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蘇州地震過嗎 昆山歷史名人 蘇州剛剛地震了嗎 昆山地震了最新2019 蘇州會地震嗎
順治元年九月,翼城地震。冬,石首地震。二十二年,祁縣地震三次。三年十月十日,石埭地震。四年四月,全椒地震。五年三月甲辰,涇陽、三原、臨潼、鳳翔地震;戊辰又地震。四月二十四日,榆社地震。八月,潞安地震有聲。六年正月,南樂地震。二月初六日,陸川地震。四月,高平、陽城地震。七年八月初十日,高淳地震。八年正月丁卯,蘇州、昆山地震。六月,高平地震。九年正月元旦,潛江、太湖地震。十五日,貴池地震,屋瓦皆飛,江波如蕩。二月十五日,池州、潁上、阜陽、五河、全椒地震。二十四日,宿松地震。二十六日,銅陵地震。七月,贛榆地震。九月,霍山、六安地震。十年正月,廬江地震。六月乙卯,鎮(zhèn)洋地震。七月,海豐地震。九月,樂陵地震。十月二十一日,貴池地震;二十四日復震。十一月二十三日,五河地震。十一年正月朔,潛山、望江、石樓、貴池、銅陵、舒城、廬江地震。五月,廬江又震。四月初六日,蕭山地震。五月初八日,寶雞、定遠、沔縣地震,壞屋壓人。六月,興安、安康、白河、紫備液陽、洵陽、蘭州、鞏昌、慶陽等處地震,聲如雷,壞民舍,壓畜甚眾。八月初五日,陽谷、東昌地震,次日又震。初八日辰刻,朝城地震,申刻復震。十二年正月初七日,陽湖、營山地震。二月庚申,昆山、婁縣地震。十三年三月初八日,中部地震。十四年三月朔,成都、威州、汶川地震。二十五日,西充地震,次日復震。七月,富陽地震。十五年二月二十四日,惠來地震。五月二十三日,武進地震。八月二十三日,蘇州、昆山、上海、青浦地震。十一月,安塞地震有聲。十六年正月二十八日,鎮(zhèn)平地震。二月初八日,揭陽地震。七月十七日,石埭、貴池地震,聲如雷。十七年八月,曹縣、兗州地震。十二月二十三日,雒南、商南地震。十八年正月,兗州地屢震。
康熙元年正月二十五日,伏羌地震。三月初四日,西寧、龍門、宣化、赤城、保安州等處地大震,人皆眩仆。六月十七日,太平地震。七月十一日,蒼梧、容縣、岑溪地震。十一月二十二日,威縣地震。二年正月二十五日,鍾祥地震,次日復震。五月二十一日,咸寧地震。六月望日,東安地震。十二月,鶴慶地震。三年三月初二日,保安州、龍門地震。初三日,懷來、灤州地震。五月,開平地震。八月十七日,萊陽地震。二十三日,安邑、解州地震。九月丙子,昆山地震。十一月二十一日,順德地震。四年二月初四日,平陰地震。三月初二日,京師地震有聲。初四日,景州地震。四月十五日,灤州、東安、昌平、順義地震二次,房垣皆傾。七月十七日,大城地震。五年二月二十二日,開平地震,次日又震。三月初八日,交河地震。七月十七日,虹縣地震,城傾數(shù)十丈,民舍悉壞。九月二十六日,揭陽地震。十二月丁未,蘇州地震。六年正月初四日,陽春地震。四月十二日,揭陽地震。六月十七日,慶云地震。八月十四日,邢臺、內丘地震,聲如雷。九月二十三日,永年、威縣地震。七年四月,金華地震。五月癸丑子時,京師地震;初七、初九、初十、十三又震。六月十七日,上海、海鹽地震,窗廊皆鳴;湖州、紹興地震,壓斃人畜,肢滾喚次日又震;桐鄉(xiāng)、嵊縣地震,屋瓦皆落。十八日,香河、無極、南樂地震,自西北起,戛戛有聲,房屋搖動。十九日,清河、德清地震有聲,房舍皆傾。七月二十日,錢塘地震。二十五日,潛江地震。八年歷凱九月甲午寅時,京師地震有聲。九年四月初六日,安縣地震。五月初七日,揭陽地震。七月己未,吳江、震澤地震有聲。八月初七日,開建、安丘地震。十一月冬至前一日,鄒縣地震。
十年九月初九日,保安州地震。十一年三月初三日,陽曲地震。五月丙寅,沛縣、高密地震。六月二十四日,高唐地震。七月二十八日,廣平地震。八月癸亥,蘇州地震。九月丁亥,平樂地震。十二年二月十二日,廬州地震,聲如雷,屋舍傾倒。四月初四日,臨縣、高淳地震。七月二十三日,寶坻、霸州、萬全地震。九月初九日,懷安、赤城、西寧、天鎮(zhèn)、紹□、德陽地震。十二月,湖州地震。十三年二月初七日,保德州地震。八月三十日,隴州、懷安地震。九月初九日,府谷地震。十四年六月十二日,曹州府屬各州縣同時地震。十五年七月十五日,婺源地震。十一月初四日,蘇州地震有聲。十六年五月十四日,合浦地震。六月,階州地震,數(shù)日乃止。十七年四月初五日,蘇州、鎮(zhèn)洋、上海、青浦、崇明地震。初七日,海鹽地震,屋瓦傾覆。七月二十八日,京師地震。十月初五日,安平地震。十八年三月二十三日,鎮(zhèn)洋地震。六月朔,榮成、寧海、文登地震。二十八日,濱州、信陽、海豐、沾化地震。七月初九日,京師地震;通州、三河、平谷、香河、武清、永清、寶坻、固安地大震,聲響如奔車,如急雷,晝晦如夜,房舍傾倒,壓斃男婦無算,地裂,涌黑水甚臭。二十八日,宣化、鉅鹿、武邑、昌黎、新城、唐山、景州、沙河、寧津、東光、慶云、無極地震。八月,萬全、保定、安肅地屢震。九月,襄垣、武鄉(xiāng)、徐溝地震數(shù)次,民舍盡頹。十月,潞安地震。十一月,遵化州地震有聲如雷。十九年四月二十五日,瓊州地震。十一月,廬陵地震,有聲如雷。
1718年6月19日(清康熙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甘肅通渭7.5級地震形成的趙家窯滑坡和通渭滑坡,不僅滑坡體大,且傷亡慘重。清康熙年間鞏建中寫的“地震記異”,詳細記述了趙家?滑坡埋藏永安鎮(zhèn)的情景:“震時悉高天暗淡,光霧撩,震聲轟轟不絕,過迅雷十倍。北山一帶山崩土飛,壅渭而奔,直撲于南山段罩腰,將環(huán)鎮(zhèn)二十里屬人壓之,其平地沖為高阜,傾陷坳垤,淤泥若漆,令人怵目而慘心重,一如通渭也。”
最大的地震黃土滑坡堰塞湖
1654年7月21日(清順治十一年六月八日)夜半,甘肅天水發(fā)生8級地震。地震使羅家堡七十峪兩山拽成一體,木門里一帶山握陸鬧崩水塞,桑田滄海,壓埋村落近十里,至雍正四年(1726年),水涸復變?yōu)榱继铩?/p>
蘇州歷史粗并鋒上有記載的地震一共8次,其中最大的就是90年在太倉的5.1及的地震,其他幾次都是4及左右沒什么破壞行的小地震而且每次隔的時間都很長,
500年來蘇州地震最強5.1級
時間震中 強度
1501.11.27蘇州 4.8級
1524.3.19 吳縣太湖 5級
1621.11 吳江平望鎮(zhèn) 4.8級
1658.9.19 太倉西北 4.8級蔽滑
1678.5.24 吳縣東 4.8級
1731.11 昆山南 5級
1855.1.15 昆巖晌山青浦間 4.8級
1990.2.10 常熟太倉間 5.1級
〖蘇州 地震〗蘇州市歷史上總共發(fā)生了多少次地震好碧
1990年2月10日01時57分常熟-太倉交界處發(fā)生5.1級地震,直接死亡26人,經濟損失達1.75億。
蘇州歷史上幾乎沒有破壞性地震,虎丘塔就是最好的證明,仍然屹立不倒,下面給你看看的中國的主要地震帶。
我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五個地區(qū)的23條地震帶上。這五個地區(qū)困行是:①臺灣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區(qū),主要是 *** 、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區(qū),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天山南北麓;④華北地區(qū),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⑤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等地。我國的臺灣省位于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上, *** 、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區(qū)位于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上,其他省區(qū)處于相關的地震帶上。中國地震帶的分布是制定中國地震重點監(jiān)視防御區(qū)的重要依據。
從古至今,江蘇的地震的情況
有記載的這些 江蘇歷史上的地震 時間 經緯度 位置 震級 深度 類型 j{-{ QgH 1 1971-12-30 31.12 122.30長江口 4.9 10 孤立型未記到余震 iO>qF5=8 2 1973-08-04 33.50 124.00南黃海北部 4.7 孤立型未記到余震 AMGoFD 3 1974-04-22 31.27 119.19江蘇溧陽 5.5 18 主余型 Z$@ =0C 4 1975-09-02 32.54 121.48南黃海郎家沙5.4 震群型 (lzdn{ . 5 1979-07-09 31.27 119.15江蘇溧陽 6.0 12 主余型 q-JD 6 1984-05-21 32.31 121.36南黃海勿南沙5.7 雙震型兩個主震間 ] q<3B 1984-05-21 32.29 121.36南黃海勿南沙 6.2 隔70 s Q6qIR,; 7 1987-02-17 33.35 120.32江蘇射陽 5.1 18 孤立型 av_$j.E// 8 1990-02-10 31.41 121.00江蘇常熟 5.1 孤立型 oGWV%;=} 9 1991-11-05 33.41 120.01江蘇友尺舉射陽 4.7 25 孤立型未記到余震 WQ]Hwd v 10 1992-01-23 35.12 121.04南黃海北部坳陷5.2 10 主余型 DA)6ltP 11 1995-09-20 34.58 118.06山東蒼山 5.2 12 孤立型 4%nT!( 12 1996-11-09 31.50 123.06南黃海 6.1 孤立型 kkD9'; 13 1997-07-28 33.43 122.10南黃海南部坳陷5.1 孤立型 u$) *s% nz W'+{s0 D-Abyao 江蘇歷史地震記錄 <;#7J'4K$ 時間 緯度 經度 地點 震級 33S33 5\\ 7 925-11-18 34.42 116.42 江蘇徐州西北 5 Udv~_l 8 999-10-00 31.48 119.54 江蘇常州 5 6wHMoy4p 10 1495-11-08 34.36 119.06 江蘇連云港海州 4 FQI7fe 11 1501-12-07 31.18 120.36 江蘇蘇州 4 zR H@_" 12 1502-00-00 33.24 120.06 江蘇鹽城 4 *6F?s}-)F 13 1505-10-19 32.30 123.00 黃海 6 Q$=vap 14 1524-03-29 31.18 120.06 江蘇蘇州西 5 8b`A,oV` 151537-05-23 33.36 117.36 安徽靈壁 5 $y=@ynFt 16 1546-09-29 34.30 117.42 江蘇邳縣寨山 5 FS':'1YCE 17 1615-03-01 32.00 120.54 江蘇南通狼山鎮(zhèn) 5 TLIMKq 18 1621-11-00 31.00 120.36 江蘇吳江平望鎮(zhèn) 4 I$1nGh1J 19 1624-02-10 32.18 119.24 江蘇揚州附近 6 GS7djl 20 1624-09-01 31.12 121.30 上海 4 y <&Z$ I.% 23 1642-11-20 33.06 118.30 江蘇盱眙西北 5 |3XSV 24 1643-10-23 34.12 116.48 安徽蕭縣西北 4 C;7%~R( 25 1644-01-15 34.24 116.30 安徽穎上北 4 a k%z7NG 26 1658-09-19 31.30 121.00 江蘇太倉西北 4 nIh6wHL . 27 1662-00-00 33.24 120.06 江蘇鹽城 4 bkT#O E? 28 1668-07-25 34.48 118.30 山東郯城 8 9QNko~* 29 1676-06-11 32.24 119.24 江蘇揚州 4 ^rL8Dl%3 30 1678-05-24 31.18 120.54 江蘇吳縣東 4 ~LR >` X 31 1679-12-26 31.24 119.30 江蘇溧陽 5 w,+ qbM 32 1712-12-22 32.00 119.00 江蘇儀征西南 5 5t-"qNP 33 1731-11-00 31.18 121.00 江蘇昆山南 5 CHVnS=qa 34 1752-05-17 31.18 122.18 上海長江口 5 0_G2K4 35 1764-06-27 33.00 121.30 黃海 6 cy/qV5& 36 1829-11-18 33.12 117.54 安徽五河 5 wb'9^x>uC 37 1839-10-12 31.18 120.00 江蘇宜興東 5 u]~G^ 38 1844-12-02 31.30 122.00 長江口 5 O&/QKS 39 1846-08-04 33.30 122.00 黃海 7 +@1!a < 40 1847-11-12 33.00 122.00 黃海 6 CI niKP 41 1852-12-16 33.30 121.30 黃海 6 8p:I 42 1853-04-14 33.30 121.3 黃海 6 A4O?_+ 1853-04-15 33.00 121.30 黃海 6 mx~R.cPZoH 1853-04-16 33.00 122.30 黃海 5 +$R3~wUTe 1853-04-17 33.00 122.30 黃海 5 8 6}(uKj3 1853-04-23 33.00 122.30 黃海 6 Lp2:^(/8& 1853-04-24 33.00 122.30 黃海 5 lcIM=3 43 1855-01-15 31.12 121.00 江蘇蘇州東 4 C W>!+4 44 1855-11-20 31.30 122.00 長江口 5 mdA#M? 45 1872-07-24 32.12 119.18 江蘇鎮(zhèn)江西 4 S9m)4m~Pf 46 1872-09-21 31.12 120.18 江蘇太湖 5 W$@!}T5<[ 47 1879-04-04 34.00 122.00 黃海 6 !v?W3;f 48 1905-04-28 33.48 122.00 黃海 5 dh 4GG{. 1905-09-29 33.48 121.30 黃海 5 c e%& 49 1909-12-30 32.42 121.30 黃海 5 |&7&Zi+ 1910-05-06 33.00 121.30 黃海 5 X j3Gv7 50 1910-01-08 35.00 122.00 黃海 6 ?'^;V)!,0 51 1913-04-03 32.12 119.30 江蘇鎮(zhèn)江 5 &QnyMs 52 1916-04-05 33.00 122.00 黃海 5 J2U# 53 1921-12-01 33.42 122.00 黃海 6 h]M<,8V 54 1924-02-19 35.00 120.00 黃海 5 "}lzbJ: 55 1927-02-03 33.30 121.00 黃海 6 @ nu 7)~ 1927-02-03 33.30 121.00 黃海 6 2G74%?9X 1927-02-19 33.30 121.00 黃海 5 3BeiVMm*!% 1927-02-22 33.30 121.00 黃海 5 \etGJRV& 56 1930-01-03 32.12 119.24 江蘇鎮(zhèn)江 5 wt. , 57 1942-07-27 33.00 121.00 黃海 5 zrB*w 581949-01-0533.12121.00 黃海 5 +kb, 1949-01-14 33.12 121.00 黃海 5 wjQ>.。
歷史上的地震是如何定級的
震級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強弱的量度,是以地震儀測定的每次地震活動釋放的能量多少來確定的。
震級通常用字母M表示。我國目前使用的震級標準,是國際上通用的里氏分級表,共分9個等級。
通常把小于2.5級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級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級地震稱為破壞性地震。震級每相差1.0級,能量相差大約30倍;每相差2.0級,能量相差約900倍。
比如說,一個6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于美國投擲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所具有的能量。一個7級地震相當于30個6級地震,或相當于900個5級地震,震級相差0.1級,釋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按震級大小可把地震劃分為以下幾類: 弱震震級小于3級。如果震源不是很淺,這種地震人們一般不易覺察。
有感地震震級等于或大于3級、小于或等于4.5級。這種地震人們能夠感覺到,但一般不會造成破壞。
中強震震級大于4.5級、小于6級。屬于可造成破壞的地震,但破壞輕重還與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種因素有關。
強震震級等于或大于6級。其中震級大于等于8級的又稱為巨大地震。
地震三要素: 發(fā)震時刻、震級、震中地震烈度 同樣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壞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壞也不一樣。為了衡量地震的破壞程度,科學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
在中國地震烈度表上,對人的感覺、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現(xiàn)象作了描述,可以作為確定烈度的基本依據。影響烈度的因素有震級、震源深度、距震源的遠近、地面狀況和地層構造等。
一般情況下僅就烈度和震源、震級間的關系來說,震級越大震源越淺、烈度也越大。一般來講,一次地震發(fā)生后,震中區(qū)的破壞最重,烈度最高;這個烈度稱為震中烈度。
從震中向四周擴展,地震烈度逐漸減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它所造成的破壞,在不同的地區(qū)是不同的。
也就是說,一次地震,可以劃分出好幾個烈度不同的地區(qū)。這與一顆炸彈爆后,近處與遠處破壞程度不同道理一樣。
炸彈的炸藥量,好比是震級;炸彈對不同地點的破壞程度,好比是烈度。 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倉發(fā)生了5.1級地震,有人說在蘇州是4級,在無錫是3級,這是錯的。
無論在何處,只能說常熟-太倉發(fā)生了5.1級地震,但這次地震,在太倉的沙溪鎮(zhèn)地震烈度是6度,在蘇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無錫地震烈度是3度。 我國把烈度劃分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響和破壞大體如下: 小于三度人無感覺,只有儀器才能記錄到; 三度在夜深人靜時人有感覺; 四~五度睡覺的人會驚醒,吊燈搖晃; 六度器皿傾倒,房屋輕微損壞;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壞,地面出現(xiàn)裂縫; 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壞嚴重; 十一~十二度毀滅性的破壞;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級為7.6級,震中烈度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響,天津市地震烈度為八度,北京市烈度為六度,再遠到石家莊、太原等就只有四至五度了。
地震現(xiàn)象 地震發(fā)生時,最基本的現(xiàn)象是地面的連續(xù)振動,主要是明顯的晃動。 極震區(qū)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動之前,有時首先感到上下跳動。
這是因為地震波從地內向地面?zhèn)鱽恚v波首先到達的緣故。橫波接著產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動,是造成地震災害的主要原因。
1960年智利大地震時,最大的晃動持續(xù)了3分鐘。地震造成的災害首先是破壞房屋和構筑物,造成人畜的傷亡,如1976年中國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員傷亡慘重。
地震對自然界景觀也有很大影響。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現(xiàn)斷層和地裂縫。
大地震的地表斷層常綿延幾十至幾百千米,往往具有較明顯的垂直錯距和水平錯距,能反映出震源處的構造變動特征(見濃尾大地震,舊金山大地震)。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斷裂都直接與震源的運動相聯(lián)系,它們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響。
特別是地表沉積層較厚的地區(qū),坡地邊緣、河岸和道路兩旁常出現(xiàn)地裂縫,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側沒有依托的條件下晃動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動使表土下沉,淺層的地下水受擠壓會沿地裂縫上升至地表,形成噴沙冒水現(xiàn)象。
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觀,或隆起,或沉降。使城鄉(xiāng)道路坼裂、鐵軌扭曲、橋梁折斷。
在現(xiàn)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電纜被切斷造成停水、停電和通訊受阻。煤氣、有毒氣體和放射性物質泄漏可導致火災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災害。
在山區(qū),地震還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鎮(zhèn)的慘劇。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
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時,神奈川縣發(fā)生泥石流,順山谷下滑,遠達5千米。全球兩大地震帶介紹: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周圍,像一個巨大的花環(huán),把大陸與海洋分隔開來。
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從地中海向東,一支經中亞至喜馬拉雅山,然后向南經我國橫斷山脈,過緬甸,呈弧形轉向東,至印度尼西亞,另一支從中亞向東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較零散。 中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五個地區(qū)的23條地震帶上。
這五個地區(qū)是:①臺灣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區(qū),主要是 *** 、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區(qū),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天山南北麓;④華北地。
98年南通發(fā)生的地震為什么沒有文字記載?歌功頌德扼殺歷史事實
南通及鄰區(qū)M≥4.7級地震一覽表 作者: 文章來源: 更新時間:2012-12-18 10:43:38 點擊數(shù):437 南通市及其附近地區(qū)歷史上共記載M≥4.7級地震9次,其中南通陸地1次,常熟和興化東南(據中國近代地震目錄)各1次,其它主要在海域。
歷史地震活動見表。 南通及鄰區(qū)M≥4.7級地震一覽表 序號 年 月 日 緯 度(N) 經 度(E) 震級(ML) 地點 1 1615.03.01 32°00′ 120°54′ 5 南通狼山 2 1909.12.30 32°30′ 121°30′ 5 黃海(勿南沙) 3 1975.09.02 32°54′ 121°48′ 4.7 南黃海 4 1975.09.02 32°48′ 121°48′ 5.3 南黃海 5 1982.04.22 32°44′ 120°17′ 4.7 興化東南 6 1984.05.21 32°37′ 121°35′ 6.2 黃海(勿南沙) 7 1986.05.23 32°29′ 121°33′ 4.7 黃海(勿南沙) 8 1986.05.23 32°35′ 121°35′ 4.8 黃海(勿南沙) 9 1990.02.10 31°36′ 121°00′ 5.1常熟、太倉間 由表可以看出南通市陸地發(fā)自1615年5級地震后,已有近400年未發(fā)生5級左右及5級以上地震。
現(xiàn)代地震活動的主體集中在南黃海海域。 沒有98年的記載。
常熟有幾千年歷史
據1988年發(fā)掘的常熟境內最早原始文化遺址錢底巷新石器遺址證實,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類在這里聚居生息。
商代末期,常熟為勾吳北境。秦屬會稽郡吳縣。
西晉太康四年(283年)“分吳縣之虞鄉(xiāng)立海虞縣”(《宋書·州郡志》)。咸康七年(341年),于海虞北境南沙鄉(xiāng)設南沙縣。
梁大同六年(540)年,天南沙之地置常熟縣,常熟之名始于此。隋開皇九年(589年),并海虞等6縣入常熟,錄屬蘇州。
唐武德七年(624年),縣治由南沙城移至海虞城,隸吳郡。宋代屬平江府。
元元貞二年(1296年),升為州,隸平江路。明復降為縣。
清屬蘇州府。辛亥革命后,常熟、昭文復合并為常熟縣。
1983年改設常熟市。
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的大地震
關于您的問題,在中國知網和百度網中以“ 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的大地震”為關鍵 詞進行檢索綜合可得; 世界大地震 2005年10月8日南亞地震 7。
6級 8。6萬人死亡 北京時間上午11點50分,南亞次大陸發(fā)生里氏7。
8級強烈地震并波及阿富汗,美國地質勘測網站稱此次地震達到里氏7。 6級,震中位于 *** 堡東北部95公里和斯利那加西北部125公里地下10公里處。
巴基斯坦宣布有8。6萬多人在地震中死亡,10萬多人受傷。
聯(lián)合國稱,在南亞地震中受到嚴重影響的人口數(shù)量可能高達1百萬人。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 8。
9級 30萬人死亡 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北部當時時間26日早上8點左右發(fā)生強烈地震。地震震中位于亞齊省默拉博(molabo)以北149公里處,美國一機構監(jiān)測認為震級為8。
9。地震之后又發(fā)生了10多次強烈余震,地震還引發(fā)海嘯,襲擊了斯里蘭卡、印度、泰國等國家。
地震引發(fā)的海嘯總共造成30萬人傷亡。有報道稱這是104年來歷史上最嚴重的地震之一。
2001年1月26日印度地震 7。4級 1。
5萬人死亡 2001年1月26日,是印度的國慶日,南亞次大陸發(fā)生7。4級強烈地震,包括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南部與尼泊爾,都受到天搖地動的震撼。
而印度西北部的古吉拉特邦受災最嚴重,到1月28日,已確認有1。5萬人在這次災難中死亡。
受災最重的是布吉市,房屋幾乎無一幸免,上萬人壓在倒塌的房屋下。 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地震 7。
8級 1。6萬人死亡 1999年8月17日凌晨3時,土耳其西部的伊茲米特市發(fā)生7。
8級強烈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這次地震造成大規(guī)模地震破裂,破裂長達180公里左右,最大水平錯距5米,最大垂直錯距1。
5米,破裂帶最大寬度57米。主震后,余震活動頻繁。
大規(guī)模地震破裂和強烈振動,造成此次地震極為嚴重的災害,死亡1。6萬人,2。
6萬人受傷,倒塌房屋10萬余間,近300萬人無家可歸,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美元。 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大地震 7。
2級 5400多人喪生 1995年1月17日晨5時46分,日本神戶市發(fā)生7。2級直下型地震,大阪市也受到嚴重影響。
這次地震造成5400多人喪生,3。4萬多人受傷,19多萬幢房屋倒塌和破壞,直接經濟損失達1000億美元。
神戶市兩座人工島沙土液化嚴重,幾乎所有岸壁崩塌,滑向大海,連接神戶市和人工島的跨海大橋也損壞嚴重,是日本第二大港神戶港頓失生機。 1990年6月21日伊朗西北部大地震 7。
3級 5萬人喪生 1990年6月21日0時30分,伊朗西北部的里海沿岸地區(qū)發(fā)生7。3級地震,震中在首部得黑蘭西北200公里的吉蘭省羅烏得巴爾鎮(zhèn),該鎮(zhèn)在地震中完全毀滅。
地震使5萬人喪生,6萬人受傷,50萬人流離失所,9萬幢房屋和4000棟商業(yè)大樓夷為平地,全部經濟損失為80億美元。 1988年12月7日亞美尼亞大地震 6。
9級 2。4萬人死亡 1988年12月7日上午11時41分,當時的蘇聯(lián)亞美尼亞共和國發(fā)生6。
9級地震,震中在亞美尼亞第二大城市列寧納坎附近,烈度為10度,該市80%的建筑物被摧毀。地震造成2。
4萬人死亡,1。9萬人傷殘,直接經濟損失100億盧布,超過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的損失。
這次地震的特點是震級不高,但損失慘重。 1985年9月19時墨西哥大地震 8。
1級 3。5萬人死亡 1985年9月19日晨7時19分,墨西哥西南太平洋海底發(fā)生8。
1級地震,遠離震中400公里的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遭到嚴重破壞,700多幢樓房倒塌,8000多幢樓房受損,200多所學校夷為平地。墨西哥城40%的地區(qū)斷電,60%的地區(qū)停水達兩周,與國內外的電信全部中斷。
這次地震,共有3。5萬人死亡,4萬人受傷,萬人無家可歸。
1970年5月31日秘魯欽博特大地震 7。6級 6萬多人死亡 1970年5月31日秘魯欽博特市發(fā)生7。
6級地震。在震中有6萬人死亡,10多萬人受傷,100萬人無家可歸。
欽博特遭受地震和海嘯的雙重襲擊,損失慘重。該市以東的容加依市,被地震引發(fā)的冰川泥石流埋沒,全城2。
3萬人被活埋。 1960年5月21日智利大地震 8。
3級 1萬人死亡或失蹤 1960年5月21日下午3時,智利發(fā)生8。3級地震。
從這一天到5月30日,該國連續(xù)遭受數(shù)次地震襲擊,地震期間,6座死火山重新噴發(fā),3座新火山出現(xiàn)。5月21日的8。
5級大地震造成了20世紀最大的一次海嘯。這次地震,智利有1萬人死亡或失蹤,100多萬人口的家園被摧毀,全國20%的工業(yè)企業(yè)遭到破壞,直接經濟損失5。
5億美元。在地震中,智利發(fā)生了令人發(fā)指的用活人祭神事件。
1939年12月27日土耳其大地震 8級 5萬人死亡 1939年12月27日凌晨2時到5時,8級地震猛烈震撼土耳其,特別時埃爾津詹、錫瓦斯和薩姆松三省。 埃爾津詹市除一座監(jiān)獄外,所有的建筑物盡成廢墟。
地震造成5萬人死亡。地震后,暴風雪又襲擊災區(qū),加劇了災難。
1923年9月1日日本關東大地震 8。2級 14。
3萬人死亡 1923年9月1日上午11時58分,日本橫濱、東京一帶發(fā)生7。9級地震。
兩座城市如同米羅作上下和水平的篩動,建筑物紛紛倒塌。時值正午,市民們家中尚未熄火的爐灶在剎那間被掀翻,無數(shù)木結構的房屋被引燃,一場無法控制的火災在地震后發(fā)生。
城市陷入火海,熱氣流引發(fā)狂風,120條火龍卷、煙龍卷沖天而起,將房。
江蘇哪些城市在地震帶上
在地震帶上的有江南京交界處,丹陽,溧陽,靖江,揚州鎮(zhèn)江交接處,鎮(zhèn)江茅山一帶,宿遷等。
江蘇省是中國東部地區(qū)中強地震活動水平較高的省份,著名的郯廬斷裂帶和長江中下游--南黃海地震帶貫穿江蘇省,小震不斷,中強地震時有發(fā)生。
本世紀70年代以來,江蘇省陸地已發(fā)生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4次,溧陽1974年5.5級和1979年6.0級兩次地震致使房屋倒塌10多萬間,人員傷亡3千多人,直接經濟損失近3億元。
1990年常熟--太倉5.1級地震造成1.3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為全國同類地震損失之最。
江蘇近海海域自本世紀70年代以來已發(fā)生5級以上地震5次,其中最大震級為6.2級,對江蘇省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和一定的破壞。據1950-1994年資料統(tǒng)計,江蘇省單位國土面積的地震損失居全國各省(市、區(qū))前列。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城鎮(zhèn)的密集,人口的集中,社會財富的不斷增加,地震造成的損失將會越來越大。1996年,國務院批準確定了我國21個地震重點監(jiān)視防御區(qū),江蘇省有2/3的國土面積位于其內,涉及11個省轄市和51個縣(市)。
擴展資料:
江蘇地處長江經濟帶,下轄13個設區(qū)市,全部進入百強,是唯一所有地級市都躋身百強的省份。江蘇人均GDP、綜合競爭力、地區(qū)發(fā)展與民生指數(shù)(DLI)均居中國各省第一 ,成為中國綜合發(fā)展水平最高的省份,已步入“中上等”發(fā)達國家水平。
江蘇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居全國第一 ,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與上海、浙江、安徽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成為國際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
截至2018年末,江蘇省下轄13個省轄市(南京、無錫、徐州、常州、蘇州、南通、連云港、淮安、鹽城、揚州、鎮(zhèn)江、泰州、宿遷),22個縣級市,19個縣,55個市轄區(qū),767個鄉(xiāng)鎮(zhèn),491個街道辦事處。
截至2018年末,江蘇省常住人口8050.7萬人。實現(xiàn)地區(qū)生產總值92595.4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其中,第一產業(yè)增加值4141.7億元,增長1.8%;
第二產業(yè)增加值41248.5億元,增長5.8%;
第三產業(yè)增加值47205.2億元,增長7.9%。人均地區(qū)生產總值115168元,比上年增長6.3%。
有記載的這些
江蘇歷史上的地震
時間經緯度位置震級 深度類型 j{-{ QgH
1 1971-12-30 31.12 122.30長江口4.910孤立型未記到余核運閉震 iO>qF5=8
2 1973-08-04 33.50 124.00南黃海北部 4.7孤立型未記到余震 AMGoFD
3 1974-04-22 31.27 119.19江蘇溧陽5.518主余型 Z$@ =0C
4 1975-09-02 32.54 121.48南黃海郎家沙5.4震群型 (lzdn{ .
5 1979-07-09 31.27 119.15江蘇溧陽6.012主余型 q-JD
6 1984-05-21 32.31 121.36南黃海勿南沙5.7雙震型兩個主震改裂間 ] q<3B
1984-05-21 32.29 121.36南黃海勿南沙6.2隔70 s Q6qIR,;
7 1987-02-17 33.35 120.32江蘇射陽5.118孤立型 av_$j.E//
8 1990-02-10 31.41 121.00江蘇常悄姿熟5.1孤立型 oGWV%;=}
9 1991-11-05 33.41 120.01江蘇射陽4.725孤立型未記到余震 WQ]Hwd v
10 1992-01-23 35.12 121.04南黃海北部坳陷5.2 10主余型 DA)6ltP
11 1995-09-20 34.58 118.06山東蒼山5.212孤立型 4%nT!(
12 1996-11-09 31.50 123.06南黃海6.1孤立型 kkD9';
13 1997-07-28 33.43 122.10南黃海南部坳陷5.1孤立型 u$) *s% nz
W'+{s0
D-Abyao
江蘇歷史地震記錄 <;#7J'4K$
時間緯度經度地點震級 33S33 1 288-02-1931.00 119.42浙江紹興南京5 M{+L-k 2 320-07-1831.42 119.42江蘇蘇州南京間5 yC:NPobS 3 462-08-1734.481 17.00山東兗州南5 r7{'\"y,F 4 499-08-0532.06 118.48江蘇南京4 9+\[d GO. 5 548-10-2932.06 118.48南京5 F3U:HW 6 701-08-1633.00 121.00黃海6 4*m=>5\\ 7 925-11-1834.42 116.42江蘇徐州西北5 Udv~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