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冊歷史知識點?1、隋朝工匠李春設計并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比歐洲早700年。2、唐朝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3、唐朝印制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4、那么,初一下冊歷史知識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在歷史學科中,有很多知識都比較容易產生混淆,下面是初一下冊歷史必考知識點總結,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一、隋朝的建立
1.隋的建立
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
2.隋的統一
時間:589年,隋朝滅陳,統一南北。
原因:①長期的分裂和戰亂,人民渴望統一。
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經濟的發展。
③隋朝勵精圖治,國力強盛;陳朝統治腐敗,力量衰弱。
意義:結束了長期的分裂,實現了統一,為隋唐時期經濟文化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
3.隋朝經濟的繁榮──“開皇之治”
(1)表現:人口激增,墾田擴大、糧倉豐實。
(2)原因
①國家統一,社會安定;
②隋文帝勵精圖治,發展生產;
③統治者提倡節儉。
(3)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史稱隋文帝的統治為“開皇之治”。
二、開通大運河
1.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2.開通原因
①隋文帝的統治為開通大運河奠定經濟基礎。
②隋朝國家統一。
③有前代開鑿的幾段古運河為基礎。
3.評價
(1)積極:
①經濟上:大大促進了南北經濟交流;
②政治上:有利于維護國家的統一和中央集權(加強了對南方的控制)
(2)消極:但也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徭役負擔,加速了隋朝的滅亡。
學習是每個一個學生的職責,而學習的動力是靠自己的夢想,也可以這樣說沒有自己的夢想就是對自己的一種不責任的表現,也就和人失走肉沒啥兩樣,只是改變命運,同時知識也不是也不是隨意的摘取。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要把我自己生命的鑰匙。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七年級下冊歷史復習知識點》,供大家學習參考。
七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
第一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一、元謀人:
⑴發現地點:云南省元謀縣。
⑵距今年代:約一百七十萬年。
⑶生產生活:會制造,知道用火。
(會不會制造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
⑷歷史地位: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
二、北京人:
⑴發現地點: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⑵距今年代:約七十至二十萬年。
⑶生產生活:會制造和使用,會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種,過群居生活。
⑷歷史地位:是世界上出土古人類遺骨和遺跡最豐富的遺址。
三、山頂洞人:
⑴發現地點: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頂部的洞穴。
⑵距今年代:約三萬年。
⑶生產生活: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會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獵為生,還會捕
魚。會與別的原始人群交換生活用品。生活的集體——氏族。
第二課原始的農耕生活
一、河姆渡原始居民:(南方的代表)
⑴地點:長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
初一下冊歷史的學習中同學們所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是有很多的,所以同學們在這個學期的學習中需要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整理總結。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初一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一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
第一單元
第一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P2-5)
隋文帝:楊堅(北周外戚)
1.建立隋朝(581年,都城長安)
2.滅陳,南北重歸統一(589年)
3.勵精圖治
隋煬帝:楊廣
1. 開通大運河(605年開始)
一. 南北重歸統一
1. 國家出現統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負擔較輕,社會經濟繁榮,人口有大幅度增長,據史書記載大倉庫的糧食、布匹,可以供應政府五六十年的開銷。
二. 大運河的開通
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
意義:它的開通,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
1. 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浙江杭州),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隋朝大運河)
隋統一條件:
客觀上:
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經濟的發展
②長期分裂割據,人民渴望統一
③南京陳政權的腐敗
主觀上:
①隋建立后,勵精圖治,政治穩定,經濟繁榮
②隋滅陳作了充分準備,戰略戰術得當
2.大運河:
三個點:洛陽、涿郡、余杭
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第二課 貞觀之治(P7-10)
一.李淵(唐高祖)建唐(618年 長安)
二.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
1.關于貞觀之治:一是貞觀、太宗年號是唐太宗時期,二是“貞觀之治”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強盛。
學習是快樂的,學習是幸福的,雖然在學習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許多困難,但是只要努力解決這些困難后,你將會感覺到無比的輕松與快樂,所以我想讓大家和我一起進入學習的海洋中,去共同享受快樂。我搜集的《初一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人教版2020》,希望對同學們有幫助。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
第1課繁盛一時的隋朝
一、南北重歸統一
1、隋朝的建立
時間: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楊堅都城:長安
2、隋朝的統一
時間:589年
二、“開皇之治”
隋文帝的統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②發展生產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史稱隋文帝的統治為“開皇之治”。
三、隋朝大運河
1、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2000多公里。
2、開鑿的目的:①加強南北交通②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3、意義:大大促進了南北的經濟交流。
第2課“貞觀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時間:618年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都城:長安
二、貞觀之治
1、注重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重視人民群眾的力量;
2、注重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
3、崇尚節儉;
4、任用賢才、虛心納諫。
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出現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強盛。
我們學習七年級歷史下冊的知識上要敢于兼收并蓄采納眾長。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級歷史下冊必背的知識點,大家快來跟我一起欣賞吧。
七年級歷史下冊必背知識點(一)
輝煌的隋唐文化
1、隋朝工匠李春設計并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比歐洲早700年。
2、唐朝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唐朝印制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4、唐朝杰出的醫學家孫思邈,寫成《千金方》,被后世尊稱為“藥王”。
5、石窟藝術在隋唐時期大為發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肅西部的敦煌莫高窟(精美的壁畫、塑像,大量佛經、文書)。
6、唐朝三位著名的詩人及代表作:李白,詩仙,《蜀道難》;杜甫,詩圣,“三吏”“三別”,作品稱為“詩史”;白居易《新樂府》。
7、書法名家:顏真卿和柳公權;畫家:閻立本和吳道子(畫圣,開寫意畫先河)
七年級歷史下冊必背知識點(二)
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
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907 年,唐朝為藩鎮所滅。
一、遼宋西夏的并立
1、契丹的興起
(1)契丹的生活習俗:游牧為主,唐末開始逐漸有了農耕生活。
(2)契丹國的建立:10 世紀初,契丹首領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國,都城在上京。
以上就是初一下冊歷史知識點的全部內容,初一歷史必背知識點有:1、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水稻的國家:生活于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種植水稻,住干欄式房子。2、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粟的國家:生活于黃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種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