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地理知識點?七年級下冊地理重點知識點總結篇一 (一)亞洲 1、亞洲是世界上面積的一個洲,也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2、運用地圖說出亞洲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3、亞洲的地勢中間高、四周低,地形復雜多樣。那么,七下地理知識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地理是研究人類與地理環(huán)境關系的科學。人生活在環(huán)境里,人類離不開環(huán)境。地理學科引導我們去認識環(huán)境,教我們怎樣去適應環(huán)境,改造環(huán)境,使人類與環(huán)境協調發(fā)展,因而也是我們學習生存的科學,是我們生活的。下面就是我給大家?guī)淼钠吣昙壪聝缘牡乩碇R點,希望大家喜歡!
第一章 認識大洲
第一節(jié)、亞洲及歐洲
1、比較亞洲和歐洲:
亞洲歐洲
緯度位置大部分在北半球,少部分在南半球全部在北半球
海陸位置東南北臨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西、南、北臨大西洋、地中海和北冰洋
地形特征①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③中部高、四周低①地形以平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較低;②地面起伏較小;③南北高、中間低。
氣候特點①氣候復雜多樣,(沒有溫帶海洋性氣候)②大陸性特征和海陸差異特征顯著①、溫帶氣候顯著(熱帶氣候沒有);②、海洋性氣候顯著。
河流特點①發(fā)源于中部高山高原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②、河流長,水量較大。③、多內流河。如長江,湄公河,塔里木河。①、發(fā)源南部山地、是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②、河流短小,水量豐富。如:多瑙河、萊茵河、伏爾加河等。
人口特點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36.72億)人口過億的國家有6個東部、南部人口稠密人口居世界第二位(7.27億)人口增長率最低,西部人口最稠密。
這篇文章我給大家總結歸納了七年級地理下冊重要的知識點,希望對同學們的復習有幫助,接下來分享具體內容。
亞洲
1、地理位置
亞洲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東北以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為界,東南悄襲兄隔海與大洋洲相望,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
2、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洲,也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洲。
3、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洲,也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洲。
4、亞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的發(fā)源地。
5、地勢:亞洲地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圍低。
6、亞洲之最
(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2)世界最高的峰:珠穆朗瑪峰
(3)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亞洲面積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
(4)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
7、氣候:亞洲大陸跨寒、溫、熱三帶。氣候的主要特征是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典型和大陸性顯著。
8、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東亞。東南亞是人口密集區(qū)。
9、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中國,第二是印度。
10、新加坡是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是蒙古。
地理是同學們初中新接觸到的科目之一,它的知識點有哪些呢。以下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第六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1.地理位置:
①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東半球;
②緯度位置:地跨寒、溫、熱三帶;大部分位于北溫帶
③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西隔烏拉爾山脈與歐洲接壤,西南隔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相望,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洲與其它洲的分界線:
①亞、歐洲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流-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寬液海峽。
②亞、非洲界線:蘇伊士運河。 ③亞、北美洲界線:白令海峽
2.地形特征: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勢:中部高,四周低。高低懸殊。
3.氣候特征:
①氣候類型復雜多樣②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③季風氣候典型。
掌握:主要氣候類型、分布及氣候特征(圖見課本P10 )。
季風氣候典型原因:海陸熱力差異顯著
季風對氣候的影響
發(fā)源地 性質 風向 影響下的氣候特點
冬季風 蒙古、西伯利亞 寒冷干燥 西北、東北(偏北風) 寒冷干燥
夏季風 印度洋、太平洋 溫暖濕潤 西南、東南(偏南風) 高溫多雨
4.河流特征:
河流流向特征:大河多發(fā)洞巧凳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流向四周海洋。
為了方便大家學習地理知識,我整理了七年級下冊地理必考知識點,一起來看一下都有哪些內容吧, 希望對你的地理考試有幫助。
一.地形和河流
1、亞洲地形特點:中間高,四周低;地形復雜多樣,以高原、山地為主。
2、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黃河、長江、湄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印度河注入印度洋。
3、河流分布特點:大多發(fā)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
4、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貝加爾湖空團——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陸地的最低點。
二.復雜的氣候
1、氣候特點: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
2、溫帶大陸性氣候:它是亞洲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其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而漫長,夏季溫暖而短暫,全年降水稀少。
3、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南部,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易發(fā)生旱澇災害。
4、在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的達雅克人居住的高腳屋長達200米,人們過聚居生活
5、生活在恒河三角洲以捕魚為生的孟加拉人,交通是船。
6、生活在東西伯利亞的亞庫特人居住木屋,身穿毛皮衣服,運輸是狗拉雪橇。
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篇1
第七單元——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
日本:
1、日本的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3900多個小島組成。
2、主要城市沿海分布,如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神戶、北九州、長崎等。
3、多優(yōu)良港灣:海岸海曲折,多優(yōu)良港灣。神戶和橫濱是兩個最要的對外貿易港。
4、多火山地震:日本地處亞歐板塊與太兆友平洋板塊的交界處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
5、日本跨經緯度廣將使日本的地理環(huán)境更為復雜多樣。
6、日本發(fā)展經濟的不利和有利條件。日本地域狹小,鐵礦、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貧乏,絕大部分依賴進口。國內市場狹小,產品大部分靠出口。
7、“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模式。形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對外貿易對象主要有美國、中國和歐洲。
8、是東西方兼容文化的典型。
9、服裝:和服,第一高峰:富士山。
10、日本對其它國家的影響:
①日本把污染嚴重的企業(yè)移到海外,會使其它國家的環(huán)境受到污染,導致環(huán)境質量的下降;
②日本從本國利益出發(fā),保護本國資源的意識很強,但是大量進口木材或遠洋超量捕撈,將導致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資源嚴重破壞,進而導致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失調。
以上就是七下地理知識點的全部內容,1、重要地理位置:五海三洲之地——亞、非、歐交界地帶,位于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內陸海)之間。(見世界地理P 41圖)。2、認識兩個海峽:⑴、土耳其海峽:黑海和地中海的通道;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