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名作?達·芬奇 《安吉里之戰》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大師達·芬奇最偉大的作品是什么?很多人會說是《蒙娜麗莎》。或《最后的晚餐》,但在那個時代人眼中,壁畫《安吉里之戰》才是達·芬奇真正最偉大的作品。可惜。那么,美術名作?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蒙娜麗莎》創作大約花了3年,從1503年至1506年。該幅畫創作于達·芬奇人生的轉折點,即從服務了17年的米蘭斯佛扎宮廷,回到了佛羅倫斯。很有可能在那段時間里,達·芬奇贏得了政治家馬基維利的支持,他主要從事軍事工程。
傅雷感慨于“五四”之后,為學的態度隨世風而日趨淺薄,投機取巧習以為常,故著《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東方人欣賞西方藝術有著天然的劣勢,究其原因在于東西方歷史文化有本質的不同,甚至是很嚴重的沖突。
《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寫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其時傅雷先生二十六歲,剛從法國留學歸國不久,受聘于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擔任美術史課教席。傅雷先生為了教學,根據自己在法國留學積累的知識和多年的學習體會。
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法國涌現出一大批印象派藝術家,他們創作了大量至今仍為人們所熟悉的經典名作。除了這次在中國展出的名畫,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梵高的《向日葵》更是名畫。
在《卡爾凡山》中,一條主要的曲線,橫貫全畫,而周緣形成四十五度的斜角,它指示出群眾的趨向。試把這一種支配法和意大利畫面上的平直的地平線作一比較,便可看到在掀動熱情或震懾騷動上,線條具有何等的力量。
以上就是美術名作的全部內容,在《卡爾凡山》中,一條主要的曲線,橫貫全畫,而周緣形成四十五度的斜角,它指示出群眾的趨向。試把這一種支配法和意大利畫面上的平直的地平線作一比較,便可看到在掀動熱情或震懾騷動上,線條具有何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