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熱學公式?初三物理熱學公式歸納:熱學公式 C水=4.2×103J/(Kg·℃)吸熱:Q吸=Cm(t-t0)=CmΔt、放熱:Q放=Cm(t0-t)=CmΔt、熱值:q=Q/m、爐子和熱機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熱平衡方程:Q放=Q吸、熱力學溫度:T=t+273K、那么,初中物理熱學公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初三物理熱學公式歸納有哪些?想了解更多的信息嗎,和我一起看看吧!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初三物理熱學公式歸納,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三物理熱學公式歸納
熱學公式 C水=4.2×103J/(Kg·℃)
1、吸熱:Q吸=Cm(t-t0)=CmΔt
2、放熱:Q放=Cm(t0-t)=CmΔt
3、熱值:q=Q/m
4、爐子和熱機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熱平衡方程:Q放=Q吸
6、熱力學溫度:T=t+273K
7.燃料燃燒放熱公式Q吸=mq 或Q吸=Vq(適用于天然氣等)
初三物理熱學易錯知識點
1.熔化、汽化、升華過程吸熱,凝固、液化、凝華過程放熱。
2.晶體和非晶體主要區別是晶體有固定熔點,而非晶體沒有。
3.物體吸熱溫度不一定升高,(晶體熔化,液體沸騰);物體放熱溫度不一定降低(晶體凝固)。
4、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大,因為溫度是內能的標志;物體內能增大,溫度不一定升高,如晶體熔化。
5、在熱傳遞過程中,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加,但溫度不一定升高;物體放出熱量,內能減小,但溫度不一定降低。
6.影響蒸發快慢的三個因素:①液體表面積的大小②液體的溫度③液體表面附近空氣流動速度。
7.水沸騰時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會根據圖象判斷)。
1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
求速度:v=s/t
求路程:s=vt
求時間:t=s/v
2、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s/t
3、物體的物重與質量的關系:G=mg(g=9.8N/kg)
4、密度的定義式
求物質的密度:ρ=m/V
求物質的質量:m=ρV
求物質的體積:V=m/ρ
5、壓強的計算。
定義式:p=F/S(物質處于任何狀態下都能適用)
液體壓強:p=ρgh(h為深度)
求壓力:F=pS
求受力面積:S=F/p
6、浮力的計算
稱量法:F浮=G—F
公式法:F浮=G排=ρ排V排g
漂浮法:F浮=G物(V排<V物)
懸浮法:F浮=G物(V排=V物)
7、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8、功的定義式:W=Fs
9、功率定義式:P=W/t
對于勻速直線運動情況來說:P=Fv (F為動力)
10、機械效率:η=W有用/W總
對于提升物體來說:
W有用=Gh(h為高度)
W總=Fs
11、斜面公式:FL=Gh
12、物體溫度變化時的吸熱放熱情況
Q吸=cmΔt (Δt=t-t0)
Q放=cmΔt (Δt=t0-t)
13、燃料燃燒放出熱量的計算:Q放=qm
14、熱平衡方程:Q吸=Q放
15、熱機效率:η=W有用/ Q放 ( Q放=qm)
16、電流定義式:I=Q/t( Q為電量,單位是庫侖)
17、歐姆定律:I=U/R
變形求電壓:U=IR
變形求電阻:R=U/I
18、串聯電路的特點:(以兩純電阻式用電器串聯為例)
電壓的關系:U=U1+U2
電流的關系:I=I1=I2
電阻的關系:R=R1+R2
19、并聯電路的特點:(以兩純電阻式用電器并聯為例)
電壓的關系:U=U1=U2
電流的關系:I=I1+I2
電阻的關系:1/R=1/R1+1/R2
20、電功的計算:W=UIt
21、電功率的定義式:P=W/t
常用公式:P=UI
22、焦耳定律:Q放=I2Rt
對于純電阻電路而言:Q放=I2Rt =U2t/R=UIt=Pt=UQ=W
23、照明電路的總功率的計算:P=P1+P1+……
初三物理熱學公式歸納:熱學公式 C水=4.2×103J/(Kg·℃)
吸熱:Q吸=Cm(t-t0)=CmΔt、放熱:Q放=Cm(t0-t)=CmΔt、熱值:q=Q/m、爐子和熱機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熱平衡方程:Q放=Q吸、熱力學溫度:T=t+273K、燃料燃燒放熱公式Q吸=mq 或Q吸=Vq(適用于天然氣等)
初三物理熱學易錯知識點
熔化、汽化、升華過程吸熱,凝固、液化、凝華過程放熱。晶體和非晶體主要區別是晶體有固定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物體吸熱溫度不一定升高,(晶體熔化,液體沸騰);物體放熱溫度不一定降低(晶體凝固)。
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大,因為溫度是內能的標志;物體內能增大,溫度不一定升高,如晶體熔化
在熱傳遞過程中,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加,但溫度不一定升高;物體放出熱量,內能減小,但溫度不一定降低。
影響蒸發快慢的三個因素:①液體表面積的大小②液體的溫度③液體表面附近空氣流動速度。水沸騰時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會根據圖象判斷)。
霧、露、“白氣”不是水蒸氣,是水蒸氣液化的小水珠:霜、窗花是凝華:樟腦球變小、冰凍的衣服變干是升華。
比熱容指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升高或下降單位溫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
比熱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符號c),簡稱比熱,亦稱比熱容量,是熱力學中常用的一個物理量,表示物體吸熱或散熱能力。
比熱容越大,物體的吸熱或散熱能力越強。
其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是焦耳每千克開爾文[J/( kg · K )],即令1公斤的物質的溫度上升1開爾文所需的能量。根據此定理,最基本便可得出以下公式:c=Q/(m·△T)
當比熱容越大,該物質便需要更多熱能加熱。以水和油為例,水和油的比熱容分別約為4200 J/(kg·K)和2000 J/(kg·K),即把水加熱的熱能比油多出約一倍。若以相同的熱能分別把水和油加熱的話,油的溫升將比水的溫升大。
卡諾定理指出,可逆循環的效率只與高溫熱源和低溫熱源的溫度有關,而與工作物質(工質)或工作路徑等其它因素無關
熱力學溫度又被稱為絕對溫度,是熱力學和統計物理中的重要參數之一。一般所說的絕對零度指的便是0K,對應-273.15攝氏度。
物理量 單位 公式
名稱 符號 名稱 符號
質量 m 千克 kg m=pv
溫度 t 攝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3 kg/m3 p=m/v
力(重力) F 牛頓(牛) N G=mg
壓強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電流 I 安培(安) A I=U/R
電壓 U 伏特(伏) V U=IR
電阻 R 歐姆(歐) R=U/I
電功 W 焦耳(焦) J W=UIt
電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熱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熱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頓/千克
15°C空氣中聲速 340米/秒
安全電壓 不高于36伏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測量
⒈長度L:主單位:米;測量工具:刻度尺;測量時要估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單位是長度單位。
⒉時間t:主單位:秒;測量工具:鐘表;實驗室中用停表。1時=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質量m: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主單位:千克; 測量工具:秤;實驗室用托盤天平。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熱學公式的全部內容,1、吸熱:Q吸=Cm(t-t0)=CmΔt 2、放熱:Q放=Cm(t0-t)=CmΔt 3、熱值:q=Q/m 4、爐子和熱機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熱平衡方程:Q放=Q吸 6、熱力學溫度:T=t+273K 7.燃料燃燒放熱公式Q吸=mq 或Q吸=Vq(適用于天然氣等)初三物理熱學易錯知識點 1.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