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浮生物填料?綜合考慮以上因素,一般家用小型懸浮球,使用5-10千克左右的生物填料,3-6個月需要換填一次。如果使用較難分解的填料,在環境溫度適宜的條件下,一年內換填2-3次即可。那么,懸浮生物填料?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懸浮填料大致也分為以下四種:
多面空心球填料
在球中部沿整個周長有一道加固環,環的上、下各有十二片球瓣,球瓣開孔成網片狀或不開孔,沿中心軸呈放射狀布置。
內置式浮球填料
填料由網格球形殼體與內置載體兩部分組成。殼體由高分子聚合物注塑而成,球面呈網格狀。內置載體材料有醛化維綸絲及扣乙烯扁絲,海綿等。
PE材質的管狀填料
聚氨酯材質的海綿狀填料
空心球,浮球以及PE管狀填料都是塑料的,比表面積比較小大概500m2/m3。而海綿狀填料的話比表面積就比較大了,平均3000m2/m3。壽命的話肯定是PE填料比較長了,海綿壽命短了。不過PE填料太硬了,也有可能會損壞設備池體等。但是這幾種填料都容易上浮,掛膜效果不是很理想。現在市面上也有親水性比較好的新型海綿填料了,比表面積大而且能迅速下沉。
填料是生物膜載體,是是生物膜法處理工藝的關鍵部分,填料的好壞直接影響生化處理的效果,他的費用在生物膜法中的基建費中占有比重較大,所以選擇適宜填料具有經濟與技術的雙重意義。
接觸氧化工藝中幾種常見的填料
一、半軟性填料
半軟性填料由填料單片、塑料套管和中心繩三部分組成,所有組成部分均采用耐酸、耐堿、耐老化性能較好的低密度聚乙烯為原料。經熔融注塑成由中心孔向外放射的形狀,針刺得圓形單片是半軟性填料的主體,由中心繩依次穿過各單片的中心孔,單片間嵌套塑料管以固定距串連成所需長度。
半軟性填料具有特殊的結構和水力性能,孔隙率大(大于96%),流阻小,并且當水流通過填料層時可產生明顯的湍流流態,提高水與生物膜的接觸效率,增大了去除污染物的能力。該填料有一定的剛性及柔性,具有較強的重新布水、布氣能力。對于鼓風曝氣中的大氣泡供氣而言,它具有多層次、反復切割氣泡的作用,從而提高了氧的轉移率。比表面積大(可達到130m2/m3),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空間。具有傳質效率高、節能、不易堵塞、耐腐蝕、耐老化等特點。
二、組合填料
組合填料集中了軟性及半軟性的結構特點,填料單元中間是一個尺寸較小的半軟性填料,周邊連接軟化纖維束。
SNP懸浮型生物填料采用特制塑料和樹脂制成,結構科學、新穎。
它是由纖維絲球體、網格外殼和通心多孔柱體組成的球形填料。該填料既克服了現有軟性、半軟性填料需要固定安裝、維護管理困難,軟性填料易結球、堵塞,半軟性填料掛膜較差等缺點,又克服了石英砂、陶粒等載體動力消耗高、比表面積小的不足。
具有獨特設計的好氧、兼氧、厭氧功能區,能全效發揮其處理污水的能力,產泥量少,約為活性污泥的80%。比表面積大(800m2/m3),能附長更多的活性生物。適當的孔隙率,能保證其新陳代謝的順暢。比重接近1g/cm3,在水中曝氣能處于活躍的流態,傳質效率高。
球形懸浮填料,又稱多孔旋轉球形懸浮填料,是對國內處理污水、生物膜法處理技術采用的多種填料中開發的最新系列產品。
懸浮填料具有生物附著力強、比表面積大、孔隙率高、化學和生物穩定性好、經久耐用、不溶出有害物、不引起二次污染、防紫外線、抗老化、親水性能強等特點,在使用過程中,微生物掛膜快、生物膜易脫落,抗酸堿、耐老化、不受水流影響,使用壽命長,產品耐生物降解,剩余污泥極少,安裝方便。
懸浮球填料由聚丙烯材料注塑而成,分內外雙層球體,外部為中空魚網狀球體,內部為旋轉球體。主要起生物膜載體的作用,同時兼有截留懸浮物的作用,懸浮填料具有生物附著力強、比表面積大、孔隙率高、化學和生物穩定性好、經久耐用、不溶出有害物、不引起二次污染、防紫外線、抗老化、親水性能強等特點,在使用過程中,微生物易生成、易更換、耐酸堿、抗老化、不受水流影響、使用壽命長,剩余污泥少,安裝方便,懸浮物去除率高,加速了生物降解,成本極低。
以上就是懸浮生物填料的全部內容,主要原因是:1、增加生物膜的附著面積。2、提高好氧池的處理效率。懸浮填料可以提供大量的表面積,為生物膜的附著提供更多的空間,從而增加好氧池中微生物的數量和種類,加速有機物的降解和氨氮的轉化,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