方公式,在用直接開平方法去求出解 (2)分解因式法 提取公因式,套用公式法,和十字相乘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時候也一樣,利用這點,把方程化為幾個乘積的形式去解 (3)公式法 這方法也可以是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萬能方法了,方程的根X1={-b+√[b2-4ac)]}/2a,X2={-b-√[b2-4ac)]}/2a

    3)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驟: (1)配方法的步驟: 先把常數項移到方程的右邊,再把二次項的系數化為1,再同時加上1次項的系數的一半的平方,最后配成完全平方公式 (2)分解因式法的步驟: 把方程右邊化為0,然后看看是否能用提取公因式,公式法(這里指的是分解因式中的公式法)或十字相乘,如果可以,就可以化為乘積的形式 (3)公式法 就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系數分別代入,這里二次項的系數為a,一次項的系數為b,常數項的系數為c 4)韋達定理 利用韋達定理去了解,韋達定理就是在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根之和=-b/a,二根之積=c/a 也可以表示為x1+x2=-b/a,x1x2=c/a。利用韋達定理,可以求出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各系數,在題目中很常用 5)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況 利用根的判別式去了解,根的判別式可在書面上可以寫為“△”,讀作“diao ta”,而△=b2-4ac,這里可以分為3種情況: I當△>0時,一元二次方程有2個不相等的實數根; II當△=0時,一元二次方程有2個相同的實數根; III當△<0時,一元二次方程沒有實數根(在這里,學到高中就會知道,這里有2個虛數根)

    2、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不等式:①用符號〉,=,〈號連接的式子叫不等式。②不等式的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整式,不等號的方向不變。③不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者除以一個正數,不等號方向不變。④不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方向相反。

    不等式的解集:①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②一個含有未知數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組成這個不等式的解集。③求不等式解集的過程叫做解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左右兩邊都是整式,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且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1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①關于同一個未知數的幾個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組。②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中各個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這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③求不等式組解集的過程,叫做解不等式組。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符號方向: 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中,不像等式那樣,等號是不變的,他是隨著你加或乘的運算改變。 在不等式中,如果加上同一個數(或加上一個正數),不等式符號不改向;例如:A>B,A+C>B+C 在不等式中,如果減去同一個數(或加上一個負數),不等式符號不改向;例如:A>B,A-C>B-C 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不改向;例如:A>B,A*C>B*C(C>0) 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改向;例如:A>B,A*C

    八年級數學知識點整理

    常見的初中數學公式

    1 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

    2 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和已知直線垂直

    6 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連接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8 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0 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1 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1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14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15 定理 三角形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

    16 推論 三角形兩邊的差小于第三邊

    17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論1 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

    19 推論2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20 推論3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于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相等

    22邊角邊公理(SAS) 有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3 角邊角公理( ASA)有兩角和它們的夾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4 推論(AAS) 有兩角和其中一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5 邊邊邊公理(SSS) 有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6 斜邊、直角邊公理(HL) 有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線上的點到這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

    28 定理2 到一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同的點,在這個角的平分線上

    29 角的平分線是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 (即等邊對等角)

    31 推論1 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平分線平分底邊并且垂直于底邊

    32 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和底邊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論3 等邊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個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個三角形有兩個角相等,那么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等角對等邊)

    35 推論1 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36 推論 2 有一個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于30°那么它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上的一半

    39 定理 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和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40 逆定理 和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41 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可看作和線段兩端點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

    42 定理1 關于某條直線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那么對稱軸是對應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

    44定理3 兩個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如果它們的對應線段或延長線相交,那么交點在對稱軸上

    45逆定理 如果兩個圖形的對應點連線被同一條直線垂直平分,那么這兩個圖形關于這條直線對稱

    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a、b的平方和、等于斜邊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邊長a、b、c有關系a^2+b^2=c^2 ,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 四邊形的內角和等于360°

    49四邊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邊形內角和定理 n邊形的內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論 任意多邊的外角和等跡塵于360°

    52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1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

    53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2 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

    54推論 夾在兩條平行線間的平行線段相等

    55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3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56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1 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57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2 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手攔

    58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3 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59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4 一組對畢州胡邊平行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60矩形性質定理1 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質定理2 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質定理1 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65菱形性質定理2 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66菱形面積=對角線乘積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邊都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 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質定理1 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四條邊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質定理2正方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71定理1 關于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 關于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對稱點連線都經過對稱中心,并且被對稱中心平分

    73逆定理 如果兩個圖形的對應點連線都經過某一點,并且被這一

    點平分,那么這兩個圖形關于這一點對稱

    74等腰梯形性質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兩個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對角線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 如果一組平行線在一條直線上截得的線段

    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線上截得的線段也相等

    79 推論1 經過梯形一腰的中點與底平行的直線,必平分另一腰

    80 推論2 經過三角形一邊的中點與另一邊平行的直線,必平分第

    三邊

    81 三角形中位線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于第三邊,并且等于它

    的一半

    82 梯形中位線定理 梯形的中位線平行于兩底,并且等于兩底和的

    一半 L=(a+b)÷2 S=L×h

    83 (1)比例的基本性質 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

    84 (2)合比性質 如果a/b=c/d,那么(a±b)/b=(c±d)/d

    85 (3)等比性質 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

    86 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 三條平行線截兩條直線,所得的對應

    線段成比例

    87 推論 平行于三角形一邊的直線截其他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所得的對應線段成比例

    88 定理 如果一條直線截三角形的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所得的對應線段成比例,那么這條直線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邊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邊,并且和其他兩邊相交的直線,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邊與原三角形三邊對應成比例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邊的直線和其他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相交,所構成的三角形與原三角形相似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兩角對應相等,兩三角形相似(ASA)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邊上的高分成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93 判定定理2 兩邊對應成比例且夾角相等,兩三角形相似(SAS)

    94 判定定理3 三邊對應成比例,兩三角形相似(SSS)

    95 定理 如果一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和一條直角邊與另一個直角三

    角形的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成比例,那么這兩個直角三角形相似

    96 性質定理1 相似三角形對應高的比,對應中線的比與對應角平

    分線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97 性質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長的比等于相似比

    98 性質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積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99 任意銳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銳角的余弦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100任意銳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銳角的余切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101圓是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

    102圓的內部可以看作是圓心的距離小于半徑的點的集合

    103圓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圓心的距離大于半徑的點的集合

    104同圓或等圓的半徑相等

    105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軌跡,是以定點為圓心,定長為半

    徑的圓

    106和已知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著條線段的垂直

    平分線

    107到已知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這個角的平分線

    108到兩條平行線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和這兩條平行線平行且距

    離相等的一條直線

    109定理 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確定一個圓.

    110垂徑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徑平分這條弦并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

    111推論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徑)的直徑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線經過圓心,并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

    ③平分弦所對的一條弧的直徑,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對的另一條弧

    112推論2 圓的兩條平行弦所夾的弧相等

    113圓是以圓心為對稱中心的中心對稱圖形

    114定理 在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所對的弧相等,所對的弦

    相等,所對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15推論 在同圓或等圓中,如果兩個圓心角、兩條弧、兩條弦或兩

    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組量相等那么它們所對應的其余各組量都相等

    116定理 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等于它所對的圓心角的一半

    117推論1 同弧或等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周角所對的弧也相等

    118推論2 半圓(或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90°的圓周角所

    對的弦是直徑

    119推論3 如果三角形一邊上的中線等于這邊的一半,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0定理 圓的內接四邊形的對角互補,并且任何一個外角都等于它

    的內對角

    121①直線L和⊙O相交 d<r

    ②直線L和⊙O相切 d=r

    ③直線L和⊙O相離 d>r

    122切線的判定定理 經過半徑的外端并且垂直于這條半徑的直線是圓的切線

    123切線的性質定理 圓的切線垂直于經過切點的半徑

    124推論1 經過圓心且垂直于切線的直線必經過切點

    125推論2 經過切點且垂直于切線的直線必經過圓心

    126切線長定理 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切線,它們的切線長相等,

    圓心和這一點的連線平分兩條切線的夾角

    127圓的外切四邊形的兩組對邊的和相等

    128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夾的弧對的圓周角

    129推論 如果兩個弦切角所夾的弧相等,那么這兩個弦切角也相等

    130相交弦定理 圓內的兩條相交弦,被交點分成的兩條線段長的積

    相等

    131推論 如果弦與直徑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徑所成的

    兩條線段的比例中項

    132切割線定理 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切線和割線,切線長是這點到割

    線與圓交點的兩條線段長的比例中項

    133推論 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割線,這一點到每條割線與圓的交點的兩條線段長的積相等

    134如果兩個圓相切,那么切點一定在連心線上

    135①兩圓外離 d>R+r ②兩圓外切 d=R+r

    ③兩圓相交 R-r<d<R+r(R>r)

    ④兩圓內切 d=R-r(R>r) ⑤兩圓內含d<R-r(R>r)

    136定理 相交兩圓的連心線垂直平分兩圓的公共弦

    137定理 把圓分成n(n≥3):

    ⑴依次連結各分點所得的多邊形是這個圓的內接正n邊形

    ⑵經過各分點作圓的切線,以相鄰切線的交點為頂點的多邊形是這個圓的外切正n邊形

    138定理 任何正多邊形都有一個外接圓和一個內切圓,這兩個圓是同心圓

    139正n邊形的每個內角都等于(n-2)×180°/n

    140定理 正n邊形的半徑和邊心距把正n邊形分成2n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141正n邊形的面積Sn=pnrn/2 p表示正n邊形的周長

    142正三角形面積√3a/4 a表示邊長

    143如果在一個頂點周圍有k個正n邊形的角,由于這些角的和應為

    360°,因此k×(n-2)180°/n=360°化為(n-2)(k-2)=4

    144弧長計算公式:L=n兀R/180

    145扇形面積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146內公切線長= d-(R-r) 外公切線長= d-(R+r)

    (還有一些,大家幫補充吧)

    人教版初中數學考點

    《初中數學|升級版人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清碧》資源免費

    鏈接:1Aqd2mzuHw21jbIBsyK9EUQ

    提取碼:65qa衫物或正液

    初中數學|升級版人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升級版人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上冊|升級版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下冊|升級版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升級版人教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下冊|升級版人教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上冊|人教版初中數學7年級上冊|數學初中2上15.4因式分解(一).rmvb|數學初中2上15.4因式分解(二).rmvb|數學初中2上15.3同底數冪的除法.rmvb|數學初中2上15.2乘法公式.rmvb|數學初中2上15.1整式的乘法(一).rmvb|數學初中2上15.1整式的乘法(二).rmvb|數學初中2上14.4選擇方案(一).rmvb

    初數學知識點大總結人教版

    初三數學知識點歸納人教版有哪些?初中數學學習是對學生邏輯計算能力的培養,學好初三數學的關鍵就在于要適時適量地進行總結歸類,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三數學知識點,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初三數學知識點總結

    一、 直線、相交線、平行線

    1.線段、射線、直線三者的區別與聯系

    從圖形、表示法、界限、端點個數、基本性質等方面加以分析。

    2.線段的中點及表示

    3.直線、線段的基本性質(用線段的基本性質論證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4.兩點間的距離(三個距離:點-點;點-線;線-線)

    5.角(平角、周角、直角、銳角、鈍角)

    6.互為余角、互為補角及表示方法

    7.角的平分線及其表示

    8.垂線及基本性質(利用它證明直角三角形中斜邊大于直角邊)

    9.對頂角及性質

    10.平行線及判定與性質(互逆)(二者的區別與聯系)

    11.常用定理:①同平行于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傳遞性);②同垂直于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

    12.定義、命題、命題的組成

    13.公理、定理

    14.逆命題

    二、 三角形

    分類:⑴按邊分;

    ⑵按角分

    1.定義(包括內、外角)

    2.三角形的邊角關系:⑴角與角:①內角和及推論;②外角和;③n邊形內角和;④n邊形外角和。⑵邊與邊: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⑶角與邊:在同一三角形中,

    3.三角形的主要線段

    討論:①定義②線的交點-三角形的心③性質

    ① 高線②中線③角平分線④中垂線⑤中位線

    ⑴一般三角形⑵特殊三旁行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4.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

    5.全等三角形

    ⑴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ASA、AAS、SSS)

    ⑵特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①一般方法②專用方法

    6.三角形的面積

    ⑴一般計算公式⑵性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相等。

    7.重要輔助線

    ⑴中點配中點構成中位線;⑵加倍中線;⑶添加輔助平行線

    8.證明方法

    ⑴直接證法:綜合法、分析法

    ⑵間接證法-反證法:①反設②歸謬③結論

    ⑶證線段相等、角相等常通過證三角形全等

    ⑷證線段倍分關系:加倍法、折半法

    ⑸證線段和差關系:延結法、截余法

    ⑹證面積關系:將面積表示出來

    三、 四邊形

    分類表:

    1.一般性質(角)

    ⑴內角和:360

    ⑵順次連結各邊中點得平行四邊形。

    推論1:順次連結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各邊中點得菱形。

    推論2:順次連結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四邊形各邊中點得矩形。

    ⑶外角和:360

    2.特殊四邊形

    ⑴研究它們的一般方法:

    ⑵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的定義、性質和判定

    ⑶判定步驟: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矩形正方形

    ⑷對角線的紐帶作用:

    3.對稱圖形

    ⑴軸對稱(定義及性質);⑵中心對稱(定義及性質)

    4.有關定理:①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及其推論1、2

    ②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線定理

    ③平行線間的距離處處相等。(如,找下圖中面積相等的三角形)

    5.重要輔助線:①常胡蔽連結四邊形的對角線;②梯形中常平移一腰、平移對角線、作高、連結頂點和對腰中點并延長與底邊相交轉化為三角形。

    6.作圖:任意等分線段。

    初三數學知識點歸納大全

    第四章直線形

    ★重點★相交線與平行線、三角形、四邊形的有關概念、判定、性質。

    ☆內容提要☆

    一、直線、相交線、平行線

    1.線運做嘩段、射線、直線三者的區別與聯系

    從“圖形”、“表示法”、“界限”、“端點個數”、“基本性質”等方面加以分析。

    2.線段的中點及表示

    3.直線、線段的基本性質(用“線段的基本性質”論證“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4.兩點間的距離(三個距離:點-點;點-線;線-線)

    5.角(平角、周角、直角、銳角、鈍角)

    6.互為余角、互為補角及表示方法

    7.角的平分線及其表示

    8.垂線及基本性質(利用它證明“直角三角形中斜邊大于直角邊”)

    9.對頂角及性質

    10.平行線及判定與性質(互逆)(二者的區別與聯系)

    11.常用定理:①同平行于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傳遞性);②同垂直于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

    12.定義、命題、命題的組成

    13.公理、定理

    14.逆命題

    二、三角形

    分類:⑴按邊分;

    ⑵按角分

    1.定義(包括內、外角)

    2.三角形的邊角關系:⑴角與角:①內角和及推論;②外角和;③n邊形內角和;④n邊形外角和。⑵邊與邊: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⑶角與邊:在同一三角形中,

    3.三角形的主要線段

    討論:①定義②__線的交點―三角形的×心③性質

    ①高線②中線③角平分線④中垂線⑤中位線

    ⑴一般三角形⑵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4.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

    5.全等三角形

    ⑴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ASA、AAS、SSS)

    ⑵特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①一般方法②專用方法

    6.三角形的面積

    ⑴一般計算公式⑵性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相等。

    7.重要輔助線

    ⑴中點配中點構成中位線;⑵加倍中線;⑶添加輔助平行線

    8.證明方法

    ⑴直接證法:綜合法、分析法

    ⑵間接證法―反證法:①反設②歸謬③結論

    ⑶證線段相等、角相等常通過證三角形全等

    ⑷證線段倍分關系:加倍法、折半法

    ⑸證線段和差關系:延結法、截余法

    ⑹證面積關系:將面積表示出來

    三、四邊形

    分類表:

    1.一般性質(角)

    ⑴內角和:360°

    ⑵順次連結各邊中點得平行四邊形。

    推論1:順次連結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各邊中點得菱形。

    推論2:順次連結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四邊形各邊中點得矩形。

    ⑶外角和:360°

    2.特殊四邊形

    ⑴研究它們的一般方法:

    ⑵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的定義、性質和判定

    ⑶判定步驟: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矩形→正方形

    ┗→菱形――↑

    ⑷對角線的紐帶作用:

    3.對稱圖形

    ⑴軸對稱(定義及性質);⑵中心對稱(定義及性質)

    4.有關定理:①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及其推論1、2

    ②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線定理

    ③平行線間的距離處處相等。(如,找下圖中面積相等的三角形)

    5.重要輔助線:①常連結四邊形的對角線;②梯形中常“平移一腰”、“平移對角線”、“作高”、“連結頂點和對腰中點并延長與底邊相交”轉化為三角形。

    6.作圖:任意等分線段。

    初中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

    代數部分:有理數、無理數、實數整式、分式、二次根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三)元一次方程組、二元二次方程組、分式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函數(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

    幾何部分:線段、角相交線、平行線三角形、四邊形、相似形、圓。

    1、實數的分類

    有理數:整數(包括:正整數、0、負整數)和分數(包括:有限小數和無限環循小數)都是有理數。如:-3,,0.231,0.737373...

    無理數:無限不環循小數叫做無理數如:π,-,0.1010010001...(兩個1之間依次多1個0)。

    實數:有理數和無理數統稱為實數。

    2、無理數

    在理解無理數時,要抓住"無限不循環"這一時之,它包含兩層意思:一是無限小數;二是不循環.二者缺一不可.歸納起來有四類:

    (1)開方開不盡的數,如等;

    (2)有特定意義的數,如圓周率π,或化簡后含有π的數,如+8等;

    (3)有特定結構的數,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數,如sin60o等。

    注意:判斷一個實數的屬性(如有理數、無理數),應遵循:一化簡,二辨析,三判斷.要注意:"神似"或"形似"都不能作為判斷的標準.

    3、非負數:正實數與零的統稱。(表為:x≥0)

    常見的非負數有:

    性質:若干個非負數的和為0,則每個非負擔數均為0。

    4、數軸: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畫數軸時,要注意上述規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題時要真正掌握數形結合的思想,理解實數與數軸的點是一一對應的,并能靈活運用。

    ①畫一條水平直線,在直線上取一點表示0(原點),選取某一長度作為單位長度,規定直線上向右的方向為正方向,就得到數軸("三要素")。

    ②任何一個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

    ③如果兩個數只有符號不同,那么我們稱其中一個數為另外一個數的相反數,也稱這兩個數互為相反數。

    作用:A.直觀地比較實數的大小;B.明確體現絕對值意義;C.建立點與實數的一一對應關系。

    5、相反數

    實數與它的相反數時一對數(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零的相反數是零),從數軸上看,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所對應的點關于原點對稱,如果a與b互為相反數,則有a+b=0,a=-b,反之亦成立。

    即:(1)實數的相反數是。

    初三數學知識點歸納人教版相關文章:

    ★人教版九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

    ★人教版初三數學知識點復習資料備戰中考

    ★初中數學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必修3數學算法初步知識點歸納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復習總結備戰中考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歸納

    ★人教版高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高三年級數學必考知識點

    ★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知識點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3b57837d30f874be5607a657c671896b";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初中三年數學知識點總結筆記

    初中數學知識點總結 一、基本知識一、數與代數A、數與式:1、有理數有理數:①整數→正整數/0/負整數②分數→正分數/負分數數軸:①畫一條水平直線,在直線上取一點表示0(原點),選取某一長度作為單位長度,規定直線上向右的方向為正方向,就得到數軸。②任何一個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③如果兩個數只有符號不同,那么我們稱其中一個數為另外一個數的相反數,也稱這兩個數互為相反數。在數軸上,表示互為相盯寬反數的兩個點,位于原點的兩側,并且與原點距離相等。④數軸上兩個點表示的數,右邊的總比左邊的大。正數大于0,負數小于0,正數大于負數。絕對值:①在數軸上,一個數所對應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該數的絕對值。②正數的絕對值是他的本身、負數的絕對值是他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兩個負數比較大小,絕對值大的反而小。有理數的運算:加法:①同號相加,取相同的符號,把絕對值相加。②異號相加,絕對值相等時和為0;絕對值不等時,取絕對值較大的數的符號,并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③一個數與0相加不變。減法:減去一個數,等于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乘法:①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絕對值相乘。②任何數與0相乘得0。③乘積為1的兩個有理數互為倒數。除法:①除以一個數等于乘以一個數的倒數。②0不能作除數。乘方:求N個相同因數A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冪,A叫底數,N叫次數。混合順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減,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的。2、實數無理數:無限不循環小數叫無理數平方根:①如果一個正數X的平方等于A,那么這個正數X就叫做A的算術平方根。②如果一個數X的平方等于A,那么這個數X就叫做A的平方根。③一個正數有2個平方根/0的平方根為0/負數沒有平方根。④求一個數A的平方根運算,叫做開平方,其中A叫做被開方數。立方根:①如果一個數X的立方等于A,那么這個數X就叫做A的立方根。②正數的立方根是正數、0的立方根是0、負數的立方根是負數。③求一個數A的立方根的運算叫開立方,其中A叫做被開方數。實數:①實數分有理數和無理數。②在實數范圍內,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和褲則指有理數范圍內的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完全一樣。③每一個實數都可以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3、代數式代數式:單獨一個數或者一個字母也是代數式。合并同類項:①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的項,叫做同類項。②把同類項合并成一項就叫做合并同類項。③在合并同類項時,我們把同類項的系數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數不變。4、整式與分式整式:①數與字母的乘積的代數式叫單項式,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多項式,單項式和多項式統稱整式。②一個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和叫做這個單項式的次數。③一個多項式中,次數最高的項的次數叫做這個多項式的次數。整式運算:加減運算時,如果遇到括號先去括號,再合并同類項。冪的運算:AM+AN=A(M+N)(AM)N=AMN (A/B)N=AN/BN 除法一樣。整式的乘法:①單項式與單項式相乘,把他們的系數,相同字母的冪分別相乘,其余字母連同他的指數不變,作為積的因式。②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就是根據分配律用單項式去乘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③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先用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乘另外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公式兩條: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整式的除法:①單項式相除,把系數,同底數冪分別相除后,作為商的因式;對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則連同他的指數一起作為商的一個因式。②多項式除以單項式,先把這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分別除以單項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分解因式:把一個多項式化成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這種變化叫做把這個多項式分解因式。方法:提公因式法、運用公式法、分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分式:①整式A除以整式B,如果除式B中含有分母,那么這個就是分式,對于任何一個分式,分母不為0。②分式的分子與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變。分式的運算:乘法:把分子相乘的積作為積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積作為積的分母。除法:除以一個分式等于乘以這個分式的倒數。加胡配減法:①同分母的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②異分母的分式先通分,化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減。分式方程:①分母中含有未知數的方程叫分式方程。②使方程的分母為0的解稱為原方程的增根。B、方程與不等式1、方程與方程組一元一次方程:①在一個方程中,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并且未知數的指數是1,這樣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②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或乘以或除以(不為0)一個代數式,所得結果仍是等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去分母,移項,合并同類項,未知數系數化為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兩個未知數,并且所含未知數的項的次數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兩個二元一次方程組成的方程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適合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組未知數的值,叫做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的一個解。二元一次方程組中各個方程的公共解,叫做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方法:代入消元法/加減消元法。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個未知數,并且未知數的項的最高系數為2的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函數的關系大家已經學過二次函數(即拋物線)了,對他也有很深的了解,好像解法,在圖象中表示等等,其實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用二次函數來表示,其實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數的一個特殊情況,就是當Y的0的時候就構成了一元二次方程了。那如果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表示出來,一元二次方程就是二次函數中,圖象與X軸的交點。也就是該方程的解了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大家知道,二次函數有頂點式(-b/2a,4ac-b/4a),這大家要記住,很重要,因為在上面已經說過了,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數的一部分,所以他也有自己的一個解法,利用他可以求出所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1)配方法利用配方,使方程變為完全平方公式,在用直接開平方法去求出解(2)分解因式法提取公因式,套用公式法,和十字相乘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時候也一樣,利用這點,把方程化為幾個乘積的形式去解(3)公式法這方法也可以是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萬能方法了,方程的根X={-b+√[b-4ac)]}/2a,X={-b-√[b-4ac)]}/2a3)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驟:(1)配方法的步驟:先把常數項移到方程的右邊,再把二次項的系數化為1,再同時加上1次項的系數的一半的平方,最后配成完全平方公式(2)分解因式法的步驟:把方程右邊化為0,然后看看是否能用提取公因式,公式法(這里指的是分解因式中的公式法)或十字相乘,如果可以,就可以化為乘積的形式(3)公式法就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系數分別代入,這里二次項的系數為a,一次項的系數為b,常數項的系數為c4)韋達定理利用韋達定理去了解,韋達定理就是在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根之和=-b/a,二根之積=c/a也可以表示為x+x=-b/a,xx=c/a。利用韋達定理,可以求出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各系數,在題目中很常用5)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況利用根的判別式去了解,根的判別式可在書面上可以寫為“△”,讀作“diao ta”,而△=b-4ac,這里可以分為3種情況:I當△>0時,一元二次方程有2個不相等的實數根;II當△=0時,一元二次方程有2個相同的實數根;III當△<0時,一元二次方程沒有實數根(在這里,學到高中就會知道,這里有2個虛數根) 2、不等式與不等式組不等式:①用符號〉,=,〈號連接的式子叫不等式。②不等式的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整式,不等號的方向不變。③不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者除以一個正數,不等號方向不變。④不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方向相反。不等式的解集:①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②一個含有未知數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組成這個不等式的解集。③求不等式解集的過程叫做解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左右兩邊都是整式,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且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1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組:①關于同一個未知數的幾個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組。②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中各個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這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③求不等式組解集的過程,叫做解不等式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符號方向: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中,不像等式那樣,等號是不變的,他是隨著你加或乘的運算改變。在不等式中,如果加上同一個數(或加上一個正數),不等式符號不改向;例如:A>B,A+C>B+C在不等式中,如果減去同一個數(或加上一個負數),不等式符號不改向;例如:A>B,A-C>B-C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不改向;例如:A>B,A*C>B*C(C>0)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改向;例如:A>B,A*C

    性質:正方形具有平行四邊形、菱形、矩形的一切性質判定:1、對角線相等的菱形2、鄰邊相等的矩形 3、相交線與平行線角:①如果兩個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稱和兩個角互為余角;如果兩個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稱這兩個角互為補角。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補角相等。③對頂角相等。④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反之亦然。4、三角形三角形:①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②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③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180度。④三角形分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⑤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⑥三角形中一個內角的角平分線與他的對邊相交,這個角的頂點與交點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線。⑦三角形中,連接一個頂點與他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這個三角形的中線。⑧三角形的三條角平分線交于一點,三條中線交于一點。⑨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他的對邊所在的直線作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⑩三角形的三條高所在的直線交于一點。圖形的全等:全等圖形的形狀和大小都相同。兩個能夠重合的圖形叫全等圖形。全等三角形:①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角相等。②條件:SSS、AAS、ASA、SAS、HL。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反之亦然。5、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性質:①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②平行四邊形不相鄰的兩個頂點連成的線段叫他的對角線。③平行四邊形的對邊/對角相等。④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條件:兩條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定義。菱形:①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②領心的四條邊相等,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每一組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③判定條件:定義/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四條邊都相等的四邊形。矩形與正方形:①有一個內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矩形。②矩形的對角線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③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④正方形具有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質。⑤一組鄰邊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梯形:①一組對邊平行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叫梯形。②兩條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③一條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④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兩個內角相等,對角線星等,反之亦然。多邊形:①N邊形的內角和等于(N-2)180度。②多邊心內角的一邊與另一邊的反向延長線所組成的角叫做這個多邊形的外角,在每個頂點處取這個多邊形的一個外角,他們的和叫做這個多邊形的內角和(都等于360度)平面圖形的密鋪:三角形,四邊形和正六邊形可以密鋪。中心對稱圖形:①在平面內,一個圖形繞某個點旋轉180度,如果旋轉前后的圖形互相重合,那么這個圖形叫做中心對稱圖形,這個點叫做他的對稱中心。②中心對稱圖形上的每一對對應點所連成的線段都被對稱中心平分。B、圖形與變換:1、圖形的軸對稱軸對稱:如果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折疊后,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互相重合,那么這個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軸對稱圖形:①角的平分線上的點到這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②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③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軸對稱的性質:對應點所連的線段被對稱軸垂直平分,對應線段/對應角相等。2、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平移:①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沿著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這樣的圖形運動叫做平移。②經過平移,對應點所連的線段平行且相等,對應線段平行且相等,對應角相等。旋轉:①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繞一個定點沿某個方向轉動一個角度,這樣的圖形運動叫做旋轉。②經過旋轉,圖形商店每一個點都繞旋轉中心沿相同方向轉動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對對應點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都是旋轉角,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3、圖形的相似比:①A/B=C/D,那么AD=BC,反之亦然。②A/B=C/D,那么A土B/B=C土D/D。③A/B=C/D=。=M/N,那么A+C+…+M/B+D+…N=A/B。黃金分割:點C把線段AB分成兩條線段AC與BC,如果AC/AB=BC/AC,那么稱線段AB被點C黃金分割,點C叫做線段AB的黃金分割點,AC與AB的比叫做黃金比(根號5-1/2)。相似:①各角對應相等,各邊對應成比例的兩個多邊形叫做相似多邊形。②相似多邊形對應邊的比叫做相似比。相似三角形:①三角對應相等,三邊對應成比例的兩個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②條件:AAA、SSS、SAS。相似多邊形的性質:①相似三角形對應高,對應角平分線,對應中線的比都等于相似比。②相似多邊形的周長比等于相似比,面積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圖形的放大與縮小:①如果兩個圖形不僅是相似圖形,而且每組對應點所在的直線都經過同一個點,那么這樣的兩個圖形叫做位似圖形,這個點叫做位似中心,這時的相似比又稱為位似比。②位似圖形上任意一對對應點到位似中心的距離之比等于位似比。C、圖形的坐標平面直角坐標系:在平面內,兩條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點的數軸組成平面直角坐標系。水平的數軸叫做X軸或橫軸,鉛直的數軸叫做Y軸或縱軸,X軸與Y軸統稱坐標軸,他們的公共原點O稱為直角坐標系的原點。他們分4個象限。XA,YB記作(A,B)。D、證明定義與命題:①對名稱與術語的含義加以描述,作出明確的規定,也就是給出他們的定義。②對事情進行判斷的句子叫做命題(分真命題與假命題)。③每個命題是由條件和結論兩部分組成。④要說明一個命題是假命題,通常舉出一個離子,使之具備命題的條件,而不具有命題的結論,這種例子叫做反例。公理:①公認的真命題叫做公理。②其他真命題的正確性都通過推理的方法證實,經過證明的真命題稱為定理。③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反之亦然;SAS、ASA、SSS,反之亦然;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反之亦然;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反之亦然;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180度;三角形的一個外交等于和他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三角心的一個外角大于任何一個和他不相鄰的內角。④由一個公理或定理直接推出的定理,叫做這個公理或定理的推論。三統計與概率1、統計科學記數法:一個大于10的數可以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小于等于A小于10,N是正整數。扇形統計圖:①用圓表示總體,圓中的各個扇形分別代表總體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總體的百分比的大小,這樣的統計圖叫做扇形統計圖。②扇形統計圖中,每部分占總體的百分比等于該部分所對應的扇形圓心角的度數與360度的比。各類統計圖的優劣:條形統計圖:能清楚表示出每個項目的具體數目;折線統計圖:能清楚反映事物的變化情況;扇形統計圖: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總體中所占的百分比。近似數字和有效數字:①測量的結果都是近似的。②利用四舍五入法取一個數的近似數時,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說這個近似數精確到哪一位。③對于一個近似數,從左邊第一個不是0的數字起,到精確到的數位止,所有的數字都叫做這個數的有效數字。平均數:對于N個數X,X…X,我們把(X+X+…+X)/N叫做這個N個數的算術平均數,記為X(上邊一橫)。加權平均數:一組數據里各個數據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計算這組數據的平均數時往往給每個數據加一個權,這就是加權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①N個數據按大小順序排列,處于最中間位置的一個數據(或最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叫做這組數據的中位數。②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大的那個數據叫做這個組數據的眾數。③優劣:平均數:所有數據參加運算,能充分利用數據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在現實生活中常用,但容易受極端值影響;中位數:計算簡單,受極端值影響少,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數據的信息;眾數:各個數據如果重復次數大致相等時,眾數往往沒有特別的意義。調查:①為了一定的目的而對考察對象進行的全面調查,稱為普查,其中所要考察對象的全體稱為總體,而組成總體的每一個考察對象稱為個體。②從總體中抽取部分個體進行調查,這種調查稱為抽樣調查,其中從總體中抽取的一部分個體叫做總體的一個樣本。③抽樣調查只考察總體中的一小部分個體,因此他的優點是調查范圍小,節省時間,人力,物力和財力,但其調查結果往往不如普查得到的結果準確。為了獲得較為準確的調查結果,抽樣時要主要樣本的代表性和廣泛性。頻數與頻率:①每個對象出現的次數為頻數,而每個對象出現的次數與總次數的比值為頻率。②當收集的數據連續取值時,我們通常先將數據適當分組,然后再繪制頻數分布直方圖。2、概率可能性:①有些事情我們能確定他一定會發生,這些事情稱為必然事件;有些事情我們能肯定他一定不會發生,這些事情稱為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都是確定的。②有很多事情我們無法肯定他會不會發生,這些事情稱為不確定事件。③一般來說,不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概率:①人們通常用1(或100%)來表示必然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用0來表示不可能事件發生的可能性。②游戲對雙方公平是指雙方獲勝的可能性相同。③必然事件發生的概率為1,記作P(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件發生的概率為0,記作P(不可能事件)=0;如果A為不確定事件,那么0〈P(A)〈1。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一道av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老司机无码精品A| 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网站| 无码av高潮喷水无码专区线|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免费看无码特级毛片|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在线看不卡|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网站|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亚|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东京热|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蜜桃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鸳鸯影院|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亚洲爆乳少妇无码激情| 亚洲ⅴ国产v天堂a无码二区|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亚洲天堂2017无码中文|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 日韩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毛片无码免费无码播放|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 久久久g0g0午夜无码精品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中出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免费看无码特级毛片|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