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古生物?古代海洋生物有哪些1 1、桿菊石 桿菊石這種白堊紀晚期的生物只有殼上最早期的部分保持著盤卷,以后長出的部分成為筆直的桿。這種筆直菊石的生活方式仍無定論:有的古生物學家認為,它們在水中是垂直生活的,那么,海洋古生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和大家要分享的是關于鯨的故事。它生活在現代海洋中,基本上很少遇到天敵,一種食肉性海洋生物,人稱鯨。那么今天就讓我們共同探討關于它的故事。
鯨魚可謂是生存時間較長的大型海洋生物,從始新世中期開始就已經有現代鯨魚的祖先出現——龍王鯨。它們被認為是最像現代鯨魚的古生物,而在那個時期龍王鯨天生就不是一個吃素的家伙。它們先天就是肉食性生物,體長在15—20米左右,更可怕的事情是龍王鯨更喜歡吃其他類的鯨魚,這一點足見其多么的強大和與眾不同。雖然它們生活在不同時期的海洋中,現代鯨魚更是被認為是龍王鯨的后代,那么說明它們在生活習性或者其他方面還是存在共性的東西,那么鯨為何總是喜歡與人為敵呢?
據說,1970年羅伯森一家有一個環游世界的夢想,他們賣掉了家中的農場,買下了一艘13米長木船,雖然是木船但是依然很牢固,此船叫做魯賽特。在1971年7月的時候,羅伯森一家正位于加拉帕戈斯群島西南風320海里的地方,同樣的一個地方,在1820年鯨的近親抹香鯨掀翻了一艘捕鯨輪船,一個世紀后在同一片水域再次上演這一幕,只是這次面臨襲擊的人卻是羅伯森一家,而襲擊者則是鯨。剛開始他們看到一群鯨魚在遙遠處認為它們不會攻擊,因為他們早習慣了這些鯨魚的存在,但是這次卻發生了和之前完全不一樣的事情,齒鯨群體攻擊了它們的船,它們的船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幸好人都沒有事情。
鸚鵡螺簡介
鸚鵡螺(學名:Nautiloidea)是海洋軟體動物,共有2屬、6種,具卷曲的珍珠似外殼,外殼由許多腔室組成,外套位于外殼內。各腔室之間有隔膜隔開;鰓2對;具63-94只腕,但無吸盤;眼簡單,無晶狀體;無墨囊。
殼薄而輕,呈螺旋形盤卷,殼的表面呈白色或者乳白色,生長紋從殼的臍部輻射而出,平滑細密,多為紅褐色。整個螺旋形外殼光滑如圓盤狀,形似鸚鵡嘴,故此得名“鸚鵡螺”。
分布于熱帶印度洋——西太平洋珊瑚礁水域。鸚鵡螺已經在地球上經歷了數億年的演變,但外形、習性等變化很小,被稱作海洋中的“活化石”,在研究生物進化和古生物學等方面有很高的價值。
在現代仿生科學上也占有一席之地,1954年,美國研制出世界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在美國格羅頓下水。
鸚鵡螺現在還有嗎
鸚鵡螺在古生代幾乎遍布全球,但已經基本絕跡了,只是在南太平洋的深海里還存在著六種鸚鵡螺。
鸚鵡螺被古生物學家習稱為無脊椎動物中的“拉蒂曼魚”,一種活化石的代名詞。這些具有分隔房室的鸚鵡螺,歷經六千五百萬年演化,外形似乎鮮少變化,而它們的祖先族群多達三十多種,卻在六千五百萬年前那場大劫難中,與恐龍同遭被掃蕩一空滅絕的命運。
龍王鯨是現代鯨的祖先,是一種體長大約十五米左右的肉食性動物,龍王鯨屬于海洋中的頂級的掠食者,主要以其他鯨類為食物,但是它同樣也存在天敵鼠白鯊 。
鄧氏魚在地球上只存在約5000萬年,與其他物種相比,時間相對較短。最有可能的理論是鄧氏魚在經歷了一場名為泥盆紀末期生物大滅絕事件后,徹底滅亡了。這一巨災導致海洋中的氧氣水平急劇下降,在這種低氧環境下,對于大多數物種來說無疑是個壞消息。更別說,鄧氏魚這個3噸重的怪物了,要想生存下來那是不可能的。
十大遠古海洋生物有:鄧氏魚、滑齒龍、巨齒鯊、巨型黃貂魚、克柔龍、萊茵耶克爾鱟、龍王鯨、毛伊龍、梅爾維爾鯨、太陸鯊。
1、鄧氏魚
鄧氏魚大約生存在3.6億年前,是大型的古生物,體長在八米左右,重量可以達到六噸,體積非常的大,是海洋中很強的捕食者,主要是以無脊椎動物為食,已完全滅絕。
2、滑齒龍
滑齒龍是海生爬行動物,主要是存在于侏羅紀中期到晚期,生性殘暴,體重約2.5噸,最長可以達到6.6米,它們喜歡在淺海區域產子,為肉食性動物。
3、巨齒鯊
巨齒鯊是遠古十大巨鯊之一,也是地球上發現的咬合力最強的動物之一,很多的史學家稱巨齒鯊為最強悍的生物,它的體長可以達到二十米左右。
4、巨型黃貂魚
巨型黃貂魚主要是活動在淡水區域,同樣是生活在幾百萬年以前,也是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巨型黃貂魚是4.27米,目前還不知道這種魚的棲息地,也沒有人知道這種魚是如何生存的。
5、克柔龍
克柔龍是一種海洋爬行生物,主要是生活在一億兩千萬年前,體長一般在十米左右,嘴巴和腦袋一樣長,鼻孔在頭頂,還是是世界上最大的上龍類之一。
6、萊茵耶克爾鱟
萊茵耶克爾鱟是生存于三億九千萬年前的早泥盆紀,長相非常奇特,看起來像昆蟲,主要以節肢動物和魚類為食,是有史以來體型最大的板足徵。
以上就是海洋古生物的全部內容,分布于熱帶印度洋——西太平洋珊瑚礁水域。鸚鵡螺已經在地球上經歷了數億年的演變,但外形、習性等變化很小,被稱作海洋中的“活化石”,在研究生物進化和古生物學等方面有很高的價值。在現代仿生科學上也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