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比熱容公式?Q=cm△t 式中各物理量的單位如下:1、熱量Q: 焦耳 ( J )2、比熱容C: 焦耳/千克℃ ( J/kg℃ )3、質(zhì)量m: 千克 ( kg )4、升高(或降低)的溫度△t: 攝氏度( ℃ )。一定質(zhì)量的物質(zhì),那么,物理比熱容公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Q=cmΔt
c是比熱容,m 是質(zhì)量,Δt 是溫差
Δt =t2-t1
t2是末瞎早山溫,t1是初磨中睜螞溫
比熱容的定義是為備握:C=Q/(m△t),其中,C為比熱容,Q為吸則滾皮收或者放出的熱量,m為質(zhì)量,△t為升高或者降孫差低的溫度。
物理比熱容的計算公式是Q=cm△t、Q吸=cm(t1-t0),其中的t1是指末溫,t0是指初溫,而比熱容是指沒有相變化和升緩化學(xué)變化時,1kg均相物質(zhì)溫度升高1K所需的熱量。另外利用咐晌比熱容的概念可以類推出表示1mol物質(zhì)升高1K所需的熱量的摩爾熱容,而在等壓條件下的摩爾熱容Cp稱為定壓摩爾熱容,在等容條件下的摩爾熱容Cv稱為定容摩爾熱容,通常將定壓摩衡笑鋒爾熱容與溫度的關(guān)系,關(guān)聯(lián)成多項式。
Q=cm△t 式中各物理量的單位薯孝饑如下:
1、熱量Q:焦耳( J )
2、比熱容C:焦耳/千克℃ ( J/kg℃ )
3、質(zhì)量m: 千克 ( kg )
4、升高(或降低)的溫度△t: 攝氏度( ℃ )。
一定質(zhì)量的物質(zhì),在溫度升高時,所吸收的熱量與該物質(zhì)的質(zhì)量和升高的溫度乘積之比,稱做這種物質(zhì)的比熱容(比熱),用符號c表示。其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是焦耳每千克開爾文[J /(kg·K) ]或焦耳每千克每攝氏度[J /(kg·℃)]。
J是指焦耳,K是指熱力學(xué)溫標,即令1千克的物質(zhì)的溫度上升(或下降)1開爾文所需的能量。根據(jù)此定理,便可得出以下公式:
擴展資料:
比熱容的單位是復(fù)合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中,能量、功、熱量的主單位統(tǒng)一為焦耳,溫度的主單位是開爾文,因此比熱容的國際單位為J/(kg·K),讀作“焦[耳]每千克開[爾文]”。國際單位或為J/(kg·℃),讀作“焦[耳]每千克攝氏度([]內(nèi)的字可以省略。)
常用單位:J/(kg·℃)、J/(g·℃)、kJ/(kg·℃)、cal/(kg·℃)、kcal/(kg·℃)等慎中。注意攝氏度和開爾文僅在溫標表示上有所區(qū)別,在表示溫差的量值意義上等價,因此這些單位中的℃和K可以任意互相替換。
比熱容是表示物質(zhì)熱性質(zhì)的物理量.通常用符號c表示.有一質(zhì)量為m的物體,在某一過程中吸收(或放出)熱量ΔQ時,溫度升漏核高(或降低)ΔT,則ΔQ/ΔT稱為物體在此過程中的熱容量(簡稱熱容),用C表示,即C=ΔQ/ΔT.用熱容除以質(zhì)量,即得比熱容c=C/m=ΔQ/mΔT.對于微小過程的熱容和比熱容,分別有C=dQ/dT,c=1/m*dQ/dT.因此,在物體溫度由T1變化到T2的有限過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熱量Q=∫(T2,T1)CdT=m∫(T2,T1)CdT.一般情況下,熱容與比熱容均為溫度的函數(shù),但在溫度變化范圍不太大時,可近似地看為常量.于是有Q=C(T2-T1)=mc(T2-T1).如櫻卜令溫度改變量ΔT=T2-T1,則有Q=cmΔT.這是中學(xué)中用比熱容來計算熱量的基本公式.與比熱相關(guān)的熱量計算公式:Q=cmΔt 即Q吸(放)=cm(t-t1) 其中c為比熱,m為質(zhì)量,t為末溫,t1為初溫,Q為能量.吸熱時為Q=cmΔt升(用實際升高溫度減物體初溫),放熱時為Q=cmΔt降(用返頌掘?qū)嶋H初溫減降后溫度).或者Q=cmΔt=cm(t末-t初),Q>0時為吸熱,Q
以上就是物理比熱容公式的全部內(nèi)容,物理比熱容的計算公式是Q=cm△t、Q吸=cm(t1-t0),其中的t1是指末溫,t0是指初溫,而比熱容是指沒有相變化和化學(xué)變化時,1kg均相物質(zhì)溫度升高1K所需的熱量。