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篇一】教科版高二物理知識點 一、電磁波的發現 1、電磁場理論的核心之一:變化的磁場產生電場 在變化的磁場中所產生的電場的電場線是閉合的(渦旋電場)◎理解:(1)均勻變化的磁場產生穩定電場 (2)非均勻變化的磁場產生變化電場 2、那么,教科版物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篇一】九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歸納教科版
電現象
一、電荷:物體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說物體帶了電,或者說帶了電荷。
二、兩種電荷:
(1)正電荷:綢子摩過的玻璃棒上帶的電荷叫正電荷;
(2)負電荷:毛皮摩察過的橡膠棒上帶的電荷叫做負電荷。
(3)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負兩種電荷,
(4)電荷的相互作用規律: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注:兩個物體靠近時有吸引現象:①可能一個帶電,另一個不帶電
②可能一個物體帶正電,另一個物體帶負電;
三、電量:電荷的多少叫做電量,電量的單位是庫能。“Q”
四、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正、負異種電荷數完全抵消的現象,對外不顯電性叫做中和。
五、①摩擦起電: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摩擦起電。
②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子的轉移,
③失去電子而帶正電(缺少電子,正電荷占優勢);得到電子而帶負電(有多余的電子,負電荷占優勢)
④檢驗一個物體是否帶電的一種電器叫驗電器,它的原理:根據同種電荷相互排斥而張開。
六、電場:像磁體一樣,帶電體周圍也存在著一種特殊的物質,叫電場。
電荷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電場來實現的。
七、電流:
①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其實:正電荷移動;負電荷移動;正、負電荷分別向相反方向移動都可以形成電流)
②電流方向的規定:把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
在欄目上,教科版比人教版似乎更豐富
從欄目設置上看,教科版教材比人教版多“本章小結”和章末“習題”兩個欄目,從習題數量上講,人教版教材每節配備4-7個練習題, 教科版教材每節配備4個練習題,并有章末練習,總題量差不多。
人教版教材注重知識的性和嚴密的理論分析,兼顧繼承與創新,注重實驗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加強與生活、科技、社會的聯系,更貼近教學實際,教材的可讀性比較好,便于學生自己看書學習,也便于新教師使用。
教科版教材注重“情境創設”,每節課力求從物理現象開始,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討論交流”,對問題的解決提出“猜想”和“假設”,教材中穿插若干個“活動”,總體感覺與蘇教版“初中物理”教材風格很相似,探究性味道比較濃,但此版本教材不太利于學生自己看書學習,教材的使用更需要教師的引導。
【 #高二#導語】因為高二開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識肯定有一定的欠缺,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計劃,更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會白白流淌的,收獲總是自己的。 無 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教科版高二物理知識點》,助你金榜題名!
【篇一】教科版高二物理知識點
一、電磁波的發現
1、電磁場理論的核心之一:變化的磁場產生電場
在變化的磁場中所產生的電場的電場線是閉合的(渦旋電場)◎理解:(1)均勻變化的磁場產生穩定電場
(2)非均勻變化的磁場產生變化電場
2、電磁場理論的核心之二: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
麥克斯韋假設:變化的電場就像導線中的電流一樣,會在空間產生磁場,即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
◎理解:(1)均勻變化的電場產生穩定磁場
(2)非均勻變化的電場產生變化磁場
3、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的理解:
恒定的電場不產生磁場
恒定的磁場不產生電場
均勻變化的電場在周圍空間產生恒定的磁場
均勻變化的磁場在周圍空間產生恒定的電場
振蕩電場產生同頻率的振蕩磁場
振蕩磁場產生同頻率的振蕩電場
4、電磁場:如果在空間某區域中有周期性變化的電場,那么這個變化的電場就在它周圍空間產生周期性變化的磁場;這個變化的磁場又在它周圍空間產生新的周期性變化的電場,變化的電場和變化的磁場是相互聯系著的,形成不可分割的統一體,這就是電磁場
5、電磁波:電磁場由發生區域向遠處的傳播就是電磁波.
6、電磁波的特點:
(1)電磁波是橫波,電場強度E和磁感應強度B按正弦規律變化,二者相互垂直,均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
(2)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速度和光速相同.v=λf
(3)電磁波具有波的特性
7、赫茲的電火花:赫茲觀察到了電磁波的反射,折射,干涉,偏振和衍射等現象.,他還測量出電磁波和光有相同的速度.這樣赫茲證實了麥克斯韋關于光的電磁理論,赫茲在人類歷首先捕捉到了電磁波。
第一章 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
1.物理學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種物理現象的規律和物質結構的一門科學。物理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基本方法之一。
2.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提出問題 → 猜想與假設 → 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 分析與論證 → 評估 →交流與合作
第二章 運動的世界
1.長度的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最常用的是
刻度尺。
2.長度的主單位是米,用符號:m表示,我們走
兩步的距離約是 1米,課桌的高度約0.75米。
長度的單位還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納米(nm),
它們關系是:
1km=1000m=103m;1dm=0.1m=10-1m
1cm=0.01m=10-2m;1mm=0.001m=10-3m;
1um=10-6m;1nm=10-9m。
3.刻度尺的正確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觀察它的零刻線、量程和最小
分度值; (2).用刻度尺測量時,零刻度線要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不要用磨損的零刻度線);(3).刻度尺的刻度線要緊靠被測物體,尺的位置要放正;(4).讀數時視線要與正對刻度線,不可斜視;(5).在讀數時,要估讀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
高一的物理教材在中國有多個版本,其中比較常見的有人教版和教科版。
人教版是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它是按照國家教育部的教學大綱編寫的。人教版物理教材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內容相對簡單明了,適合初學者。
教科版是指由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它也是按照國家教育部的教學大綱編寫的。教科版物理教材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內容相對更加深入和細致,適合對物理感興趣的學生。
因此,高一的物理教材既有人教版也有教科版,具體使用哪個版本取決于學校和教師的選擇。
以上就是教科版物理的全部內容,1)人教物理1目錄(2)教科版的:教科物理1目錄(1)教科物理1目錄(2)另外說一句,其實不用太糾結這兩個版本的教材有什么區別吧,因為你所在的地區只可能選一種來用,別的版本教材是怎么樣也用不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