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如意皇后?沒有如懿這個人,但是其原型是繼皇后輝發那拉氏。繼后出生于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十(1718年3月11日),她比丈夫乾隆皇帝小7歲,比孝賢皇后小6歲,比淑嘉、純惠兩位皇貴妃小5歲,那么,歷史如意皇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如懿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臘睜,她當上皇后其實是太后的意思,乾隆對她并沒有很并腔深的感情,江南斷發事件輪蔽歲之后,她在乾隆心中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
歷史上真實的尺槐如懿是乾隆的第二個皇后,但是并沒有記載她的名字,只有姓為輝發那拉氏消槐,她本來只是一個普通的王妃,因為前一個皇后去世才讓她繼任,乾隆是非常恨她的,她在乾隆下江南時阻止拿困友乾隆帶一個女子回宮,并且在情緒激動下剪去了頭發,滿人不能私自剪發,乾隆認為這是對他的詛咒,所以乾隆在回宮后就收了她的一寶四冊,打入冷宮了,死后的不能有自己的陵墓。
沒有如懿這個人,但是其原型是繼皇后輝發那拉氏。
雍正十二年十一月初八日,16歲的那拉氏嫁與時為寶親王的愛新覺羅·弘歷,為側福晉。九個月后,雍正帝駕崩,乾隆登基。弘歷即位后一個月,即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將她封為嫻妃。
乾隆十三年七月初一日,晉封那拉氏為攝六宮事皇貴妃;乾隆十四年四月五日,正式冊封那拉氏為攝六宮事皇貴妃。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日,舉行了冊立皇后之禮汪雀。從此,那拉氏登上了皇后寶座。
擴展資料:
烏拉那拉·如懿,流瀲紫《后宮甄嬛傳》續集《后宮如懿傳》女主角。原型為清高宗乾隆帝的第二位妻子純帝繼皇后輝發那拉氏。家道中落之繼后,惜情卻傷情之妻。出身大族,少時驕傲任性,家道中落后日漸沉穩。入宮屢受磋磨,更習得謀略與手段,但始終不改倔強與真情。
明知后宮難得一人心,仍渴望夫妻間的尊重與信念尺任。也得乾隆珍重扶持,一路由冷宮走至繼后。卻在位居中宮之后,與乾隆漸行漸遠,終至斷發與帝決裂,獨守青櫻弘歷的美好回憶而去。如懿看破帝家涼薄、世事紅塵困高早,卻也是不悔一生愛一人。
參考資料:-如懿
純帝繼皇后(1718—1766),沒鍵烏拉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佐領那爾布之女。雍正時,封為皇子弘歷之側福晉。弘歷即枯瞎巧位后,初封嫻妃。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晉嫻貴妃;十三年七月初一晉嫻皇貴妃,攝六宮事。十五年八月初二,冊立為皇后。
三十年正月隨駕南巡,閏二月十八日忤旨截發失寵,提前送回京;五月十四日收繳歷次冊寶夾紙。三十一年七月薨,以皇貴妃禮葬,乾隆四十年,追封為皇后。葬裕陵妃園寢純惠皇貴妃地宮之東側。且不設神牌、無祭享。
擴展資料
人際關系:注:以下是電視劇的人物關系
封號:青櫻格格→側福晉→嫻妃→嫻貴人→庶人→嫻妃→嫻貴妃→皇貴妃→皇后(斷發后被收回皇后、皇貴妃、嫻貴妃、嫻妃四份冊寶,只保留皇后位號,可說是不廢而廢)。
家人:父親烏拉那拉·那爾布,母親郎佳氏,一弟一妹。
丈夫:愛新覺羅·弘歷(乾隆帝)。
子女:十二阿哥永璂、皇五女固倫和宜公主愛新覺羅·璟兕、十三阿哥悼瑞皇子愛新覺羅·永璟。
養子:大阿哥和碩定安親王永璜、五阿哥和碩榮親王愛新覺羅·永琪。
姑母:烏拉那拉·宜修、烏拉那拉·柔則(兩位皇后的之和的歷史原型為孝敬憲皇后)。
好友:珂里葉特·海蘭、寒香神仿見、陳婉茵、葉赫那拉·意歡、巴林·湄若、蘇綠筠。
沒有如懿這個人,但是其原型是繼皇后輝發那拉氏。
繼后出生于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十(1718年3月11日),她比丈夫乾隆皇帝小7歲,比孝賢皇后小6歲,比淑嘉、純惠兩位皇貴妃小5歲,就算是劇中一直稱她為“姐姐”的愉妃歷史上也比她大4歲,潛邸眾人中當屬茄慎頌那拉氏年紀最小。
本籍鑲藍旗人,是輝發國主的后代,但到她這一代已經沒落,父兄在仕宦上并不算亮眼。其父訥蘇肯終身只有世襲的正四品佐領一職,哥哥訥禮承襲父親的職位,也只是佐領。
擴展資料:
乾隆的第二任皇后本名輝發那拉氏顫鄭,在孝賢皇后富察氏去世兩年后冊立。這位皇后在《如懿傳》里叫如懿,在《延禧攻略》中叫嫻妃,她也是《甄嬛傳》里的青櫻。在《還珠格格》里,她就只叫“皇后娘娘”。
歷史上,乾隆與這孝沖位皇后的感情較為淡薄。雖然有了繼皇后那拉氏,乾隆仍經常作詩懷念富察氏,比如在他四十歲生日那天,大家都在為“中宮初正名偕位,萬壽齊朝衣與冠”而慶賀,乾隆卻“有憶那忘桃花節,無言閑倚桂風寒”。在繼皇后陪同他去真定行宮時,乾隆也想起舊人:“勸餐非昔侶,舉案是新緣。”在《還珠格格》中皇后因為紫薇和小燕子的事情憤怒得拿起剪刀要絞頭發。
在歷史記載中,這位那拉皇后隨駕南巡時突然自斷青絲,這在尊崇“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古代,可是件了不起的大事,皇帝當即將她遣送回京,并且沒收冊封她為皇后、皇貴妃、嫻貴妃、嫻妃時發的四份金冊寶印,并打入冷宮。
以上就是歷史如意皇后的全部內容,在電視劇《如懿傳》中,如懿的歷史原型是為清高宗乾隆帝的第二位妻子純帝繼皇后輝發那拉氏。皇后(1718年03月11日-1766年08月19日)輝發那拉氏(《清史稿》記載烏喇那拉氏為誤),滿洲正黃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