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所有學科 > 數學

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2021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數學
  • 2023-05-28
目錄
  • 2021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鐧懼害瀹夊叏楠岃瘉
  • 鐧懼害瀹夊叏楠岃瘉

  • 2021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2021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5篇

    教材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學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過程中,借助圖形語言,利用已學過的分數乘法的意義,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2021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2021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

    教學內容:

    教材第P50—51頁“體積單位的換算”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活動,認識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2.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結合實踐活動,認識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體積、容積單位之間換算。

    2.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揭題

    1.展示問題:

    ①常用的長度單位有那些?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②常用的面積單位有那些?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順式導入新課。

    2.板書課題。

    二、扶放結合探究新知

    1.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間的進率。師出示一個棱長1分米和1厘米的正方體、提出問題。

    2.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間的進率。

    3.出示例題:“體積單位的改寫”

    4.學生交流后,引導學生小結。

    三、反饋矯正落實雙基

    1.出示教材P51第一題

    2.教材第51頁“練一練”的第2題。

    3.教材第51頁“練一練”的第3題。

    四、小結評價布置預習

    1.引導學生進行全課小結。

    2.布置課外預習:教材P54-55:有趣的測量。

    2021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能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解決求表面積和體積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提高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同伴之間進行合作交流,樂于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觀察、操作中進一步鞏固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教學準備:

    每組準備6個同樣大小的長方體或正方體小盒,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體積單位之間的換算,這一節我們對第四單元的內容進行練習。

    二、復習

    1.師:什么是物體的表面積?

    抽生回答。

    2.師 :在實際生活中,有時不一定要求出長方體和正方體6個面的面積和。要結合具體情況分析,才能正確解決問題。

    (1)做一個長方體(正方體)的油桶,需要多少材料,是求這個長方體(正方體)的幾個面的面積和?

    (2)求做長方體排氣管道,需要多少材料,是求長方體的幾個面的面積和?

    3.師:什么是物體的體積?什么是物體的容積?體積和容積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1)求長方體菜窖挖出多少土,是求這個長方體的什么?

    (2)挖出的這些土能墊多長、多寬、多高的領操臺,是求這個領操臺的什么?

    4.如果求火車的一節車廂能裝多少噸煤,必須知道什么條件?

    5.動手實踐

    (1)以小沒叢組為單位,拿出準備好的6個同樣的小盒子,設計一個包裝盒。

    設計的包裝盒要美觀、大方、實用。

    盡可能地節省材料。

    列式計算出你設計的包裝盒用多少紙板。

    列式計算出你設計的包裝盒的容積是多少。

    (2)匯報交流。

    三、鞏固練高扒習

    1.練習四第1題:求圖形的體積可以讓學生獨立計算。交流時教師要關注學生出現的一些問題。

    2.練習四第3題:讓學生應用體積單位的進率、單位換算等知識來判斷。

    3.練習四第4題,填上適當的體積單位。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判斷填上適當的單位,進一步感受體積單位的實際意義,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交流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比畫一下。

    4.練習四第5題:通過計算可以讓學生計算方法,體會雖然結果相同,但表面積和體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并可以結合實物指一指、說一說。

    5.練習四第7題:使學生理解兩個圖形所占的空間就枯念櫻是這兩個圖形的體積。

    6.練習四第8題:注意要把4厘米化為0.04米。

    答案:45×28×0.04=50.4(立方米)

    50.4÷1.5 = 33.6(車)

    考慮實際情況,需要34車。

    四、課堂小結

    學習了這節課,同學們有什么感受和體會?有什么提高?

    作業設計:

    練習四第2、6、9、10題、實踐活動。

    板書設計:

    練 習 四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第8題 45×28×0.04=50.4(立方米)

    50.4÷1.5 = 33.6(車)

    考慮實際情況,需要34車。

    (根據學生練習情況調整板書內容)

    2021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能讀懂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從中獲取有效信息,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種統計圖的不同特點,能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統計圖,直觀、有效的表示信息。

    3、讓學生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愿意合作與交流。

    教學重難點:

    了解三種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教學準備:

    各種統計圖、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前一課認識了扇形統計圖,誰能說出它特點?

    指名回答。那么這一節課就學習在什么情況下要用什么樣的統計圖。

    二、學習新課。

    1、出示我國從第23屆奧運會開始獲得金牌,第24——28屆奧運會我國獲獎牌情況統計表。

    2、讓學生說一說從統計表中獲得信息。

    3、用投影儀出示折線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

    4、分別提出教材中的三個問題,讓學生們交流。

    5、教師小結:折線統計圖能明顯的看出第24——28屆奧運會我國獲得獎牌數的變化情況,條形統計圖能更明顯的看出第28屆奧運會我國獲得的金牌數。扇形統計圖能看出第28屆奧運會我國獎牌的分布情況。

    三、說一說。

    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三種統計圖的各有什么特點。指名回答。其他同學補充、評議。教師評價。

    四、練一練。

    在小組內交流分別用哪種統計圖合適?并說出自己的理由。

    五、實踐活動。

    交流課前收集到的各種統計圖,體會三種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板書設計:

    奧運會(統計圖的選擇)

    折線統計圖:明顯地看出第24——28屆奧運會我國獲得獎牌數的變化情況。

    條形統計圖:更明顯地看出第28屆奧運會我國獲得的金牌數。

    扇形統計圖:看出第28屆奧運會我國獎牌的分布情況。

    2021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體驗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總結出計算法則,并能正確的計算。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以及判斷、推理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歡數學的情操,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體驗操作的歡樂。

    教學重點:

    能求一個數的倒數。

    教學難點:

    分數除以整數計算法則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長方形紙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教學分數除法的意義

    1、師:同學們我們學過整數除以整數以及小數除法,今天我們將來學習數除法。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幾個小朋友有關分餅的問題,請你們列出算式并計算,看誰算的又快又好!

    (1)每人吃1/2塊餅,4個人共吃多少塊餅?

    (2)把2塊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吃了多少塊餅?

    (3)有2塊餅,分給每人1/2塊,可分給幾個人?

    2、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三個算式,觀察一下這三個算式的已知數和得數,說一說它們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運算?這就是分數除法的意義。

    師:討論:分數除法的意義和整數除法的意義一樣嗎?

    總結: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二、探究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1) 引導參與,探究新知

    師:我們已經知道了分數除法的意義,那么如何來計算呢?請同學們看黑板。

    出示問題1。

    請大家拿出一張操作紙,涂色表示出這張紙的4/7。

    師:把一張紙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怎樣列式?4/7÷2

    請同學們通過涂一涂,算一算的方式來研究4/7÷2怎樣計算。小組合作,匯報交流。

    方法一:把4/7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個1/7,也就是2/7。展示折紙和計算過程。4/7÷2=4÷2/7=2/7

    方法二:把一張紙的4/7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4/7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來做。展示折紙和計算過程。4/7÷2=4/7×1/2=2/7

    師:對這種做法大家有什么疑問嗎?

    生:這兒是除法怎么變成了乘法?

    師:老師也有這個疑問,你能講講嗎?

    師:誰能結合圖來講一講呢?

    師:很好!把除法轉化成乘法,問題迎刃而解,你真棒!……

    (2)質疑問難,理解新知

    ①師小結:有的是用分子除以整數,分母不變的方法算出結果2/7,有的是轉化成分數乘法來做……那么在這些方法中,你最喜歡哪種?

    ②接下來就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把一張紙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先列式再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

    ③通過計算你們有什么發現?

    生1、用第一種方法就不能做了。因為: 上一題的時候,分子4是2的倍數,4÷2能得到整數商。而 4÷3時,分子4不是3的整倍數,得不到整數商。所以不能用分子除以整數這種方法了。

    生2:把除法轉化成乘法來做……4/7÷3=4/7×1/3=4/21

    能再講講這樣做的道理嗎?

    師:“4/7÷3”表示把4/7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

    請同學們拿出第二張操作紙,你能把圖中的4/7平均分成3份,并表示出其中的一份嗎?

    展示學生的分法

    師(指著涂色部分):你所表示的這一部分是4/7的多少?

    通過直觀圖理解4/7的1/3是4/21

    (3)比較歸納,發現規律。

    ①師:在計算這兩道題時同學們想到了不同的算法,計算左邊這道題你比較喜歡那種方法?右邊呢?

    ②在兩道題的計算中同學們都想到了把除法轉化成乘法來做,請觀察一下,左邊這道算式,在轉化的前后什么變了,什么沒變?怎么變的?

    ③師:同學們觀察真仔細!那像這樣的分數除以整數的題目一般可以怎么計算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

    小組活動,說算法。

    ④師:通過研討我們知道了分數除以整數,可以用分子除以整數,但有時不能得到整數商,所以通常轉化為乘這個整數的倒數的方法來計算。

    出示:分數除以整數,等于分數乘這個整數的倒數。

    還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嗎?

    生:有,除數不能為0。

    師:誰能把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法則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完善算法: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等于分數乘這個整數的倒數。

    ⑥那象這樣的分數除以整數的題目在計算時要注意些什么?

    生:要約分!結果最簡。除號要變成乘號!

    三、鞏固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

    四、課堂小結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分數除法的意義是什么?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法則是什么?(學生總結)

    板書設計:

    分數除以整數

    2021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5

    教學內容:

    教材第25~26頁的內容及練習。

    教學目標: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動中,探索并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能運用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1.探索并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揭題

    1.引導操作:出示一張7等份的紙,讓學生涂一涂,用它表示一個分數。

    2.引入并板書課題:分數除法(一)

    二、扶放結合探究新知

    1.提問:如果把這張紙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2.把這張紙的4/7平均分成3份,又該怎樣解決?

    3.引導歸納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4.想一想;整數除法也有類似的規律嗎?

    5.填一填,驗證猜想。

    1÷4 1×1/4

    7÷37×1/3

    三、反饋矯正落實雙基

    1.出示26頁試一試。

    2.指導完成26頁練一練的1~3題。

    四、小結評價布置預習

    1.引導小結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2)還有什么問題?

    2.布置預習:27~28分數除法(二)

    板書設計:

    分數除法(一)

    4/7÷2=4/7×1/2=2/7

    4/7÷3=4/7×1/3=4/21

    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

    計算法則:分數除以整數(零除外),等于乘這個整數的倒數

    鐧懼害瀹夊叏楠岃瘉

    【 #教案#導語】幾何知識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本課又是學生初次較深入研究立體幾何圖形,準備了以下教案,供大家參考!

    篇一

    學習內容:

    長方體的認識(教材第18~19頁的內容及第21~22頁練習五的1、2、3、6、7題)。

    學習目標:

    1.初步認識立體圖形、認識長方體的特征。

    2.通過觀察、想象、動手操作等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繼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體的特征。

    教學難點:

    通過觀察、想象、動手操作等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教具運用:

    一些長方體物品,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談話引入,回憶以前學過哪些幾何圖形?它們都是什么圖形?(由線段圍成的平面圖形)

    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頁的主題圖。提問:這些還是平面圖形嗎?(不是)教師:這些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它們都森握是立體圖形。提問:在這些立體圖形中有一種物體是長方體,誰能指出哪些是長方體?

    3.舉例: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長方體的物體?長方體又具有什么特征呢?氏搜引出新課并板書課題。

    二、新課講授

    1.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1)請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學具,摸一摸,說一說。你有什么發現?(長方體有平平的面)

    板書:面

    (2)再請學生摸一摸長方體相鄰兩個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講述:把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

    板書:棱

    (3)再請同學摸一摸三條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個點)講述:把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板書:頂點

    (4)師生在長方體教具上指出面、棱、頂點。學生依次說出名稱。

    2.研究長方體的特征。

    (1)面的認識。

    ①請學生拿出長方體學具,按照一定的順序數一數,長方體一共有幾個面?(6個面)有幾組相對的面?(3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導學生觀察長方體的6個面各是什么形狀的?

    板書:6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教師分別出示這兩種情況的教具。

    ③引導學生進一步驗證長方體相對的面的特征。

    板書: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④請學生完整敘述長方體面的特征。

    (2)棱的認識。教師出示長方體框架教具,引導學生注意觀察

    ①長方體有幾條棱?②這些棱可分為幾組?③哪些棱的長度相等?通過以上三個問題,分組討論,實際測量。根據學生匯報后并板書: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教師:請大家把長方體棱的特征完整地總結一下。

    (3)頂點的認識。課件演示:先閃動三條棱再分別閃動三條棱相交的點。

    師:請你們按照一定的順序此核慶數一數,長方體有幾個頂點?

    板書:8個頂點。

    指名讓學生把長方體的特征完整地總結一下。

    3.認識長方體的直觀圖。

    (1)請學生拿出長方體學具,放在桌面上觀察,最多能看到它的幾個面?(三個面)

    (2)怎樣把長方體畫在紙上或黑板上。

    4.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1)討論:要知道長方體12條棱的長度,只要量哪幾條棱就可以了?

    (2)歸納:我們把相交于同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習慣上,長方體的位置固定以后,我們把底面中較長的棱叫做長,較短的棱叫做寬,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

    (3)拓展:老師將長方體橫放、豎放,讓學生分別說出長方體的長、寬、高。

    三、課堂作業

    1.完成教材第19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1頁練習五的第1、2、3、6、7題。

    (1)第1題:此題是讓學生觀察長方體紙巾盒,說出各個面的形狀,哪些面形狀是相同的?各個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同桌合作。

    (2)第2題:求長方體的棱長和。

    (3)第4題: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長方體棱之間的關系,如:各組棱互相平行;與其中一條棱垂直的幾條棱相互平行等。

    (4)第6題、第7題學生獨立完成。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長方體,知道了長方體的相關知識,誰愿意來說一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

    第1課時長方體

    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長方體的六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下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篇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情景,經歷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特點的過程,能夠準確的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特點。

    2、能夠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具有初步的立體空間想象能力。

    3、使學生感受到長方體和正方體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習數學的良好興趣。

    重點難點:

    學生能夠熟練的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特點。

    教學方法:

    師生共同歸納和推理

    教學準備:

    長方體模型、正方體模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師出示教學板書,請學生觀察下列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點?

    教師:提問學生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點?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個直角;四條邊,每組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

    二、講授新課

    教師讓學生觀察課本插圖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

    教師提問學生: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

    教師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模型,讓學生觀察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特點?

    學生同桌之間交流討論。

    教師提問學生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有什么?

    學生回答:(長方體有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對面面積相等;正方體有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6個面都相等和12條棱相等。)

    學生自己填完課本14頁的表格。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一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提問學生回答)

    板書設計:

    長方體的認識

    長方體: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每組對面面積相等;

    正方體: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6個面面積都相等;12條棱長度都相等。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教會學生認識長方體。

    2、教會學生用紙殼動手做長方體。

    3、使學生認識并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

    4、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

    5、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力。

    二、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體的特征,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三、教學難點:

    學生理解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的特點;體會棱與頂點的產生。

    四、課前準備 :

    長方體實物、長方體框架 教法學法 實踐法、合作交流法

    五、教學過程:

    1、談話引入。

    在講新課之前,我們先回憶一下,以前學過哪些幾何圖形?

    提問:這些都是什么圖形?(這些圖形都是由線段圍成的平面圖形)

    2、出示圖。這些你看知道是什么嗎?它們是什么圖形?

    提問:這些物體的形狀還是平面圖形嗎?(不是)

    老師:這些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它們的形狀都是立體圖形。

    3、舉例。

    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形狀是長方體的物體?

    正因為有了長方體,我們的世界才變得更加美妙神奇。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長方體,來領略長方體的奧秘。

    板書課題:長方體的認識 (老師根據學生回答,利用多媒體在計算機屏幕上顯示下列圖形。)

    4、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 1)請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學具,摸一摸、說一說,你有什么發現?(長方體有平平的面)

    ( 2)再請學生摸一摸長方體相鄰兩個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邊)

    老師講述:我們把這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板書:棱

    ( 3)再請同學摸一摸長方體三條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有一個點)

    老師:我們把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板書:頂點

    ( 4)師生在長方體教具上指出面、棱、頂點,學生依次說出名稱。

    老師說出頂點、面、棱的名稱,學生迅速在學具上指出。

    5、研究長方體的特征。

    (1)師:面、棱、頂點里面還蘊藏著許多特征,你們想不想知道?

    觀察手中的長方體實物比一比,數一數,量一量,相信同學們一定會有許多驚喜的發現,你們有信心嗎?

    (2)生采用自學、小組討論,同桌探討等形式,從數量、形狀、大小等方面研究長方體的特征。

    (3)交流自己的發現

    頂點有什么特點?(8個)棱有什么特點?(12條,怎樣數不容易遺漏?相等的棱有怎樣的位置關系?)

    面有怎樣的特征呢?(6個面。是長方形,面的大小關系怎樣?)

    長方體相對的面有怎樣的特征呢?(面積相等,形狀相同)

    (4)投影出示兩個長方形:這是兩個面積同為90平方厘米的長方形,一個長是10厘米,寬是9厘米;另一個長是15厘米,寬是6厘米。它們可以做長方體相對的面嗎?

    6、教學長方體的長、寬、高。

    (1)師:觀察老師手中的長方體框架,如果把長方體的棱分組的話,你會怎樣分?生思考并試著分一分。

    (2)揭示概念: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和長度分別稱之為長方體的長、寬、高。

    (3)長、寬、高各有幾條呢?(生試說)

    (4)生試著指出手中長方體的長、寬、高。

    (5)(變換長方體的擺法)現在它的長、寬、高呢?

    (6)小結:雖然是同一個長方體,但擺法變了,長、寬、高也就隨著發生變化。

    (7)口訣:

    長方體立體形,8頂6面十二棱;棱分長、寬、高,每組四條要記好;6

    個面對著放,對應面都一樣。

    7、完成P19做一做

    (1)做一個長方體

    (2)觀察并回答

    總結 這節課你有何收獲?

    六、教學結束:

    作業布置:要求學生回去動手做個長方體,下節課帶來進行展示。

    鐧懼害瀹夊叏楠岃瘉

    【 #教案#導語】本節課是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內容,是在學習了分數除法(一)的內容,即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理解一個數除以分數的意義及計算方法,教學難點是使學生理解一個數除以分數的意義和基本算理。準備了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學習目標:

    1.借助實際操作和圖形語言,理解一個數除以分數的意義和基本算理。

    2 .掌握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學習重點:理解一個數除以分數的意義和基本算理。

    學習難點:運用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內容:

    一、分一分

    有4張同樣的圓形紙片。

    (1)每2張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畫一畫:

    列示:

    (2)每1張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畫一畫:

    列示:

    (3)每1/2張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畫一畫:

    列示:

    (4)每1/3張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畫一畫:

    列示:

    (5)每1/4張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畫一畫:

    列示:

    二、畫一畫

    1.有1根2米長的繩子。

    (1)截成每段長1/3米,可中清以截成幾段?

    畫一畫:

    列示:

    (2)截成每段長2/3米,可以截成幾段?

    畫一畫:

    列示:

    2.3/4里面有幾個1/8?

    畫一畫:

    列示:

    三、填一填,想一想

    在〇里填上“>”“<”或“=”。

    4÷1/2〇4×2 4÷1/3〇4×3 4÷1/4〇4×4

    2÷1/3〇2×3 2÷2/3〇2×3/2 3/4÷1/8〇 ×8

    你發現了什么?( )

    四、試一試

    8÷6/7 5/12÷3

    你能把“除以一個整數(零除外),等于乘這個整數的倒數。”和“除以一個分數,等于乘這個分數的倒數。”這兩句畫合并成一句話嗎?

    ( )

    篇二

    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通過實踐活動和自主探究,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一系列“自主探究----得出結論”的過程,體驗其中的成就感,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分數除以整數計算法則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長方形紙等。

    教學過程:

    一、舊知復習,蘊伏鋪墊

    復習時我安排了兩道練習,引發學生記憶的再現,為學生選擇原有知識中的有效的信息做好鋪墊。

    1、展示問題:

    (1)什么是倒數?

    (2)你能舉出幾對倒數的例子嗎?

    (3)如何求一個數的倒數?

    2、展示多媒體:笑笑和淘氣去買白糖。

    問題1:他們每人買了兩袋白糖,一共買了多少袋白糖?

    問題2:這些白糖一共重2千克,每袋白糖有多重?

    問題3:如果笑笑家15天吃完一袋白糖,那么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

    二、創設情境,理解意義

    展示多媒體:把一張紙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1、利用準備好的紙,先把紙平均分成7份,再涂出其中的4份,然后再將這4份平均分成2份,將其中1份涂色,最后看看涂上色的這部分占整張紙的幾分之幾。

    2、匯報

    三、大膽猜想

    學生通過操作,明白2/7是怎樣得到的。那么到底應該怎樣計算分數除法呢?讓學生大膽猜想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學生根據剛才的推理,很容易得出“分母不變,被除數的分子除以整數得到商的分子”的計算方法。扮培羨

    四、再次探究

    1、學生很快發現有些算式是無法用以上結論計算出來的,如4/7÷3,分子4除以3是除不盡的。

    2、讓學廳拍生動手分一分、涂一涂,然后再讓他們進行小組交流。

    3、得出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除以一個整數(零除外)等于乘這個整數的倒數。

    板書: 分數除法(二)

    除以一個整數(零除外)等于乘這個整數的倒數。

    篇三

    教學內容:

    教材第27~28頁的內容及練習。

    教學目標:

    1.借助實際操作和圖形語言,理解一個數除以分數的意義和基本算理。

    2.掌握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掌握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法則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激趣揭題

    1.猜一猜:有4個蘋果,每人得到2個,1個,1/2個,你知道這三 次分別是幾個人分蘋果嗎?

    2.引入并板書課題:分數除法(二)

    設計意圖:設疑激趣。 明確目標。

    二、扶放結合 探究新知

    1.分一分,引導感知一個數除以分數的意義。

    2.畫一畫:引導完成27頁的畫一畫,理解分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3.引導完成28頁的填一填,想一想,你發現了什么?

    4.引導歸納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 理解一個數除以分數的意義。 總結歸納計算法則。

    三、反饋矯正

    出示P28的試一試。

    1.統一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

    2.指導完成P28練一練的1~4題。

    四、小結評價 布置預習

    1.引導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布置預習: P29 分數除法(三)

    板書設計: 分數除法(二)

    4÷1/2=4×2=8 ;4÷1/4=4×4=16

    一個數除以分數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 一個數除以分數,等于乘這個分數的倒數。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高清不卡无码视频| 十八禁无码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精品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无码|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免费无码作爱视频|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1久久九九无码成人网站| a级毛片免费全部播放无码|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无套中出丰满人妻无码| 亚洲av无码片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国产精品一级毛片无码视频| 亚洲最大av无码网址|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熟妇人妻系列av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免费l | 性无码专区无码片|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无码人妻精品内射一二三AV |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大在线| 嫩草影院无码av| 无码乱码av天堂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