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李的歷史人物?李姓的歷史名人有李耳、李冰、李世民、李白、李清照等等。一、李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并稱“老莊”。二、李冰:戰國時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被秦昭王任為蜀郡(今成都一帶)太守。那么,姓李的歷史人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李姓為我國第一大姓,唐朝,是李家建立的在中國歷史上最聲威遠播的一個朝代。唐朝的強盛,也帶來了李姓的日漸興旺,唐時的李姓名人,比比皆是。 有詩人李白、李紳、李嶠、李頎、李賀、李商隱等,還有書法家李邕,畫家李昭道、李思訓,史學家李百藥,軍事家李靖等人,都是李氏中的英才俊杰。 其它朝代的李姓名人,也是燦若繁星!
李姓名人眾多,政治、軍事、思想、文學、醫藥等各類人才均較杰出,也涌現了許多巔峰級的名人,是中國影響很大、綜合實力很強的姓氏。
1、李耳: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創始人。即老子,字聃,亦稱老聃 。楚國苦縣(河南鹿邑)人。傳說是東周王室管理典籍之史官。孔子曾向其問禮。著《道德經》五千言。認為“道”是天地萬物之本原。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反對儒家“仁義”觀和墨家“尚賢”說,在中國思想史上有深遠的影響。《史記》稱其“無為自化,清靜自正”,是“隱君子也”。是見于史書記載的李姓第一人。
2、李斯:(?-前208),秦代政治家。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人。少時為郡小吏,后受業于荀卿。戰國末年入秦,初為呂不韋舍人,以賢任為郎,遂向秦王獻滅六國、成一統之計,受秦王賞識,拜為長史、客卿。前237年秦宗室貴族提出“逐客”主張,他上書勸阻,又得秦王采納重用,遷任廷尉。
姓李的名人數不勝數,其中包括李耳、李冰、李白、李清照、李陵、李建成、李元吉、李靖、李績、李承乾、李光弼、李商隱、李淳風、李存勖、李煜、李時珍、李衛、李秀成、李鴻章等。下面簡要介紹其中幾位:
1. 李耳:春秋時期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就是老子,字聃,也被稱為老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被認為是東周王室的管理典籍之史官。孔子曾向他請教禮儀。他著有《道德經》五千字,其中提出了“道”是天地萬物之源的觀點。在政治上,他主張“無為而治”,反對儒家的“仁義”觀和墨家的“尚賢”說,對中國思想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史記》稱他“無為自化,清靜自正”,是一個隱居的君子。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被史書記載的李姓人物。
2. 李冰:(生卒年、出生地不詳)是戰國時期的著名水利工程師。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251年,他被秦昭王任命為蜀郡(今成都一帶)太守。在任期間,他成功治理了水患,為成都平原的農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最著名的工程是都江堰,這個水利工程至今仍在使用,為成都平原帶來了豐沛的水資源。為了紀念李冰和他的兒子,人們在都江堰修建了二王廟,都江堰也因此成為了一個著名的旅游景點。
3. 李白:(701年 —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1、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出生于武功之別館,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李世民不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還是一位詩人。他在年輕時從軍,曾參與營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后,他官至尚書令、右武侯大將軍,并受封為秦國公,后晉封為秦王。他領導軍隊平定了多個軍閥,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做出了巨大貢獻。
2、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藥師,雍州三原人,是唐朝的杰出軍事家。他原為隋將,后來效力于李唐,為唐王朝的建立和發展立下了赫赫戰功。他歷任檢校中書令、兵部尚書、尚書右仆射等職,并被封為衛國公。他的治軍和作戰經驗豐富了中國軍事思想和理論,他的多部兵書,如《李靖六軍鏡》等,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3、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被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李白出生于書香門第,他的詩歌以豪放灑脫、想象豐富而著稱,對后世影響深遠。
4、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是宋代的女詞人,婉約詞派的代表。她出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
一、歷史:
李氏源出嬴姓,血緣先祖為東夷族首領皋陶,皋陶曾被任命為舜的大理 ,遂以官命族為理氏,先為理氏,后為李氏。得姓始祖為李利,李耳為十一世。
商朝時期,有周的同姓后裔,名巴人,居鐘離山(今湖北長陽西北一帶)。周武王滅商后,封巴人于巴(今重慶的巴南區)稱巴子國。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國,史稱成漢,這是李姓在中國所建的第一個王朝。
二、名人:
1、李冰
李冰,號稱陸海,戰國時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為蜀郡(今成都一帶)太守。期間,李冰治水,創建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導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他征發民工在岷江流域興辦許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為著名。幾千年來,該工程為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奠定堅實的基礎。后世為紀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廟。都江堰也成為著名的風景名勝。
2、李悝
李悝,嬴姓,李氏,名悝,魏都安邑(今山西夏縣)人。戰國時期魏國大臣、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早年師從子夏,魏文侯以為相國,主持變法事宜。經濟上,推行“盡地力”和“善平糴”的政策,鼓勵農民精耕細作,增強產量。
國家在豐年以平價購買余糧,荒年以平價售出,以平糧價;主張同時播種多種糧食作物,以防災荒。
在歷史長河中李姓人才輩出。有春秋末期思想家(李耳),戰國時期水利專家(李冰),唐太宗 (李世民),大詩人(李白),北宋女詞人(李清照),明朝藥物學家(李時珍),明末農民軍領袖(李自成),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
語文書上有
以上就是姓李的歷史人物的全部內容,歷史上的李姓名人有:李耳、李斯、李世民、李白、李廣、李商隱、李清照、李大釗等等。1.李耳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出生于周朝春秋時期陳(后入楚)國苦縣(古縣名)。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