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所有學科 > 歷史

歷史初中,初中歷史重點知識點總結整理

  • 歷史
  • 2023-04-15
目錄
  • 歷史知識點歸納初中
  • 初中歷史專題整理
  • 初中歷史分為哪幾個專題
  • 7~9年級歷史知識點總結
  • 初中歷史學了些什么

  • 歷史知識點歸納初中

    初中歷史必背知識點如下:

    1、洋務派開展洋務運動;工業文明成果進入中國,方便了人們出行、促進了商品流通、豐富了人們生活。

    2、火燒圓明園是英法聯軍而不是八國聯軍,時間是1860年不是1856年。但八國聯軍和英法聯軍都曾侵占過北京。

    3、甲骨文:商朝的文字,刻寫在龜甲和獸骨上,所以稱為“甲骨文”。耐彎銷這是一種相當成熟的文字。

    4、戰國昌游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既消除了鬧圓水患,有灌溉了大片田地,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兩千多年來,一直造福人民。

    5、13、14世紀,火藥及火藥武器傳入阿拉伯和歐洲。

    初中歷史專題整理

    初中歷史重點知識歸有: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云南的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

    2、北京人生活的時間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長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昌迅的粟和蔬菜。

    4、約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發兵滅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16、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時期從公元前770年開始到公元前476年結束。戰國時期從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6、戰國時,秦國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變成“水汗從人,不知饑饉”,有“天府之國”美稱。

    7、漢字的演變(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漢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時期,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稱鐘鼎文。雕塑藝術在商朝和西周時期已發展到很高水平。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商朝。

    8、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樸素辯證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經》里;莊子是戰國時道家學派的繼承人物。

    9、約公元前21世紀,禹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這表明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10、約公元圓談前16世紀,湯滅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時盤庚遷都至殷并使統治穩定下來。

    11、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青銅器。(記熟書P12的司母戊鼎圖)湖南寧鄉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銅器中的精品。

    12、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諸侯是齊國的齊桓公,他任用管仲為相,改革內政,使國家日益強大。最后一個霸主是越王勾踐。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13、戰國時期的主要諸侯國有齊、楚、秦、燕、趙、耐腔此魏、韓,史稱“戰國七雄”(各主要諸侯國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東齊、上中下是趙魏韓)。趙、魏、韓是由春秋時期的晉國分裂而來的。

    14、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主要原因是實行商鞅變法,戰國時,地處最西邊的諸侯是秦國。

    15、我國最早的音樂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現鐵農具的時期是春秋時期。

    初中歷史分為哪幾個專題

    初中歷史學習中要想記得多、記得牢,關鍵在于理解,因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識才不會忘記。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中歷史必考知識點,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初中歷史必考知識點

    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

    1.北京城由宮城、皇城和京城三個部分組成,以“萬歲山”作為全城的中心點。城中心的紫禁城(故宮)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我國也是世界建筑的瑰寶。

    2.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亮租蜿蜓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個奇跡。

    3.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寫的一部總結性的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

    4.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學家宋應星寫了一部《天工開物》。總結了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記錄了我國手工業成就。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5.明朝末年,徐光啟關于農業生產的理論和科學方法還介紹歐洲的水利技術的著作《農政全書》。

    6.明清時期,古典創作進入成熟階段,元末明初的《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作者羅貫中。《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作者施耐庵。

    7.明朝中期的《西游記》是一部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神話,作者吳承恩。

    8.清朝曹雪芹的《紅樓夢》是我國古典的高峰,《紅樓夢》具有高度配答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明朝經濟的發展與“閉關鎖國”

    1.清朝的閉關鎖國:

    原因:清朝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穩定,統治者堅持以農為本的政策,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壓抑、限制民間工商業的發展;當時西方的殖民統治者正向東方擴張勢力,清朝統治者擔心國家的領土主權受到外國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會危及自己的統治。

    表現:清初的40年,實行嚴厲的禁海政策。清朝統一臺灣以后開放四個港口,作為對外通商口岸,后來下令只開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關閉其它港口。

    評價:它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起過一定的自衛作用。但是,當時的西方國家正先后進行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跨入生產力迅速發展的新時代。清朝閉關鎖國,與世隔絕,既看不到世界形勢的變化,也未能適時地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使中國逐漸在世界上落伍了。

    初中歷史知識點

    漢武帝的文治武功

    一: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建立了漢朝,都城在長安。漢武帝在位時,漢朝進入鼎盛時期。

    二:漢武帝下詔求賢,著名學者董仲舒被舉薦上來,漢武帝采納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并在長安興辦“太學”招收“弟子員”。

    三:漢武帝為鞏固統一的措施和作用:

    A, 措施 :1,思想上:尊儒術興太學。2,政治上,頒布“推恩令”,還采取有力措施,取消了一些王,侯的資格。3經濟上,整理財政,規定貨幣由國家統一鑄造,鹽鐵有國家壟斷經營,私人不得鑄造貨幣和經營鹽鐵。

    B:作用:有利與國家的統治,徹底解決了王國問題,加強敬賣兆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為漢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雄厚的財力支持。

    四:漢武帝開發邊疆(武功):1,打敗匈奴,設“河西四郡”2,重設郡縣,加強對五嶺以南廣大地區的管理。3。把西南夷地區納入漢王朝的直接統治。

    張騫通西域

    一:漢朝時,玉門關和陽關以西,蔥嶺以東的廣大地區稱為西域。

    二: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目的是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聯絡烏孫國,進攻匈奴。

    三:張騫出使西域后,內地與西域的聯系日益密切,絲綢和鐵器,鐵器制作和打井技術傳如西域。駿馬,魔術,胡桃,胡蘿卜等傳入內地。

    初中歷史知識歸納

    俄國、日本的歷史轉折

    1.背景:19世紀中期,農奴制嚴重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2.目的:為了擺脫農奴制危機,維護貴族地主利益,鞏固沙皇統治。

    3.領導者:沙皇亞歷山大二世

    4.內容:

    (1)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

    (2)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他們必須出(高價)錢贖買這塊份地。(體現了這次改革的實質:是對農民的一場剝削與掠奪)

    5.性質:是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6.意義: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一次重大轉折。

    7.局限性:很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二、日本明治維新

    1.背景:日本面臨幕府統治危機和嚴重的民族危機(外國入侵)(內憂和外患)

    2.時間:1868年開始

    3.領導者:明治天皇

    4.內容:(1)政治方面,“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2)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3)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

    5.性質:是明治天皇政府實施的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6.意義:明治維新使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b.但日本強大起來以后,很快就走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7.局限性:這次改革很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人類邁入“電氣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

    1.時間:19世紀70年代——20世紀40年代

    2.主要標志:電力和內燃機的廣泛使用。(人類進入“電氣時代”,促進了電力、石油的利用)

    3.領先于世界的國家:美國和德國

    4.主要發明:

    (1)新電器:燈泡(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發明),電動機等。

    (2)新機器:內燃機(卡爾·本茨發明)、電動機。

    (3)新通訊:有線電話、無線電報。

    (4)新交通:電車、汽車(汽車之父——卡爾·本茨發明),飛機(美國萊特兄弟發明)。

    5.影響:

    (1)經濟: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力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各國發展不平衡。

    (2)政治:壟斷組織出現,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

    初中歷史必考知識點相關文章:

    ★初中歷史必備知識點梳理歸納

    ★初中歷史考復習必備知識點

    ★初中歷史必考內容知識點

    ★初中歷史必考內容總結歸納

    ★初中歷史全部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歸納

    ★人教版初二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人教版

    ★初中七年級歷史知識點總結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3b57837d30f874be5607a657c671896b";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7~9年級歷史知識點總結

    初中歷史必背知識點如下:

    1.秦始皇的功與過。

    功:秦始皇順應歷史潮流,滅六國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諸侯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符合廣大人民的愿望;建立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在地方推行郡縣制;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派蒙恬北擊匈奴,修萬里長城,修靈渠,鞏固了統一,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過:但是他又是統治殘暴的封建皇帝。他廣建宮殿陵墓,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他還制定殘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

    2.漢武帝時出現大一統局面的原因。

    頒布“推恩令”,姿汪削弱王國權力,加強中央對王國的控制;把鹽鐵經營權和鑄幣權收歸中央,加強中央對經濟的控制;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把儒家學說作為思想統治。在長安設立太學;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安定北部跡陪仔邊境亂空。

    3.比較鄭和下西洋與歐洲新航路開辟的不同之處。

    ①目的不同: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加強同其他國家的聯系;西歐開辟新航路主要是為了尋找財富。

    ②規模不同:鄭和出航的規模遠遠大于西方。

    ③時間不同:鄭和1405—1433年先后7次遠航,比西方早半個多世紀。

    ④影響不同:鄭和遠航促進并加強了我國同亞非各國經濟交流和友好關系;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促進了西歐資本主義發展。

    初中歷史學了些什么

    告指對于初中歷史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知識點?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初中歷史知識點大全以供大家學習。

    初中歷史知識點大全:難忘九一八

    1、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軍炸毀了南滿鐵路柳條湖一小段鐵軌,卻反誣中國軍隊破壞鐵路,并以此為借口,進攻襪帆配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炮轟沈陽城。九一八事變爆發。

    2、九一八事變爆發后,蔣介石下令不抵抗。第二天日軍占領沈陽城。四個多月的時間,東北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錦繡河山,全部淪于敵手。

    3、東北人民和東北軍未撤走的部隊組織起抗日義勇軍,抵抗日軍的侵略。中國共產黨派楊靖宇等在東北組織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爭。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開始了。

    4、1935年,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要求國民黨政府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5、西安事變:東北軍將領張學良和十七路軍將領楊虎城,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停止向紅軍進攻,并多次要求蔣介石聯共抗日……。為了逼蔣抗日,1936年12月12日,偉大的愛國者張學良、楊虎城聯合行動扣押了蔣介石,實行“兵諫”。他們通電全國要求停止內戰,聯共抗日,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

    6、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黨中央派周恩來等到西安調停,與各方面進行協商。經過中國共產黨和各方面的努力,蔣介石被逼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從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初中歷史知識點大全: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

    1、七七事變:1937年7月7日夜間,日軍在盧溝橋附近進行軍事演習,日軍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拒絕。日軍悍然向盧溝橋守軍發起進攻,并炮轟宛平城。中國軍隊奮起抵抗,全國性的抗日戰爭從此爆發,盧溝橋事變,又稱七七事變。

    2、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刻,國共兩黨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開始領導全民族抗戰,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奔赴抗日戰場。

    3、南京大屠殺。1937年,日軍又發動八轎宏一三事變,大舉進攻上海。1937年12月,日軍攻陷南京,六周之內,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三十萬人以上。

    初中歷史知識點大全:血肉筑長城

    1、平型關大捷:1937年9月,八路軍一一五師在平型關東側伏擊,殲滅日軍一千多人,繳獲大批物資。平型關大捷是抗戰以來第一次大捷。

    2、臺兒莊戰役:1938年春,日軍分兩路進攻徐州。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在臺兒莊展開激戰……。中國軍隊共殲敵一萬多人,取得抗戰以來的重大勝利。

    3、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到敵人后方,廣泛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爭,建立敵后根據地、打擊日本侵略者。中國共產黨領導根據地軍民頑強抗戰,成為抗擊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

    4、百團大戰: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1940年8月,八路軍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一百多個團,在華北兩千多公里的戰線上,向日軍發動大規模攻擊,主要目標是破壞敵人的交通線,摧毀日偽軍的據點。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最大規模戰役。

    5、中共七大

    (1)召開時間:抗戰勝利前夕,1945.4延安

    (2)內容:主要討論抗戰勝利后,中國將走什么道路的重要問題。

    (3)大會制定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大會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

    6、抗戰的勝利:1945年8月,美國向日本廣島、長崎投擲兩枚原子彈,蘇聯出兵中國東北,抗日戰爭進入大反攻。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取得了偉大勝利,臺灣也回到祖國的懷抱。

    7、抗戰勝利的意義:扭轉了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的屢敗局面,洗刷了近代以來的民族恥辱,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

    初中歷史知識點大全:內戰烽火

    1、蔣介石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蔣介石發動內戰的方針早就定了。但是,為了進一步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也為了欺民,他接連三次打電報,邀請毛澤東到重慶商談國內和平問題。

    2、毛澤東赴重慶談判: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1945年8月毛澤東在周恩來等人陪同下,到重慶同國民黨進行談判,達成和平建國的“雙十協定”。

    3、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對中原解放區發動瘋狂進攻,全面內戰爆發。

    4、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挺進大別山,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劉鄧大軍開辟大別山根據地,嚴重地威脅了國民統治中心南京和武漢。

    初中歷史知識點大全:戰略大決戰

    1、三大戰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發動了舉世聞名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

    遼沈戰役:1948年9月,林彪、羅榮恒領導的東北人民解放軍發起遼沈戰役。從9-11月,人民解放軍共殲敵47萬余人,解放了東北全境。(首戰地點是錦州)。

    淮海戰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裕、譚震林領導的中原解放軍和華東解放軍發起了淮海戰役,在以徐州為中心的廣大地區同國民黨軍隊進行又一次主力決戰。共殲滅敵人55萬余人。淮海戰役的勝利,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

    平津戰役:1948年11——1949年11月,東北野戰軍和華北野戰軍,發起平津戰役。北平國民黨軍隊在總司令傅作義率領下,接受和平改編,平津戰役共殲滅和改編敵人52萬余人。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

    意義:三大戰役里,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一百五十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從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2、百萬雄師過大江。

    1949年4月21日凌晨,毛澤東和朱德向中國人民解放軍下達進軍的命令。等候在長江北岸的解放軍百萬雄師,分三路渡江作戰。國民黨的長江防線頃刻崩潰。4月23日,南京解放,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臺了。

    初中歷史知識點大全: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1、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時間1949.9地點:北平

    內容:(1)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2)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3)決定以五星紅旗為國旗,《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北平為首都并改名為北京,采用公元紀年。(4)在天安門廣場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2、開國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主席等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首都30萬軍民齊集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使中國人民結束了被壓迫被奴役的悲慘命運,人民成了國家的主人。新中國的成立,是中國歷史的偉大轉折,開始了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代。

    中國革命的勝利,使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擺脫了殖民主義統治,大大削弱了帝國主義的力量,也使亞非拉美人民增強了民族解放斗爭的勝利信心。

    4、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晉美為首席代表的代表團到達北京,與中央人民政府談判,雙方達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協議,西藏獲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國大陸獲得了統一。

    初中歷史知識點大全:最可愛的人

    1、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950.10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前線,抗擊美國侵略者。

    2、中國人民志愿軍同朝鮮軍民并肩作戰,連續發動五次大規模戰役。五戰五捷,把美國侵略軍趕回到“三八線”附近。

    3、黃繼光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英雄人物,在上甘嶺戰斗中,黃繼光用身驅堵住敵人的機槍射口,壯烈犧牲。志愿軍戰士邱少云,為了保證戰斗的勝利和潛伏部隊的安全,嚴守潛伏紀律,紋絲不動,直至被大火吞噬,壯烈犧牲。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被譽為“最可愛的人。”

    4、由于朝中人民的共同戰斗,1953.7美國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戰爭的勝利。

    初中歷史知識點大全:土地改革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它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到52年底,除少數民族地區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近三億無地少地的農民分到了土地。

    2、土地改革的意義: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也被消滅;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秋霞鲁丝片无码av| 精品无码黑人又粗又大又长 |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 |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网站下载| 亚洲av日韩av无码| 亚洲AV成人片无码网站|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免费无码A片一区二三区| 午夜人性色福利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AV无码专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沢|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中文字幕无码视频专区| 无码中文在线二区免费| 在线看片无码永久免费视频 |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 影音先锋无码a∨男人资源站| 亚洲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午夜不卡无码中文字幕影院|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 亚洲无码高清在线观看| 性生交片免费无码看人| 精品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波多野结AV衣东京热无码专区| 男男AV纯肉无码免费播放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观看| 人妻丰满熟妞av无码区| 98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中文字幕丰满乱孑伦无码专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无码专区永久免费AV网站| 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 | 亚洲爆乳大丰满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