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歷史概括?1、中日甲午戰爭中日甲午戰爭,日清戰爭,是19世紀末日中國的戰爭。2、戊戌變法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維新變法、維新運動,是晚清時期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人士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3、那么,清末民初歷史概括?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1911年年底,周恩來在沈陽東關模范學校上學。這一天,魏校長親自為學生上修身課,題目是“立命”。當時正是中國社會發出劇烈變動的時期。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剛剛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了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統治。很多人,特別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沒有明確的理想追求,沒有人生奮斗的目標。校長講“立命”,就是給學生講怎樣立志。
魏校長講到精彩處突然停頓下來,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請問為什么讀書?”
教室里靜靜的,沒有一個學生回答。
“如果沒有人回答,我就一個個問了!”
魏校長走下講臺,指著前排一同學說:“你為什么而讀書?”這個學生站起來挺著胸脯說:“為光耀門楣而讀書!”,“就是為了光宗耀祖。”魏校長又向第二個學生,回答是:為了明禮而讀書。第三個被問的學生是一個靴鋪掌柜的兒子,他很認真地回答說:“我是為我爸而讀書的。”同學們聽了哄堂大笑。
校長對這些回答都不滿意,搖了搖頭又到周恩來面前,問道:“你是為什么而讀書?”
周恩來在學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剛剛成功,他在同學們中第一個剪掉了長長的辮子,這是很不簡單的一件事,因為滿清政府規定,所有漢人男子都必須像滿族人一樣留長辮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辮子就要殺頭。
辛亥革命之后,北方被袁世凱的北洋軍閥控制,南方數省被士紳軍閥與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控制,后南北議和,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袁世凱逼清帝退位,民國遷都北京。北洋軍閥形式上統一了中國,北洋政府是民國歷史上第一個形式上統一中國的軍閥政府。后來隨著袁世凱打擊異己,牟求稱帝,遭到全國上下的一致反對,掀起了多次反袁戰爭。袁世凱稱帝后,旗下北洋軍閥眾叛親離,袁世凱被迫宣布退位,不久病死。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解體,分裂成直系、奉系、皖系、浙系等軍閥,各派軍閥互相爭權奪利,掀起了民國時期的第一次軍閥混戰的高潮。
192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中華民國的北洋時代。當時統治中國的政治勢力主要是北洋軍閥集團,北洋軍閥按照派系劃分主要分為直系軍閥、皖系軍閥和奉系軍閥。
清末民初時間劃分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到民國九年1920年,清末民初是指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到民國九年1920年。而之所以這樣定義是因為清王朝從形式上失去了全國的法統,而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屬于革舊立新。
1900年全年和1920年也算作清末民初,因此清末民初時間段定義為1900—1920年。這樣定義是指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兩宮西狩。不同的軍閥集團之間為了爭奪土地和財富不斷展開混戰,嚴重阻礙了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給勞動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中華民國成立后,將大清門更名為中華門。
“中華”二字是民族與國家的象征。
1912年10月9日(辛亥革命一周年前一天)人們摘下“大清門”匾,將“中華門”匾懸掛起來。
中華門匾是黑底白字橫式,長寬比約為2比1,上面“中華門”三個字很大。
在更換匾額時還有一個小故事,流傳頗廣:說是辛亥革命勝利,清帝退位,中華民國 *** 決定將大清門改稱“中華門”。
在辛亥革命一周年慶典前一天,即1912
年10月9日清晨,人們將刻有“大清門”三字的舊匾額取下,準備翻過來用其背面刻字,卻發現匾額背后已有“大明門”三字。
原來兩百多年前的先人們也有同樣
的想法,清朝更名“大清門”時,就利用了匾額背面。
于是民國 *** 又趕制了一塊匾額,“中華門”三字由時任京兆尹王冶秋書寫。
中國的歷史大家有可能比較熟悉的漢唐宋明,但是清末民初這段歷史可能就不太清楚。哪你知道清末民初是什么時候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清末民初的介紹
清末,習慣上認為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兩宮西狩、簽訂《辛丑條約》開始到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為止。民初,習慣上是從1912年1月1日民國建立到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為止。但是更多的把1900年全年和1920年也算作清末民初,因此清末民初時間段定義為1900—1920年。
這樣定義是指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兩宮西狩,清王朝從形式上失去了全國的法統,而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屬于革舊立新。所以稱之為清末民初。從1921年也即民國十年開始進入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二、三十年代算民國中期1921年—1939年,所謂黃金十年時期。
而很多人可能會把清末和晚清混淆,實際上晚清是指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到1899年戊戌變法失敗、義和團運動興起。
以上就是清末民初歷史概括的全部內容,清末民初的介紹 清末,習慣上認為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兩宮西狩、簽訂《辛丑條約》開始到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為止。民初,習慣上是從1912年1月1日民國建立到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為止。但是更多的把1900年全年和1920年也算作清末民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