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微生物培養方法有哪些 微生物的基本培養 微生物學新技術有哪些 微生物長什么樣子 微生物基本培養技術教案
微生物培養所培養的微生物通常是病菌、細菌、放線菌、真菌等,屬于生物培養的一種。
微生物培養步驟:
1.配置不同濃度的營養液稀釋液:取營養液1ml溶于9ml無菌水中,振蕩 5min配成10%的溶液.
2.將容器口靠近(注意不是對著)酒精燈燈焰用吸管從握虛殲此溶液中吸取1ml加入到裝有9ml無段沖菌水的試管中.以此類推制成1%,0.1%,0.01%等不同濃度的稀釋液.
3.將試管口靠近(注意不是對著)酒精燈燈焰,左手拿試管,右手托培養皿(僅露一條小縫,且靠近燈焰).將溶液倒入培養皿中,在各培養皿上標上濃度.
4.將有細菌生譽猜長的樣品容器口靠近(注意不是對著)酒精燈燈焰,用接種環挑取菌落上的少量菌體加入10%的營養液中.把接種環放在酒精燈上灼燒滅菌,再次取樣加入盛1%的營養液的培養皿(僅露一條小縫,且靠近燈焰)中.重復這個操作,將各濃度的營養液接上種.
5.輕輕搖勻接上種的培養皿,置于恒溫箱內37攝氏度保存,3天后就有菌落出現.
大多數細菌均可以通過人工方法培養,而衣原體和病毒的分離培養往往需要活組織、雞胚、特殊細胞株及動物接種。只有將微生物培養出來才能對它進行研究、鑒定和應用,對于魚類細菌性疾病的認定很有幫助。
一、接種與分離方法
根據待檢標本的性質、培養目的和所用培養基的種類,采用不同的接種方法。
1.平板劃線分離培養法
對混有多種細菌的臨床標本,采用劃線分離和培養,使原來混雜在一起的細菌沿劃線在瓊脂平板表面分離,得到分散的單個菌落,以獲得純種。臨床送檢的標本如痰、咽試子、泌尿生殖道的分泌物和糞便等細菌檢驗均需要借助瓊脂平板劃線分離目的菌。平板劃線分離法通常有兩種方法:
(1)分區劃線分離法:此法常用于含菌量較多的標本如痰、泌尿生殖道的分泌物和糞便或混合細菌的分離。先用接種環挑取標本涂布于瓊脂平板1區(占培養基總面積的?)并作數條劃線,再于2、3、4區依次劃線。每劃完一個區域,均將接種環燒灼滅菌1次,冷后再劃下一區域,每一區域的劃線均與上一區域的劃線交接1~3次。一個成功分區劃線的平板,培養后分別觀察1區形成菌苔,2區菌落連成線,3區和4區可分離到單個菌落。
(2)連續劃線分離法:此法常用于含菌量不多的標本或培養鏈盯物中的細菌分離培養。方法是先將接種物在瓊脂平板上1/5處輕輕涂抹,然后再用接種環或拭子在平板表面曲線連續劃線接種,直至劃滿瓊脂平板表面。
瓊脂斜面接種法
主要用于菌落的移種,以獲得純種進行鑒定和保存菌種等。用接種環(針)挑取單個菌落或培養物,從培養基斜面底部向上劃一條直線,然后再從底部沿直線向上曲折連續劃線,直至斜面近頂端處止。生化鑒定培養基斜面接種,用接種針挑取待鑒定細菌的菌落,從斜面中央垂直刺入底部,抽出后在斜面上由下至上曲折劃線接種。
3.穿刺接種法
此法多用于半固體培養基或雙糖鐵、明膠等具有高層的培養基接種,半固體培養基的穿刺接種可用于觀察細菌的動力。接種時用接種針挑取菌落,由培養基中央垂直刺入至距管底0.4cm處,再沿穿刺線退出接種針。雙糖鐵等有高層及斜面之分的培養基,穿刺高層部分,退出接種針后直接源知劃線接種斜面部分。
4.液體培養基接種法
用于各種液體培養基如肉湯、蛋白胨水、糖發酵雹喚消管等的接種。用接種環挑取單個菌落,傾斜液體培養管,在液面與管壁交界處研磨接種物(以試管直立后液體淹沒接種物為準)。此接種法應避免接種環與液體過多接觸,更不應在液體中混勻、攪拌,以免形成氣溶膠,造成實驗室污染。
5.傾注平板法
本法主要用于飲水、飲料、牛乳和尿液等標本中的細菌計數。取純培養物的稀釋或原標本1ml至無菌培養皿內,再將已融化并冷卻至45~50℃左右的瓊脂培養基15~20ml傾注入該無菌培養皿內,混勻,待凝固后置37℃培養,長出菌落后進行菌落計數,以求出每毫升標本中所含菌數。先數6個方格(每格為1cm2)中菌落數,求出每格的平均菌落數,并算出平皿直徑,然后按下列公式計數,求出每毫升標本中的細菌數。
全平板菌落數=每方格的平均菌落數×лr2
每ml標本中的細菌數=全平板菌落數×稀釋倍數
微生物培養法是在人為條件下繁殖微生物的方法。根據微生物的種類以及對養料、溫度、氧氣、水分、酸堿度大大等環境條件的要求不同,并聯系生產和實驗上的具體要求,可有不同的培養方法。可分好氣培養法和厭氣培養法兩類。中海生物技術的培養基一是好氣微生物培養法,常用:①搖床培養法,即將微生物接種于盛有液體培養基的三角瓶后,放在恒溫培養室中的搖床上作有節奏的振蕩,使空氣不斷進入培養液中,促其良好生長;②淺盤培養法,又稱表面培養法,在盤內放一淺層培養基,使微生物能夠充分接觸空氣,而有利于生長繁殖,但此法所需空間大,并且容易污染雜菌;③深層培養法,適用于好氣微生物的遲仿伍大規模發酵培養,在大容積的液體培養基中,通入無菌空氣,并不斷攪拌,可使微生物充分接觸空氣,迅速繁殖并積累代謝產物。二是厭氣微生物培養法,實驗室常用化學還原劑或抽氣機吸除培養基中的分子氧,也有用靜止狀態的深層碼或培養法。在生產中常用密封式發酵罐或不通風的固體發酵法。
這也太多了,怎么也得上百種吧。
主要有:超凈工作臺、恒溫培養箱、厭氧培養箱、冰箱和低溫冰箱、高壓滅菌鍋、生物安全柜、判豎搖床、顯微鏡、恒溫水浴鍋、恒溫干燥箱、酸度計、分光光度計、馬弗爐、高速組織搗碎機、多用途振蕩器、標準篩、各種各樣的玻璃儀器一大批、各種各樣的生化試劑和化學制劑一大批。
反正一般的化學實驗室、化學分析室中的儀器設備,在微生物培養毀沖扮中都能用到。纖灶
1905年,德國微生物學家科赫因對結核桿菌和結核菌素的研究取得重大成就而榮獲諾貝爾獎金。他發明固體培養基,用它分離培養細菌,創造細菌的純粹培養法。他又改進細菌染色法,為研究細菌的形態和結構創造有利條件。荷蘭科學家E.C.翰遜教授研究使啤酒發酵的雹搭念酵母,創造單細胞的純粹培養法。以后,又有人采用純粹培養法選擇適當酵母,用于枝氏啤酒的工業生產,為純粹培養法在工業發酵上的應用開辟了道路。翰遜的學生哈斯發現,當時用的由明膠制成的固體培養基很容易發生液化現象,使用時有困難。哈斯的妻子建議用瓊脂代替明膠,獲得了較好的效果。這種瓊脂培養基被后人采用,一直沿用到今天。后來又有人創造一種培養皿,源困可供微生物平板分離用。從此以后,分離出的微生物日益增多,新的微生物不斷被發現。這樣,可供工業用的微生物也日益充實起來,一支微生物生力軍異軍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