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物理熱學公式?電磁學部分: 電場公式:E = F / q 磁場公式:B = F / 電磁感應公式:ε = dΦ / dt 熱學部分: 熱量公式:Q = cmΔT 熱力學第一定律:ΔU = Q W 請注意,以上公式僅為大學物理中的一部分,且每個公式都有其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在學習和應用這些公式時,務必理解其物理意義,并注意公式的適用條件。那么,大學物理熱學公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分子平均動能是大學物理熱力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其表示分子在給定溫度下平均具有的動能。根據理想氣體分子的能量表達式,分子平均動能的公式可以表示為:$bar{E} = frac{3}{2}k_B T$其中,$k_B$是玻爾茲曼常數,$T$是氣體的熱力學溫度。這個公式適用于理想氣體,其中分子之間沒有相互作用力,也沒有考慮到分子的內部自由度。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公式只適用于理想氣體,并且只能計算分子的平均動能,不能計算單個分子的動能。對于實際氣體或液體,需要考慮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和分子的內部自由度等因素,因此分子平均動能的計算公式會有所不同。
Q=A+△E=P△V+n(i/2)△T=(2+i)/2×R△T=400J氫氣是雙原子分子,i=5 7R/2=29.08J/(mol×K)解得△T=13.76K 帶回上述公式可以解得A=228.48J對外做的功。剩下的就是自己增加的內能。
樓上答得是物理學的解法,大概是不錯的,俺再補充個熱力學的解法好了。
熱力學第一定律Q=△U+W=△H+Wt
壓強保持不變,于是技術功Wt=0(因為dp=0)從而Q=△U+W=△H=400J
變換一下形式得(△H-W)/△U=1,△H/△U=r(熱容比)=7/5(雙原子氣體i=5,r=(2+i)/2)
于是W/△U=2/5,結合熱力學第一定律Q=△U+W=400J,得△U=2000/7J,W=800/7J
再根據△U=n(i/2)△T算△T
如果是我可能會用△U=ncv0△T=2*(8.314/2/2*5)△T算
以下是大學物理中的一些重要公式:
熱力學第一定律:
公式:ΔE=Q+A
說明:ΔE表示系統內能的增量,Q表示系統與外界交換的熱量,A表示系統與外界交換的功。
熱力學第二定律:
公式:ΔS>0
說明:ΔS表示系統熵的變化量,此定律表明孤立系統的總熵不會減少,總是趨于增大。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公式:P=nkT
說明:P表示壓強,n表示單位體積內的粒子數,k是玻爾茲曼常數,T是熱力學溫度,N是粒子總數,V是體積,R是通用氣體常數,N0是阿伏伽德羅常數。
磁感應強度:
公式:B=Fmax/qv
說明:B表示磁感應強度,Fmax表示帶電粒子在磁場中受到的最大洛倫茲力,q是粒子的電荷量,v是粒子的速度,T表示粒子速度方向與磁場方向的夾角相關的量。
1、熱力學第一定律:ΔE=Q+A ;
2、熱力學第二定律:孤立系統:ΔS>0;
3、理想氣體狀態方程:P=nkT(n=N/V,k=R/N0);
4、磁感應強度:B=Fmax/qv(T);
5、薄膜干涉:2ne+λ/2=kλ(亮紋);
6、機械能:E=EK+EP;
7、角速度與速度的關系:V=rω;
8、動能:mV2/2;
9、光電效應方程:hν= mv2+A等。
以上就是大學物理熱學公式的全部內容,公式:P=nkT說明:P表示壓強,n表示單位體積內的粒子數,k是玻爾茲曼常數,T是熱力學溫度,N是粒子總數,V是體積,R是通用氣體常數,N0是阿伏伽德羅常數。磁感應強度:公式:B=Fmax/qv說明:B表示磁感應強度,Fmax表示帶電粒子在磁場中受到的最大洛倫茲力,q是粒子的電荷量,v是粒子的速度,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