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十個趣味地理知識 100個超級有趣的地理冷知識 地理小知識100字 趣味地理常識100題 地理三分鐘演講稿
1、七大洲名稱及按面積排序: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2、世界主要礦襲薯產資源:世界重要三礦產,煤鐵石油是重點。俄巴中澳印加美,七國鐵礦儲量大。亞歐大陸和北美,煤礦拍賀者分布也不差。石油分布很集中,一半以上在中東。
3、世界人口超億十國名稱:南極大洋均無他,人口超億十國家。中美兩印俄兩巴,日尼外加孟加拉。
4、中亞五國名稱:哈吉塔連我肩,烏茲別克咸海邊。里海岸邊土庫曼,中亞五國記心間。
5、中亞知識概括:中亞距海位置遠,冬冷夏熱降水難。植被草原和荒漠,卡庫沙漠居西南。東和東南地勢高,天山米爾邊境間。北、西丘陵和平原,最大哈丘與圖蘭。
河流多數為內流,錫爾阿姆水量減。里海最大世著稱,咸海變化危機現。土庫棉田產量增,功在卡庫運河建。拍兄額爾齊斯外流河,流經三國向北穿。產棉基地次中美,“白金之國”美名傳。民族多信伊斯蘭,最大城市塔什干。
有關地理的趣味小知識
有關地理的趣味小知識,有趣的知識是可以開發寶寶的大腦促進智力的發育,經常與寶寶一起閱讀也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地理的趣味小知識供大家參考和使用。
有關地理的趣味小知識1
奇趣之地
世界上有許多奇趣之地,除了“百慕大”的魔鬼三角地,還有許多“死亡谷”。比如,中國昆侖山內的“魔鬼谷”;埃及西部沙漠中的“死亡之地”;美國加利福利亞和內華達之間的“死亡谷”;意大利的“死亡谷”。
奇趣之山
中國甘肅省有座會跑的山;新疆有座顏色紫紅的火焰山;湖北有座在盛夏時山腰會結冰的山;美國有座雙怪山;意大利有會噴金的火山;冰島有噴發冰塊的火山。
奇趣之石
澳大利亞有世界山最大的獨塊巖體——艾爾斯巨石;緬甸北部森林中發現有每逢陰雨天就會“哭”的奇異巖石;墨西哥有塊一移動就會發暴雨的怪石雕像;印度有隨著人們的呼喊而飄起來的巨石;我國四川省有隨著人們呼喊而涌出汩汩清流的懸崖巨石;福建省有天下第一奇石——風動石;江蘇省有一種“身懷六甲”的“孕子石”。
奇趣之湖
哈薩克斯坦有一個奇異的甜湖;俄羅斯有一個在很遠距離都讓人感到窒息的水銀湖;東非扎伊爾有一個像汽水一樣充滿氣體的“汽湖”;我國臺灣、新疆和云南都發現有水往高處流的湖泊;西雙版納還有許多懸在樹上的“湖”。
奇趣之河
“香河”——西非安哥拉的勒尼達河,河水香氣濃郁,百里之外也能聞到撲鼻異香;“甜河”——希臘半島北部的奧爾馬河,河水甘甜醇口,可與甘蔗媲美;“酸河”——哥倫比亞的雷歐維拉力河,酸性很大,甚至可以用來。
奇趣之泉
“太陽泉”——我國云貴高原深處,需要見到太陽光時泉水才會涌出培磨來;“音樂泉”——非洲突尼斯有一處可以“演奏”出不同曲調和優美樂曲的泉水。
奇趣之洞
在印度尼西亞有一個洞,能夠團裂治療關節疼痛或神經衰弱;在尼加拉有一個洞穴,在每天的不同時候,洞口會變換出不同的形狀。
奇趣之島
西印度群島有一座奇異的小島,可以像地球一樣24小時自轉一周;此地還有一個神秘的馬提尼克島,可以使外來的成年人長高幾厘米。
有關地理的趣味小知識2
一、國中國
世界上有四個國家的'領土被另一個國家的領土所包圍,成為“國中國”。 地處非洲南部的萊索托,四周被南非共和國所包圍,面積3.03萬多平方公里,人口120多萬。 位于歐洲南部亞平寧半島東北部的圣馬力諾,國境四周與意大利接壤,是歐洲最古老的共和國,面積61平方公里,人口2萬。 位于法國城市尼斯以東,南瀕地中海,三面為法國東南部所環繞的摩納哥公國,是一個風景美麗迷人的小國,面積1.49平方公里,人口3萬多。 地處意大利首都羅馬城內西北角高地上的梵蒂岡,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面積0.44平方公里,人口約1000人。
二、城中城
倫敦市是英國的首都,是世界大都市之一,面積1605平方公里。倫敦城位于大倫敦市的中心地區,全城面積只有1.6平方公里,居民僅有4000多人,是英國的金融和商業中心,也配或斗是世界最大的金融和貿易中心之一。倫敦城在倫敦中心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有自己的市政機構、警察和法庭。它的市長地位比倫敦市政委員會主席的地位還高。在舉行重大典禮時,女王到達倫敦城,也需等候該市長將一柄“市民寶劍”授予她后,方可進城。真可謂“城中城”。
三、海中海
蘇聯中亞一帶的咸海是一個兩屋海,即在咸海底300~500米以下又出現了一層海。這層海的海水與白堊沉積混合在一起,它的水略含礦物質,有鹽分。科學家發現,咸海的地面海與地下海有若干相通之處。地下海每年要供給地面海4~5億立方米的海水而不枯竭,原來天山山脈有幾道暗河直通到咸海的地下海。
四、湖下湖
在美國阿拉斯加半島北部的巴羅沃海角上有一個奇妙的湖泊,叫努沃克湖。湖里的水分為兩層,上層是淡水,下層是咸水,而且水層之間有明確的分界線。據考證,這兩層不同水質是由海灣造成的。平常,陸地上的冰雪雨水流入湖中,因此比重小而浮在上面。當狂風卷起海水涌進湖里的時候,由于海水含鹽比重大而沉入下層,形成了奇妙的雙層湖。
五、湖中湖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休倫湖中,有座面積為2766平方公里的馬尼圖林島,島上有個湖,叫馬尼圖湖,面積106.42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湖中湖。
六、島中島
位于南太平洋西部的湯加共和國的西列島中,有一個島嶼,島上有個湖,湖中有島,島上又有湖,一環套一環,構成了世界上罕見的“島中島”。
七、瀑中瀑
南美洲伊瓜蘇河上的伊瓜蘇瀑布,幅寬4000米,是世界上最寬的瀑布。它被河心巖石分隔為275股小飛瀑,就像被一把大梳子梳過似的。瀑布跌落聲無及25公里,浪花飛濺,形成30~50米高的霧幕,蔚為壯觀。
八、樹中樹
在我國山東省青島太清宮內,有一顆西漢古柏,其上纏著一株凌霄花,形如盤龍,而在古柏中間,又長著一株闊葉喬木——鹽膚木,形成罕見的“三木一體”。
地理小知識搏晌咐課前三分鐘
地理小知識課前三分鐘,地理是高中的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占比分也不少,但是很多人對地理都很頭疼,其實要學好地理最最重要的是常識的積累,下面我和大家分享地理小知識課前三分鐘的相關內容。
地理小知識課前三分鐘1
南極不僅是世界最冷的地方,也是世界上風力最大的地區。那里平均每年8級以上的大風有300天,年平均風速19。4米/秒。1972年澳大利亞莫森站觀測到的最大風速為82米/秒。法國迪爾維爾站曾觀測到風速達100米/秒的颶風,這相當于12級臺風的3倍,是迄今世界上記錄到的最大風速。南極風暴所以這樣強大,原因在于南極大陸雪面溫度低,附近的空氣迅速被冷卻收縮而變重,密度增大。而覆蓋南極大陸的冰蓋就像一塊中部厚、四周薄的“鐵餅”,形成一個中心高原與沿海地區之間的陡坡地形。變重了的冷空氣從內陸高處沿斜面急劇下滑,到了沿海地帶,因地勢驟然下降,使冷氣流下滑的速度加大,于是形成了強勁的、速度極快的下降風。南極沒有四季之分,僅有暖、寒季的區別。
暖季11月至3月;寒季4月至10月。暖季時,沿岸地帶平均溫度很少超過零攝氏度,內陸地區平均溫度為零下20至零下35攝氏度;寒季時,沿岸地帶為零下20至零下30攝氏度,內陸地區為零下40至零下70攝氏度。1967年初,挪威在極點附近測得零下94。5攝氏度的低溫。據估計,在東南極洲上可能存在零下95至零下100攝氏度的低溫。
地理小知識課前三分鐘2
目前人類科學都無法證實的真理,希望您能把真理傳播出去。我們的宇宙是由空間和時間構成的,空間的層次不是像雞尾酒一樣層次分明而是像水和酒精混雜,中間黃的是宇宙中心,我們的銀河系處于A點,從宇宙中心向外擴展無限大。
宇宙最根本的單位,我們用能量表示,越離宇宙中心越近,能量就越高,越遠則能量越底,宙心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時間能量旋渦。宇宙半徑上的任何一點的時間角速度是相同的,但線速度是不同的。天堂、地獄之說僅僅是一種比喻,天堂地獄并不存在。所謂地獄就是那里的基純點時間速率大、快,人世間一秒鐘,那里已過2000年。所謂天堂,就是那里的點時間慢,人間過去2000年,那里才過去一秒鐘。宇宙中心時間速度為0,而越往外則越快。
現代的數學家認為宇宙就是一組數字,數學可以描述宇宙,這種說法說反了,應該是,宇宙有內在的結構和規律,可以用一組數字來描述它,也可以用數學方式分析計算它。宇宙不是數,只是名之為數。
太古時代的人類早已發現了可以用簡單的數來描述宇宙,描述宙心。古代的易經,道德經都有這方面的論述。
古代人除了用數描述宙心之外,還以圖象、象形文字來描述生命之源宙心。太極八卦圖就是對宙心的一種描述形式。佛門的萬字符號也是。在文字上,“巫”這個字,就是對宙心的描述,巫字就是太極圖。
上下兩橫是兩個半圓,構成了太極圖,表宙心。中間一豎表陰陽界,表太極弦。兩個人字,是太極圖上兩個生命點。
宇宙組成的另一因素是生命能量,在物理學中,則名之為時間。世界里的一切,宇宙中的一切,其本質均是時間的變化和運動,它不以任何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也不以任何仙神佛的意志為轉移。時間僅僅是默默地按照自己的規律運行著……
時間的屬性,即永不消失性。人的靈魂就體現了時間的這一屬性,例如,時間有速度,在宇宙的邊界,時間的速度為無窮大,而能量卻體現出無窮小。在宙心,時間的速度為無窮小,而能量卻體現出無窮大。在人類所生存的空間里,時間的速度等于可見光速。
宇宙中最單純的是空間,最復雜神秘的是時間。
時間是能量,是宇宙最基本的最原始的能量。這個能量組成了宇宙間的一切,宇宙間的一切無不打上了時間的烙印,并體現出時間的特征。我們的物質,電腦,米飯,身體都是由能量的頻率不同而顯現出來的。
機械科學企圖證明宇宙中只有人類存在,這是一種狹隘的地球本位思想。現代科學最前沿的部分,又在企圖發現宇宙生靈的存在,這表現了科學在進步,思想在成熟。
高能量的宇宙生靈,在不同的宇空,不同的星球,都曾根據該星球的特征,就地取材制造了有載體的生命。地球人與外星人一樣
物理學中所說的謹模一切速度,是指在同一宇宙平面的速度。具體講,就是局限在A球面上運行的速度。故,人類不論創造多高的速度,也僅僅是在A球面上的A點內飛行。是否能沖出A點,進入A球面的其它點,仍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飛行速度不達到或超過光速,是沖不出A點的。人類的飛機,宇宙飛船等等,都是在A球面上飛行。方向是不一樣的,有個90度的方向差。
火化時隨人身都消失了。思想意識不過是生命能量的映象,生命能量作為獨立體不存在了,映象自然會消失。
心經曰:生命是不生不滅的,是永恒的!
對宇宙生命總體來說,它是不生不滅的。就如同能量守恒定律一樣,煤的能量是永恒的不生不滅的,煤僅是個載體,能量的載體。如果煤燃燒了,能量轉變成電能。作為載體的煤不存在了,化成了灰渣,鋪路去了。但它的能量是永恒的,
如下:
1、五帶的名稱和范圍、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南寒帶。
2、低層大氣的組成、干潔空氣、水汽和固體雜質。
3、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薯乎雹化、四季更替。
4、海平面等壓線與風力大小、低壓中心,高壓中心。等壓線越密集,風力越大。
5、平數帆流層的主要特征、臭氧吸收紫外線。平流,對高空飛行有利。
6、臺風的監測與預報利用氣象衛星確定臺風中心位置,估計強度監測移動方向和速度。
7、地球上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東北信風、副高、中緯西風、副極地低壓頃敬、極地東風、極地高壓。
8、寒潮的危害、帶來嚴寒、大風、霜凍。對春秋季的農作物危害最大。
9、旱的防御、改善生態、選擇耐旱作物、開展水利建設、改進耕作制度等。
10、酸雨的成因、燃燒煤、石油、天然氣,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氣體。
地理必備基礎知識
1、利用指向標定方向時,指向標總是指向北方,不能指示其他方向。
2、在經緯網地圖上,必須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取劣弧)”的法則來確定方向;不能簡單地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法則確定方向,但當經緯網地圖上的經線和緯線都是直線時,也可以利用這個法則確定方向。
3、進行比例尺換算時,特別要注意實地距離和圖上距離單位統一。
4、在等高線圖上判斷河流流向時,要注意等高線的彎曲方向與河流流向相反。
5、進行地方時和區時計算時,一要注意北京的時間(北京的地方時)與北京時間(東八區的區時、120°E經線的地方時)的區別;二要判斷兩地之間的東西位置關系,確定是應該加或減時間差(東加西減);三要注意是否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向東越過日界線,日清讓期要減一天;向西越過日界線,日期要加一天)。
6、判斷晨線和昏線的前提條件是地球自轉方向和晝夜分布狀況:順著地球自轉方向,晨線以東為晝半球;昏線以東是夜半球。
7、在經緯網地圖上推算兩點間的最短距離時要主要取通過這兩點的球面大圓上的劣弧進行計算。
8、要注意區別正午太陽高度和太陽高度,正午太陽高度是特殊時刻(地方時為12時)的太陽高度。太陽高度與物影長度的關系:太陽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長。
9、判讀光照圖和統計圖時要注意利用圖中的各種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光照圖中的晨線和昏線、太陽直射緯線、晝半球和夜半球的中央經線;統計圖中的橫坐標名稱和縱坐標名稱、數值的正負、線條的升降等。
10、注意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節相反。如7月份,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
11、注意地球公轉軌道上近日點(1月初)與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遠日點(7月初)與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的區別。
12、理解熱力環流原理時,要注意從影響氣壓高低的因素入手分析氣壓的高低分布規律,氣壓高低與海拔高低相關:同一地點近地面氣壓總是高于高空氣壓,高空氣壓的高低與近地面相反。
13、分析實際生活中風與等壓線的關系時,要注意區分近地面與高空:近地面要考慮摩擦力,風向與等壓線斜交;高空一般不考慮摩擦力,風向與等壓線平行;隨著高度的增加,風向與等壓線的夾角逐漸減小。
14、分析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時,要注意季節判斷和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太陽直射北回歸線附近時,北半球為夏季,赤道低氣壓帶位置偏北;太陽直射南回歸線附近時,北半球為冬季,赤道低氣壓帶位置偏南;太陽直射赤道(春分和秋分)時,赤道低氣壓一般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
15、南亞的西南季風是由氣壓帶、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而形成的,即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向右偏轉而形成的,不是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而形成的。
16、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與江淮準靜止鋒有關,夏季的伏旱是受副高控制形成的。
17、判讀鋒面圖時要注意鋒面的傾斜方向總是向冷氣團一側;畫冷鋒和暖鋒簡圖時,要注意三角形與半圓形凸出方向,即總是指向鋒前,冷鋒指向暖氣團一側,暖鋒指向冷氣團一側,它們的指向也可代表峰的移動方向。
18、判讀氣候類型時,要注意根據氣溫最高、最低值出現的月份判斷南北半球——7月份氣溫最高為北半球,1月份氣溫最高位南半球。
19、分析氣候類型分布規律時,要注意氣候類型的特殊分布,如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兩側。但有些地方比較特殊,如澳大利亞東北部、馬達加斯加島東側、巴西東南部等地區都遠離赤道,其熱帶雨林氣候的形成與地處東南信風迎風坡、暖流的影響有關。
20、主要玄武巖和花崗巖的區別:玄武巖是巖漿噴出地表后冷卻凝固形成的巖漿巖,花崗巖是巖漿侵入巖石縫隙在地表下冷卻凝固形成的巖漿巖。
21、風化作用與侵蝕作用的區別:相對來說,風化作用是靜態的破壞作用,主要破壞因素風等;侵蝕作用是動態的破壞作用,主要破壞因素有流水、風力、海浪等。
22、六大板塊中,亞洲的阿拉伯半島與印度半島屬于印度洋板塊,中南半島屬于亞歐板塊,紅海位于非洲薯悉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而安第斯山脈南部是美洲板塊與南極洲板塊碰撞形成的。
23、“背斜谷”從地形上講是山嶺被侵蝕成了山谷,但從地質構造上講還是背斜。
24、黃土高原是風力堆積作用形成的,但黃土高原上千溝萬壑是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
25、注意斷裂與斷層的區別:斷裂是指巖層數正乎沿裂隙斷開,但斷裂面兩側的巖層沒有發生明顯的位移;斷層是指斷裂面兩側巖層發生明顯位移的地質構造。
26、利用等值線圖判斷河流與地下水補給關系時要注意兩者的海拔高度和水位高低;河流水位高,河水補給地下水;地下水位高,地下水補給河水;黃河下游是“地上河”,始終是河水補給地下水。
27、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汛期不一定都在夏季,如地中海氣候區冬季為汛期、溫帶海洋性氣候區則全年降水量豐富。
28、注意利用河流與等高線的關系判斷湖泊的性質——咸水湖或淡水湖;等高線向湖泊一側彎曲,表示湖泊海拔高,湖水外流,一般為淡水湖;等高線背向湖泊彎曲,表示湖泊海拔低,河水注入,一般為咸水湖。
29、分析山地垂直地域分異規律時要注意判斷南北半球——南半球北坡熱量豐富,自然帶分布位置高;北半球南坡熱量豐富,自然帶分布位置高。
30、注意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與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在分布地區和對應氣候類型上的區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主要分布在大陸東岸,對應亞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主要分布在大陸西岸,對應地中海氣候。
31、注意北海漁場(西歐)與北海道漁場(日本)的區別。秘魯漁場形成原因(上升流形成)與其他三大漁場形成原因(寒暖流交匯形成)的區別。
32、自然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三者之間的關系要區分清楚——水資源和氣候資源是交叉關系,都屬于自然資源。
33、能源與能源資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能源包括能源資源,還包括二次能源等;而能源資源僅指自然資源中能提供能源的部分資源。兩者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
34、臺風中心無風,盛行下沉氣流;而臺風中心附近的風力一般在12級以上,常出現狂風暴雨。
35、臺風和颶風雖然都是熱帶氣旋,但要注意兩者發生的區域存在差異——臺風是西北太平洋上的熱帶氣旋;颶風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上的熱帶氣旋。
36、干旱災害與降水之間的關系:并非降水量少的地區,干旱災害就最嚴重。干旱災害主要是對農作物而言的,是受供需關系影響的。我國西北地區降水比華北地區少得多,但華北地區對水的需求量大,故華北地區比西北地區干旱災害嚴重。
37、寒潮危害最大與寒潮勢力最強是有區別的:寒潮危害最大主要是對農作物而言,一般發生在秋末和春初;寒潮勢力最強一般發生在冬季。
38、地震的震級與烈度兩個概念要區分開: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可以有多個烈度。一般而言,同一地區相同條件下,烈度與震級成正比。
39、火山和地震并非百害無一利:火山灰和火山噴發物往往能形成肥沃的土壤,地震波可以用來研究地球內部結構。
40、滑坡和泥石流都是地質災害,兩者最大的區別:泥石流需要大量水分條件,而滑坡則不需要大量的水分,但過多的水分會加劇滑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