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所有學(xué)科 > 歷史

齊國歷史簡介,齊國的創(chuàng)始人是誰

  • 歷史
  • 2023-06-04
目錄
  • 齊國著名歷史事件
  • 二十個齊國成語故事
  • 齊國一共建立了多少年
  • 齊國為什么可以滅燕
  • 齊國一共存在了多少年

  • 齊國著名歷史事件

    齊國是周武王封助其平殷的尚父姜子牙的國號。姜子牙名尚,東海上人,其祖先曾是四岳,幫助大禹治水,虞夏之季封于呂,故姜尚又稱呂尚。在殷朝生活窘困,年老后來到西周,漁釣于渭水,被西伯周文王訪得,與他談?wù)摵蠓浅8吲d,說道:“吾太公望子久矣”,于是稱他為“太公望”,請回以后尊為師。幫助西周治理國家,后來謀劃把周文王從殷紂那里解救回來。他深通兵法、計謀,逐漸使西周成為三分天下有其二的規(guī)模,最終協(xié)助周武王推翻了殷紂,建立了周朝,又興兵平定東夷,被封為齊侯,封地是在今天山東淄博附近。在管蔡作亂和淮夷叛周的時候,使召康公命太公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隸,五侯九伯,實得征之。從此齊國幫助平定周內(nèi)亂,征討四方。

    齊國征討四方成為大國,姜尚修政有德,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yè),便魚鹽之利,故人民多歸附,立國百年,建都于臨淄。在齊莊公二十四年的時候,周平王遷都洛陽,建立東周,中原進入春秋的歷史時期。以后到了齊襄公時期,他荒淫無道,國家陷于混亂,自己被亂臣殺害,諸子逃亡,鮑叔牙保護公子小白逃到莒國,管仲保護公子畝悔糾逃到魯國,齊國雍林人平定內(nèi)亂,告齊大夫要求立有德的公子,小白躲過了管仲的暗害,回國即位,這就是著名的齊桓公。他打敗魯國,聽從鮑叔牙的勸告不計前嫌,重用管仲,史稱管鮑之交和齊桓公用仇,管仲是春秋早期重要的政治家。從此齊國的政治穩(wěn)定,經(jīng)濟發(fā)展,國力增強。齊桓公二迅慧正十三年,齊國北上抗擊山戎,援救燕國,三十年又于召陵匯合諸侯尊奉周王室,討伐楚國興兵問罪。三十五年,會諸侯于葵丘,周天子命為伯,以后又帥諸侯討晉亂,命隰朋與秦穆公立夷吾為晉君,終于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后周王室與戎翟相攻,齊使管仲平戎于周。

    齊桓王臨終前把齊孝公托付給宋襄公,他去世后,宋襄公平定齊內(nèi)亂,立齊孝公,宋襄公為春秋時期第二位霸主。至齊頃公時期以后,晉國成為北方最強大的國家,這一時期值得一提的是逄丑父救主,在齊國的夫人侮辱晉國使臣卻克并與楚國結(jié)盟謀晉后,晉國援助魯衛(wèi)在鞍打敗齊軍,在戰(zhàn)爭中逄丑父假冒齊侯,舍命救主的故事令人敬佩,戰(zhàn)后齊晉議和,齊頃公欲尊晉景公為王未果。以后的百年中,齊國也和晉國一樣向封建社會轉(zhuǎn)化,施行封建制度的世家逐步強大,其中比較強大的有陳(田)、鮑、高、崔、欒、慶、國、晏等世家。齊莊公光時期昏亂,被崔杼殺死而立齊景公,立五十八年,是在位時間最長的齊國君主,這一時期的齊國政治相對穩(wěn)定,人才濟濟,他們之中杰出的代表有司馬穰苴、晏子等,在他們的輔佐下,齊國成為東方最強大的國家。

    司馬穰苴是陳田氏苗裔,齊景公時期的齊國力量衰退,時常遭到晉國、燕國的進攻,他被晏嬰舉薦擔(dān)任將領(lǐng)指揮抗敵,他軍紀嚴明,關(guān)心愛護士兵,能與士兵同甘共苦,飲食與羸弱者同,對傷病者送藥問疾,所以深受全軍將士的擁護,在他的指揮下打敗了敵人,收復(fù)了失地,使齊國重新強大起來,齊景公尊其為大司馬,遂號稱司馬穰苴,田氏也因此在齊國日益尊貴。晏子名嬰,萊之維夷人,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崔杼殺莊公時晏嬰只是前往哭祭,說:“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若為己死己亡,非其私昵,誰敢任之!”三次躍拜而出。或謂必殺之,崔杼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戰(zhàn)國孟子的民本思想就來源于晏子。而他出使楚國機智靈活應(yīng)對的外交才能也是使人們津津樂道的碧型。他拒絕齊景公為他建豪宅,近市場而居并用市場上假肢比鞋襪貴為辭,勸告齊景公減輕刑罰。他為人謙遜有禮,推賢進士,解救越石父于奴隸中,引為知己,延為上客,推舉改過自新的車夫為大夫,司馬遷說過,假如晏子在,甘愿為他執(zhí)鞭。他出使晉國與叔向預(yù)測齊國政治走向也驚人的準確。

    齊景公元年,慶封殺崔杼執(zhí)政,他酗酒好獵,不聽政令。三年,田(陳)、鮑、高、欒四家聯(lián)合打敗了慶氏,慶封逃到魯國,齊國責(zé)讓魯國,慶封又逃到吳國。十二年,齊景公前往晉國,商議攻打燕國,次年齊晉兩國共入燕惠公。三十一年,魯昭公被季氏趕出魯國,齊國攻打魯國,占領(lǐng)鄆城,安置魯昭公。三十二年,齊景公與群臣聚會,彗星出現(xiàn),他嘆息說:“誰能長久擁有生命呢?”甚為哀傷,群臣都跟著落淚,只有晏子笑起來,齊景公生氣地說:“彗星出現(xiàn),我為此擔(dān)心。”晏子說:“您興建高臺深池,賦稅沒有盡頭,刑罰惟恐難以制服,災(zāi)星就要出現(xiàn)了,還用擔(dān)心彗星嗎?”景公問是否可以禳,晏子說:“使神可祝而來,亦可禳而去,百姓苦怨以萬數(shù),君令一人禳之,安能勝眾口乎?”是時景公好治宮室,聚狗馬,奢侈,厚賦重刑,因此晏子勸諫他。正是有這樣的臣子,齊景公又比較能納諫,所以齊國始終保持了政局穩(wěn)定。五十五年,晉國范氏、中行氏逃亡齊國,被田乞引為己黨。齊景公病故后,太子年少,齊國內(nèi)亂,田氏開始強大,齊國只剩下田、鮑、高、國四大家族。

    早在齊景公九年,晏嬰出使晉國的時候,他就預(yù)言齊國的政權(quán)最終會歸于田氏。說他們用小斛收租,用大斛放貸,給百姓恩惠,齊國百姓都擁護田氏。在春秋中后期,齊國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兼并戰(zhàn)爭逐漸控制了今天山東省的廣大地區(qū),在這一進程中,由司馬穰苴的戰(zhàn)略軍事思想武裝起來的田氏家族無疑是起了重要作用的,并成為齊國最重要的世家。公元前489年,田乞與鮑牧結(jié)盟,田鮑兩個世家聯(lián)盟攻打高、國兩個世家,取得了勝利,控制了齊國政權(quán),立齊悼公。田乞聽從別人的勸告把占領(lǐng)的土地都獻給齊侯,以贏得了民心。齊悼公四年,吳魯攻打齊國南方的時候,鮑子與齊悼公有矛盾,乘此機會殺死了齊悼公,從此田氏成為齊國唯一的大世家。齊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齊人立齊簡公,他任命了自己的寵臣監(jiān)止,執(zhí)掌朝政。齊簡公的疏遠使田成子十分憂慮,衛(wèi)鞅勸齊簡公要重用田成子,不要讓監(jiān)止共同參政,不聽。監(jiān)止欲立田豹,盡逐田氏。與田氏爆發(fā)沖突,田成子殺齊簡公和監(jiān)止,立齊平公,從此田氏專齊國平公、宣公、康公三代朝政近百年。前三百八十六年,田成子田常的曾孫田和始列為諸侯,遷齊康公于海上,從此田齊氏代替姜齊氏,齊國也進入封建戰(zhàn)國時代。齊國是春秋諸國封建制生產(chǎn)關(guān)系發(fā)展得最早的國家,其奴隸制宗法制度隨著田氏專權(quán)而瓦解,其進行封建生產(chǎn)制度的時間比較長,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水平較高,這也使齊國在戰(zhàn)國時代一度成為與秦國并立為帝的大國,齊國作為春秋時代中國東部的主要代表,為中華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

    春秋初期,齊與主要競爭對手魯國之間經(jīng)常發(fā)生戰(zhàn)爭。公元前689年,齊襄公滅魯?shù)呐c國紀,掃除東面障礙。公元前686年,公孫無知殺襄公自立,公子糾奔魯,公子小白奔莒。次年,無知被殺。魯伐齊,欲納公子糾,而齊高氏、國氏已召小白先入,擊敗魯師,立為齊桓公。桓公任用管仲進行改革,國力富強,成為霸主。公元前684年,齊滅掉西面小國譚,向魯推進。公元前681年,又與宋、陳、蔡、邾會于北杏,南下滅小國遂,迫使魯與齊言和,盟于柯。次年,齊假王命合陳、曹伐宋,迫使宋國屈服,并與宋、衛(wèi)、鄭會于鄄,又次年,齊與宋、陳、衛(wèi)、鄭復(fù)會于鄄,開始稱霸諸侯。

    春秋中期,齊桓公以“尊王攘夷”為號召,聯(lián)合中原諸夏,討伐戎、狄、徐、楚,安定周室。公元前664年,齊北伐山戎,救燕;又逐狄,存邢救衛(wèi);公元前656年,齊合諸侯之師侵蔡伐楚,與楚盟于召陵。此后,齊多次大會諸侯。公元前651年,齊會魯、宋、衛(wèi)、鄭、許、曹于葵丘。齊霸業(yè)達于頂峰。公元前643年,桓公卒,齊從此失去霸主地位。公元前589年,齊、晉大戰(zhàn)于鞍(今山東濟南),齊大敗。到靈公、景公時,齊依舊是僅次于晉的中原強國。前567年齊靈公滅萊國,疆土擴大到山東東部。疆域東到海,西到黃河,南到泰山,北到無棣水(今河北鹽山南)。

    春秋末年,齊衰落,卿大夫相互兼并。公元前548年,崔抒殺莊公,立景公。公元前546年,慶封滅崔氏之族。慶封專齊政。次年,慶舍與欒、高(齊惠公之后)、陳(田)、鮑四族攻慶封,慶封奔吳。景公時,陳桓子施惠于民,民歸陳氏,陳氏因而強大。公元前532年,陳桓子聯(lián)合鮑氏攻欒氏、高氏,欒施、高疆奔魯。公元前489年,景公卒,國氏、高氏(齊文公之后)立晏孺子,次年,陳僖子聯(lián)合鮑氏攻國氏、高氏,國夏、高張奔魯,遂殺晏孺子,立公子陽生為齊悼公。悼公在位四年,被殺,闞止為政。公元前481年,陳成子殺闞止,專齊政。公元前386年,陳成子玄孫太公和立為諸侯,遷齊康公于海上。公元前379年,康公卒,姜齊絕祀。

    田齊媯姓國家,出于陳厲公之子陳完。陳與田古音相近,故古書往往作田。公元前672年,陳完入齊,事齊桓公。陳完傳五世至陳桓子,陳氏開始強大。以后陳氏逐漸兼并齊國的欒、高(齊惠公之后)和國、高(齊文公之后)以及鮑、闞等族,專齊政。田齊的國都仍在臨淄,疆域亦襲姜齊之舊。

    田齊立國時,已經(jīng)進入戰(zhàn)國中期。太公和是第一代齊侯。太公和之孫桓公午在國都臨淄的稷下置學(xué)宮,“設(shè)大夫之號”,招聚天下賢士。前386年周安王承認田和為齊侯。到威王 、宣王時,稷下人才濟濟,成為東方學(xué)術(shù)文化的中心。齊威王任用鄒忌為相,改革政治,齊國遂強大。公元前353年,齊大敗魏軍于桂陵。公元前341年,齊又大敗魏軍于馬陵。公元前334年,齊威王與魏惠王“會徐州相王”,正式稱王。威王晚年,相邦鄒忌與將軍田忌爭政。公元前322年,田忌攻臨淄,求鄒忌,不勝,逃亡楚國。齊宣王時燕國發(fā)生“子之之亂”。公元前314年,在孟軻勸說下,宣王命匡章率“五都之兵”、“北地之眾”伐燕,五旬克之,一度占領(lǐng)燕國。齊成為戰(zhàn)國七雄之一。

    戰(zhàn)國晚期,齊仍保持著強盛的地位。公元前301年,齊聯(lián)合韓、魏攻楚,大敗之。公元前298-前296年,齊聯(lián)合韓、魏連年攻秦,入函谷關(guān),迫秦求和。公元前288年,齊、秦并稱東、西帝,旋皆放棄帝號。次年,蘇秦、李兌合趙、齊、楚、魏、韓攻秦,罷于成皋。又次年,齊滅宋。公元前284年,燕以樂毅為上將軍,合燕、秦、韓、趙、魏攻齊,攻入臨淄,連下七十余城。齊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齊閔王逃入莒,被淖齒殺死。王孫賈與莒人殺淖齒,立閔王子法章為齊襄王。燕引兵東圍即墨,城中推舉田忌為將。雙方相持達五年。公元前279年,田單組織反攻,用“火牛陣”大敗燕軍,收復(fù)失地。齊雖復(fù)國,但元氣大傷,無力再與秦抗衡。公元前221年,秦滅韓、魏、楚、燕、趙后,使將軍王賁從燕地南攻齊國,俘虜齊王建,齊國滅亡。

    二十個齊國成語故事

    齊威王初繼位的幾年,由于政事荒亂,因而四鄰諸國不斷舉兵侵犯。當他對內(nèi)進行了治理之后,便著手對付外患。他深知,要想對付來犯之敵,就必須有軍事人才。于是他便尋覓起軍事人才來。正當此時,戰(zhàn)功赫赫的將軍田忌向他推薦了奇才孫臏。于是威王便讓田忌做大將軍,讓孫臏做了軍師。

    齊威王用淳于髡罷長夜之飲而致力于國事;一賞一烹,整頓了吏治;聽鄒忌之謀廣納群言;聽孫臏之言而國盛兵強。一時間,齊國人才濟濟,百業(yè)興旺,人民富足,軍事強大。面對如此局面,齊威王分析再三,認為要爭霸,須從魏開始。因為魏當時是中原霸主,又對齊一再攻城掠地。齊威王認為,一報魏仇,由此稱霸的時機到了。

    公元前355年,齊威王與魏惠王一起打獵,魏惠王問齊威王:“大王有何寶物?”威三心里明白,這是魏惠王要向自己夸耀國力了,于是便以退為進地說:”我沒有。做耐搜”于是魏惠王不無自豪地說:“我國雖小,尚有能照亮十二輛車子、徑長一寸的夜明珠一顆。像齊國這樣地大、人多、光兵車就有一萬輛的大國,難道連這樣的寶貝也沒有純歷嗎?”威王聽了惠王的話,很不以為然地說: “我的珍寶與你的大不一樣。你的寶是死的,我的寶是活的;你的寶會引出亂子我的寶能衛(wèi)國安民;你的寶有價,而我的寶無價。”魏惠王一聽,大惑不解地問:“是何寶物如此厲害!”威王說:“我有大臣檀子,鎮(zhèn)守下陲,強楚不敢犯境,泗上諸小國來朝。我有能臣肦子,鎮(zhèn)守高唐,趙人不敢東到黃河捕魚。我有賢臣黔夫,鎮(zhèn)守徐州,嚇得燕人北門祈禱,趙西門祈禱,祈求神靈保佑,并且有千余戶歸順了齊國。我有良吏種首,負責(zé)國內(nèi)治安,人民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我有這四位能臣賢相,他們就是我的寶物,豈止照亮十二輛車子!”一席話使魏惠王慚羞難容,自認失敗。

    魏惠王雖然在比寶中初步領(lǐng)略了齊威王的氣勢,但并不把齊放在眼里。于是在公元前354年,當趙國攻打衛(wèi)國時,魏惠王便派龐涓率兵一舉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國連忙向齊求救。公元前353年,齊威王便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攻魏救趙。孫臏施展所學(xué),采用常人意想不到的戰(zhàn)路戰(zhàn)術(shù),舍趙而圍魏都大梁,等龐涓回兵救援時,于半路桂陵設(shè)伏兵以攻之。戰(zhàn)爭結(jié)果,魏兵一敗涂地,大將龐涓當了俘虜。孫臏的這種戰(zhàn)術(shù),被后人總結(jié)為“圍魏救趙”。桂陵之敗,魏惠王并不甘心,于公元前352,調(diào)韓國軍隊,一舉打敗了齊、宋、衛(wèi)聯(lián)軍,迫齊向魏求和并放回龐涓。

    齊、魏兩國一勝一敗,更加激起了兩國爭霸的強烈欲望,也都把對方確定為打擊對象。魏先出兵攻趙,迫趙訂盟,共同攻齊,又揚言攻秦,秦用商秧之計,誘魏稱王,長其驕氣。果然公元前344年,魏召集宋、魯、秦等國會盟逢澤,尊魏為王。齊威王則先在齊國南境泰沂山上修筑千里長城,以解后顧之憂。又親自出訪秦國,拉秦助齊。又派淳于髡出使楚國,結(jié)好楚國。兩次出訪,均獲得了極好效果。齊王訪秦,秦人驚喜之下,勒石銘記;淳于髡訪楚,獲得“齊有此忠信之臣”的美譽。

    兩國各有準備,也都在尋找機會。魏認為,齊國強大,攻打難以取勝,便向齊的盟國中的弱國開刀。于是魏國在公元前341年,聯(lián)合趙國,出兵攻打齊的盟國韓國,魏、趙聯(lián)兵一舉攻下韓國的梁、赫二城。韓國危急,火速向齊求救。齊威王又派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救韓攻魏。結(jié)果取得了馬陵之戰(zhàn)的勝利,一舉全殲龐涓所領(lǐng)之軍,俘虜了龐涓和太子申。

    馬陵大捷,齊兵大獲全勝,齊魏強弱巳明。魏惠王深感大勢已去,因而一撅不振。齊威王感到齊國威勢已成,自己取代魏國成霸主巳成定局。于是,他于第二年聯(lián)合宋國猛攻魏國。秦、趙兩國也馬上翻臉倒戈,分別從西面和北面攻打魏國。魏國新遭馬陵之敗,怎擋得住三面畝虧之敵,于是采取了惠施之計,通過賄賂齊威王小兒子田嬰,為魏國說情,魏國對齊國“愿臣畜而朝”,即尊齊國為盟主,魏國對齊國稱臣納貢。齊威王答應(yīng)了魏國的請求,魏惠王便在公元前334年,親自抱著禮品,來到齊國的徐州,與齊威王會盟,并在這次盟會上,尊齊威王為王。這就是歷史上的“徐州相王”。

    徐州相王之后,齊威王不僅正式稱王,也成了真正的霸主。魏惠王并不服氣,伺機報復(fù)。在國內(nèi),原來賢明的鄒忌產(chǎn)生了嫉妒心理,怕田忌奪走自己的相國大印,終使田忌有口難辯,被逼逃亡楚國。孫臏也因此隱居山林。原來,一班圣君賢相的齊國朝廷,便又被昏君邪相佞官所把持。當然,接下來的就是朝政日非,國勢日下。齊國又呈現(xiàn)出混亂衰敗跡象。

    齊威王一稱王,便引起了各諸侯國的不滿與反對。首先是南方大國楚國跳出來反對,出兵伐齊。魏惠王表面上與齊結(jié)盟,聲稱共同抗楚,暗中卻勾結(jié)楚國,共同攻齊。當齊楚兩國開戰(zhàn)之時,齊向魏求救,魏卻隔岸觀火,坐觀虎斗。最終齊軍大敗,被楚軍一直迫到徐州。又在徐州被楚軍打得一敗涂地,不可收拾。

    徐州失敗,使齊威王突然猛醒。公元前326年,趙肅侯逝世,齊威王認為這是一個拉攏趙國的好機會,于是他派了一萬人的軍隊參加趙肅侯的葬儀。此舉甚見成效,前次攻趙之怨,頓時冰消,并且趙國一再表示一定與齊永結(jié)盟好,齊威王一舉拉攏了趙國進入自己的勢力范圍,非常高興。可是趙國口頭上這樣說,但并不堅決,到了第二年,公元前325年,魏惠王與韓成侯會盟,會上魏惠王尊韓成侯為韓惠宣王,并且隨后一起去朝見趙武靈王。趙武靈王公然與兩國結(jié)盟相交。齊威王對此事十分惱怒,他認為趙武靈王反復(fù)無常,言而無信。于是便派大將田肦率軍伐趙,一舉奪得趙國的平邑、新城,俘獲了趙將韓舉。嚇得魏惠王、韓惠宣王趕快與齊威王相會于齊地平阿,并且魏惠王讓太子鳴到齊國作人質(zhì)。據(jù)說這一次,魏惠王會見齊威王時,穿著喪國服裝,把自己拘禁在鄄,請求歸服齊國。由此看來,齊威王的霸主威風(fēng)還是有的,齊國作為戰(zhàn)國七雄之一,在當時確實是“最強于諸侯”。

    公元前320年,齊威王與世長辭。今臨淄區(qū)境東南隅齊陵街道辦境內(nèi)的牛山東麓,有四座巍峨高大的古墓,依山而立,一基四巔,東西并列,綿延相連。其中就埋葬著這位知錯能改,雄才大略的一帶名君

    國故事系列1

    貪小失大

    公元前284年,燕將樂毅(后封昌國君)率領(lǐng)五國軍隊攻打齊國。齊閔王派觸子為將,在濟水邊迎戰(zhàn)各諸侯國的軍隊。齊閔王急著想開戰(zhàn),派人到觸子那里去,侮辱并且斥責(zé)他說:“不開戰(zhàn),我一定宰了你一家,挖掉你的祖墳!”觸子感到很苦惱,想讓齊軍戰(zhàn)敗。兩軍剛一交鋒,觸子就鳴金退卻。齊軍敗逃,諸侯軍隊乘勝迫擊。觸子于是坐上一輛兵車跑了,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再也聽不到他的聲音。齊軍另一位將領(lǐng)達子率領(lǐng)殘余部隊駐扎在秦周,因為沒有東西可用來賞賜士卒,就派人向齊閔王請求一筆金錢。齊閔王憤怒地說:“你們這些殘存下來的家伙,怎么能給你們金錢!”齊軍與燕軍交戰(zhàn),結(jié)果被打得大敗。達子陣亡,齊閔王逃到了莒。燕國人追趕敗逃的齊兵進入齊國國都,在美唐庫(當時齊國國庫)你爭我奪搶走了齊國很多金錢。

    齊閔王貪小利而亡國的事例,著實讓人惋惜、悲憤。如果齊閔王不剛愎自用、苛待下屬、貪圖小利,而是積極鼓勵,舍得金錢犒賞三軍,那么很有可能齊國不會亡國,甚至?xí)磾閯?。這個故事告誡人們,一事當前,不要為了眼前的利益和一時的好處,失去將來大的利益和自己的將來,要從大局考慮,為長遠著想。

    二者必居其一

    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問孟子:“過去在齊國的時候,齊王送給您上好的黃金100鎰(鎰:yi古重量單位,以20兩或24兩為一鎰。)你不接受,后來到了宋國,宋王送您黃金70鎰卻接受了,到了薛國,薛君送您50鎰也接受了。如果以前不接受齊王的饋贈是對的,那么后來接受饋贈就是錯的;如果后來的接受饋贈是對的,那么開始的不接受饋贈就錯了。這兩種情況老師您肯定是其中的一種。

    孟子說:“接受和不接受都是對的,都是符合禮儀的。在宋國時,我要出門遠行,對出行者必定要有所饋贈,宋君說是贈送盤纏,我為什么不能接受呢?在薛國時,我有戒備之心,薛君知道我有所戒備,特地送上購買武器的費用,我為什么不接受呢?但在齊國,就沒有一個緣由,沒有緣由的送錢給我,就是賄買,哪有君子可以用錢賄買的呢?”

    孟子在這里說明了一個十分重要的道理,即該要的錢就要,不用客氣,而不該要的錢送上門來也不能要。這也就是《增廣賢文》中所說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后來人們用“必居一于此”演化而成為“二者必居其一”,指兩者之中,必選其一。

    二者必居其一,意思是兩者之中必定占一種。

    姜太公不迷信而建偉業(yè)

    我們齊國的偉大先祖姜太公,輔佐周武王滅紂興周,創(chuàng)建了中國歷史上最長久的大周朝;他因首功被封于齊地而又締造了雄踞東方的大齊國,是存世八百多年的最強大的諸侯國。

    姜太公在三千年來,事中國人民最熟悉、最津津樂道的偉大人物,而且被神話了。所以他的故事在民間流傳的格外多。這里只講他不迷信占卜和自然現(xiàn)象,而成就了滅紂興周的一個真實故事。

    在遠古時代國家最大的事,就是祭祀和用兵,這在已發(fā)現(xiàn)的商代甲骨文和青銅器銘文中已得到了充分的證明。商朝崇信鬼神,凡有大事運作,都由巫師占卜而定,當時天下都興這個,是不容許有任何懷疑的。可史有記載的周武王伐紂,出兵開始就遇到了很多不吉利的怪現(xiàn)象。

    首先是孤竹國的兩個叫伯夷和叔齊的頑固遺老,攔住馬頭,擋住道路,他們認為武王伐紂,是以臣伐君,是以下犯上,是大逆不道,被姜太公命人把他們拖開了。這兩個“戴著花崗巖腦袋去見上帝”的家伙,也算有種,恥吃周朝家的飯,進行絕食。在首陽山上結(jié)束了其多余的一生。

    緊接著是迎著太歲出兵,不吉利;用龜甲、蓍草占卜,不吉利;天公發(fā)怒,風(fēng)雨暴至,使盾折、旗裂、車毀、船沉,連武王的坐騎也被巨雷劈死了,大不吉!從文武官員到從征的諸侯,連周公在內(nèi),都疑懼不前,武王也動搖了。但此次出兵是天大的大事,此前孟津觀兵是就是為這次發(fā)兵作總動員的預(yù)演;此次出兵正是作了準備,又借殷紂王派大軍遠征,朝歌空虛和乘其內(nèi)訌之機,武王作為盟主領(lǐng)頭,發(fā)動了各路諸侯及少數(shù)民族酋長的聯(lián)合,周軍作為主力伐紂的前驅(qū),在此千載難逢之天時,功敗垂成之良機,豈能由于退卻!機會錯過,時不再來的后果事可想而知的。

    在此時,姜太公的偉大、杰出、不迷信,就超越時代而出類拔萃的表現(xiàn)了出來。他堅決果敢、力排眾議,站在了唯物、辨證、無神論的角度,認為盾折、旗裂、車毀、船沉、馬死,是新陳代謝,除舊而更新;風(fēng)狂、雨驟、電閃、雷鳴,是為吊民伐罪的正義之師,英武之師助興壯威的。所以說,這些自然現(xiàn)象,不是兇兆而是喜訊。姜太公說:“龜殼乃枯骨,蓍草是敗葉,又有何靈驗?豈能以此定喜兇?”姜太公說的這番話,在當時猶如平地起炸雷,而石破天驚。逆天而動又詆毀鬼神,那還了得?可由于姜太公是周祖太公之望,是文、武王之師,且是武王的老丈人,可以說不但位高權(quán)大,而且是德高望重,雖年邁百歲卻精神抖擻而雄姿英發(fā),言語激昂而行動果斷。經(jīng)他振臂一呼,包括武王在內(nèi)的文武官員、將軍勇士、大小三軍,精神為之一振,而勇往直前。牧野一戰(zhàn)一舉滅掉了商紂,天下更始,創(chuàng)建了華夏歷史上八百年、最長久的大周朝。

    姜太公一言興邦,讓人們永遠記住了這個在中國歷史上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公元前1045年!

    齊國一共建立了多少年

    北齊(550年—577年),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北朝割據(jù)政權(quán)。

    國家領(lǐng)袖:高坦純洋、高演、高湛

    南齊(479年—502年)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第二個朝代,為鬧悉蕭道成所建。

    國家領(lǐng)袖:蕭道成、蕭賾、蕭昭業(yè)、蕭鸞、蕭寶卷、蕭寶融

    齊國是周代諸侯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分為姜姓呂氏齊國和田齊兩個時代。

    國家領(lǐng)袖:姜太公、齊桓公、齊威王、齊宣王等

    齊國,西漢初期一重要封國。始置于漢高祖四年(前讓彎咐203年)二月,之后或置或廢,或削,最終于前110年齊懷王去世后不再復(fù)置。

    國家領(lǐng)袖:韓信

    齊國為什么可以滅燕

    齊國是周朝的諸侯國,分為姜齊和田齊,疆域大致在今山東省偏北的大部及河北省西南部,東靠海,西南和莒國(莒國為楚國所滅,但是莒國的全境后來為齊國占領(lǐng))、杞國、魯國等國接界。北和燕國接界,西和趙國、衛(wèi)國接界。國都在臨淄(今山東省臨淄區(qū))。

    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呂尚(姜子牙)于齊(初為今湖南,后遷至山東),由于國君姜姓呂氏,故稱姜姓呂氏齊國(姜齊),《史記·齊太公世家》講述了西周和春秋時期姜齊約800年的興衰史。齊桓公“肆拍尊王攘夷”,九合諸侯,是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公元前481年田成子殺死齊簡公,擁立齊平公,自任相國,擴大封邑,從此齊國由田氏專權(quán)。齊國政治家晏嬰預(yù)言“齊政卒歸田氏。田氏雖無大德,以公權(quán)私,有德于民,民愛之?!?/p>

    公元前391年,田成子曾孫田和廢齊康公,并于公元前386年放逐齊康公于海上,自立為國君。同派迅年又被周安王冊命為齊侯,史稱田氏代齊。《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講述了田完(田敬仲)家族以及田齊的興衰史。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齊湣王十三年 (公元前288年),秦昭王和齊湣王相約共同稱帝,秦昭王為西帝,齊湣王為東帝。公元前284年,燕國以樂毅為上將軍,與秦國、趙國、韓國塵雹此、魏國合縱攻破齊國,齊國國勢衰退。

    于周顯王十七年(齊威王五年,前352年)始稱王,傳至齊王建。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被秦國所滅。田榮、田橫等人于公元前208年復(fù)國,至前202年田橫自殺,齊被劉邦所滅。

    齊國一共存在了多少年

    550年,正當宇文氏掌權(quán)的西魏與高氏掌權(quán)的伍跡東魏兩國腔舉并互相競爭的情況下。高氏首先有了動作,因為就在前一年,東魏孝靜帝預(yù)謀推翻權(quán)臣高澄,野心家高澄才想有下步動作,卻意外被家中廚子蘭京殺掉。其答老二弟高洋見到機會一來,繼承高澄的一切,篡孝靜帝...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有乱码在线观看| 无码不卡亚洲成?人片|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的视频| 日韩午夜福利无码专区a| 无码AV波多野结衣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中文有无人妻vs无码人妻激烈| 亚洲熟妇无码AV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中久无码不卡永久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无码人妻少妇伦在线电影|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 久久精品?ⅴ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成人影院一区|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精品国产aⅴ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内射无码午夜多人|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 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第一页|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色蜜蜜| 中文字幕无码播放免费|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中| 中文字幕无码人妻AAA片|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外AV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无码中文在线二区免费|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H肉动漫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无码H肉动漫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JAVA性无码HD中文| 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不卡区| 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