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以前屈辱的歷史?1、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常稱其為第一次英中戰爭或“通商戰爭”,時間是1840年至1842年。這是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戰爭,也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導致中國失敗并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從而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那么,中國以前屈辱的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國受到過的恥辱如下:
1842年鴉片戰爭后,中英簽訂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既《南京條約》后清政府有先后被迫與更多的國家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如:《望廈條約》、《黃埔條約》、《虎門條約》、《璦琿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等都是中國曾經遭受屈辱的見證。在此列舉兩個具有代表性的條約。
南京條約簽訂后,清政府被迫開放五處通商口岸(廣、廈、福、寧、上),失去關稅自主權(協商關稅)、領土主權(割讓香港島),支付大量戰爭賠款(2100萬元)等等。列強打開了中國的門戶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使中國逐步成為其原料產地,商品輸出市場和廉價的勞動力市場。
《辛丑條約》的簽訂則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八國聯軍侵華,各國列強在中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甚至燒毀了有萬園之園之稱的圓明園,其強盜行徑深深地將中國刻在恥辱榜上。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在中國的土地上大肆施行“三光政策”并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及對中國國民強制進行奴化教育,以期通過文化侵略和思想控制使中國淪為其殖民地。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每年約45000萬箱毒品運入國內,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嚴重危機,引起中國人民極大憤慨,清政府派林則徐前往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毒品。
英政府正式派兵侵略中國,48艘艦船和數千英軍入侵廣東、進犯廈門、浙江,攻陷定海,繼而天津大沽口,直至陳兵南京城下。清政府大為驚慌,英國趁機提出割地、通商、賠款要求,簽訂了《虎門條約》和《南京條約》,割讓了香港、賠款、開放通商口岸。
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為中國由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由于封建統治的腐敗,中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山河破碎,生靈涂炭,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難。
尤其是鴉片戰爭之后,中華民族更是陷入了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悲慘狀況。甲午戰敗,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根據條約規定,把“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大片領土割讓給日本,進一步破壞了中國主權的完整,而且還造成了臺灣和大陸難以彌補的隔閡,遺患至今。
它大大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隨后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從而使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900年,英、美、日、俄、法、德、意、奧八國組織聯軍侵入中國,8月攻入北京。1901年,清政府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辛丑條約》。
條約規定:中國政府賠償4.5億白銀,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約9.8億兩;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這實際上就成為“國中之國”,成為帝國主義策劃侵略中國的大本營。
大清國國家應允將大沽炮臺及有礙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臺一律削平,允許列強各國派駐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百年屈辱史是從1840——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前近代以來的歷史。
一、1840年-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
簽訂了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1
二、1856年-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
中英、中法《天津條約》,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
三、1883年-1885年,中法戰爭
《中法新約》。
四、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中日甲午戰爭
《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為其躋身列強奠定了重要基礎。
五、1900年,八國聯軍進北京
清政府與八國簽訂《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的簽訂,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
六、1931年-1945年,日本侵華戰爭
1931年,日軍在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起開始侵華戰爭,1937年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則是掀開了日軍全國侵華的序幕,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前后共計十四年。
1、第一次鴉片戰爭
1840年,英國政府利用林則徐和虎門的借口出售卷煙,并決定派遣遠征軍入侵中國。 6月,在中國海軍少將和商業監督的領導下,47艘英國船只和4,000名陸軍軍官封鎖了海口,開始了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以中國的失敗和彌償而告終。中英雙方簽署了“南京條約”,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國開始掠奪土地,補償和談判外國關稅,嚴重危害中國的主權,開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失去獨立地位,推動自然經濟解體。
2、火燒圓明園
咸豐十八年(1860年)后,英法兩軍占領了北京,占領了圓明園咸豐十年。英國軍隊占領了北京,他們占領了圓明園。中國人的辯護人數超人,袁明遠的省長文峰投票支持傅海的自給自足。居住在公園里的張毅感到震驚和死亡。在英國首相帕默斯頓的支持下,英國軍隊領導人埃爾金下令焚燒圓明園。
3,500名英法聯軍沖進圓明園,放火燒圓明園。火災沒有被摧毀三天。圓明園及附近的青衣花園,景明花園,靜怡花園,長春花園及海淀鎮都被燒毀。其中,近300名太監,龔女士和工匠們被埋在火海中。把世界著名的花園變成廢墟。大火燒了3天3夜,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
3、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是中國清政府與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在山口縣西門(山口縣下關市)簽署的一項不平等條約。
以上就是中國以前屈辱的歷史的全部內容,1、第一次鴉片戰爭 1840年,英國政府利用林則徐和虎門的借口出售卷煙,并決定派遣遠征軍入侵中國。 6月,在中國海軍少將和商業監督的領導下,47艘英國船只和4,000名陸軍軍官封鎖了海口,開始了鴉片戰爭。鴉片戰爭以中國的失敗和彌償而告終。中英雙方簽署了“南京條約”,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