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滅絕的生物?在20世紀80年代由于種種原因,白鱀豚種群數量銳減,2002年估計已不足50頭,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白鱀豚自成一科,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也是世界上12種最瀕危的動物之一。2007年8月8日,《皇家協會生物信箋》期刊內發表報告,正式公布白鱀豚功能性滅絕。2018年11月14日,那么,瀕臨滅絕的生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麋鹿
屬于偶蹄目,俗稱四不象,棲息于沼澤地帶以青草和水生植物為食,1894年以前曾飼養于北京南苑,以后僅余少數于國外,野生種均已滅絕,1985年后由英國運回若干只放養。分布范圍: 曾廣泛分布于中國各地,后野生種滅絕。北京動物園1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7中美洲(地處北美與南美之間,包括危地馬拉、伯里茲、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巴拿馬、巴哈馬、古巴、海地、牙買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達、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圣盧西亞、巴巴多斯、格林納達、特立尼達與多巴哥等國家和地區)年繁殖成功
大熊貓
棲息于箭竹林間,懼寒畏暑,性孤獨,雌雄分居,能游泳,善爬樹住樹洞石隙喜食竹類,亦食果實和動物尸骨,性溫順,自衛能力弱,常受天敵傷害,分布于我國四川西部和北部。
分布于中國的四川、陜西、甘肅。中國特有種,野生數量不足1000
只,人工飼養下約100只。
大熊貓(又名大貓熊)棲居于海潑20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獨 居,晝夜均有活動和休息,無定居。視、聽覺較差,嗅覺尚好,體態笨 拙,善攀爬,會游泳。以竹葉、竹筍、竹桿等為食,偶食小動物、鳥卵。
十大瀕危動物
1.古樸國寶:大熊貓
大熊貓是一種以食竹為主的食肉目動物,不僅集珍稀、瀕危、特產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稱。與其同時代的古動物劍齒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襲而滅絕,惟有大熊貓因隱退山谷而遺存下來?,F僅分布于中國四川、陜西、甘肅約40個縣境內的群山疊翠的竹林中,過著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
2.仰鼻藍面:金絲猴
中國金絲猴包括川、滇、黔三種,大家比較熟悉的當屬川金絲猴。川金絲猴,分布于四川、陜西、湖北及甘肅,深居山林,結群生活。背覆金絲“披風”,攀樹跳躍、騰挪如飛。金絲猴剛被命名時,因其仰鼻金發,使動物學家愛德華先生聯想起歐洲十字軍司令的翹鼻金發的夫人洛克安娜,于是,他便用這個美人之名命名了金絲猴—— Rhinpitheius roxellanae 。
3.長江奇獸:白鰭豚
白鰭豚為中國長江中下游的特有水獸,全球豚類有70多種,淡水僅5種,中國僅此一種淡水鯨,分布狹窄,比大熊貓更古老、更稀少。白鰭豚體態嬌美、皮膚滑膩、長吻似劍、身呈紡錘。眼小如豆、耳小像針,上下頜密布小牙130多顆,頭頂左上方有一圓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換一次氣,雖然視聽能力欠佳,但其聲納系統發對超聲波的回聲定位能力可使它與在十幾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聯系。
1 虎
華南虎是所有種類的老虎中最為瀕臨滅絕的一種。生活在中國中南部,估計世界上僅有20-30只野生華南虎,現在可能連這個數量也不到了?,F在世界上還有47只華南虎生活在中國18個動物園中。華南虎是老虎最小的幾個亞種中的一種。雄虎從頭至尾身長估計2.5米,體重接近150公斤;母虎更小,身長估計2.3米,體重接近110公斤。它們毛皮上的條紋既短又狹窄,與孟加拉虎和西伯利亞虎比起來條紋之間的間距較大
2 波紋唇魚
學名:Cheilinus undulatus
別名/俗名:曲紋唇魚、龍王鯛、海哥龍王
中文科名:隆頭魚科
最大體長:229 cm
分布:主要分布于印度至太平洋。
型態特征:身體長而側扁,頭背輪廓由吻部至眼部平直,其后位置外凸。幼魚頭上沒有隆肉,成魚發育后在前額上有一個突出的凸起的隆肉。胸鰭短;尾鰭圓形。體呈黃褐色至綠色,魚鱗上有深色直線。頭有兩條黑線由眼頂向后上方斜向伸展。另有兩條黑線由眼前開始向吻部下面伸展。
生態習性:主要棲息于險峻的外礁斜坡,峽道斜坡與舄湖礁。通常獨居性,但是可能成對出現。稚魚在舄湖礁的珊瑚礁繁盛區域中被見到。成魚白天時巡游于礁之間,晚上在礁洞穴、珊瑚巖架下面中棲息。食物是軟件動物、魚、海膽、甲殼動物與其它的無脊椎動物。
地球上擁有豐富的生物物種,從而保證了各種動物能夠相依相存,但是隨著人類生活范圍的不斷侵入更多其他物種的活動區以及環境的變遷,越來越多的動物都陷入了瀕臨滅絕的狀態,甚至有些已經完全從地球上消失。下面小編就給各位介紹下全球十大最瀕危的稀有動物物種,伊比利亞猞猁居第一,一起來瞧瞧吧!
全球十大最瀕危的稀有動物物種
1. 伊比利亞猞猁
西比利亞猞猁主要分布在歐洲地區,[bai]是世界上最稀少的貓科動物之一,由于它們的棲息地不足及一些外來原因,使其數量逐漸下降,現已經不足120只,已經走向了滅絕的邊緣地帶。
2. 蘇門達臘猩猩
蘇門達臘猩猩是蘇門達臘島上提醒最大的猩猩物種,最大可達到100千克,據研究報告顯示,由于城市的不斷擴張,森林的不斷砍伐以及一些外來病毒的入侵,使得其數量逐漸減少,目前只剩下200只左右,十分稀少,是世界十大瀕危動物排名之一。
3. 澳洲毛鼻袋熊
澳洲毛鼻袋熊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的昆士蘭愛平森林里,是世界上稀有的大型哺乳動物之一。尤其棲息地遭到自然破壞,使其數量也在急速下降,是國家瀕危物種之一。
十大瀕危動物
1.古樸國寶:大熊貓
大熊貓是一種以食竹為主的食肉目動物,不僅集珍稀、瀕危、特產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稱。與其同時代的古動物劍齒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襲而滅絕,惟有大熊貓因隱退山谷而遺存下來。現僅分布于中國四川、陜西、甘肅約40個縣境內的群山疊翠的竹林中,過著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
2.仰鼻藍面:金絲猴
中國金絲猴包括川、滇、黔三種,大家比較熟悉的當屬川金絲猴。川金絲猴,分布于四川、陜西、湖北及甘肅,深居山林,結群生活。背覆金絲“披風”,攀樹跳躍、騰挪如飛。金絲猴剛被命名時,因其仰鼻金發,使動物學家愛德華先生聯想起歐洲十字軍司令的翹鼻金發的夫人洛克安娜,于是,他便用這個美人之名命名了金絲猴—— Rhinpitheius roxellanae 。
3.長江奇獸:白鰭豚
白鰭豚為中國長江中下游的特有水獸,全球豚類有70多種,淡水僅5種,中國僅此一種淡水鯨,分布狹窄,比大熊貓更古老、更稀少。白鰭豚體態嬌美、皮膚滑膩、長吻似劍、身呈紡錘。眼小如豆、耳小像針,上下頜密布小牙130多顆,頭頂左上方有一圓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換一次氣,雖然視聽能力欠佳,但其聲納系統發對超聲波的回聲定位能力可使它與在十幾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聯系。
以上就是瀕臨滅絕的生物的全部內容,中國瀕臨滅絕的動物中中華鱘有著“水中大熊貓”之稱,中華鱘生命周期較長,最長壽命可達40齡,分布于中國、日本、韓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和朝鮮。主要分布于中國長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贛江、湘江、閩江、錢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現。2008年估算繁殖群體不足200尾,野生種群岌岌可危,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