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考點?1、夏商周時期,受封的諸侯對土地只有世代使用權,而無權轉讓與買賣,需向國王繳納貢賦。2、春秋時期,“私田”不歸國王所有,而是歸“私田”主人控制,稅制改革承認了土地的私有權。3、那么,歷史考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考歷史考點如下:
1、夏商周時期,受封的諸侯對土地只有世代使用權,而無權轉讓與買賣,需向國王繳納貢賦。
2、春秋時期,“私田”不歸國王所有,而是歸“私田”主人控制,稅制改革承認了土地的私有權。
3、標志著中國傳統步型基本定型的事件不是牛耕的出現,而是曲轅犁的發明,因為它可以調節型耕深淺,適應各種土地的精耕細作。
4、中國古代手工業的經營形態:在商周時期冊宴,手工業由官府壟斷。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確立和小農經濟的形成,開始出現民營手工業和家庭手工業。
5、明朝時期白銀的普遍流通并沒有促進對外貿易的繁榮,這是因為明朝政府嚴格限制對外貿易。
6、資本主義萌芽的產歲散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但直到鴉片戰爭前夕,就全國而言,自然經濟仍占據主導地位。資本主義萌芽不單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反映,還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不是“閉關鎖國”和“重農抑商”政策,而是衰落的封建 制度的阻礙。
學習歷史的重要性
1、學習歷史可以增強我們的民族認同,增強民族的凝聚力
學習歷史才能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有了民族文化的認同,才能真正認同自己的民族。
初中歷史的重點知識點比較多,想要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需要做好歷史知識點的總結。盯好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初中歷史重點知識點,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中歷史重點知識點
第一單元 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1.為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隋煬帝開通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四五千里。這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評價大運河的開鑿:大運河不僅成為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系的紐帶,也成為溝通亞洲內陸“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同時運河的通航也促進了沿岸地區城鎮和工商業的發展。但隋煬帝濫用民力,也造成但是百姓的困苦。總的看來,大運河的開鑿,是隋對中國歷史的重大貢獻。
3.6xx年李淵(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長安。
4.列舉“貞觀之治”的主要內容,評價唐太宗。
貞觀之治:唐太宗在位期間,吸取隋亡的教訓,調整統治政策,即貞觀新政;恢復和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知人善任,虛心納諫(魏征);完善科舉制;注意加強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唐太宗的統治促成了國家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民族和睦,國力增強的升平景象,史稱“貞觀之治”。
歷史中考考點如下:
考點1、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秦朝的統一:韓趙魏楚燕齊。
(1)皇帝制度:君權的至高無上。
(2)秦朝的中央機構:三公的職權范圍要注意區別,也是選擇題中經常命題的重點。
三公的職責:① 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②太尉:負責全國軍務;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并負責監察百官。
(3)郡縣制:郡縣的設置的影響。郡縣制的建立:秦滅六國后秦始皇采納李斯推行郡縣制度的建議,把郡縣制推廣到全國。郡縣制的特點在于郡縣的長官都有皇帝任免。郡縣制建立的梁跡影響:郡縣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權制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4)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
考點2、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1)漢初郡國并行制:郡縣制與封國制并存,封國制的存在是對中央集權的威脅。
(2)唐朝三省六部制:把握好三省六部的職權范圍、工作流程:中書省(負責決策、草擬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批詔令)--尚書省(負責執行),最高長官都是宰相,宰相權力一分為三。
(3)元朝的行省制度:認識到行省制的實施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是我們現在省制的開端
(4)漢到元政治制度的特點:表現為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中央不斷加舉謹強對對方的控制和管理,國家的權利不斷集中在君主手中。
摸索并掌握科學的,適合自己的學習 方法 ,重視每一門學科,關注社會和時代的發展,并且堅持不懈,才能給自己的終身發展奠定堅持的基礎,創造成功的機會。下面給大家帶來一些關于初中歷史核心知識點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歷史核心知識點整理1
中國境內人類的活動及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社會變革【時代特征】
本單元講述了約170萬年前元謀人出現至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的歷史。
1.中國境內人類的活動:經歷了遠古時代、農耕時代和傳說時代。
【核心考點】1.元謀人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
2.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已經學會用火,并會保存火種。
3.半坡人居住半地穴式圓形房屋,種植粟,制作彩陶;河姆渡人居住干欄式建筑,種植水稻。
4.炎帝和黃帝被后人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堯、舜、禹時期實行禪讓制。
5.禹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啟繼承父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
6.夏、商、西周三朝的開國君主分別是禹、湯、周武王。
7.西周為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疆土,實行分封制,分封制保證了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穩定了局勢,擴大了統治范圍。
8.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
學習歷史有訣竅, 掌握方法最重要。下面是我整理的 歷史知識點 ,僅供參考。
初中歷史知識點1.中國近代史起止時間:1840年鴉片戰爭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
2.中國近代史歷史分期:
1840年鴉片戰爭至1919年五四運動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1919年賀運五四運動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3.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
中國近代化的開端:洋務運動
4.近現代史上,改變中國社會性質的三件大事:
1840—1842鴉片戰爭
1949年新中國成立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不平等條約對中國的影響
1.鴉片戰爭(《南京條約》)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
使中國開始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的影響
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3.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對中國的影響。
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近代化的起步
1、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評價=地位+作用)
(1)地位: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2)作用: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它引進了西方先進技術,創辦了近代企業,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對西方列強的經濟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以上就是歷史考點的全部內容,歷史中考考點如下:考點1、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秦朝的統一:韓趙魏楚燕齊。(1)皇帝制度:君權的至高無上。(2)秦朝的中央機構:三公的職權范圍要注意區別,也是選擇題中經常命題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