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歷史簡介?1、因境內有國內最大的內陸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簡稱青。2、唐、宋屬吐蕃;元朝其土地屬宣政院管轄;明朝屬朵甘都司等;清朝初為衛藏地,后分設西寧辦事大臣,又稱青海辦事大臣,為青海得名之始。3、民國初設青海辦事長官,后屬甘邊寧海鎮守使,之后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變。4、那么,青海歷史簡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青海湖,藏語名為“措溫布”(意為“青色的海”。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境內,中國最大的內陸湖、咸水湖。由祁連山脈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之間的斷層陷落形成。青海湖作為中國西部的一顆明珠,有關它的傳說很多,而且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說,充滿了迷人的色彩。
1000多年前,唐蕃聯姻,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王松贊干布。臨行前,唐王賜給她能夠照出家鄉景象的日月寶鏡。途中,公主思念起家鄉,便拿出日月寶鏡,果然看見了久違的家鄉長安。她淚如泉涌。然而,公主突然記起了自己的使命,便毅然決然的將日月寶鏡扔出手去,沒想到那寶鏡落地時閃出一道金光,變成了青海湖。還有的說,是當年東海龍王最小的兒子引來一百零八條湖水,匯成這浩瀚的西海,因此他成了西海龍王。
聰明的大臣噶爾(即歷史上的吐蕃名相祿東贊為松贊干布娶來了文成公主,立下了天大的功勞。可是,他后來遭到讒誣,贊普一怒之下挖掉了他的雙眼,并將他驅逐出朝廷。
噶爾領著小兒子往東北流落。一天,他們來到了今天的青海湖地區,當時那里還是一片草原。兒子口渴要水喝,噶爾屈指一卜,對兒子說:“往前走,有個石蓋,那下面有泉水,你揭蓋取了水后一定要將石蓋及時蓋上。
青海湖古稱“西海”,又稱“鮮水”或“鮮海”。蒙語稱“庫庫諾爾”,藏語稱“錯溫波”,意為“青色的海”、“藍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帶早先屬于卑禾羌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漢代也有人稱它為“仙海”。從北魏起才更名為“青海”。青海湖地處高原的東北部,湖的四周被巍巍高山所環抱。北面是崇宏壯麗的大通山,東面是巍峨雄偉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綿延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崢嶸嵯峨的橡皮山。離西寧約200公里,海拔為3200米。它的周長360公里,面積達4583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大的咸水湖。湖區有大小河流近30條。湖東岸有兩個子湖,一名尕海,面積10余平方公里,系咸水;一名耳海,面積4平方公里,為淡水,在青海湖畔眺望,蒼翠的遠山,合圍環抱;碧澄的湖水,波光瀲滟;蔥綠的草灘,羊群似云。一望無際的湖面上,碧波連天,雪山倒映,魚群歡躍,萬鳥翱翔。青海湖周圍是茫茫草原。湖濱地勢開闊平坦,水源充足,氣候比較溫和,是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夏秋季的大草原,綠菌如毯。金黃色的油菜,迎風飄香;牧民的帳篷,星羅棋布;成群的牛羊,飄動如云。日出日落的迷人景色,更充滿了詩情畫意,使人心曠神怡。
因境內有國內最大的內陸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簡稱青。
唐、宋屬吐蕃;元朝其土地屬宣政院管轄;明朝屬朵甘都司等;清朝初為衛藏地,后分設西寧辦事大臣,又稱青海辦事大臣,為青海得名之始。
民國初設青海辦事長官,后屬甘邊寧海鎮守使,之后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變。
青海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傳統。
青海有舊、中、新石器時代的古文化遺址,眾多的宗教建筑群,歷代的文物古跡,動物巖畫和宗教巖畫,悠揚的民歌“花兒”,奔放的藏族歌舞。
抒情優美的土族民間舞蹈《安昭》、《納頓》;民間佛教繪塑“熱貢藝術”,藏族卷軸畫“唐卡藝術”,酥油花藝術;獨具特色的民間刺繡。
青海是花兒的故鄉,河湟花兒是西北花兒的精魂,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也作為名族地域的曲種之一。
花兒又名少年,產于甘肅臨夏,并流行于甘、青、寧、新等地區,運用了生動形象的比興詞句,多以情歌為主,唱詞浩繁,文學藝術價值很高,被人們稱為西北之魂。
居住在這里的漢、藏、回、土、撒拉等各族群眾,無論在田間耕作,山野放牧,外出打工或路途趕車,只要有閑暇時間,都要漫上幾句悠揚的“花兒”。可以說,人人都有一副唱“花兒”、漫“少年”的金嗓子。
青海農民唱起“花兒”,村里的張秀花、王富貴們就會淚水漣漣。
青海省具有悠久的歷史,在湟水河谷已發現距今4000多年前的氏族公社文化遺址。羌族于公元前2世紀移居青海。公元前121年,漢代霍去病進軍湟水沿岸,在西寧市以西置臨羌縣。西漢時設護羌校尉。公元4年,設西海郡。397~414年,鮮卑族在青海省東部建立南涼國。隋設西海、河源二郡。唐、宋為吐蕃屬地。元代東北部為貴德州,屬甘肅行中書省,其余屬吐蕃、朵甘思等處宣撫使司。明屬西蕃地。清時東北部設西寧府,北屬青海蒙古額魯特部,南為玉樹等土司屬地。1928年設青海省,以其境內有青海湖而得名。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省政府駐西寧市。
青海省簡稱青,古稱西海、鮮水海、卑禾羌海,自十六國時期始稱青海。藏語稱錯溫波,蒙古語稱庫庫諾爾,均意為青色的湖。古為西戎地,漢為西羌地。
以上就是青海歷史簡介的全部內容,公元4世紀初,吐谷渾人遷入甘青地區,后向青海境內發展,并建立了吐谷渾國。其盛 時,勢力范圍東南至四川松潘,北到青海祁連,東到甘肅洮河,西達新疆南部,東西長約1500公里,南北寬約500公里。吐谷渾人自進入青海至唐龍朔三年(663年)亡于吐 蕃止。東晉十六國時,前涼、前秦、后涼、南涼、西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